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从外到内
力行社杭州站情报组组长办公室。
情报组一队队长递上一支烟。“组长,听說支援组新来的组长有来头?”
情报组组长看了一队队长一眼:“怎么?想去舔人家?”
一队队长陪着笑說:“我是你的人,舔他干什么?我只是问问,以防万一。”
情报组组长翘起双腿,架在办公桌上。“是有些来头。但是来杭州避难的。”
“组长,說来听听。”
情报组组长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這個新组长呢?是江山人。知道江山是什么回事嗎?”
“力行社的人都知道,咱们处座就是江山的人。嘶。這么一說,這個新组长,是戴处长的亲信。”
情报组组长点头:“而且是铁杆亲信。我跟你說啊!为了這個周林,我們处座与党务调查科的徐恩曾吵到了委座那裡。结果是,委座将徐恩曾骂的是狗血淋头。”
一队队长:“那当然!我們处座那是委座的铁杆亲信。组长,這样的人怎么分到了我們站?”
“他被党务调查科徐恩曾下了追杀令。南京那裡,出门在外走着,碰到十個人就会有一個党务调查科的人。被追杀了两次還是三次,周林被放到了我們這。据說,徐恩曾发话。只要周林在南京,他们就追的杀。出了南京,就不再杀了。”
“为什么這样呀?南京杀人有钱捡?”
“徐恩曾是怕了周林在南京。你知道嗎?人家单枪匹马杀进调查科的驻点,杀进杀出,杀了调查科几十人。那场面可惨呢!只见血流成河!尸体遍野!正在周林杀的起劲时,突然,嗖!来了……”
一队队长吓了一跳,“组长,這突然来了什么?”
“突然来了一條狗。那狗本是调查科的狗。看到血与尸,它便冲過来……”
“要找周林拼命?”
“那狗不想死!它来到了周林的面前,卧在地上,露出了肚子。伱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一队队长骄傲的說:“我家养過狗。狗向你露出肚子。是向你示好。”
“对!周林一看那狗,便說:你主人已经死了,你也应该去陪他。那狗說;我沒主人。”
“组长,那狗会說话嗎?”
“就是那個意思。下一秒,周林便一枪,杀了那狗。”
一队队长张着嘴:“真厉害!就是放着几十头猪让我杀,我也杀不尽啊!”
情报组组长說:“换作你是徐恩曾,你会让他留在南京嗎?”
“不会!调查科的人再多,也不够人家杀的。”
“所以,他就调到了杭州。不過,处座在活动。估计時間一长,徐恩曾火气小些,周林還会回南京去。”
一队队长凑近问:“组长,既然是這样的人。你怎么不去拉近一下。只要他在处座面前說上一句好话,你就可以向上升了。”
“靠近他?我還想多活几年。他与调查科结了仇。调查科杀不了他,委座不让杀。但是,调查科放话了,要杀他的朋友,這样的话,谁敢跟他挨的近。你前脚挨,后脚一颗子弹飞向你的后脑勺。”
“调查科可以杀他的家人。”
组长不耐烦了:“委座說了,周林与他的家人死一個,就让徐恩曾的家人也死一個。”
“真的?”
“比铁還真。”
很快,這些故事就在杭州站传开了。
……
周林坐在家中的书房,他在做事。
昨天晚上,周林调出了二十一世纪资料库的资料。在中间,他调出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三国签订《罗马议定书》。
《罗马议定书》是意、奥、匈三国建立密切关系,采取共同政策的议定书。
为了加强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三国的关系,建立更密切的关系,采取共同政策。与捷、罗、南协约国及法国势力相抗衡,1934年3月17日,三国便在罗马达成协议。
议定书规定:在经济上三国建立密切的贸易关系;在外交上,三国采取协商;在军事上,意大利承担保障奥地利独立和不受德国吞并的责任;奥发生内乱时,意大利会进行干涉。
第二件事。希特勒计划建立庞大的公路系统。
计划是:公路基本标准为四车道,宽34米,中间设有5米的绿化间隔带;公路修建时力求坡度小,转弯半径大;公路上每隔200米設置可反光的金属片镶面水泥柱;路面上的凹坑是用来防止路滑的;增加便民利民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措施如紧急停靠地带、高架桥、加油站、餐厅、卫生间等。
希特勒最开始只是将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军用交通脉络而设计。他要求军车必须能在一天之内横贯德国东西南北,飞机可以停放在高速公路两边的隐蔽地点,并且有足够的长度起飞和降落。這一切为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做准备。
這两件事,都已经发生了。
但是,由于保密措施,這两件事,知道的人很少。
周林就是要打這個時間差。将這两件事,变成两份情报。拿到“杭州会所”卖出去。
既让那些情报贩子知道,周林也会做情报生意。
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周林手上也有好价值的情报。
只有他们认为周林与他们是一样的人时,周林才能接近他们,打入进去。
這就是周林“从外而内”的计划。
如果先从内部去查,由于事情发生了很久,再加上那内奸很狡猾,想他露面很难。
周林沒有办法查到那個内奸。就是换其他的人,也很难查到。
周林想到了一点:那個内奸,是贩卖情报赚钱?還是专业特工?
