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心绞 作者:未知 太子和含月公主。 坊间会有什么流言与他们扯上关系? 赵天南其实并未猜到林公公真正想說的是什么,但這并不妨碍他的心跳一阵急促過一阵。 一手抚额,待那晕眩過去,赵天南才侧過头看向林公公,一字一顿地道:“太子和含月公主,怎么了?” 赵天南并沒察觉到,问出這句话时,他的脸色有多难看。 想也知道,這流言裡不会有什么好话。 太子和含月公主,一個是大武朝的储君,未来的帝王,另一個是从小被赵天南捧在手心裡疼的天之骄女,若非流言的內容足够震慑人心,又怎么会有人冒着沒了性命的危险去传那流言? 以赵天南這时的脸色,若是换了宫裡任何一個人,恐怕都不敢如实将那流言說给他听,但林公公不一样,他就怕不能說给赵天南听。 “皇上,老奴是不信那些子虚乌有的流言的,不過是想着既然出了這等事,怎么也该让皇上知晓才是,皇上听了千万不要动怒,保重龙体为上啊。” 林公公先面带迟疑的给赵天南打了预防针,然后才道:“那流言說,說皇上身体有疾,太子和含月公主,根本就非皇室血脉,乃是……乃是宁妃娘娘与当年皇上身边的某個侍卫……” 不用林公公将话說完,赵天南就已经开始回想起這些年的细微之处了。 在太子出生之前,满宫的嫔妃却无一人有孕,赵天南不是沒有怀疑過会不会有問題的根本就是他自己,但是作为一個男人,而且還是一国之君,他要如何承认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男人? 好在,后来紧跟着,就传出了当时在宫裡并不起眼的宁妃有孕的消息。 为了以防皇室血脉被混淆,宫裡可是有专人记录妃嫔被临幸的日子,若非宁妃受孕的時間与她承宠的日子一致,赵天南也不会那么快打消心裡那個让他很是难以接受的猜测。 沒有人知道,在得知宁妃有了身孕之后,赵天南心裡有多高兴。 那并不仅仅代表着他即将有自己的骨血,更让他肯定了自己是一個正常男人! 赵天南以为,在宁妃之后,宫裡嫔妃应该遍地开花才是,所以根本就沒怎么把自己那個生来就体弱的长子放在心上,可他等了好些年,也只有宁妃第二次有身孕,并生下了含月公主。 等到赵载存都十几岁了,赵天南才不得不接受自己這辈子儿女缘浅的事实,不得已在朝臣们的进谏之下立了赵载存为太子。 虽然只有赵载存這么一個儿子,可不知为何,赵天南始终无法对這個儿子满意,总觉得,他的儿子不应该是這样的。 可是,他的儿子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赵天南也想不出来。 赵天南一直都知道,赵载存长得并不肖似于他,可每次看到赵载存的脸,又总会有种隐隐的熟悉感,時間长了,他也只道自己太多疑了,许是他们父子俩总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才会让他有這样的感觉。 可這时,听林公公說起宁妃与当年他身边的某個侍卫,他的眼前却蓦地浮现出一张其实已经有些模糊的脸来。 林战! 然后,赵载存的脸和林战的脸,却重合到了一起。 赵天南到這时才发现,原来自己這么多年来都活得跟個瞎子一样,如此明显的事实,他竟然半点沒看在眼裡。 如此,林战当年离开皇宫后为何会执意领個不入流的闲差,也就都有了答案。 赵天南只觉脑袋裡嗡嗡直响。 他很想否认林公公所說的流言的真实性,但赵载存那张与林战相似的脸,却叫他怎么也說不出否认的话来。 他寄予厚望的儿子,以及他宠了十几年的女儿,竟然都是宁妃与林战通、奸生下的野种? 如果宁妃与太子、含月公主现在在他眼前,赵天南恐怕早已经生生将他们掐死了。 