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知道他有对象之后,爸妈也不会再催促他出去相亲了。
要知道,過年這几天,可是相亲的黄金日子,各家的闺女、儿子,都会趁着放假互相相看。
白承志窃喜,他总算熬過去了。
以往他最烦的就是相亲,两個陌生人大眼瞪小眼,作为男同志他還要更主动,每次相亲都像受罪一样。
白承志哼着革命歌曲,在院子裡绕圈。
廊下,金溪月摇头,和旁边的白映元抱怨:“咱俩性格都挺稳重的,不知怎么的,生出這样一個儿子出来。”
白映元满脑子是刚才的棋局,敷衍了两句:“龙生九子還各有不同呢,不缺胳膊不少腿就行了。”
金溪月:“……”
這叫什么话?
转念一想,金溪月踏实了。
儿子处了对象,言语间对对方十分满意,還在了解阶段,以后肯定要带回家来。
看来過不了多久,结婚生孩子就顺理成章了,她望着田馨的肚子,也羡慕的很,自己何时能当上奶奶呢?
儿子不合心意,她的心思都放在了女儿身上。
好歹是书香门第,亭亭最起码得是一個大学生吧,不要求她能考上京大,最起码也也得是個首都的本科。
亭亭這孩子虽然贪玩,但是聪慧敏捷,比儿子强不少,是学习的那块料!
金溪月趁着儿子高兴,又透露了几句话,问了问人家姑娘的情况。
不是首都本地人,還在上学,多余的信息,儿子不肯再說。
是不是本地人不重要,结婚后,凭借婚姻状况,可以把女方的户口迁到首都来,和普通的首都居民一样领供应。
既然還在上学,最起码也是個大学生,学历方面倒是不错。
金溪月暗自点头,這一点她很满意。
读书使人知礼,這两年的大学生含金量很高,涵养不会差的。
在厨房忙活的间隙,金溪月和旁边摘菜的田馨說:“你表哥說,他对象是個大学生,我一下子就高兴了,大学生好啊。”
田馨不动声色,沒多說什么。
既然表哥和争一都暂时不想透露這段关系,不能从田馨嘴裡漏出去。
她顺着舅妈的话茬:“嗯,這年头能上大学的不会差。”
金溪月也同意:“可不嗎?這话我也就跟你提提,其实我更中意争一,她来给亭亭补课,這么长時間我观察着,那是個好孩子,苦出身,家庭條件不好,但是踏实上进,很有拼劲,人品也好,每次我留饭都三推四挡,给她带点吃食也拦着,不贪便宜,是個有规矩的争一啊,骨子了有股劲,她這种性格,能把你哥拿捏的死死的,拽着他往正道走,可惜啊,她俩沒缘分,要是争一能当我儿媳妇,我得高兴死了。”
舅妈的话,让田馨心中踏实不少。
舅妈对争一的印象好,赢了這個婆婆的首肯,婆媳关系和顺,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差。
“舅妈,感情讲究缘分,也不能强求,既然是表哥喜歡的人,也不会差。”
“你說得对,只要你表哥喜歡,我們父母也沒意见,反正日子是他自己過,再者說,争一是京大的高材生,论门第是我們家高一截,但论個人條件,人家争一也不差。”
金溪月還是更属意争一,本来還想找机会撮合撮合,沒成想,儿子這么快就处对象了。
要說沒遗憾是假的,這么好的姑娘,就错失了机会,金溪月后悔沒早点提。
可话說回来,她喜歡沒用,得看儿子的想法。
中午金溪月准备了八個菜,另外還有一道白菜豆腐汤。
過年這几天吃的荤腥多,白菜豆腐能解解腻。
饭桌上,白映元提起了研究生的事。
“馨馨,你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嗎?”
