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喜事 作者:翡翠C 袁氏的肚子已有七個月了,肚儿尖尖,一些看過的老人都說是個儿子,袁氏虽然脸上不见喜色,但心底儿也想添個儿子的,虽然婆母不敢在自己面前說三道四,可如果有個儿子总是好的,两個女儿虽然又乖又懂事能干,可总会嫁出去的,原比不上儿子,看着崔氏再過几年就可以做婆婆了,要說袁氏不嫉妒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崔氏开口儿子闭口儿子的,所以袁氏与崔氏的隔阂林比崔氏与陈氏来得深。 袁氏看着对面在做针线的陈氏,不得不說,陈氏的针线真真是好的,可惜先前是生不出儿子一直在生儿子,后来孩子多了,要照顾家裡,再加上有個挑刺的婆母,要不然,以陈氏的一手针线,袁氏帮忙找個关系,去府裡做個针线上人也是有可能,一個月也能挣個800到1000文钱好补贴家用,可惜了,可惜。 “嫂子,咋這样看着我,是我脸上有什么嗎?”陈氏放下手中的针线,摸了摸脸。 “沒什么,就是看弟妹你的活计做得好,心裡羡慕着呢,我虽然自认,针线女红也不差,不過比起你来,倒是差远了。宝宝的這些东西要多亏你了呢。”袁氏喝了口红枣枸杞茶慢慢的說道。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带着丫头们過来,沾沾大嫂便宜,大嫂不嫌弃就好了。”陈氏道。自己家房子虽然是朝南的,可架不住天气太冷,炭盆子虽有,可也不敢胡乱使用,白天裡只能熬着,等了晚上大家一起睡了,才敢使用一些些。虽然袁氏肚子裡的宝宝衣服都是陈氏在做,家裡的活法也是陈氏在料理,不過陈氏還是感觉自己家沾大嫂家的全家,四個孩子加上自己,虽然小宝不算,可四宝半大的孩子,胃口好着呢,现在吃着大嫂家裡的,也不冷了,自己只不過帮着做点小活罢了。 袁氏一开始只想让陈氏帮着做些活计,后天天气冷了,便邀請陈氏娘几個都過来,自己家條件也好些炭盆子也多,反正一個人也是這么用,几個人也這么用,而且五丫几個人来了之后,和自己的小女儿抢着吃窝窝,小女儿胃口也好了,也不挑食了,陈氏也是個实心眼的人,看看那個老嬷嬷年纪大了,做活慢,便有空的时候便把袁氏家裡的活计也做好了,陈氏烧菜可是好手,天天翻着花样给袁氏做新鲜的菜肴,袁氏這些天,脸色也好多了。看来吃饭真是要人多抢着吃感觉才会好啊。 相比较崔氏,哼,這個爱占便宜的婆娘,袁氏更加看不上眼。估计陈氏带着儿女来袁氏家,沒几天风便传到崔氏哪儿了,崔氏便也带着五宝和八丫来“陪”袁氏解闷。吃完了,拍拍屁股走人不說,每天顺手带走吃了半的的荤菜。袁氏可不是像陈氏一样,也是個嘴巴利索的人,沒几天,崔氏又吃又拿懒在大嫂家的事情便传遍了东西街和后三街,连一些在铺子裡的人都知道了。 于是乎,常贵根与人竟争二掌柜失败了,常贵根得知原由后,回家抽了崔氏几個巴掌,崔氏仗着自己给常家生了几個金孙,一向是在常家横着走的,常贵根一向也不多语,多是让着她的,崔氏何时受過這样的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全上演了,直到常老太出面,才平了气,倒是让邻裡增添了些笑话,常贵根在众伙计眼裡更是落了個笑柄。 虽然崔氏被老三常贵根教训過后,自己不再上门,可五宝和八丫還是日日雷打不动地去袁氏家蹭饭,相比较隔两三日才上一次袁氏门的陈氏,高下立即可见了。 “你们娘几個来陪着我,我高兴着呢,六丫也有個玩伴,姐几個一起吃,六丫窝窝也能多吃半個呢,平时在家就她一個,怎么样哄也才吃半個。”袁氏笑眯眯地看着窝在脚边与八丫翻绳玩的六丫,有堂姐妹做伴,六丫的脸色红润了不少,精神了不少,更何况,袁氏可不认为陈氏娘几個吃得了多少,最多四宝吃得多些,可比起陈氏做的活计来,袁氏可沒认为吃亏。 “嫂子不嫌弃就好。”陈氏一边回应着袁氏,一边不忘手中的活计。 “大哥還是像以往那样要二十八才回来嗎?”大伯?家裡最会赚钱的那個?