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9章 放下心

作者:岳月
沐瑶吓得不行,眉头皱紧,小声问道:“嬷嬷,這些东西都是苏家让人送来的?”

  邓嬷嬷点点头道:“娘娘忘了?這是娘娘进潜邸之前,苏家一并让娘娘带进府去的,花用了一部分,大部分都在這裡了。”

  可以說原身带进潜邸的,比如今的還要多,毕竟中间花掉了一些?

  沐瑶大吃一惊道:“嬷嬷,我大病一场,有些事似是记不清了。你给我說說,阿玛不就是個小官,哪来這么多的银钱和宝石,莫不是……”

  她轻轻摩挲着指头,苏召南不会为了给女儿筹措压箱底的钱财,搜刮民脂民膏了吧?

  若是如此,沐瑶得把這些东西赶紧送回去给苏召南,好歹把窟窿给填上了!

  见自家娘娘似是真的大病一场,忘了许多事,邓嬷嬷顿时焦急道:“怎的太医過来把脉,也沒瞧出来?娘娘,不如换一個太医来把脉看看?”

  沐瑶摆摆手道:“老太医在宫裡最久,资历也高,他都瞧不出来,更别提是其他人了。而且老太医看過好几次,算是相熟,再换人又得重新打点起来,很是不必。”

  這老太医话不多,医德不错,虽然說话含蓄了一点,医术是丝毫不含糊。

  能在宫裡呆到這個岁数的太医,医术肯定沒话說,人品也必然過得去,而且很清楚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再是容易相处不過了,也不必担心他這年纪会忽然猪油蒙了心做点什么不该做的事。

  都這岁数了,過几年可能出宫去荣养,当然不乐意一世英名毁于一旦,還连累后辈子孙的。

  年轻的太医可能为了能往上爬做什么,到這個岁数的老太医只想安安稳稳出宫去,心态自然不同。

  邓嬷嬷想想也是,這位老太医确实不错,就是居然沒能看出自家娘娘的不妥来,眉头不由皱得紧紧的:“娘娘,等太医過来把脉的时候,得让他再仔细一些才好。”

  沐瑶点头道:“无妨,我這不還有嬷嬷在。有什么记不得的,只管问嬷嬷就是了。”

  這话让邓嬷嬷心裡又是熨帖又是焦心道:“老奴都這個年纪了,能在娘娘身边伺候的時間可能不多了。不管如何,只要老奴還在娘娘身边,娘娘无论问什么,老奴都是知无不言的。”

  沐瑶板着脸道:“胡說什么,嬷嬷看着就是长命百岁之人,能在我身边长长久久呆着。我身边的宫女年纪還小,沒嬷嬷在提点一二,我也是不够放心的。”

  “不說别的,就是永璋這孩子還小,我又是第一次带孩子,若非有嬷嬷在,這些天我病着的时候,永璋只有奶娘照顾,我哪裡能放心养病呢!”

  邓嬷嬷被說得红了眼圈,偷偷抹了下眼角道:“娘娘用得上老奴,老奴自然尽心尽力才是。”

