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留宿
不過結局並非是趙元恩最後出面保下自己的媳婦,而是新娘被村中族老審判,被七大姑八大姨不停毆打,被下了豬籠扔到了井中。
她的丈夫,新科探花趙元恩一直在冷眼旁觀。
這一幕,看得一衆玩家莫名其妙。
完全不太理解趙元恩到底在想些什麼。
在爭執的過程中,已經知道新婦名叫王婉茹,是吏部左侍郎王引之的嫡次女。
侍郎一職,雖稱不上位極人臣,但在辮子朝也是從二品的當朝大員,地位在各部僅次於尚書。
連狀元被官家看中也頂多能入翰林院做個從六品的修撰,官途之路遙遙,更不用說他一個連寒門都算不上的窮探花,能攀上侍郎這門親屬實是魚躍龍門一般。
可偏偏趙元恩任由村民將王婉茹打死也不相幫。
“想不通啊,”王大錘一臉的疑惑,“他哪來的膽子?不想再回去了?”
黃東強搖頭道:“那不可能,他這次回鄉,應該是照慣例特赦的假期,要是不回去覆命的話,官差會來找他的。”
“那回去怎麼給左侍郎交代?說他女兒病死了?還是說侍郎的女兒由於傷風敗俗被村裏人打死了?就算矇混過去治不了他的罪,也是得罪了王引之吧?他以後還混不混了?”
“確實,”周全寧也加入討論道,“他這種做法沒有一丁點益處。”
“而且跟着他們來的丫鬟和婆子還有那些家丁都在啊,又不是沒有人證。”王大錘又道。
徐菲菲盯着一臉平靜的探花郎趙元恩,冷聲道:“或許,他就是要有這些人證。”
“啊?爲什麼?”王大錘奇道。
“發生了這樣的事,女人被浸豬籠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侍郎在場的話,可能還可以制止,但已成事實,即便是侍郎也無法對禮教大防多說什麼。至於他爲什麼這麼做,我猜,很有可能是攀上了更高的枝。探花嘛,生得確實挺俊。”
玩家們聞言面面相覷。
說起來倒是有可能。
萬一趙元恩真攀上了哪個部的尚書或是直隸總督家,又不好和侍郎家的千金和離,畢竟是從二品的左侍郎。
於是搞這麼一出,不僅能順利結束當前的婚姻,還能將自己裝飾成受害者。
無非是心思歹毒了些。
“如果真是這樣,”黃東強道,“那也能理解王婉茹爲什麼有這麼大的怨氣,要把全村的人殺光。”
“沒錯,在她的視角下,這個仙台村裏沒一個人是無辜的。”王大錘道。
楊紫涵冷哼道:“這就是父權社會下對女性的迫害。”
徐菲菲道:“你以現代的眼光看以前的社會,沒什麼意義,每個人都是在當下的規則中活着。這個趙元恩也是,正因爲他沒法用常規手段擺脫與侍郎千金的婚姻,纔想出來這條毒計。”
“你意思是他爲了攀上高枝想拋棄髮妻還是對的?”
“從一貫的公序良俗來說,肯定是不對的,可這樣的事情發生的還少嗎?而且這些只是我們猜測的真相,假如事實並非如此,而是王婉茹真的被玷污,那以當時的規則被殺其實很難說誰對誰錯,你沒見那兩個男人也被打死了嗎?”
“……”
楊紫涵張了張嘴,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歷史書上經常出現的一句話,時代的侷限性。
在仙台村存在的時代,道德禮教的規則本就如此,後世能批判當時的這些看似不合理的規則,但身在當下的絕大多數人根本只能照着執行。
發生了這檔子事,慶功宴早已結束。
觀看了一整場舊時封建風俗的玩家們,站在稍遠處。
正在他們稍有些無措的樣子,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的時候,一箇中年村民走到衆人身前行了個禮道:“諸位,今天我們村上出了點事,給你們帶來不便深感抱歉。這裏地處偏僻,現在天色也不早了,若是不嫌棄的話,還請在村裏下榻一晚,讓我們一盡地主之誼。”
仙台村不愧是出過狀元和探花的村子,連村子裏一個普通的村民說話也稍有點文縐縐的。
齊天等人互視一眼。
看樣子是劇情NPC出現了。
當初趕到仙台村參加探花慶功宴的外鄉人,想必也是被村裏的人留了下來。
至於雨飛煙三女,在王婉茹臨近被沉井的時候,就悄然離開不知道往哪去了。
王大錘帶着笑上前道:“好說好說,那請給我們安排個住處吧。”
“那諸位請跟我來。”
中年村民當即頭前引路,領着衆人來到一間院子前便告歉離開。
齊天等人走進院子打量幾眼。
院子的構造和四合院差不多。
中間一套堂屋,兩旁各有兩間廂房,算下來共五間可住人的房子。
和齊天上次進入的詭異遊戲幸福村一樣,每間屋子能住兩個人。
“齊神,”王大錘湊上前道,“那我們就先住下?”
“住下唄,”徐菲菲在旁隨口道,“那還能去哪?小天不是說回去的傳送陣應該已經被毀了嘛。”
王大錘點頭道:“對對,接下來應該是大同小異的生存遊戲了,晚上不能出門之類的那種。”
“那不可能,”黃東強反駁道,“以往的遊戲中,晚上待在屋子裏大概率能保命,但這次不僅是第三次詭異遊戲,我們還是在荒街滅門慘案兇手創建的回憶場景中,恐怕就算一直在房子裏待着,也擋不住它找上門。”
“已經到這了,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齊天淡然說了一句,拉着徐菲菲走向堂屋。
他知道當下敢搶堂屋住的人,怕是隻有任靜和楊紫涵,他當然不可能給她們二人機會。
走到門口,齊天頓住腳步,回首扔出一個麻袋道:“烤好的肉在這,晚上可能會餓,你們自己分吧。”
“好嘞!”王大錘欣喜上前。
剛纔在慶功宴席上的時候,他們可是一口沒喫,現在已經開始有了飢餓的感覺。
話說能挺這麼長時間,估計還是那豬肉的功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