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術法
只聽他開講道:“劍載萬道,啓之以法,驅之以氣,御之以神。神與劍合,御之以神。氣與法合,御之以法。法與道合,御之以道……”
臨風這才明白什麼叫做御劍術,一個御字神乎其神,道家法訣御使諸天神力加持己身。然而諸天神力強大無比,直接入體對肉身的要求太高,對於傳承缺失的後人來說根本就無法承受諸天神力的反噬。而青葉祖師另闢蹊徑,以法寶代替修道者承擔大部分傷害,開創了御劍術。不過這對法寶的材料就有了很高的要求,否則普通的凡鐵根本就經受不住諸天神力。比如說青雲的鎮山祕術之一的神劍御雷真訣,引天雷之力,就不是普通凡鐵能夠承受的。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與物也。一般的御劍,只是以力驅使。而青雲的御劍術卻是大爲不同,通過對天地萬物的理解,通過煉器密法把天材地寶改造成載道之器,最終達成以法訣爲引、法寶爲載體使用或者過濾諸天神力入體的法門。至於直接御使諸天神力攻敵的已經是神仙所爲了,這些仙人傳說能移山倒海,神通廣大。
“道家修行有幾大層次:一曰築基,通過引氣入體,加上積年累月的凝聚真氣,打下道基。二曰術法,通過法術引動天地靈氣爲己用。三曰功法,通過法訣借用諸天神力。四曰道法,通過道行的積累,以及對大道的領悟,使用道術御使諸天神力。至於更多的更爲深奧的層次,由於修真的斷層,現在九州上還沒有人能夠達到和摸索出。”
臨風聽後立馬想到了家傳的《七劫斬龍決》,其中的《七傷篇》和第二層術法對應,《七決篇》和第三層功法對應,《七轉篇》和第四層對應,《七劫篇》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更高境界的法門了。
“太極玄清道前三層就是築基之法,到達第四層就可以修煉法術了,不過不借用法寶能使用的都是一些簡單法術。不過御劍術卻是不同,借用法寶能使用出威力更大的法術,而且通過身劍合一還能獲得飛行等法寶特有的能力。不過每一個進入第四層的弟子都會面臨着選擇,雖然太極玄清道能驅動萬法,但是人力有時窮,除了雷法這種通用的法術法訣以爲,都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樣或者幾樣屬性作爲主修的科目。比如你師傅田不易,主修的就是火屬性,而我主修的是金屬性和陽屬性。大道萬千,吾等終其一生也無法窺其一角,故此要想走得更遠,廣博不如專一。當然在同階之中,廣博的確比專一的厲害。你好好考慮下吧!”說完萬劍一走了出去。
臨風現在確實面臨抉擇,因爲他不在是什麼都不懂的修真者了,明白萬劍一所說的道理。不過臨風自己煉成了化天地萬物爲混元的天藍色混元真氣,也就是說自己以後想把全身的混元真氣轉化爲別的單一屬性的真氣是不可能了。自己能通過全身穴竅把真氣化爲種種屬性,不過這些屬性都是相關的,牽一髮而動全身,而且已經根深蒂固。從某種角度來說,臨風的混元真氣築基比陸家的使用五行之氣築基更加的霸道,更加的玄妙莫測。
對於道法臨風本來準備根據《七劫斬龍決》主修陰陽五行七門的。但是臨風以後必須繼續修行混元真氣,道法要走廣博路線。這些都是修道者最不願意面對的,因爲沒多學一樣就要花別人多一倍的精力和時間。而按照混元真氣的最低要求,自己要學三百六十一種道法,也就是說自己修煉一年等於別人修煉一天。臨風一下子就接受不了了,這樣還玩毛!一想起別的主角都如同開掛一樣,修煉速度都是別人的十倍、百倍,而自己修煉的速度比別人慢上幾百倍就讓他難以接受。