  当初她被送去潜邸给格格们挑选,也就是個凑数的。

  毕竟邓嬷嬷年纪大一些,在身边呆個十来二十年就差不多了。

  然而格格们年纪轻,好不容易培养個心腹嬷嬷,十来年就要换人,自然不乐意。

  邓嬷嬷還以为自己要被退回内务府去,哪知道被当时的苏格格相中,留在了身边,才沒被送走。

  她這年纪回去内务府,也沒什么好去处。

  贵人们身边也不爱年纪大的,重新培养也乐意找個年纪轻一些,加上邓嬷嬷之前也沒在什么关键地方当差,回去也就在边缘当個洒扫或者直接送去储秀宫当秀女身边打杂的嬷嬷罢了。

  還是因为留在当时的苏格格身边,邓嬷嬷的日子才开始好起来的,自然对她感恩戴德。

  沐瑶回想了一下,原身会选邓嬷嬷,其实是想要個主意沒那么多,只需要听话会干活的就好了。

  這想法跟沐瑶是不谋而合,她又不打算多雄心壮志,要個得力助手什么的。

  只要這個嬷嬷品性不差,听话会干活就足够了。

  不過沐瑶想了想,当初原身因着祖母去世守孝三年,从十六拖到了十九岁還沒成亲。

  祖母去世之前原本要订亲,然而還沒物色到适合的人选,祖母就突然撒手人寰,原身的亲事就耽搁了。

  出孝的时候,原身已经十九岁,是個大姑娘了。

  在這個年代,十九岁的姑娘不但成亲了,還可能孩子都会跑甚至会打酱油。

  這岁数原身只以为要当個续弦什么的,也寻不到什么好人家,苏召南都打算找個殷实又家风好的人家看看。

  也是原身运气好,之前选秀的时候虽然搁了牌子,不知道怎的就被如今的太后,之前的熹贵妃记着了,听說她出孝了,随手就指了原身进潜邸当了宝亲王的格格。

  等原身第二年进府的时候,就已经二十岁,只比当时還是宝亲王的乾隆小上两岁。

  這年纪嫁人,還能嫁得這么好,在這时候实属罕见,毕竟大多十五六岁就已经相看人家,早早就嫁出去了。

  然而沐瑶琢磨了一下如今后宫颇为受宠的几人年纪,皇后只比她大一岁,也就比乾隆小一岁而已。

  嘉贵人跟原身同岁,海贵人比原身小一岁。

  高贵妃早早进府,跟乾隆可以說是前梅竹马长大,年岁相差也不大,跟原身差不多。

  這么算下来,沐瑶发现乾隆不太喜歡年纪跟自己差太多的,反而更喜歡年长一些的女子?

  或许有代沟,更多的是因为乾隆更喜歡熟女嗎?

  乾隆第一個孩子,是那位登基后追封为哲妃所生。

  這位哲妃比乾隆要年长一两岁,生孩子的时候该是差不多二十了,那会儿乾隆也有十八岁的。

  不像是乾隆的爷爷康熙帝,十四岁已经有第一個孩子,生母是后来的荣妃,她那会儿应该也就十来岁的样子。

  在沐瑶看来,乾隆這样才符合优生优育。

  女子年纪太小,发育還沒齐整的时候生孩子,不說孩子可能会体弱,生母也会受到影响,身体亏损得厉害。

  看看那位荣妃极为受宠,几乎连着生孩子,甚至有三年生两的,一口气生了五個儿子一個女儿。

  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一個儿子和一個女儿,就足以证明這一点。

  也不知道乾隆是发现這件事,還是口味跟他亲爷爷不同,反正对沐瑶来說不是坏事。

  试想一下,要原身十四五岁就怀孕生孩子,自己還是個孩子呢,這身体能好到哪裡去,只能更坏了。

  如今看着永璋的身子骨不错,坐着稳稳当当,手脚也有力气,脸色更是白裡透红,就知道对孩子来說不是坏事了。

  沐瑶胡思乱想了一会,這才回到正题来,邓嬷嬷擦干眼泪后声音压得更低道:“此事老奴并不是很清楚,老奴到娘娘身边来的时候,就已经有這些压箱底的物件。娘娘只吩咐老奴和素茹每人拿着一把钥匙,不能随意說出去,好好保管而已。”

  听罢,沐瑶心裡有些遗憾,不過也能理解,毕竟邓嬷嬷是后来才进王府,這些东西却是从苏家带過来的,邓嬷嬷哪裡会知道呢!

  沐瑶心裡越发忐忑,苏召南不会真的把税收扣下了吧?

  這么多东西,从宫裡直接送回苏家也太扎眼了,另外路途遥远,苏召南可是在江南任职。

  路上那么远,护送的人是谁,信不信得過,会不会私吞了,又或者走漏风声被人抢去,還是传到乾隆耳边,不管哪一個,后果都不太好。

  沐瑶简直愁坏了,之前暴富的欢喜是一扫而空。

  见她一脸忧心忡忡的模样,邓嬷嬷小声安抚道:“娘娘不必担心,当初老奴被這些吓了一跳,娘娘還安慰老奴,說這些东西是過了明路,皇上也是知情的。”

  沐瑶眨眨眼,整個人都惊住了,乾隆竟然知道這些?

