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节 圆满收官
到咸丰三十年的闰二月十四日,经過两国无数次的协商,日北京條约正式签署,在這份合约规定,北纬30-以北,东京135-77′以西的土地全部割让给国,日本同时赔偿**费银一万万零七百二十四万两银,分七十年還清;同时开放名取、角田、相马、横须贺、伊豆半岛等沿海港口于国的兵舰、商船停靠,同时享有西洋各国在日本的全部利益,更加重要的一款是,日本海军舰艇的总吨位不得超過100万吨。
在国方面,则放弃了在山形县、宫城县、新泻县和福岛县取得的所有军事利益,在今年的月十三日之前,撤出在以上各县的所有军事力量,将一切民政和驻防事物一并交還给日本方面;同时,作为国方面的补偿,在清军部队第一次登陆的鹤冈府,由国人投注资金,设立一座钢铁厂。并修建从鹤冈府到县治山形的铁路线。至于日后還会不会将這條铁路线继续延长,则要看两国政fu商议之后再定。
這一次大清从日本身上割下来了超過七十万平方公裡的土地,自古雄主,也从未有如此强盛的武功的,一時間来自各省的颂圣折络绎不绝,再加上今年是皇帝的五十整寿,各省奔载于途的解物官差往来不断,大清到处是一派热闹而繁忙的景象。
除此之外,皇帝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晋封四阿哥载沚英贝勒,担任统办大臣,到日本去,办理民政善后事宜,同时派往日本的還有翰林院侍讲学士徐桐,并有翰林院编修、编撰、检讨多人。這些人到日本去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尽快在神户把摊支起来,然后即刻在神户开始教化万民的差事。皇帝同时降旨,神户、大阪、京都三地新纳入大清版图,为求安抚百姓,惠及民生,以上三地以及所有归属于大清版图内的土地,十年内一概免收赋税。
载沚虽喜于自己也晋封了贝勒嘉衔,但对于把自己发往日本,却是一百二十個不高兴:“三哥,老五,不如你们去和皇阿玛求求情,不要让我去了吧?日本那地方,我听人說過,一年到头总有地震,一旦把房震塌,把我埋在底下,岂不呜呼哎哉了?”
载滪和载湀都给他的话逗笑了,“老四,日本有地震不假,但实际上,却也未必如你所說的那么厉害。皇阿玛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一旦决定的事情,几时有更改過的?再說,你這一次去,春风化雨,泽被万民,在日本呆上几年,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回来,一個郡王是怎么也跑不了的。到时候,岂不强過现在這样,顶着一個贝的名头,在京吃一碗闲饭强?”
“三哥說的是,”载湀也說道,“你這一次去日本,我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哦,還有一节,听人說,日本女性情温柔,最是可人,你最好這种事,到时候,简直可以大快朵颐啦!”
载沚为之苦笑,载湀极少开玩笑,這一次破天荒的說出這种近乎狎侮的话来,一方面确实是在和自己說笑,另外也是在想办法开解自己,“老五,我听說,派我或者三哥去的话,是叔奏陈的?”
“是。”
“可恶!”载沚用力跺脚,“想不到叔也会如此,把我赶出北京,這不是摆明了……,要给老二的人腾地儿嗎?你也在御前,你怎么就不說话呢?”
“四哥,你這话真让我觉得难過。我等身为人,只有用心办差,岂可为一己得失萦怀不开?再說,二哥如今……”载湀语调平缓的說道,“二哥如今担着那么多的差事,我呢?只是一個军机处学习行走,正事是一点也沒有。皇阿玛這会儿派你东去,他老人家的心思已经昭然,我就是争,又能有什么用?”
载沚发了一下呆,回望载滪,“三哥,那你怎么看?”
“眼下也沒有旁的办法,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他說,“老四,你到了日本,千万不可行差踏错,若是给别人抓住把柄,皇阿玛问罪起来,這本来就危如累卵之势,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我看,你是让载滢吓破了胆!還危如累卵?你說說,怎么個危如累卵法?都是皇阿玛亲生之,怎么就厚此薄彼?就因为他是宠妃所生嗎?老五還是嫡呢?!”
“行了。”载滪大怒的打断了他的话,“你說這些干什么?我只是說如今的形势,你何苦夹枪带棒的?”
