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见了棺材不掉泪 作者:贼道三痴 后将能永久保存閱讀记录 小說: 电影: (吾读小說網无弹窗全文閱讀) 黄提学神色终于凝重起来,向堂外叫声:“黄禄保。” 先前领曾渔进来的那個书吏很快进来了,躬身道:“老爷有何吩咐?”這個黄禄保是黄提学的家仆,一向忠心耿耿。 黄提学道:“去把取中的那六十份考卷都给我搬到這裡来。” 书吏黄禄保答应一声便匆匆去了,很快抱来一只木箱,木箱加锁,锁上還有黄提学亲手盖上去的学署大印。 黄提学撕去封條,让黄禄保取钥匙打开木箱,检出蔡寿荣的考卷,展开来阅览,先是眉头一皱,但看了两行后,原先锁着的眉头舒展开来,又往下看,把首艺“立贤无方”看完,抬眼看着曾渔道:“谁說蔡寿荣不学无术的,只這篇八股文就作得不差,哼,谣言可恶。” 曾渔心道:“蔡寿荣舞弊是确定无疑的,难道蔡寿荣曾经事先拟题,或者干脆场中有人代笔?”既要查那就查個彻底,不然的话只怕黄提学還怪他多事,道:“可否让学生上前看看?” 黄提学“嗯”了一声道:“你来看。” 曾渔走近书案看蔡寿荣的卷纸,一笔小楷甚劣,但首艺“立贤无方”的确做得不差,至少中规中矩,八股文评判标准本就可高可低,只要沒有违式处,取中還是黜落全凭阅卷者一念之间—— 曾渔揭开卷纸看蔡寿荣的经题八股,蔡寿荣本经是《尚书》,這次袁州院试的《尚书》题是“次九曰向用五福”,蔡寿荣破题第一句是“圣人說五福以劝善惩恶焉。” 只看這第一句,曾渔就笑了,赶紧敛笑道:“宗师看看他的经义题,简直牛头不对马嘴。” 黄提学摆正卷子细看,眉头又皱紧,经义题按规定要有五百字以上,蔡寿荣這篇却還不足三百字,而且行文混乱,颠三倒四,明显不知道“次九曰向用五福”的出处和含义,只东拉西扯胡乱凑了二百多字而已,這种考卷若是监察御史来磨勘,那必定出丑。 黄提学摇头道:“是我疏忽了,历来科场只重首艺之弊也。” 曾渔道:“学生料定這首艺也不是蔡寿荣所作,而经义题却不好代笔,所以蔡寿荣就原形毕露了,此人是富商之子,不学无术在宜春城是出了名的,這次榜上有名,得意洋洋,到处向人夸示。” 黄提学不說话了,眯缝着眼睛在思索对策,觉得很棘手,忽问:“曾渔,你方才說有办法让申明亭闹事的诸生散去,你且說說有何良策?” 曾渔道:“禀宗师,這事既已闹开来,而且闹事者中颇有仕宦子弟,想掩盖是不可能了,学生以为堵不如疏,查明有哪几個考生是靠舞弊上榜的,然后借复试和磨勘黜落他们,而对内奸,只须把城隍庙后面东湖客栈的那两個人抓来一问便水落石出,這等人行此不法之事败坏宗师名誉,实为可恨。” 黄提学点点头,即請曾渔领四個学署差役去东湖客栈抓人,他自己出了大堂来见列立诚等儒生,承诺复试磨勘时对那些蒙混過关的考生予以黜落,請诸生拭目以待,复试、磨勘就在明日上午。 列立诚等人见宗师亲自出面解释,這才散去,相约明日到府衙看复试、磨勘,井毅见曾渔进了考棚大堂一直沒出来,也等不得,径自回去了。 申明亭上,那個五短身材、方面大耳的幕僚语带埋怨道:“老大人太過仁慈,這些童生挟落第怨气而来,老大人本应申之以国家律法、训之以圣贤之道,若這些人再执迷不悟,那就扭送有司处置,岂能受他们要挟而解释承诺,老大人实在太過纵容這些狂生了。” 时近正午,阳光直射,瘦弱的黄提学立在申明亭中眯眼看着考棚大门,并未理会這幕僚的埋怨,過了一会,說道:“凌先生這些日子代老朽阅卷实在辛苦,待回到南昌我要重重相谢。” 這姓凌的幕僚忙道:“老大人說哪裡话来,侍生是老大人聘用的幕客,自当为老大人分忧,侍生阅卷中若有处置不当之处,還要請老大人多多包涵。” 黄提学又沉默着,半晌道:“袁先生代我去一趟府衙,就說复试推迟到明日上午,還有,晚宴我也不去了,請范知府见谅。” 