林公公說,這個流言如今已经传得京城许多人都知道了,只要一想到往后会有很多在他眼裡贱如蝼蚁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细数着太子与含月公主的真正身世,赵天南就觉心头传来一阵难以忍受的绞痛。 伸手按于胸口,仿佛這样就能将那一阵强過一阵的绞痛按下去一般,赵天南死死咬着牙,语气凶狠:“有查過這流言是从何而来的嗎?” 林公公其实已经在暗处欣赏了赵天南多变的表情许久了,闻言轻轻点头,道:“回皇上,老奴得知京城有這种流言在流传时,就已经让人去查過流言的来源了,但也只查到這流言最初是自那些从各地汇聚到京城的难民口中传出来的,至于這些难民背后操控這件事的人,老奴无能,却是怎么也沒能查出来。” 林公公是真的去查過這件事,但就如他所說,那些难民不仅人数多,而且都是从不同地方来到京城的,就算想查,那也真是沒地儿查。 当然了,对于這样的情况林公公心裡是暗暗赞了那幕后之人一声漂亮的。 林公公本以为,赵天南在這個消息的打击下,再怎么也要吐上两口血的,但如今看赵天南的样子,虽然已经气得浑身发抖唇青脸白了,却還一直好端端的,于是就有些不乐意。 想了想,林公公又问:“皇上,不知道關於這流言,到底要不要处置?” 要不要处置,如何处置,這是個难题。 若是处置吧,那无异于告诉全京城的人流言属实,当今皇上就是生生戴了顶绿帽子在头上,而且還一戴就是二十来年。 可若是不处置,难道就任這流言肆无忌惮的在京城流传?說不定還要从京城传遍整個大武朝。 普通百姓可不会认真思考這流言到底是不是属实的,更别提這本就是属实,指不定過不了多久,百姓们就该指着京城的方向,三五成群的讨论起皇上头上帽子的颜色了。 只要一想到還有這個可能,赵天南就气得想吐血。 他也确实吐血了。 压不住喉间的腥甜,赵天南上身往前一倾,一口鲜血就喷在面前堆了不少奏折的御案之上,远远看去,倒像是這些奏折上开出了朵朵鲜艳的花。 赵天南无法接受,帝王之尊的自己,往后要被他的臣子他的百姓议论是不是被宫裡的嫔妃戴了绿帽子,只要一想到那种画面,他就觉得面上火辣辣的疼。 然后紧接着,又一连呕出了好几口鲜血。 赵天南并不是第一次吐血,但他能明显感觉到,這次与前面几次的不同,心口传来的绞痛就不用說了,而且四肢渐渐无力,全身瘫软在龙椅之上,随之而来的是那种什么感觉也沒有的麻痹感。 這一切的一切,都让赵天南心中恐慌。 身为帝王,赵天南从来都是强势而威严的,什么时候,他也会恐慌? 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却发现手脚根本就不听自己的使唤,赵天南心中一急,气血翻涌之下,眼前一黑,就陷入了无知无觉的黑暗之中。 昏過去的前一刻,赵天南仍在想,为何,一贯将他看得比一切都重的林公公,在他病发时,只站在一旁看着? 陷入昏迷的赵天南自然不会看到,在他身边扮演了二十几年忠心奴才的林公公,冷眼看着大武朝最尊贵的帝王,像一瘫烂泥一样倒在沾了血污的龙椅之上,面上甚至還带着淡淡的笑意。 许久之后,终于欣赏够了的林公公收起不该有的表情,换上满脸的惊慌,一边扶着赵天南一边扬声唤道:“皇上,您怎么了,来人,来人,請太医!” 然后,因赵天南的昏厥,宫裡自是一番鸡飞狗跳不提。 …… 凤止歌接到林公公传出来的消息时,已经是傍晚了。 正是盛夏,即使已经傍晚,天色仍显亮堂。 夕阳正西斜,屋裡尚未掌灯,橘黄的光线斜斜照在窗边倚着的人身上,在室内拖出一條长长的影子,看在人眼中,就有种淡淡的温暖之感。 萧靖北自外归来看到的,就是這样一副场景。 凤止歌的视线自手中的几张薄纸上移开,转而看向萧靖北,然后浅浅一笑:“你回来了。” 萧靖北回以一笑。 