不過修道都是靠點滴積累出來的,沒有什麼一步登天的神話。就如同學習一樣,都是一個個字詞,一個個理論學過來的。不過臨風可不會坐以待斃,雖然修道沒有捷徑,但是也要將就方法。大道雖然至繁,但是大道也是至簡的。化繁爲簡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突然想起自己煉製出的八卦處理器,一時間靈思如潮。
臨風笑道:“既然我註定修理混元真氣,那我可以專一的修習混元屬性,其他的的屬性都是混元屬性的附帶品。既然一個個學習萬法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我就專修八卦演算之道。”想起上次煉器的時候以陰陽五行和雷八種屬性構成八卦,一下子眼前一亮,道:“青雲以神劍御雷真訣聞名天下,我可以以後主學青雲雷法和家傳的《七劫斬龍決》。”
想通以後的道路以後,臨風只覺得渾身輕鬆,全身真氣順暢無比,天地似乎和自己共鳴。只見四周的靈氣如同百鳥歸巢,地火的精氣也進入體內,臨風全身天藍色的光芒綻放。全身三百六個穴竅鑲嵌其中,閃爍着不同的色澤,好似諸天星辰在天空中閃耀。
萬劍一感受到臨風那邊傳來的靈力波動,喃喃自語道:“選擇個修行道法都能突破,這還讓不讓人活了?本來就天賦驚人,還時不時頓悟提升,老天也太偏愛這小子了。不過應該做出選擇了,不然不會引起這麼大動靜。”
萬劍一走了進來,看着臨風在穩固修爲。也不打擾,坐在旁邊等他收功。
過了一會,臨風周身的靈氣平靜下來,慢慢的進入體內。這時臨風睜開雙眼,看到坐在旁邊的萬劍一道:“師伯,我選好了,我會主修青雲雷法和家傳功法。”
萬劍一看到沒有修煉的臨風,四周仍然不斷有靈氣進入。心道:後天道體果然不凡,天生親近天地。
不過雷法爲浩然正氣之法,至陽至剛,正是萬劍一所擅長的,既然臨風要學就教。對於臨風身上的各種不凡的表現,現在已經見怪不怪了。
於是就從雷法開始教起:“天罡者,四正之氣,子午卯酉。雷霆者,罡氣之動,生剋制化而出。天罡之氣居於四庫土氣辰戌醜未中,子午卯酉之庫乎!土乃地氣,夫且看自然,地氣上升而集聚成雲霧,風氣一動,雲霧摩擦,雷霆將出。此真乃天罡雷法之精髓。道者,靈通之至真;法者,變化之玄機。道因法以濟世,人因法以會道,則變化無窮矣。當知法本真空,性源清澄,天性金身,不敗不滅。了於一心,可通萬法。則可知萬法無不居於一心,行化於九陰九陽。一心即萬法,萬法即一心。如是,可知道乃法之體,法乃道之用。雷霆者,彰顯天威,發道之用乎!明其體用而究其動靜,靜也太極,動也太極,靜極生動,動本來靜,一炁萌生,感而遂通。雷法即可用之!寂然不動本道之體,無心無法即法之用。餘若能不心其心,不跡其跡,泰於既定,真光自發,而雷霆出功。生生化化之機運本自然中,人身本天地,主宰爲之帝,功用謂之神鬼。雷霆者,乃天之功用也。且夫人身與天地相合,太極合其變。天地五雷,人本均有,是性無不備矣!”(摘自太乙道門)
臨風記下青雲雷法,開始回想自己家傳的《七傷拳》內容:“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一練七傷,七者皆傷,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魄飛揚。七傷拳總訣包括:「損心訣」、「傷肺訣」、「摧肝腸訣」、「藏離訣」、「精失訣」、「意恍惚訣」、「七傷總訣」……”
想到自己煉製時候的場景,臨風思來想去,決定先練習《七傷拳》形成七氣,然後修行青雲雷法形成雷氣,最後在識海佈置成八卦。
權衡之下,臨風練起七傷拳。不過臨風可不敢按照總訣的步驟來,在臨風看來那就是個坑。可能是缺失了陰陽訣纔會變得這麼不倫不類。他決定從陰陽之法修起,太極陰陽,陰陽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