姓凌的幕僚答应着,又道:“老大人不必为那些闹事的童生忧心,每回放榜总有這么些不甘落榜的童生狂躁叫嚣,不必理睬或者严惩首倡者,自然风平浪静,老大人這样轻易许诺,倒更是麻烦不断。” 黄提学道:“你赶紧去府衙回话吧。” 姓凌的幕僚這才匆匆去了。 曾渔带了四個学署差役出了考棚,有差役问:“曾公子,我們要去哪裡拿人?拿的什么人?” 方才黄提学命這四個差役听从曾渔差遣,所以這四差对曾渔很是恭敬。 曾渔道:“你们随我去就是了,只是我們這裡人生地不熟,還得去县刑科房再找两個皂隶帮忙,本地人嘛,到处都熟悉,這样我們也省事。” 四個学署差役连声称是,一起往宜春县衙而去。 曾渔這是有备无患,舞弊者主谋肯定是黄提学身边的人,這些学署差役也有可能被收买,所以叫上两個宜春县衙的皂隶可避免出现意外情况的发生,围棋之道所谓“多算胜,少算不胜”,凡事要考虑到种种可能性,并预作准备,這样方能万无一失。 到了县衙刑科房,那典吏见是学署的官差,即拨了两個皂隶配合公干,一行七人就直奔城东北角的城隍庙边的那家酒楼,曾渔让两個皂隶在楼下守着,他领着四個学署差役上了酒楼,好家伙,那扁平鼻男子和戴幅巾的男子還在喝酒,都已半醉,曾渔喝命将這两人捆了带走,有差役惊诧道:“怎么是抓他们!” 曾渔冷冷道:“怎么,你认得這两個奸人?” 那差役慌忙道:“不认得,不认得。” 扁平鼻子惊恐地看着曾渔,觉得眼熟,酒喝多了,一时半会记不起在哪裡见過,只冲着那差役问:“姚大哥,出了何事?” 姓姚的差役涨红了脸道:“闭上你的鸟嘴,学政大人要拿你问罪,快走。” 几個差役揪了扁平鼻和幅巾下楼,曾渔又让皂隶去东湖客栈搜這二人住的客房,连人带行李一起押到考棚大堂,黄提学密审這两個人,在场的除了四個差役之外,還有曾渔和书吏黄禄保,黄禄保见抓了扁平鼻子回来,脸色就变了,沒等黄提学开审,他先就“扑通”跪下,谢罪道:“老爷,小的有罪,小的有罪,小的收了凌先生二十两银子,小的這就将赃银上缴,請老爷饶恕。” 书吏黄禄保這一跪,四個差役跟着跪下两個,承认各收了凌先生五两银子,配合黄禄保在考生座号安排上给予方便。 黄提学气得吹胡子瞪眼,幕僚凌凤曲可恶,败坏他学署风气,竟把他心腹家人都拖下水,怒道:“黄禄保,你哪裡就少了這二十两银子,老夫的清誉就值二十两银子嗎!” 书吏黄禄保吓到了,涕泪俱下,连连磕头:“小的一时糊涂,小的一时糊涂,請老爷开恩饶恕。” 招供是有传染性的,扁平鼻子和幅巾男子争先恐后认罪,黄提学让曾渔笔录,一一记下后让二人画押,方问:“凌凤曲回来了沒有?黄禄保,你去看看,让他来见我。” 半晌,方面大耳的凌凤曲跟着书吏黄禄保上堂来了,凌凤曲方才见黄禄保神色不对,问出了何事却又不說,這凌凤曲脸皮厚、胆子大,欺黄提学老病昏庸好骗,虽知可能生了变故,却也不甚惧,到了堂上一看跪在下面的扁平鼻子两人,這才有些慌了,故作镇定上前作揖道:“老大人,范府尊得知老大人阅卷劳累,不去赴宴,就說要来考棚看望老大人,应该就快到了。” 黄提学不再象往常那样還半礼,坐着說道:“凌幕友,你在学署一年,老夫待你如何?” 凌凤曲心知不妙,厚颜道:“老大人对侍生恩重如山——” 黄提学摆手道:“恩重如山岂敢当,但老夫自问沒有亏待你,你却是如何尽幕客之责的?” 凌凤曲偷眼看跪着的扁平鼻子二人,二人垂头丧气的样子看来是认罪了,他却要硬扛,毫无愧色道:“侍生感老大人恩情,平日辅佐老大人也算兢兢业业,這是有目共睹的,但金无足金、人无完人,侍生做事有差错肯定是难免的,請老大人垂鉴。” 立在黄提学身边的曾渔不禁暗暗佩服,俗语有云“不见棺材不掉泪”,此人见了棺材也不掉泪,脸皮之厚、胆气之壮,难得一见啊。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转载至吾读小說網只是为了宣传《》让更多书友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