在遇到眼前的女子之前,他从来沒想過,有一天,当他外出归来时,会有一個人微笑着看向他,說上這样一句简单的“你回来了”。 “嗯。”心中一热,萧靖北的眸光也跟着一暗,然后看向凤止歌手中的纸张,“你在看什么?” 凤止歌闻言扬了扬手中的纸张,唇畔带笑,“宫裡传来的消息。” 即使早就已经知道凤止歌在宫裡安插了人手,但每次听她這样轻松的說起,萧靖北仍会觉得惊奇。 他想起回来之前得到的消息,猜测着问:“听說今天皇上又病了?因为,那些流言?” 萧靖北自然是听說過那些流言的,不過他并未见過林战,所以也不知道林战与太子赵载存的相貌是不是真如流言所說的那般相似。 那個流言来得突然,內容看似荒诞,但萧靖北总有些预感,恐怕那流言并非无稽之谈。 宫裡的情况本就有些不寻常,只怕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从前因无人敢往那方面想,所以也只是为宁妃的好运惊叹一番罢了,如今有那流言从旁佐证,自然会让许多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萧靖北也不知该对此作何感想,不過,想起這些年安国公所受的苦,他心裡难免的還是涌出几分痛快。 不得不說宁妃的胆子确实够大,不仅敢与当初的青梅竹马偷、情,居然還敢生下两個那人的孩子,還充作大武朝皇室唯二的血脉。 先前這些年宁妃以及太子含月公主有多风光,這之后,他们的下场就会有多凄惨。 皇上,可不是個能容忍這等事之人。 听說皇上今天又被气得吐了血,還召了整個太医院的太医去請脉,只怕這次是病得不轻。 赵天南這次,岂止是病得不轻。 凤止歌正欲与萧靖北說說赵天南的病情,外面却突然传来李嬷嬷的請示声。 “主子。” 凤止歌轻轻扬眉。 若是沒有很重要的事,李嬷嬷是从来不会在她与萧靖北两人独处时前来打扰的。 “何事?”凤止歌问道。 “含月公主来了,正带着人往聆风院裡闯,道是一定要见到主子,老奴已经吩咐暗卫将她拦了下来。”李嬷嬷沉声道,就仿佛让人将当朝公主拦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含月公主? 這可真是稀客啊。 不用猜,凤止歌都能知道含月公主這时候来找她是为了什么。 不過,她自认与含月公主也沒什么交情,当初告诉她于公公那條线,以及后来带她去林家都只不過是看在那次她沒找慕晓晓的麻烦的份上。 看含月公主的意思,莫非還赖上她了? 不過,凤止歌還是决定见见含月公主,于是吩咐李嬷嬷道:“把人都撤回来吧,让她进来。” 李嬷嬷应声退下。 含月公主来得很快,快到萧靖北本准备去书房腾出地方让凤止歌与含月公主见面都沒来得及,就见穿着一袭大红遍地金裙裳的含月公主冲进了屋子。 许是太過心急,含月公主眼裡只有凤止歌一人,压根儿就沒看到還有萧靖北這個大活人。 她疾步来到凤止歌身边,略显冰凉的手握上凤止歌的小臂,急切的声音中带着微不可查的哀求:“凤小姐,你帮帮我。” 哪怕是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在今天之前,含月公主也从沒想過,有一天,像凤凰一样骄傲的她也会像這般对着另一個人哀求。 她其实早就知道的,若是沒有了公主這個身份,她根本就什么都不是,但她也沒想到,身世被揭露的這一天,会来得這么早,早到叫她毫无准备。 真的事到临头了,她才发现,她根本就沒有任何应对父皇可以预见的怒火的手段,若是想不出法子,只怕他们母子三人,就只能在父皇的怒火之下化为飞灰。 所以,她才会如此着急的赶到安国公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