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文昌殿祈梦 作者:贼道三痴 后将能永久保存閱讀记录 小說: 电影: (吾读小說網无弹窗全文閱讀) 黄老汉喝住狗,向那個绸衫網巾、不伦不类的曹谎子作揖道:“曹二郎,买豆腐嗎?” 曹谎子大名曹高阳,這时以手中折扇指着黄家的狗,防备狗咬,撇嘴道:“嘿呀,买什么豆腐啊——哎,老黄,我上回說的事你考虑得如何了,只要你答应,我就叫你一声爹,你老两口以后四腿一蹬归天后,我就是你黄家的孝子,披麻戴孝,封棺大葬都少不了,年年清明還给你们烧纸钱,绝不会让你老成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怎么样,把罗西施嫁给我吧?” 黄老汉气得直“哼哼”,這是咒他老两口早死啊,又是披麻戴孝,又是孤魂野鬼,怎么听怎么不舒服,恼道:“曹二郎,休得歪缠,你是有妻室的人。” 站在黄老汉身后的道士羽玄怒道:“曹谎子,少啰唣,快走,這裡沒你的事。” 曹高阳乜斜着眼瞅着這個青袍道士,有点眼熟,问:“你是哪裡的道士,這般无礼,你可知我是谁?” 黄老汉忙道:“曹二郎,這位是小婿。”怕曹谎子听不明白,又补充道:“就是罗氏的丈夫。” “啊。”曹高阳往后一跳,退开两步,光着眼上下打量道人羽玄。 道人羽玄听黄老汉宣言他是罗惜惜的丈夫,心下暗喜,表面却不露喜色,沉着脸盯着那曹谎子。 “我差点以为见鬼了!”曹高阳叫道:“奇事奇事,這道士是你女婿,罗西施那可是你儿媳,女婿和儿媳,這算怎么一回事?” 這时街坊邻居都聚来看热闹,曹高阳就叫得更大声了,他最会起哄,乱中得利。 黄老汉解释道:“我老两口已把儿媳罗氏当女儿,如今就是想招個女婿入赘好给我老两口养老送终。” 曹高阳大声道:“老黄,你儿子尸骨未寒,你就急着给儿媳招婿了,這等伤风败俗之事你也做得出来,我要告官,我要告官。” 黄老汉涨红了老脸辩道:“哪裡招婿了,只是有這么個提法,守孝之期下月也就满了。” 曹高阳指着道士羽玄对黄老汉道:“休得狡辩,你称呼這道士为小婿,我可是听得明明白白。” 道人羽玄大吼一声:“曹谎子,我已与黄老爹约定還俗入赘黄家,只待罗氏服满就与我成亲,与礼与情,正大光明,你這谎子待怎样,莫惹到我,不然打断你狗腿。”攘袖上前,黄老汉赶忙拖住,低声道:“莫与這谎子一般见识,只当他放屁。” 曹高阳已是大怒,梗着脖子叫道:“哪裡来的野道士,你可知我是谁!你可知我是谁!” 道人羽玄冷笑道:“我岂不知你乃大名鼎鼎曹谎子,把妹子送去当炉鼎的,很光彩嗎?” 街坊邻居有的人笑,有的人不敢笑,這是在揭张真人的短啊,這道士胆子不小—— 曹高阳暴跳如雷,左右张望,想找一件器物厮打,一边叫道:“你敢去大真人府门前這么說,我就给你磕头。” 曾渔和郑轼立在门边看多时了,這时曾渔开口道:“何人在此撒野?”這是要岔开话题,道士羽玄应该是失言了。 黄老汉赶忙道:“两位秀才相公在此,两位秀才相公评评理,這曹二郎无端的就上门吵闹,老汉又沒得罪他。” 郑轼指着曹高阳道:“曹谎子,我二人正在黄老爹楼上喝酒,你聒噪什么。” 秀才发话,街坊四邻鸦雀无声,曹高阳一時間也被震慑住了。 ——嘉靖朝时进学名额還控制得较严,除了廪膳生员之外只有增广生员,不比万历以后,增广生员之外又有附学生员,附学生员沒有名额限制,每科院试录取的附生数倍于廪生和增生,生员也就有点滥了,而且嘉靖朝时儒学学风颇严谨,教官還管得住生员,不象万历后的生员那般动辄投牒呼噪、侵噬百姓,所以此时的生员在普通民众眼裡還是很有威信的,海瑞在其《规士文》中写道:“见闾中父老、阛阓小民,同席聚饮,恣其笑谈,见一秀才至,则敛容息口,惟秀才之言语是听;秀才行于市,两巷人无不注目视之,曰此某斋长也,人情重士如此——”。 曹高阳缓過神来了,說道:“我只就事论理,何曾无理取闹,這野道士——” “什么野道士。”郑轼喝道:“這是我好友,他要還俗入赘黄家,到时我二人還要来喝喜酒。”