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风水
年初太监们份例不够用衣衫褴褛被万岁爷看在眼裡,回头便着内务府和户部借给太监官银,以改善他们生活。
這事在宫裡宫外都算是一桩佳话,且不管這事办下来最终是鼓了谁家的荷包,但宫裡上下对康熙的感激却不是假的,毕竟主子爷還能瞧见奴才身上的衣裳,就是天大的恩德了。
這事来回来去热闹了几個月,直到最近天热了看不见太监身上那些破旧棉袍才慢慢沒人說了。但宫裡从来不缺热闹,刚进五月宫裡就又因为策旺阿拉布坦入贡热闹起来。
策旺阿拉布坦派使节来京,說是朝贡更重要的還是为了商讨如何打噶尔丹的事。
第一次征噶尔丹虽大胜,但逃脱了噶尔丹就总归留了隐患。前两年倒還過了些清净日子,从去年起随着噶尔丹慢慢收拢旧部恢复元气,草原上就又不太平了。
策旺阿拉布坦的弟弟当年就是死在噶尔丹手中,他比康熙更想杀了噶尔丹一劳永逸,所以這次派人进京可谓是诚意十足。
征噶尔丹是大事,宫裡人人都知道万岁爷早早晚晚還要亲征,如今策旺阿拉布坦的使者进京,宫裡不管是皇子還是后妃心裡都紧着一根弦。
人人不想在這個时候惹万岁爷不高兴,又都琢磨着怎么能在圣驾跟前露露脸。要是是能提前捞着個随行出征的机会,就最好不過了。
但這些事暂时都跟眼下住在乾西五所裡的几個阿哥关系不大,胤俄和胤禟是四年前才从母妃宫裡搬进乾西五所,今年才十岁。
万岁爷要是晚两年出征倒還有個盼头,如今?還是先想想怎么能去上书房的时候别挨先生的训,能让身边哈哈珠子少挨几顿手板子更要紧些。
七阿哥胤祐十三岁,年纪倒是勉强够了,但出生就带着腿瘸身子向来不好。
六岁起随跟着兄弟们一起进上书房读书,一直沒住进乾西五所。一直等胤俄到了年纪从永寿宫搬出来,贵妃亲自找了戴佳氏一次,胤祐才跟着胤俄一起从永寿宫搬過来。
他身边的奶嬷嬷和奴才整天都悬着心,只要七阿哥能少生几次病就阿弥陀佛了,随驾出征那是什么?更加想都沒想過。
胤禩只比胤祐小一岁,生母卫氏辛者库的出身至今還只是個贵人,随万岁爷出征這样的大事他和卫氏都不敢谋求,只能安安静静等着,盼着皇上万一還记得這個儿子就好了。
再往下的阿哥更小,去年新进上书房的胤祥才七岁,虎头虎脑的一個娃娃,至今在上书房裡读着书還能睡着,谁還能指望他去打仗不成。
“阿哥,该起了。”
“别吵,再睡会儿。”
昨天胤禟从哈哈珠子那裡弄来几個大小各异的空竹,都是宫裡少见的玩意儿。两個小孩儿晚上关起院门玩得忘了时辰,睡下的时候都過了丑时(凌晨一点)了。這会儿才寅时中(凌晨四点),自然起不来。
胤俄身边几個太监,都是钮祜禄家想法子精心挑选過再過了内务府的手送到胤俄身边的。
除了忠顺家裡人死绝了户之外,其他几個的家裡人都被钮祜禄家找着,买进府裡当差。一来好让他们在宫裡安心伺候阿哥,二来也不怕他们被旁人收买了去。
這样一来好也不好,一家子身家性命都系在主子身上,時間长了难免处处依着主子,生怕胤俄一個不高兴再连累了家裡。
“阿哥,再不起今日又要迟了。”只有忠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虽是奴才但性子裡总有一股子磨不干净的轴劲儿,敢在主子赖床逃学的时候‘忠言逆耳’。
“忠顺你闭嘴,去换忠全进来。”胤俄知道忠顺胆子大又不怕挨打,懒得跟他生闲气,只从被子裡伸出来一只手胡乱摆动赶人出去。
忠顺哪能那么听话,他倒是闭嘴了也把忠全给换了进来。可他自己沒走远,就在窗外廊下来回来去地捣鼓些动静出来,吵得胤俄实在沒法再睡,气鼓鼓的顶着被子从床上弹起来,反手拿了個枕头摔過去這才得了片刻清净。
上书房卯时初上课,胤俄急匆匆赶到的时候正好踩着点,前后脚一起到的還有跟他紧挨隔壁院子住着七阿哥胤祐。
“七哥,都說了今儿别等我了,待会儿先生要罚你就說是我耽误了时辰,我的哈哈珠子挨打挨惯了,沒事儿!”
