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 第703节

作者:未知
“這是我给你准备的干粮,不管喜不喜歡吃,你都给带上,是我的一份心意。” 顾秋实身边不只有墨汁和车夫,還有不少护卫。 顾父面色复杂:“這一去路途遥远,自己千万保重。以后……回来一趟這么不容易,以后還是少回吧,只要你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顾秋实点点头。 顾父见儿子答应下来,微微松了口气:“是我对不住你。如果……如果我有本事,她可能不会去得那么早。” 這……当年顾父已经尽力了。 但這话也是事实,如果說顾母在京城生孩子难产,只要当时能保下命,肯定比在這镇上活的時間要长。 不過,时也命也,這不能怪顾父。 哪怕时隔多年,镇上的人提及顾府的原配,都還是会承认顾父对原配妻子很上心,在那几年之中,花费了无数药钱,如果换一個沒那么厚道的人。顾母早已死了。 “不怪你。” 太夫人早几年想起找女儿,顾母也不会死。 顾母活着的时候虽身上挺痛苦,但沒有人给她压力,她每日都很开心,临走时唯一的遗憾也是不能陪儿子长大。 马车驶动,顾秋实看着越来越远的小镇,忽然手背一暖。他扭头就看到了含笑的玉宜。 玉宜此次要跟着他一起回京,然后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秋实,以后想回来了,我再陪你一起回。” 顾秋实反握住她的手:“我不想再回,這世上大好河山,咱们都看不完……如果到了這附近,再回来也不迟。” 去京城的這一路還算顺利,到了府城后,顾秋实买了些东西,给玉宜遮掩了容貌,从原本的鹅蛋脸变成了圆脸。 一直到入了京城,玉宜才恢复容貌。 值得一提的是,顾秋实這些年虽然住在何府,但他名下有一個小宅子,是太夫人给的。位置不错,就在靠近何府不远,他原先就经常一個人在那儿住。 顾秋实沒有回府,而是先回了那個小院洗漱了一番,然后才去何府找太夫人請安。 太夫人年纪大了,头发几乎全白。 顾秋实到的时候天還不怎么亮,不過老人家年纪大了瞌睡少,如果沒记错的话,太夫人這個时辰已经起了。 太夫人听說外孙子回来,顿时欢喜不已:“快請!” 顾秋实进门,结结实实磕了個头。 不管太夫人对不起谁,反正沒有对不起他。顾秋实那些年能在京城過得滋润,甚至是后来那些经历中他能底气十足从容不迫,都多亏了太夫人的照顾和教导。 “孙儿给祖母請安。” 太夫人看他进门先行大礼,又是感动,又是好笑:“你這皮猴,回家一趟,好像還变懂事了。一去這么久,我還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当然要回。”顾秋实起身,上前坐在太夫人旁边,“我還给您带了個孙媳妇回来。” 太夫人知道他是回去履行婚约,心裡很不喜歡這乡下来的姑娘,总觉得好好的外孙子配一個乡下丫头可惜了。 “怎么沒把人带来?” 顾秋实笑着解释:“還沒有禀過长辈,婚事還沒定呢,孙儿還要麻烦您帮忙证婚。” 太夫人满脸疑惑:“什么意思?你未婚妻不是村裡的嗎?” “不是那個,我回家去时,人家沒有等我,已经成亲了不說,孩子都生了两個了。”顾秋实笑吟吟把自己和玉宜相识的事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太夫人一脸惊讶:“玉宜郡主?她不是被山贼劫走?怎么会流落到那么偏远的小地方?” 顾秋实說了驸马的算计,太夫人满脸怒气:“岂有此理,驸马也太過胆大,這完全是将皇室的脸面放在地上踩,他是不想活了嗎?在這京城之中,還想一手遮天,胆大的谋害皇室血脉……” 谁說不是呢? 不過驸马也算是聪明人,這么难的事,竟然還叫他办成了。 如果不是玉宜回来,驸马所作所为,一辈子也不会有人知道。 不過,皇上再不怎么在乎妹妹,也绝对不允许外甥女被外人如此欺负。 太夫人当场就要进宫找皇后娘娘告状,顾秋实拒绝了。 “我亲自带她去,如果不能讨公道,您再出马也不迟。” 顾秋实知道自己的身世,在太夫人面前自称孙儿,但旁人眼中,他只是借居何府的远房亲戚。他請安后,沒有在何府多留,他成亲后也不打算在此久住,反正他很快就会有自己的院子了。 玉宜敲了登闻鼓。 此鼓一敲,无论有沒有冤屈,皇上都得彻查。 当然了,如果敲鼓者是诬告,那一定会倒大霉,不死也要去大半條命。 得知敲鼓的人是堂堂郡主,皇上立即将玉宜請了进去。 玉宜跪在大殿上,声声泣血,說起自己這過往十多年的经历,說起受的那些委屈,說起驸马的算计,說起她险些被卖到大山裡,說到后来,已经满脸是泪。她对着皇上猛磕头,磕到额头红肿。 “求皇上为玉宜做主。” 皇上勃然大怒,命人彻查此事。 此事牵连甚广,宗令当天就被下了大狱,驸马和其家人,還有他眼中的妻儿也被抓进大牢。几日后,被发配往三千裡之外的苦寒疆域做苦力。皇上有令,驸马和其家人终身不得回京,世世代代都只是役民。 役民和奴隶差不多,生下来就是罪人。 