  不過也是,原身她人进了潜邸,苏家送来那么多东西,就在当初宝亲王的眼皮底下送的,不是瞎的都能发现。

  既然乾隆知道,那就好办了,這些东西要真是民脂民膏,哪裡還能安安稳稳落到原身手裡放這么久,早就被乾隆沒收了去,苏召南甚至苏家如今可能都沒了。

  更别提原身還能稳稳当当进宫,份位也丝毫沒受到影响,看来這些东西的来路必然是好的。

  就是沐瑶纳闷,苏家到底哪裡弄来這么多的钱财,找人借嗎?

  毕竟苏家忽然出了一個嫁入皇家的女儿,哪怕当初只是個格格,嫁的却是备受宠爱的宝亲王,族人自然愿意帮忙筹钱,好歹结個善缘。

  只是沐瑶回想一番,苏家除了苏召南之外,仿佛沒有多少厉害的人?

  不說当官的,从商的也不多,大多都是清贵门户,說好听是书香门第,說难听点那就是两袖清风居多,不過有祖产在,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

  哪怕从商的,也就做点小买卖,不求巨富,起码是不愁吃穿。

  兴许是祖产吧,毕竟苏家也是百年大家族了,哪怕祖上沒什么显赫人物,多年来家风不错,江南又风调雨顺多年,积累這么些财富還是可以的。

  若是如此,那苏家真是大手笔,估计把压箱底的祖产一股脑全送给原身带进来了,這是押宝嗎?

  這宝压在原身這裡,等于是压在当初的宝亲王身上,苏家還真是压对了。

  既有了這么多银钱傍身,沐瑶总算是松口气。

  在宫裡沒银钱,日子過得可沒有這么滋润,如今她又可以继续躺平,不必担心以后入不敷出的問題了。

  沐瑶让邓嬷嬷把柜子重新锁起来,心头大石是彻底放下。

  這人心思一放,身体自然而然就感觉饿了。

  她這刚摸了摸肚子,外边素纹就问道:“娘娘,小应子去御膳房提了膳食過来。”

  這是提醒沐瑶,裡边能不能让小应子进去了?

  沐瑶看素茹把碧玺都装进锦盒,重新放进小柜子,两把锁头扣上后挪回去原来隐秘安置的地方,這才点点头,邓嬷嬷就出去掀开帘子,示意小应子进来。

  小应子身后還跟着一個小太监,居然捧着一個小锅,還带着一個小炉。

  先是把小炉点上火,然后把小锅放上去,小太监還躬身对满眼好奇的沐瑶解释道:“娘娘,這是焖饭,是御膳房蔡师傅拿手的。裡头搁了新鲜的百合和莲子,提前煮過,如今热一热就能吃。”

  从御膳房過来,路途实在不算短,若是焖饭直接做好送来,半途可能就要凉了,吃着要是让纯嫔坏肚子那就罪過大了。

  還不如做好大半,送過来再继续小火热一热,那时辰就正好。

  既能吃到最新鲜刚出锅热乎的,又不至于做好后重新热過了,味道会跟之前有很大的差距。

  哪怕热乎,吃着味道不对,御膳房這不還是怠慢纯嫔了嗎?

  沐瑶挑眉,只觉得御膳房的果然也是人精,這法子确实不错,点点头表示沒有异议。

  小太监松口气,继续解释道:“娘娘,這焖饭最是讲究,先大火烧,然后再用小火闷。火候要刚好,烧過了就会糊掉,烧的时辰不够就有点夹生。所以御厨们就叫小的来,亲自盯着火候。”

  原来如此,沐瑶還奇怪只是送個焖饭,怎的御膳房還附送了一個小太监来,原来是看火的,实在够讲究。

  小应子手裡提着的食盒也放下,把裡面的菜式拿出来。

  总不能让自家娘娘一直干等着焖饭做好,可以先吃点别的垫垫肚子。

  他笑着介绍道:“娘娘,這是梅花银丝盅。”

  小应子掀开盖子,裡头是汤品,有切成丝,也有切成梅花状,仿佛落花流水過,煞是好看。

  沐瑶仔细一看,发现這裡头的是冬瓜做的。

  小应子舀了一碗,沐瑶尝了一口,确实是冬瓜,汤水应该是高汤吊的,鲜美得很。

  冬瓜软软的,看着漂亮,汤汁又融入冬瓜裡头,相当清爽不腻人。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