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我生有幸。得見聖人!
司馬光:“反正據我考據,倆人的對話根本就沒有流傳下來!”
張道陵:“這是我道家想象的,咋了!”
李白:“你這想象的未免有點故意擡高老子的地位了吧!”
張道陵:“我樂意!這叫合理的藝術加工!藝術來源之生活,高於生活嘛!”
……
視頻繼續:
【關尹道:“關尹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裏。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
【“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髮,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過獎、過獎!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
【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迭。】
【之後,關尹引老子至官舍,請老子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
【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爲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爲己任也。”】
【“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爲書?關尹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
始皇帝:“合着老子留下道德經是尹喜的功勞唄?”
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沒有尹喜留下老子五千言,我們又怎麼能得見這本奇書!”
李白:“你們說,會不會有這樣的可能,就是其實尹喜是把刀架在了老子的脖子!進行了脅迫!”
張道陵:“大膽!尹喜乃我道門真人!豈容你誹謗!”
李白:“我就說說,你們誰也不知道當時的真實情況不是!”
……
視頻繼續:
【老子自此才留下了《道經》與《德經》;兩本書籍一共5000多字。】
【道經中講的是宇宙與萬物的關係;天地規則的變化;而德經講的就是處世之事的方法。】
【留下兩本書籍之後,老子一路西去。】
【據說老子最終去到了甘肅臨洮;並且在臨洮這個地方白日飛昇;享年160歲。】
【也有人說,老子是在公元前年471飛昇;享年100歲;】
【至於究竟活了多久,這點誰也說不清楚了。】
【因爲老子出關之後;就再也沒有了任何消息。】
【尹喜得到道經與德經兩本經典之後,將其合併成爲了《老子》一書。】
【並且因此創立了後世的道家思想,這本《老子》,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道德經》。】
……
始皇帝:“老子必定是飛昇仙界,成仙做祖了!”
唐太宗李世民:“格局打開!這是聖人!天底下有幾個聖人!小小的神仙算什麼!”
張道陵:“說的對!聖人不死不滅,舉手投足就能引動天地變化,神仙?哼,神仙還是他的後輩!”
李白:“不也有人說他就活了160歲嗎?歲數雖然活的長一點,也沒到不死不滅的地步吧!”
張道陵:“數子不足謀!”
……
視頻繼續:
【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爲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爲《道德真經》,作爲宗教的主要經典。】
【在很多道觀的三清殿中,供奉玉清元始天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其中太老君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蒲扇,居住大羅天太清仙境,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
【道教認爲,老子就是老君的化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爲太清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爲道祖。】
……
始皇帝:“老子是老君的化身?還有這個說頭?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李白:“不光是老子,道家把很多人都搞成他們道家一脈,甚至還有人說孔子是道家聖人的化身,臨凡與老子爭奪人族氣運的!”
張居正:“你們這聊的,畫風漸漸偏離了軌道啊!打住吧!”
許仲琳:“這個噱頭好,記下來,寫到我書裏去!”
羅貫中:“這你也敢寫?你就不怕那些儒家弟子把你活剮了?”
……
視頻繼續:
【再看看《道德經》中講授了哪些道理。】
【第一,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天地很公平,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
【天地有自己的規律,一切都順其自然。】
【換言之,無論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都是萬物自己的行爲,和天地無關。】
【第二,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狂風不會整天刮,暴雨也有終止的時候。】
【細水才能長流,陰雨才能連綿。】
【越是激烈猛烈的行爲,耗費的能量越多,越是難以持久。】
【所以,如果遇到疾風暴雨式的事件,千萬不要跟隨。】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事業都不是一夕之功。】
【勤勞篤行,踏實有恆纔是硬道理。】
……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