這就是算计皇家公主和郡主的下场! 此事也算杀鸡儆猴,给那些驸马和郡马紧了紧皮。 * 因为顾秋实和玉宜郡主這特殊的缘分,皇上沒照顾好自己的外甥女,有些歉疚,便想补偿一二,问及玉宜以后的打算。 玉宜只求皇上赐婚。 皇上答应了,甚至是对這门婚事乐见其成,亲自为二人赐婚……顾秋实不想让众人觉得玉宜郡主嫁了一個废人,他提前就送上了一份修整水利的折子。 皇上看了,惊为天人,封顾秋实为工部侍郎兼节度使,即刻前往整修运河,原本是不修完不许回,现在玉宜求赐婚,皇上将婚期定在了一年以后。 太夫人還在想给外孙求一個怎样的前程,原本是想让他读個几年书,考取個功名以后找一处富庶之地做個小官……在她走之前,得给這個孩子找一份出路,她不敢冒险将他留在京城,万一儿子对這孩子有怨……她不想看见亲人互相残杀。 结果,這孩子借着救了郡主的机会,竟然得了皇上的赏识。如果是普通人,即便是写了折子,也递不到御前。 皇上让他单独负责运河修建,可见其重视。 即便是太夫人在京城還算有点身份,只是也左右不了顾秋实以后的仕途了。 一年后,顾秋实回京成亲。 顾秋实此时已是三品官员。 其实,正常来說,顾秋实必须得有功名才能入皇上的眼。 但此时皇权至上,皇上喜歡谁,谁就有优待。即便是有人质疑皇上的决定,皇上拿出了顾秋实当初的折子,還有這一年之中顾秋实做出的功绩。 短短一年之中,运河已经修了有几百裡,這几百米之内的田地,全部都有水灌溉,即便遇上干旱之年,也不至于颗粒无收。 救人无数,這是大功德。 京城官员高高在上惯了,对于顾秋实所做的事情沒有多大的感触,但是运河附近的百姓,特别是对于那些每年都需要挑水灌溉的百姓来說,如今沟渠修到了田边,以后再不怕干旱……他们真的很感激顾秋实這個官员。 甚至還有不少人给顾秋实立了碑。 顾秋实活了许久许久,只要已看淡了名利,他做這些事,一来是想帮助百姓,二来也是不想让人看低了玉宜。 他地位越高,名声越好,玉宜嫁给他,得到的称赞就会越多。 即便玉宜是郡主,可這天底下的郡主多了去,玉宜夹在其中并不显眼。就如她母亲,哪怕贵为公主之尊,只因为和皇上不够亲近,就一点地位都无,甚至還有可能是被驸马给暗害。 时隔多年,根本找不到公主被暗害的证据,驸马也不承认,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顾秋实回京是为了成亲,登门拜访的人不少。還有好多官员想把门生塞到他手底下去……混個几年,混一份功绩,也好往上升。 由于顾秋实宅院门口纠缠的人太多,此次還传入了皇上的耳中。 于是,皇上以顾秋实沒有长辈为由,命礼部的官员上门操办婚事。 值得一提的是,礼部官员登门,還带了不少皇家护卫。 皇家护卫只为皇室安危……顾秋实即将做郡马,也算是半個皇家人。用這些护卫,勉强也說得過去。 但真正有脑子的人都知道,皇上這是不想让人打扰顾秋实,或者說,皇上不愿意让太多的人参与进修建运河這件事中。 修建运河从一开始就是皇上亲自负责,但凡是顾秋实送回京中的折子,那都是直达御前。 一個人得不得皇上重用,只看他的话能不能当皇上耳中,众人对顾秋实趋之若鹜,個個都想与他亲近,說到底,就是因为這份直达御前的本事,還因为這過去一年中顾秋实做出的功绩。 往远了說,那是要造福千秋万代,以后青史留名,百世流芳。 顾秋实抽空去见了玉宜。 這一年中,玉宜去探望他好几次,几乎有一半的時間都陪在家他身边。 如今的玉宜郡主,已经不是那個谁都可以欺负的小可怜,她很得皇上看重,时不时皇后娘娘就会請她进宫說话,几乎每個月宫中都有赏赐下来。 也就是玉宜郡主定了亲,否则,肯定有许多人想要摘回這朵富贵花。 玉宜看见顾秋实时,满脸的欢喜:“你可回来了,再不到,我都要亲自带人去码头接你。” 顾秋实握紧她的手:“怎么這样凉,你等了许久了嗎?” 玉宜偏着头看他:“我好想你。” 一开始两人相处时,玉宜就很喜歡他,只是那时两人不熟,她也不知道自己這感情从何而来,更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想法。 但相处久了,玉宜发现,顾秋实对她很是包容,无论她說什么做什么,他都始终含笑,从来不会变脸。 渐渐地,她也放开了自己的脾气。 顾秋实将她揽入怀中:“我也很想你。好在马上就能娶到你了,回头……我們再也不分开。我去哪儿,都会带着你一起。原先我還說過,要带你游遍名山大川。” 玉宜面色复杂:“你那么忙,不用记着這些。” “不,說到就要做到。”顾秋实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下辈子,但想来是沒有了,他想在自己最后的時間裡都陪着玉宜,不留遗憾。 玉宜环住他的腰:“那……我可就等着了。” 有情人久别重逢,一直谈到深夜才恋恋不舍的分开。 顾秋实坐着马车回府,刚刚转過街角,马车被人拦住。他掀开帘子时,拦住他的马车也掀开了帘子。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