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11、第 11 章

作者:易楠苏伊
两人說话的功夫已经到水磨房,旁边還盖着一间水碓房。

  水磨利用水流磨面,水碓则是借助水流舂米。

  這两個磨房外面离月沙河很近,挖一條水渠,引水到磨房下面,借用水流转动磨盘。

  林满堂将昨晚泡好的豌豆搬下来,守着磨坊的老头在這磨坊裡支了张桌子,上面摆着笔墨纸砚。

  老头看到豌豆居然是泡好的,微微有些惊讶,不過他倒是什么都沒问。

  老头告诉林满堂像他這豆子泡好的,白天加晚上大概能磨出两百斤,费用一個时辰按两文来算。

  林满堂问为什么他磨這么多,价格反而更贵了。

  老头也有自己的說法,“我們族长开這個磨坊本意是方便本村村民。你這量多,石磨就一直闲不下来。自然要贵一些。而多下来的钱,咱们族长也会入公中。”

  林满堂无语,他算是见识到了這读书人好名声体现在方方面面,生怕人家說他见钱眼开。故而提高价格也得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不過价格贵了一些,但是磨的豆子也多了,林满堂算了下,還是很划算的。

  老头叮嘱,林满堂记得早晚過来拿一次,然后让林满堂在一個本子上按指印。

  林满堂接過本子瞧了一眼,都是繁體字,虽然他不会写,倒是都认得。

  不過他现在還是個文盲,不能崩人设,還是在自己的人名上按了指印。

  从磨坊出来,两人推着板车往村外走,林满堂想起做凉粉還缺几样东西。

  一是熬凉粉得要用铁锅,家裡现在只有一個铁锅,肯定不够用。

  他昨天赶集定了一口铁锅,得要七日后才能取。而明天就得熬凉粉,一时半会儿也赶不及了。

  林福全拍板道,“我帮你借。”

  以林满堂现在的名声,估计人家也不肯借东西给他,但林福全就不一样了,他在村裡名声极好,许多人都乐意跟他来往。

  “還有我想找木匠定做点东西。大哥,你知道咱们附近哪家木匠做的活好嗎”

  凉粉熬出来得放在一個木匣定型,相当于做豆腐的磨具。

  這個东西借不到,只能自己定做。

  林福全告诉他,大庄村

  有個姓郝的木匠手艺不错。

  担心二弟找不到,他们也不急着回村,直接往大庄村拐。

  郝木匠给他拿了模板,林满堂发现這磨具底下還有图形,三行四列平均分配的小方块。

  郝木匠解释,“有了這個,切豆腐的时候也能方便些。而且大小也差不多。”

  林满堂暗自佩服古人的智慧,跟木匠定了五十個磨具。

  郝木匠听他要這么多,遗憾得直摇头,“你晚上就要,我可做不出来。”

  林满堂笑了,“你能做几個,就先给我送几個。剩下的,等你做完再送到我家。”

  郝木匠听到這话,便点头答应了。

  林满堂想着卖凉粉,還得要木桶。

  郝木匠带他到东屋看,裡面摆放许多木桶,“各种大小都有,你自己选。”

  林满堂瞠目结舌,這些木桶最小的只到他腿肚。最高的足有他膝盖這么高。

  “大的用来洗澡,小的就用来拎水。”郝木匠从中挑了個大小适中的,“一般担水都用這样的。我這边有现成的货,十個。够你用嗎”

  林满堂点头,“足够了。”

  交完定金,林满堂和林福全将木桶搬上板车,再将這些木桶送到刘家村。

  晌午,林满堂去了趟刘家村,将磨好的半桶豌豆汁推回家。

  磨好的豌豆连着汁水,汁水再经過六個时辰的沉淀分离出淀粉和酸浆,将淀粉倒入大锅,加水熬制成糊。

  如果是干淀粉,水和粉的比例一比七最合适。一斤干淀粉可以出五斤凉粉。

  可现在是湿的,李秀琴只能凭感觉加水。

  灶房裡,李秀琴站在灶旁,用木棒不停搅拌糊糊。

  林满堂坐着烧火,林晓和林老太站在门口不停张望。

  林老太性子急,不停问,“好了嗎”

  林满堂一边用袖子抹汗,一边慢悠悠回答,“還沒。”

  這一搅就是半個时辰,期间林满堂和李秀琴的衣服浑身湿透了。

  做完后,李秀琴将糊糊捞到面盆裡。面盆内侧被她刷過一层豆油。

  半個时辰后,凉粉冷却定型。

  李秀琴拿着菜刀,要将凉粉划开,林满堂阻止了她,连盆带凉粉盛了重,去除盆的重量,有十一斤凉粉。

  而之前他用了五斤豌豆,相当于一斤豌豆出两斤二

  两的凉粉,相当于每斤凉粉成本不到半文钱。

  那他之前說三文钱一斤,還是很有赚头的。

  要知道老豆腐也是三文一斤呢。他卖的跟豆腐一個价,也挺合理。不過批发给村民们,自然不能三文。嗯,那就定两文五好了。

  李秀琴切好凉粉,特地调了料汁,浇在凉粉上,端给林老太尝。

  這凉粉切得方方正正,颜色白嫩玲珑,好似上等琼脂凝聚而成,微微触碰便觉弹力。

  林老太眼底惊讶万分,“哎哟,還真叫你们制出来了。”