戚琪虽然一直乖巧地坐自家五姐身边看着她绣女红,可一直竖起耳朵听着母亲与大伯母聊天呢,自己知道的太有限了,穿来二十多天了,连现在哪位皇帝都不知道,是自己太沒用了,戚琪不由得怪自己,可又有什么办法,自家哥哥实在是木纳得可以,姐姐又過于精明不好问,邻居们呢,则是家长裡短,今天谁占了便宜,明天谁家少了东西,可硬是沒人說過皇帝是谁,也沒說過自己家的主子王爷封号是什么,只說主子爷啥啥啥的,一点有用的也沒有,哎! “嗯,這次回来后,当家的說会在府裡找個门路,以后不在天南地北的跑了,前些日子我也跟叔叔說過了,看看有什么合适的,让叔叔帮忙留意下。”袁氏喜滋滋的答道,沒有哪個女人愿意和夫君长時間分离的,每年在一起相聚的時間连一個月也沒有,虽然偶尔年中的时候,常长根也会回来几次,可也总是那么几天而矣,家裡沒有一個男人总是不成事的,虽然家境是优越,可弥补不了身边沒有個男人的缺陷,特别是自己和女儿生病的时候,特别喜歡当家的能在身边。 “恭喜嫂子,贺喜嫂子,终于苦尽甘来了,家裡真真是双喜临门了!”陈氏听到這個消息,也不由得替袁氏高兴,而且陈氏也想到,如果大伯真是在府裡做個管事什么的,或者在外面的铺子裡做事,那给自家男人或者给儿子女儿找份差事也会容易些,不求是什么美差,只求那份差事稳妥便可。 “但求叔叔能在二管家哪儿說得上话,你也知道,過了年,府裡又要进新人,這么多的家生子哪顾得過来,更何况当家的一直在外边跑,府裡的人情事故是一点也不懂,只能靠叔叔帮忙了。”虽然常长根回府做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可事情毕竟還沒有完全落实,天知道会出现什么意外,袁氏虽然知道陈氏是個口风紧的人,但家裡毕竟還有個八丫和五宝呢,虽然年纪小,可哪知道崔氏会不会问出什么来。 “府裡上上下下谁不知道亲家叔老爷最是能干,是大管家身边最得力的好帮手,這回大伯的事儿啊,肯定能成,到时候還望嫂子得空多看顾着四宝他们几個啊!” 虽然小姑子他们允诺過完年,四宝便可入马房做事,可自己知自己事,自己本身是個不善言辞的人,自己家男人也是個闷嘴葫芦,家裡孩子又多,婆婆又是這样的人,看看院裡稍稍有点门路,会动点脑子了的人,家裡的孩子早都进府裡做事了,哪怕是個粗使,哪怕是個看门的,男孩一般十岁进府,女孩早些可八岁入府,家裡两個孩子一個過年就十一岁了,一個過完年都九岁了,還在家裡养着,自己家男人不上心,自己一個妇道人家也使不上力,虽然与小姑子关系处得不错,可自己家已经麻烦小姑子太多了,小姑子背后還是有婆家在的,帮太多了,小姑子也是难做人,想来想去,還是多往袁氏這儿凑凑,只要袁氏肯开口,五丫进府的事难度也不大。 “借弟妹吉言了。”袁氏看着平时沉默寡言的陈氏,现在也学会奉承人了,不经叹道,为了儿女啊,袁氏自然知道陈氏现在百般讨好是为了什么,其实就算陈氏不张口,袁氏也会出手帮忙的,就算自己不愿意出手,常长根也会出手,在自己的夫君沒开口前帮助他的兄弟家,更加会让他高看一眼,会让他觉得自己确实把他的弟弟当成是自己的亲弟弟,更何况论起来,陈氏這人并不讨厌,活做得漂亮,也不会搬弄是非,五丫也是個沉静的性子,针绣女红也做得還行,推薦进府,自己并不落面子。 “五丫倒是個耐得住性子的人,针线也不错,像点样子了,不像我們家六丫,這么大了,還一個劲得只顾自己玩耍。”袁氏看着五丫和七丫,原先,七丫只要来自己家,就和六丫八丫玩一起,翻翻绳,吃糖吃糕点,唧唧喳喳的說個不停,不知哪天开始,七丫与自己家女儿远了些,以前爱闹腾的性子也安静了些,也不再跟自己女儿身后了,到是五丫走到哪儿,七丫就跟到哪儿了。 “五丫不仅针线過得去,家裡很多活也全是她带着七丫在做,昨天天气好,還帮我洗晒衣被来着,烧饭做菜扫地洗碗,喂鸡鸭也是似模似样的。”陈氏逮着机会也說下自己女儿的优点,更何况,這本身就是事实。 “对了,开了年周寡妇又会招收新的女徒弟,我倒是觉得,五丫這孩子不如先送去周寡妇哪儿让她指点一二,等明年府裡再进人的时候,五丫由周寡妇举荐到时候便可直接进绣房做個三等绣娘。” “唉,嫂子,你說得我哪能不知,可周寡妇收徒弟你又不是知道,每次也只收十個,每個月再淘汰,对五丫活计我自是有信心会不被淘汰掉,可每個月的费用還要一两银子,家裡哪有這么多的钱呀,唉!更何况,她以前与三弟的事儿,這事要是被她三婶知道了,家裡又要不太平了。”与三叔?周寡妇?戚琪听着自家老娘与大伯母的话,不仅脑子动开了。启蒙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