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要么教服,要么打服!内圣外王! 作者:黑夜弥天 辩经楼前。 随着机缘试炼的出现,长龙般的队伍,很快到了陈玄卿。 “下一位!” 随着仙门弟子的声音响起,陈玄卿上前两步,神情端庄。 顿时,在仙门弟子的桌案上摆放的一枚玉符上有两道金色流光闪烁。 “嗯?” 太一仙宗弟子看到玉符上闪烁的金色流光,微微惊讶,不由看了陈玄卿一眼。 桌上這枚玉符,便是用来检测山水古令的。 只要考核者来到桌案前,身上有着山水古令,玉符便会感应到,闪烁出金色流光。 一道金色流光,代表着一枚山水古令。 两道金色流光,则表示陈玄卿身上有着两枚山水古令。 要知道,在陈玄卿排队前,两條长队,测试的人数有近两百人,但一共才十三人身上有缘法之物,通過考核。 還皆是一枚古令。 所以,陈玄卿身上有着两枚山水古令,自然让他有些惊讶。 不過,太一仙宗弟子也未多說什么,依旧照常道。 “将你的试练令牌拿出来。” 听到這话,陈玄卿立即将已经准备好的试练令双手递出。 在排队的时候,他便已经观察,若是通過了缘法试炼,便会让拿出试炼令。 应该是一种登记方式。 仙门弟子在陈玄卿的试炼令上点了下,随后将令牌還给陈玄卿,口中淡淡道。 “试练通過,入辩经楼进行辩经试炼。” 仙门弟子這般說道。 “多谢师兄。” 陈玄卿沒有多想,接過试炼令,作揖道谢,朝辩经楼走去。 走到宝塔门口时,陈玄卿回头看了眼江富海和李岩,点了点头,便走了进去。 看到陈玄卿通過试炼,后面队伍中许多羡慕,嫉妒的目光投来。 虽然陈玄卿不是第一個通過考核的人。 但按照這個比例,能够通過考核,便已经算得上很好,所以每一個通過试炼的人,都让人羡慕。 随着陈玄卿步入辩经楼,仙门弟子继续出声。 “下一位!” 江富海上前。 顿时,桌案上的玉符有一道金色流光闪烁,表示着江富海也有着山水古令。 這是通過了试炼。 仙门弟子按照流程让江富海拿出试炼令,进行登记。 看着江富海通過试炼,后面又有投来羡慕嫉妒的眼神。 而当李岩上前,桌案上玉符再次亮起金色流光时,让這名审核的仙门弟子不由多看了李岩一眼。 前面两百来人,才一共十三枚。 而现在,先是陈玄卿身上两枚山水古令,并且后面两人也皆有山水古令。 并且,三人好像還是认识的样子。 难道? 這便是所谓的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不過,对此他并未在意,依旧按照流程走上一遍,让李岩进去。 后面排队众人看到陈玄卿、江富海、李岩一连三人进去,心情有些复杂。 一方面连着三人进去,的确鼓舞士气,让后面的人有期待感。 可問題是,山水古令数量有限,用一枚少一枚。 在刚才,太一仙宗弟子告知缘法之物,山水古令时,正在排队的很多人,以及刚刚未通過试炼的人,都开始疯狂寻找,高价收购山水古令。 毕竟,缘法试炼在今日才结束。 与此同时。 陈玄卿走进辩经楼,看到裡面情景微微惊讶。 辩经楼从外看,是一座九层宝塔。 但进来后,只有一层,呈现宝塔般形状,越向上就越窄。 不過真正让他有些奇怪的是,楼内空旷,中间有一排座椅,但一個人都沒有。 按理說,在他之前,已经有十三人进来了。 不可能十三人都辩经完了,离开了。 陈玄卿猜测自己应该是在一個独立的空间中,毕竟太一仙宗,有点仙法手段很正常。 沒有傻站着,陈玄卿走到座椅前,坐下等待。 坐下后,他拿出自己的试炼令牌打量。 刚才排队,缘法试炼时,他自然有看到,在自己上前那张桌案上的玉符上有两道金色流光闪烁。 這让陈玄卿不由猜测,這应该和自己两枚山水古令有关。 若是這般的话,岂不是身上山水古令越多,事后缘法试炼评价越高。 不過想了想,并未觉得這枚试炼古令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時間一点点過去。 在這裡面,陈玄卿也不知道時間過得快不快。 但他觉得有些揣测不安。 有些古怪。 不過就在此时,突兀之间,一道淡然的声音响起。 “辩经试炼开始。” 随着声音响起,一道人影缓缓出现在陈玄卿面前。 這是一名身穿青袍的老者,头发灰白,面容严肃,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此人便是负责此次太一仙宗试炼大会的初尘道人。 陈玄卿自然不认识初尘道人,不過看到老者出现,他立即起身,作揖行礼。 “见過仙长!” 不過初尘道人沒有给陈玄卿准备時間,也沒有介绍规则,直接开口,进行提问。 “哪本佛经,能让人一心向善。” 他声音响起,目光十分平静,上来就让陈玄卿作答,不浪费任何時間。 哪本佛经,能让人一心向善? 