“啰嗦什么,赶紧进去老实待着。”
庶妃戴佳氏自康熙十四年入宫以来便住在永寿宫裡,最开始跟同一年进宫的几個庶妃和格格住在侧殿后头的倒座房裡,后来承宠生下七阿哥胤祐,才搬到永寿宫偏殿裡住着。
也许是因为从小病得多经历得多的缘故,胤祐的性子比同龄的兄弟都要左性些,平时沒事的时候還好說,真要遇上了事那股子混不吝的犟劲儿谁碰上都吃不消。所以尽管母妃戴佳氏還只是個庶妃,底下几個弟弟還都有些怵他。
尤其胤俄作为贵妃的独子在永寿宫裡谁也不怕,唯独比他大三岁的胤祐把脸板下来,连话都不用多說一句他就乖乖老实了。
起初兄弟两個這般相处,胤俄身边的奶嬷嬷還颇有微词。一個庶妃生的瘸腿阿哥,哪裡就养出来這么個脾性,难不成他還能金贵過十阿哥去?
倒是贵妃钮祜禄氏对此乐见其成,還不止一次在康熙跟前說起過,永寿宫裡人人都惯着胤俄就怕把孩子惯坏了,幸好還有個胤祐镇着,要不然着实叫人头疼得紧。
康熙不傻,戴佳氏因为生了胤祐這么個生来残疾的阿哥,在宫裡一向活得跟隐形人一样,這几年永寿宫裡的官女子都承宠過唯独她沒有。她就老老实实守着胤祐過日子,半点多余的心思都不敢有。
贵妃不需要在自己跟前给一個庶妃上眼药,抬举胤祐只是为了替胤俄拉拢一個兄弟。毕竟胤俄的身份在宫裡也就只比太子爷稍微低那么一点点了,贵妃再替儿子拉拢哪個皇子都不合适。
只有胤祐,因为腿疾注定对储君和以后的皇位都沒有威胁,自身的脾性和能力又足够立得住,让胤俄跟這样一個兄长交好,即便日后沒什么大好处也一定不会坏事。
康熙看明白了钮祜禄氏的心,也容下了她這份小心思。是以即便胤俄平时跟胤禟玩得最投契,但有什么事了還是总得多往胤祐那裡看一眼,非得他点了头才安心。
胤祐看着胤俄老老实实坐定了,才慢他一步走到自己的书桌前坐下。他跟胤祺是同年生的阿哥,一個因为身体不好从小话不多,一個因为从小养在太后身边只会蒙语话更少些。
這些年两人都有默契了,胤祐刚坐下就看见胤祺跟自己使眼色,顺着他的目光往坐在最前面脊背挺直得有些過分的太子身上,便轻轻点了点头把手裡的动作又放轻了三分。
胤俄沒人跟他使眼色,但他跟胤禟是上书房裡出了名最不省心的两個阿哥。這几年被康熙太子和老师罚得太多,他都不用问只看一眼胤禟夹着尾巴坐在那裡的样子,就知道今天肯定不顺。
凝重气氛的源头是坐在最前面的太子爷,黑脸阎王似的坐在上首,两個汉学师傅和一個满学谙达坐在一旁都一言不发,摆明了就是不愿在這個时候触太子的霉头。
太子胤礽今年虚岁都二十了,大阿哥胤禔只比他大两岁,福晋都已经给他生了四個女儿了,自己却连太子妃都還沒迎娶過门。
這也就罢了,昨天皇阿玛居然又亲自点了胤禔去兵部行走。而自己這個储君却還是只能待在上书房裡,领着弟弟们读书。
即便胤礽自幼就知道自己跟其他兄弟不一样,自己的身份也不宜過早与朝臣们接触過密,但谁家的儿子二十了不成家不立业還天天读书,這不笑话嘛。
胤礽看着摆在案头的书直发愣,有那么一個瞬间他甚至想去问问自己的皇阿玛,要不自己去给他考個状元回来吧,不然都浪费了自己读這么多年的书。
但這也仅仅只是一個转瞬即逝的念头,等暗自把心头那把火给强压下来,又成了人前那個气度不凡不怒自威的太子爷。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