跳转到主要內容

36 乔迁之喜

作者:靓
靓 温氏一脸喜气,并在吉日前一天亲自去邀請了村长、裡正、常家一家,以及几位村老。其他人家则是不請自来。這也是当地的一個习俗,哪家搬迁新居、添丁啥的,不用主人家去开口請,就会主动登门来贺喜、吃饭。通常都是每家去個大人做代表,孩子也很少会带去。贺喜的礼物一般是两斤谷米或杂面粉,或是送六只鸡蛋,或者是送一块红花尺头,实在是太穷的,就从自家菜地摘把青菜拎来。 到了吉日這天,一大早,温氏带着仨娃儿,把原先在破庙的一切家当使用,都搬到新居這边来安置好。温氏又带着阿旺赶紧去镇上买两副筒骨,割五斤一刀切,买上八斤豆芽,十五只胡萝卜。白菜白萝卜葱蒜姜等自家都有,不用买。又去米铺买了五斤白面,五斤新米、五斤隔年米。 买了赶,已接近巳时,一家四口开始忙活。温氏用暖水洗了骨头和猪肉,放水炖锅骨汤,把猪肉切成细小薄片。阿旺把新旧米掺和着淘米,淘米水留着给浇菜。小树、好儿则到菜园裡摘了二十棵生菜掰瓣、清洗,太大张菜叶就再掰成两三段。阿旺淘好米下锅,往灶裡再添几根柴,也一起洗菜。 這时候,常老太太带着儿媳孙子了,原来他们是想過早点帮忙的。温氏手上都是油腻,忙叫阿旺从堂屋搬椅凳到院裡請坐,又让阿旺给端上烧热的开水。 今天微微有风,但晴空万裡,冬阳高照,比在屋裡暖和得多。蒙氏和江氏各自带着幼儿坐下闲聊。常老太太看仨娃儿的手冻得通红,尤其是最小的好儿,就有些怜惜,看旁边還有萝卜白菜沒洗,立即道哎呦,瞧這小手冻得,快擦干手到厨房去烤烤暖,剩下的让你欢叔乐叔来洗。” 阿旺的手也冻,但他更心疼小树和好儿,先前是人手缺,如今常家来帮忙,他就顺着常奶奶的话,将弟妹撵去厨房帮看火。常老太太笑道小娃儿一边玩去,我来烧火,還能跟慧娘唠嗑唠嗑。” 一直沒吭声的六儿就笑嘻嘻道就是,听我奶奶的话,跟我們去玩呗。” 常乐挽了袖子,端過小板凳道去玩吧,這些菜管保洗得干干净净。” “谢谢乐叔叔,谢谢欢叔叔。”好儿站起身,甜甜地道了谢,拉上阿旺和小树,說要带四儿和六儿逛自家院子。 “我們家前院,這块种瓜菜,果树种在這些地方。。。那些是给种花的。”好儿走在前头,做起了解說员。转完前院到后院,茅厕建在后院一角,另有一排鸡舍,一排猪舍,给以后养鸡养猪用。用石头做标记的空地,是要种树成荫的。 一堵长墙将另一個大院子隔开来,中间开了道大门,走进去,只见院子呈长方形,真是又大又宽,裡面空荡荡都沒有。四儿问道好儿,這個院子你们家又做用?” 好儿道這個是我們家以后的菜园、果园。季节卖菜、果,我們就种卖。” 四儿奇道你们家光种這些,不种田嗎?”无错不跳字。 “我們家不是就是小孩,种田吃不消。”好儿很老成地說道。 根据东唐的税收政策,如果哪家不种田,那么种菜种果树也要缴纳税,但比种田略轻一点。而填饱肚子不挨饿,是最底层人民的最基本生存需求。 因此,虽然种菜轻省,却大多卖不上价,除非像好儿家這样,沒有一個主劳力又拖儿带女,否则都是選擇种田,等到稻麦一割收,除去上缴的六成粮产,還有四成余留自家吃。家庭人口少的,又遇上丰收年的,就会留部分口粮,将小部分卖了换钱,再买别的生活必需品。 