陈玄卿不语,陷入沉思。 這些时日,他看過许多佛经。 可以說,让人向善的佛经太多了。 他完全能直接說出一大堆。 可不用脑子都能知道,問題不可能如此简单,不然這辩经的意义在哪? 难道是想看那本佛经最让人向善? 也不应该啊。 佛教讲究众生平等,难道要在佛经上分個上下? 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 陈玄卿心中思绪不断发酵,但越想越乱。 初尘道人并未催促,静静等待。 脑海思绪有些乱,陈玄卿也不含蓄了,直接打开修仙日记。 遇事不决,问修仙日记! 說实话,陈玄卿也不想遇到事就问修仙日记。 但這场试炼对自己很重要。 当一件事越重要,就会让人变得犹豫不决。 而随着陈玄卿心中想法生出,脑海中的修仙日记开始浮现。 永安十五年,二月五日。 未时:你在进行辩经试炼时,对于問題‘哪本佛经,能让人一心向善?’犹豫不决,开始揣摩其中深意,为了能够取得好成绩,你選擇作弊,想知道哪本佛经能让人一心向善。 括号提示一:十枚灵石 提示出现。 只有一個提示,這让陈玄卿有些好奇了,一直以来都是三個提示。 现在都变成一個提示了? 一口气赚十枚灵石? 沒有多想什么,陈玄卿直接购买提示。 很快信息出现。 只有一個字。 看到這個提示,陈玄卿不由一懵。 沒有答案你還卖我灵石? 怪不得只有一個提示。 玩這招是吧? 陈玄卿莫名有些难受。 但很快,陈玄卿微微皱眉,他心神落在這個无字上。 很快想到了一個可能性。 修仙日记不会這么无聊。 也不至于收這么多灵石不干活。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 沒有佛经可以让人向善。 沒有哪本佛经,能让人一心向善。 是了。 虽然有很多佛经,让人向善,可說归說,哪有看了,便能让人一心向善。 這不是扯淡嗎? 自己這段時間看了這么多佛经,也不敢說自己变得一心向善了。 一瞬间,陈玄卿明悟了。 当下,陈玄卿想了想措词,紧接着开口道。 “回仙长,世间佛经千千万,却无一能让人心向善。” 初尘道人眼皮微眨,目光落在陈玄卿身上,随后继续出声,淡淡說道:“为何?” 听到這個为何,陈玄卿沒有犹豫,立即出声。 “世间佛经众多,其中让人向善的很多,大多核心为,思善念、存善心、行善举。” “可仅仅看是看佛经,最多让人在思善念,如何做到一心向善。” “何况,一心向善,這個善太過于广泛,有人认为不杀生就是善,有人认为不违背道德底线就是善,也有人认为不作恶就是最大的善。” “所以,在我看来,世间佛经,无一能让人一心向善。” 陈玄卿开口,如此說道。 此言一出,初尘道人看向陈玄卿的眼神显得有些不一样了。 之前有十三人回答過這個問題,但要么是滥竽充数,要么是随便說了几本佛经,不如他意。 可陈玄卿這番說的,可谓是与众不同。 当下,初尘道人缓缓道。 “既然如此,那你觉得,如何才能让人一心向善。” 他看向江尘,询问着。 “内圣外王!” 陈玄卿不假思索道。 “何为内圣外王。” 初尘道人继续询问。 “圣,以圣人品德教导他人先知善,向善,善为善良,善意,知善后行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每天做一小善,积水成渊,是善也。”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正所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陈玄卿认真回答。 只是初尘道人心中浮现失望之色。 陈玄卿虽然說的很有道理,但說来說去的意思不就是,自己做好来,然后感化别人,教别人做好事,跟佛教沒什么区别嘛。 但他還是继续问道。 “可倘若他依旧不念善呢?” 初尘道人继续问道。 “很简单,那就到了外王了。” 陈玄卿微微一笑。 “何为外王?” 初尘道人有些好奇了。 “内圣,是知行合一,感化众生。” “而外王则是,如若众生不听教化。” “那就打!打到他听为止!打到他行善为止!打到他服气为止!” 陈玄卿满脸认真道。 沒错,這就是他的教化之道,好好說你不听,那我就打到你听。 声音响起。 初尘道人心中一亮,他目光落在陈玄卿身上,只因這番话太符合他心意了。 内圣外王。 好一個内圣外王。 用圣人光辉去感化你,若不听,就用王道之力打服你。 好,很好。 初尘道人极其满意。 但明面上他還是显得很平静,微微点头道。 “三日后,考核结果会悬挂在古城中,回吧。” 他沒有给予陈玄卿任何结果。 而陈玄卿也沒有多說,朝着初尘道人一拜,随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