眼看两個哥哥要为此争吵,载湀赶忙解劝,二人互相瞪了一眼,气呼呼的坐了下来。“皇阿玛圣寿正长,一时得失你们又何必放在心上?”他這样說道,“二哥的能力确实比我要强,……皇阿玛安排四哥到东瀛去,其实,在我看来,也是有意历练,将来不管如何,朝有一個熟知日本民俗风情的兄弟,不也是好事嗎?”
“你听听,還是老五說的话我爱听。”载沚向载滪翻了個白眼儿,不再咕哝了。
“不過,老四,我還是那句话,到了日本,千万不要犯错,给人家抓住了把柄,就是不了之局,你不为你自己想,也为五弟想想,如今京谁不知道,你是老五的人,你惹了祸,即便皇阿玛有心饶過你,但二哥他们肯不肯放過?最后一定還是怪罪在老五头上。”
“行了!我知道了,左右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就得了?”
兄弟们這一次的谈话最终不欢而散,载沚奉旨离京,载湀和载滢几個照常入值,办理公务,京的态势一下平稳了下来。
礼部撰拟的贺表和皇帝万寿节时候的礼节行程已经呈递到御前,皇帝想想都觉得发愁,“一天之内要做那么多的事情,這哪裡是過寿哦?”
惊羽抿嘴一乐,“您啊,就别矫情了。天下臣工都在为皇上贺,为我大清兴盛贺,其实不单是臣民百官,就是各国驻华使节,也都想见一见皇上,为皇上祝贺寿诞之喜呢!”
“朕知道,老昨天還和朕說,各国使节上太和殿随班行礼之后,還要赐宴。你說,這些人于大清有什么贡献?居然也要贪這口腹之欲?白吃我大清的午餐?”
惊羽听他這种胡言乱语听得多了,加以近来喜事不断,知道他心情极好,忍不住在一边說道,“您說口腹之欲,我倒想起一件事来。您還记得上一次召见鲍超的时候,他說他在日本纳了一個女,是什么鸢亭之主的?”
“记得啊,怎么了?”
“這個女现在可不得了,嘿!把生意做到我大清的天脚下来了!”
“哦?”皇帝为之意动,“怎么說?在北京开了日本食庄?”
“可不是嗎?听人說,生意好到不得了呢!晚去了一步,根本沒有座位。”
皇帝還沒有尝過正统的日本料理,闻言口内生津,只想快一点大快朵颐一番,但转而觉得不对:日本料理很重要的一個环节就在于食材的新鲜和配料的讲究,若說是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交通发达而运输便利,還有一番缘由,這個时代,如何能够做得到?旁的不必提,只是那新鲜的鱼类产品,就不是那么容易保障的,只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惊羽看他神情从新奇转为郑重,不解的问道,“皇上,您怎么了?”
“杨三,到军机处,传肃顺进来。”
皇帝让杨三去传旨,转而又问惊羽,“那你知道,這家店面叫什么名字嗎?”
“听人說,叫大有。”
皇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再多言,等了片刻,肃顺急匆匆的进到殿,等他行過了礼,他开口就问,“朕知道你這個人最好吃,京新开的大有,你一定已经去過了?”
“這,知人之明,无過皇上,奴才有幸……”肃顺觉得這句话說得不对,忙又改口說道,“奴才确实曾经去過。”
“你用得怎么样?”
“奴才觉得,日本饮馔之法,虽不及我华远甚,但另有一番风味,可供一啖。”
“食材可還新鲜?你用過之后,有无不适之感?”
“食材很新鲜,奴才吃過之后,很是受用,更不曾有任何不适。”肃顺误会了,以为皇帝也动了心思,脱口而出說道,“皇上若是喜歡的话,不如奴才請旨,把他们宣进宫来,为皇上……”
“日本料理,多用海鲜,眼下的天气是越来越热了,食物保存不易,你知道不知道,他店的這些食材,取自何处?若說从海上得来也就罢了,若說是取自故土,则又是如何运输而来的?”
“這,奴才倒不知道。”肃顺這样說道,“請皇上容奴才数日,待奴才问清楚之后,再来皇上面前答奏。”
“這倒不必,朕只是觉得奇怪,”皇帝說,“要是正途而来,不论他的生意做得多大,也和朕无关;只是怕,来路不明,进而有违法之处,就要好好的管教一番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