六儿问道那你们家要种果树?” “我們家要种桃子、梨子、李子、橄榄、竹笋、板栗、番桃子、白龙果。。。要种好多好多的果树。”好儿一边想一边說道。她還可以說更多的出来,玉千妆空间裡可有不少种子和果树苗,但她還沒完全弄清楚這朝代沒有哪些水果,因此就不敢全說,甚至還把竹笋橄榄都放进去,這样也符合一個四五岁小女孩的认知。 “板栗是?還有白龙果是果?好吃嗎?”无错不跳字。六儿好奇地问道,這些他都沒听說過。 “板栗就是板栗,白龙果就是白龙果啊。”好儿的解释,引来六儿的更加困惑,四儿翻個白眼,阿旺看着天真可爱的,忽然想笑。 這天温家异常热闹,全村二十多户人家都来了,有的是夫妇一起来,有的是一個大人带着一個孩子,也有的是就来一個大人。温氏安排村长、裡正、三位村老及常家父子仨坐上席。贺席一共摆了四桌,其中大人三桌,小孩一桌。 席上六菜一汤,萝卜骨头汤、蒜炒腊肉片、胡萝卜炒肉丝、葱炒鸡蛋、素炒白菜、素炒豆芽,一個辣白菜。一盆白面小馒头,上桌时特意說明,每桌每人两只。主食则是一大桶炒饭,裡面拌了切得细碎的萝卜丁、肉末、葱末,用生菜来包饭吃。 来贺喜的村民们大多洋溢着笑脸,那是发自内心的高兴,這样的席面,在乡下而言,尤其对一户迁来的且沒有男主人的家庭来說,能拿得出、舍得拿出這样的席面宴客,說明這家人大方得体、亲邻睦裡,是户好人家。 更何况,起房那些天,但凡来干活的人,无不出口夸赞温氏做得一手好菜,大家伙见天裡吃的白菜萝卜,已经吃得淡然无味,在温家吃的白菜萝卜,味道就是不一样,特别的香气、鲜甜。 开席之际,温氏对大家伙說了一番感谢的话,又再次特别感谢常家、村长等人给予的帮助和关照。温氏言辞诚恳,充满感激,一番话說得得体委婉,让人听了心裡舒服。村长谦逊笑着回了两句,心裡实则挺高兴,這說明他当村长当得入人心。 也有几個看着菜桌,脸上写着嫌弃和轻视,這其中就有小货郎家大儿媳,吉福的老娘张华。“這還买地起房了,连块鸡肉鱼肉都不舍得,說的那么好听,假惺惺!” 她故意把声音放得不大不小,让全桌人都正好听见。這席面的确沒有鸡鱼,但满桌的香气弥散,让人闻着就胃口大开,村裡都温家的情况,能拿得出這样的席面,已经很不容易。 徐大才的陈氏跟温氏接触来往数次,觉得温氏善良厚道朴实,就說道温家是啥状况,咱村都有眼见,人家能买地起房,全凭沒日沒夜地赶绣活,种菜卖菜,省吃俭用。能买地起房那也是辛苦赚来,還要养三個孩子,哪能個個都像你,只管带孩子,挣钱的活儿都有男人去做。” 一桌人就大多数点头认可陈氏的话。张华不悦道我說陈小凤,温慧娘是给了你啥好处啊?我不就說两句实话,用得着你帮人家叨個沒完?那绣活儿能挣几個钱?那菜能卖上米面价?别以为我不懂,就想来蒙人,說不得你也就被人家蒙了,我可沒你這么傻了吧唧。” 這么一說,其他人又点头,有人露出质疑表情。林大梅忍不住道你们不要听风就是雨,那活计是我介绍慧娘去做的,她绣工顶尖儿,人钱掌柜看中了,让她领做绣图样板。张华,既然你懂,绣图样板的价钱就不用我說了,工钱不是一般的高,你要有那绝活儿,你也可以去挣那钱。再說了,慧娘买地起房,請人干活,付工钱包管饭,那都下了血本钱。那饭菜啥样,你可以找别家打听打听。