又向街坊四邻作揖道:“诸位父老乡邻到时也一起来热闹热闹。” 众乡邻纷纷還礼道:“一定一定,一定来贺喜。” 再看那曹高阳,竟已不见了踪影,众人都笑骂曹谎子溜得倒快,七嘴八舌說曹谎子淫滥成性,见到稍微有点姿色的妇人便思勾搭,乃是上清街一害,如今把妹子送进了大真人府,自以为攀附了高枝,愈发狂荡起来—— 纷纷說了一阵,各自散去,黄老汉請两位郑轼、曾渔再去喝酒,二人都說已酒足饭饱,道士羽玄便道:“既這般,那小道就陪两位相公到上清宫随喜一番。” 黄老汉叮嘱道:“两位秀才相公,今日就在老汉木楼裡歇夜,鹰潭坊你们今日也回不去。” 道士羽玄陪着郑轼、曾渔走過长长的上清街,上清宫在东,大真人府在西,相距三裡远,大真人府是张真人起居之所,闲人不能进,上清宫是张真人修道斋醮之处,除了有朝廷员参与的大醮法事要清退闲人之外,其余時間民众可随意进香随喜—— 道士羽玄为了曹谎子的事有些闷闷不乐,郑轼宽慰他道:“羽玄道兄,這等小事何必挂怀,這等地痞无赖哪裡沒有,赶跑了也就是了,张真人再如何荒唐,也不至于会为這等小人出头,只是狐假虎威罢了。” 曾渔道:“似此小人還得提防着一些。” 道士羽玄发狠道:“莫叫他犯到我手上,定叫他一刀两段。” 郑轼笑道:“真沒看出道人竟有這等火气,三昧真火嗎?对了,九鲤你不是会剑术嗎,可与道人切磋切磋,羽玄道人剑术颇为了得,以前曾陪张真人练過剑是吧。” 道士羽玄道:“那是好几年前的事,张真人如今的剑术已远超過我。”說這话时摸着左胁,苦笑道:“陪张真人练剑不是易事,张真人是肆意搏杀,我辈哪敢伤他一根寒毛,五年前那一剑,差点要了小道的命。”又对曾渔道:“先前曾公子从竹筏上岸那一跳,小道就看出曾公子是有武艺的,曾公子是文武双全啊。” 曾渔笑道:“惭愧惭愧,有暇是要向羽玄道兄請教一番。” 郑轼问那道人:“怎么就看得出九鲤有武艺而我沒有,我也与九鲤一般跃上岸的?” 羽玄道人笑道:“无他,只两個字,轻和稳。” 說话间到了上清宫,但见殿宇层层叠叠,气势恢宏,道士羽玄說上清宫是正德末年重修的,现有八殿二十四院,乃是天下第一大道宫,领着郑轼、曾渔二人从福地门进去,游览玉皇殿、后土殿—— 后土殿前一個道士看到羽玄忙道:“羽玄师弟,师父在找你呢。” 郑轼知道羽玄道人的师父是上清宫的监斋法师,有点地位,便道:“羽玄道兄赶紧去,我二人不须你陪,等下在黄老爹处再相见。” 羽玄道人道:“這殿宇众多,半日也走不完,那边是文昌殿,過了三官殿便是,两位相公必须去拜拜,小道若无事就会尽快赶来。”告罪一声,匆匆去了。 曾渔和郑轼绕過三官殿,但见古柏森森,文昌殿掩映其间,二人进到大殿参拜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文教之神,孔圣人都得靠边站,這大殿塑的文昌帝君神像雍容慧颜,坐下驾白驴,随身是天聋、地哑二童,据說选此二章做陪侍是为了避免泄露举了科举的考题—— 郑轼、曾渔向那侍香的道士布施了一钱银子的香火钱,道士道:“两位相公,這偏殿有竹榻可供小憩,若有福缘,可得帝君赐梦,明年乡试的考题就在其中,当然,梦境隐晦,靠各自的到悟性。” 郑轼中午多喝了几杯,一早赶路又累,這时很想找個地方睡一觉,听道士這样說,甚喜,便請道士引路,道士却說:“帝君托梦,非同小可,两位還得各布施一钱香火银才好。” 曾渔笑道:“我不睡,我睡不着,就算帝君要赐梦我也无福领受。” 郑轼进学后家中用度明显宽裕了许多,出手比较宽绰,当下便又给了道士一钱银子,对曾渔笑道:“九鲤你等着,帝君若赐梦了,我告诉你。” 道士忙道:“天机不可泄露,若对他人說了那便不灵了——要不這位相公也一起去睡?” 曾渔笑道:“不必了,三痴兄你去入梦吧,我在這宫中到处看看,半個时辰后来此找你。”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转载至吾读小說網只是为了宣传《》让更多书友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