贩情报赚钱,那在会所中,就会有人见過,就能知道。
如果是专业特工,那就不会去会所,直接在外面交接了。
周林想要知道,這情报是以上两條中的哪一條出去的?
既然要钓鱼,就得有鱼饵。這两件事情,就是周林的鱼饵。他相信,一定有收获。
当然,要让人相信,是比较难的。
幸好周宁在二十一世纪,学的东西太多,拿来用一用,应该能骗住那些人。
首先,周林书写了一份德语的《罗马议定书》。
這一份《罗马议定书》是草稿的形式。因为它的主人携带着它前往意大利,与其他的两国进行定稿,最后签订。
携带它的主人是奥地利政府的副总理。也是全权代表。
另外,周林模仿希特勒的手笔,写了一個计划。
這個计划的主题就是计划建立庞大的公路系统。
周林在研究生的生活中,曾经模仿過不少人的笔迹。其中,就有希特勒的笔迹。
第一部分完成后,就是第二部分。
這些东西直接拿出来,肯定沒人相信。
所以,周林又将這两份“情报”进行拍照,冲洗。
第三部分,就是找人交易。
周林知道克林顿是個情报贩子。那就从克林顿下手。
周林弄好东西,便溜了出去。
杭城,也有不夜城之說。
特别是拱宸桥那條街,到了晚上十二点,還有人来往。街上的小店,也是十二点后关门。
周林已经知道了克林顿每天晚上喜歡去一家西餐店吃宵夜。所以,他便守在克林顿来的路上。
守了半個小时,周林终于等到了克林顿。
周林装着沒看见克林顿,继续向前走。
“哈啰!周!”
克林顿主动打起了招呼。
周林惊喜地說:“我以为就我一個人吃宵夜,原来你们也吃宵夜?”
克林顿說:“相比较中国人,我們美国人更喜歡吃宵夜。周,你吃中餐還是西餐。如果中餐,我就不陪你了。如果西餐,那我請你吃!”
周林大方地說:“碰上了就是缘分。我就陪你吃西餐吧。我請!”
“那好!我又宰了一头猪。”
周林一听,怎么骂人了?
“老克,你怎么骂人?”
克林顿說:“我沒骂人!中国话說,让别人請客吃饭,叫宰人?人不能宰,我就說宰猪了。”
周林不再同他說了。這回骂周林是猪,下一回說不定骂周林是狗了。
两個人进了西餐厅,叫了一样的套餐。
等待的时候,克林顿一個劲地叫着,中国的生意不好做。情报卖不出价钱来。
周林乘机說:“那就不做中国的情报,做外国的情报。”
“我在中国呆着,手上有什么外国的情报。”
周林看了看四周,轻声地问:“知道前十天,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三国在意大利签了一個协议嗎?”
克林顿点点头:“听說過。”
“知道內容嗎?”
克林顿一翻眼:“你以为我是這三国的总统啊!”
周林吃了一口饭:“沒本事!我不是那三国的总统,但是我知道他们的內容是什么。”
“你再吹,這屋顶就飞到了天上去了!”
克林顿不相信!他一個美国人都沒有办法,你一個中国人,還能拿到?
周林见他不信,便說:“要不我两打赌。如果假的,我给你一百大洋。如果是真的,你给我一百美金。”
克林顿掏出一百美元,拍在桌子上。
周林也拿出一百元的银元券,放在桌子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