還有常德兴帮她家做的家当,你也去打听打听,免得說我蒙了你,让你傻了吧唧。” 這最后一句,就有人捂嘴偷笑。林大梅音量有些大,几桌吃席的人离得近,将她的话听了個一清二楚。所有人都看向這边来,尤其是看向张华。 温慧娘也听到了,心知必是有人說了闲话,林大梅替她抱不平,她不由得向林大梅和陈小凤投去感激一瞥。 温氏正想走,听得常家老太太出声道你们也别乱猜乱想了,慧娘的确领绣图样板做,赚了一点钱,不然她也沒法买地起房。這买地要花不小的钱,起的不是青砖大瓦房,那也花了不小钱,還有添置的那些家什,都啥样你们刚才也看见了,這屋裡头可有多余的?慧娘一個妇人家,她還要送孩子念学,要等开春买菜种种菜。。。 再說這席面,不就是沒鸡沒鱼嗎,那你们咋不看看她上的白面馒头?那胡萝卜有多金贵你们嗎?還有她家的生菜包饭?要搁你们家,你们舍得买胡萝卜?你们舍得這样炒饭?” 另一桌上,就有個人出声道我胡萝卜卖多少钱一斤,六十文一斤!比那烧鸡价還要高。” 那些妇人立即睁大了眼睛,纷纷咋舌议论,原来那盘拌炒肉丝的红色的,就是胡萝卜啊!等到举筷子吃菜时,個個伸向那盘胡萝卜,肉丝要吃,胡萝卜更要多吃,多金贵的菜啊!不多吃点可就亏大发了。 张华脸色有些难看,张嘴就想驳常老太太,万友田笑呵呵出声道今天是温家乔迁大喜日,大家来是贺喜热闹,有话,咱再說,莫扫了主人家和大伙儿的兴头。来,我先干为敬,祝温家日子将来過得红红火火!” 說罢跟同桌的一一碰了酒杯,一口饮尽。温慧娘见此,也就不了,满脸笑容喊大家尽情吃饱吃好。 “嗳,這菜做的真好吃!怪不得我男人给温家帮工,夹白菜就說不好吃,夹萝卜也說不好吃,就念叨温家的菜做的好。”席间,春儿娘吃一個菜就叹說好吃,叹得真心实意。 二崽子娘夹了一大把胡萝卜,也点头道奇了怪了,都是白菜白萝卜,温慧娘咋就做的這么好吃?還有這胡萝卜甜甜的好吃,难怪卖得金贵。温家真是下血本了,拿這么好的菜招待咱们。” 其他人纷纷点头附和,倒是沒人理会张华了,就连起初跟着嫌弃的两人,也埋头吃菜,卷生菜包饭,将嘴巴塞得鼓鼓地,满满地,脸上全是吃到美味的满足愉悦。 张华心裡有气,又落不下脸掉头走人,不给温家面子,也得给村长和三位村老面子。又一想可是拿了两斤杂面来的,不吃就走可不亏了,于是她将心中的气撒在吃上,比别人吃得更猛。陈小凤瞧见了,暗自撇了撇嘴。這婆娘! 好儿這一桌七個,全是半大不小的孩子,也全都认识,除了她家兄妹仨,常家四儿、六儿,還有春儿、二崽子。好儿年纪最小,阿旺和小树时不时地给她夹菜。春儿吃相秀气,六儿一边吃,不忘给春儿夹菜,整桌人他就只给春儿夹菜,四儿大人般摇摇头,嘴裡嘀咕了句小小年纪,色心不小。” 好儿右边就是四儿,将這话听了個清楚,忍不住想笑。看来六儿跟春儿,還真是青梅竹马哦。 是由无错会员,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无错隆重推薦 如有处置不当之处請来信告之,我們会第一時間处理,给您带来不带敬請见谅。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