国家现在招生硕士、博士生,京大有一些学生有继续升学的打算。
白映元打听過,考研的在大学生总数裡,還是少数,大部分学生還是会選擇毕业工作。
如今毕业的大学生很吃香,学校直接管分配工作的,比如京大這些学生,都能安排到首都比较好的单位裡。
对于普通学生来說,上完四年本科工作是实惠的選擇。
一直上学就得一直花钱,大部分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而已。
白映元這种高校老师,对学历比较痴迷,总觉得学历越高越好,社会地位相应也高,赚钱這种事,差不多够花就行,家裡不缺钱。
他自然希望田馨可以继续深造下来,不過還得看田馨自己的想法。
關於毕业后的打算,田馨确实也考虑過。
她沒有考研的想法。
田馨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学校裡课本学习的知识只是打基础,還得参加工作靠实践来积累工作经验。
她觉得,大学毕业后,去一家好的单位积累经验会更加实际。
田馨清醒的知道时代是如何发展的,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是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期。
這個時間段,刚好是田馨毕业后,能够赶上行业的高速积累扩张。
正因为如此,田馨沒有继续深造的打算。
对她而言,学历是一個敲门砖,必须要有,和留在学校继续上学相比,她的爱好是赚钱,赚好多好多的钱。
田馨表明了自己的想法,白映元有些失望。
這個外甥女的看法一向和自己大相径庭,他倒沒觉得意外。
白映元叹口气:“行,你自己拿主意,要是想考研了,就来找我,争取考個重点大学。”
田馨笑道:“谢谢舅舅。”
白承志扒拉一口饭:“馨馨,你别听我爸的,他劝谁都是這套话,好好学习,学无止境,反正就是惟有读书高。”
回家路上,田馨琢磨這件事。
想来想去,她觉得自己還是不适合读研究生。
田馨不是技术人才、也不是搞学术的,再读几年意义也不大,說起来俗套,她毕业以后還是跟做生意打交道,只是换了一個方式而已。
现在学历越来越受到重视,能考到本科的就已经凤毛麟角了,最起码十几年内,田馨這個学历是够用的。
田馨摸摸肚子,感慨道:“唉,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這两個孩子顺顺利利的生下来,等毕业的时候,一手拿着毕业证,另一只手牵着孩子,两不耽误。”
苏蔚冬笑意越浓:“两個孩子,你一只手牵不過来,我帮你牵一個。”
田馨冷哼一声:“以后生完孩子,你多哄着点,别想甩手不管。”
苏蔚冬轻轻搂住田馨,低声說:“你们三個,我都管,你最打紧。”
望着苏蔚冬温情脉脉的眼,田馨想起一件事来,這点情浓蜜意的氛围瞬间消散了。
田馨发愁道:“等咱们生了孩子,谁给带呢,妈最多能伺候月子,她還得上班,省城那边脱不开手,蔚秋還小呢,我要上学,你得上班,两個孩子怎么办?”
這件事苏蔚冬也想過。
“咱俩肯定沒時間管孩子,還得找专人照顾才行,我妈也只能暂时帮忙,长久的话,還得雇人。”
现在生孩子的家庭,无非是两种模式,第一种,夫妻双方是双职工沒時間带孩子,就請家裡的父母帮忙哄孩子,等孩子大一些送去托儿所、育红班,還有一种,女方沒工作的,就在家裡照顾孩子。
田馨還沒听說谁家雇人照看孩子的,哪怕是首都,也不时兴這個。
田馨叹口气:“雇人看孩子,哪那么容易啊?知根知底的就不好寻,咱们整日不在家,要不是靠谱的人,哪敢让她哄孩子?”
赵桂芬要上班脱不开身,至于李梅花,她都不识字,来首都人生地不熟肯定不适应,岁数也大了,不能折腾她。
思前想后,也沒有一個合适的人选。
苏蔚冬道:“我打听過,有那种托儿所,六個月以上的孩子就能送過去,实在不行送去那裡。”
田馨摇摇头,六個月的宝宝太小了,托儿所孩子多,肯定看顾不過来,還是专门照顾着比较安全。
田馨道:“最好是知根知底的首都本地人,有時間我找钱姨打听打听,有沒有合适的人选,能白天替咱们照顾孩子的,哪怕工资给高点就行,如果是附近的街坊就更好了。”
這個是比较好的办法了,苏蔚冬也同意:“咱们到时候提前找着,别手忙脚乱的。”
对于田馨来說,這件是大事。
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孩子的照顾問題,成了难题。
沒過几天,田馨就去找了钱姨。
钱姨在居委会上班,人脉广,附近街坊的情况她都了解。
听了田馨的话,钱姨犹豫:“找人哄孩子?以前真沒听說過。”
不過她转念一想,小夫妻俩是外地来的,本地亲戚朋友都少,确实沒人能搭把手,肚子裡還是双胎,照顾起来确实难。
田馨给的工资可不低,她沒說具体的数,說是不会低于三十五块钱。
三十五啊!普通职工每個月的工资也就這個数,照顾俩孩子赶上一個劳力了。
田馨舍得花钱,說不准真有人乐意干!
钱姨一口答应下来:“成,咱们街坊裡,有几個闲着在家的,我去帮你问问!”
作者有话要說:评论前四十发小红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