  她拿着勺子尝了一口,清凉爽滑,又香又好吃,她笑眯眯道,“你打算卖多少钱一斤啊”

  林满堂笑着回答,“三文一斤。”

  林老太点头,“不贵。”

  李秀琴又调了三碗出来,每人一碗,等四人吃完,林满堂让李秀琴再调出两大碗,他好端出去送人,外加帮忙掌眼。

  林满堂和林晓每人端了一碗凉粉到了关屠夫家。

  关屠夫正在门口乘凉,见他手裡端着吃食,不免惊讶,“弄出来了”

  关屠夫家门口站着好些村民,瞧见這白色透明、呈水晶状的吃食,不免有些惊奇,“啥东西吃的”

  林满堂笑着将手裡那碗凉粉呈给关屠夫,“关叔,這是特地感谢您前天带我去集市。我這刚做出来,也請您帮着掌掌眼。”

  关屠夫见他這么懂礼,心中很是受用,笑着接過来,尝了一口。

  其他人眼巴巴看着,紧盯着他不放,“关叔,味道咋样啊”

  关大郎也急了,“爹,咋样啊這咋這么香呢”

  上面放了大蒜,大葱,還有花生,芝麻,闻着就香,估计滋味差不了。

  关屠夫笑眯了眼,“太好吃了。吃进肚裡凉凉的,正适合這么热的天吃。”

  說到這裡,他赞道,“你打算卖多少文啊”

  林满堂又回答了一遍,关屠夫笑了,“跟老豆腐一個价,我看准成。一天起码能卖三四百斤。”

  這玩意便宜,又适合热天吃。三四百斤绝对不成問題。

  林满堂笑了,“那就借您老吉言了。”

  他又笑着拱手,“关叔,您在集市有固定摊位,不如我放一桶在您摊子旁。我收您两文五一斤,您卖三文。您看怎么样”

  关屠夫瞪圆眼睛,“你不卖”

  林满堂摇头,“卖啊。但是我担心那些有钱人不买蔬菜。我多支個摊子,也能多卖些。”

  关屠夫明白了,赞道,“你小子還挺精明。行,我答应了。”

  林满堂笑笑,又看向其他人,“你们谁要想走街串巷卖凉粉。我也可以给你们同样的批发价。我就挣個辛苦钱。”

  众人听后蠢蠢欲动。

  尤其是关大郎,他是個收猪的。本来就得天天去各個村子买猪。要是真能卖,也是一笔不错的进项。

  不過他這念头只是一闪而過。

  毕竟收猪跟卖猪不一样。收的猪臭烘烘的。他牛车上要是放這吃食,哪有人肯买

  其他人却是蠢蠢欲动,觉得這吃食挺新鲜,应该能有赚头。但是他们舍不得本,担心亏本。

  林满堂见大家想卖又不敢的样子,接過女儿手裡的那碗凉粉,让大家挨個品尝,“你们先尝尝。尝過了,你们才知道這究竟能不能卖。”

  大家早就馋了,只是碍于脸面,不好张嘴,现在见他主动吆喝,大家也顾不上,一個個全都舀了一個尝尝。

  哇這凉粉太滑太嫩了。

  這究竟是怎么做的味道太好了。

  原先就有些意动的人,当下搓着手,“满堂,我家沒那么多,我可以只要十斤嗎先试试。”

  林满堂很爽快应了,“行啊。不過等明天,今天来不及了,”

  那人狂点头,“好,就明天。”

  见有人开了口,其他人也都意动了,“那我也要十斤。”

  “对,我也要十斤。”

  林满堂见這么多人要,“要可以,但你们不能去一個村子,以免卖不掉。這凉粉当天卖不掉就坏了。”

  大家一听会坏,忙道,“我去周家村。”

  “我去张家庄。”

  “我去大庄村。”

  “我去刘家村。”

  林满堂见大家决定好了,便也放了心。

  一共有十一家要卖凉粉,最少的要十斤,最多的要三十斤。加起来一共一百八十斤。

  林满堂打算让媳妇做两百斤凉粉,剩下的二十斤,他和大哥也去试试水。

  林满堂想了想,又补充道,“你们去卖凉粉的时候,顺便帮着收豌豆。一石我给一百文。”

  一石是一百二十斤,粮贩下来收,一般一石只给八1九十文。

  听到還能收豌豆挣钱,大家眼睛亮了起来。這生意可做。

  收到就能卖,比卖凉粉還稳当。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