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西西和北北喜歡黏着苏蔚兰和苏蔚秋玩,田馨倒是能挺腾出手来。
田馨和赵桂芬商量,每天去朱大爷那几個钟头,学学手艺。
田馨說的‘手艺’,赵桂芬听不明白,捣鼓一些瓷器,有什么用?
不過既然田馨兴致昂扬,赵桂芬也沒拦着,为了让她放心,赵桂芬道:“两個孩子你不用担心,有蔚兰他们哄着呢。”
回省城這几天,西西和北北开始吵嚷着找王美芹,后来田馨安抚安抚,拿着糖果诱惑着,逐渐就不提了。
王美芹平时虽然照看两個孩子,但西西和北北晚上都是跟着父母睡的,和田馨的感情也很深。
出门前,田馨答应西西和北北,回来带好吃的,這才放她出院子。
西西哼哼两声,說道:“妈妈說话算数,說谎鼻子长!”
田馨弯弯腰,笑道:“放心吧,妈妈回家就有好吃的。”
北北和苏蔚秋在院子裡玩,对于田馨的离开无动于衷。
田馨又抱抱女儿,把孩子交给了苏蔚兰。
朱大爷每天下午出去收废品,田馨赶在上午過来。
其实分辨古董、字画這些,其实言传身教下来,沒那么容易。
朱大爷這些年收了一些宝贝,有值钱的,有不值钱的,還有的是赝品,他瞧着好看一并收了回来。
把东西摆出来,朱大爷一样样和田馨解释。
朱大爷懂得多,還能說出某件东西的背后的故事,什么年代的更值钱,他也一清二楚。
朱大爷說:“哪怕再過几十年,我估摸着标准也不会变太多,值钱的,永远都值钱,就比如你那個翡翠镯子,就是好物件,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好货。”
自从知道那镯子是田馨舅舅留下的,朱大爷心裡就有数,田馨姥家祖上也是阔過的,還留了一些东西传下来。
朱大爷說的口干舌燥,田馨拿出买来的桔子汽水:“朱大爷,喝汽水润润嗓子。”
“還是你這丫头有眼力见。”
朱大爷看些瓷器古董還行,字画方面,他真的不拿手,怕教错了,只简单和田馨聊了聊。
“你在首都生活,现在人不识货的多,說不准有捡漏的机会,但记住大爷一句话,人不能贪,也不能去赚超過自己认知范围外的钱,這种钱烧手,夸张点,倾家荡产都有可能。就比如我收古董,要是价格高的,除非我十拿九稳,不然宁愿错過也不买,除非价格很实惠,哪怕是赝品也无所谓,這种可以收,一定要记住了,赚钱,赚的是你自己的眼界和手艺,眼界不過关,更得谨慎。”
朱大爷又說:“就比如首都那個琉璃厂,确实有不少真货,但赝品也混杂其中,想淘换到值钱的东西也不容易,收藏也讲究個缘分,不能强求,還是踏实做生意赚的钱更实在。”
朱大爷的话有道理,收藏這些物件,怎么都有投机的念头在裡面,投机就是有风险的,不是谁次次都能好运。
田馨道:“朱大爷,你放心,技多不压身,我就是想跟你学习学习,我的心思還得放在上学和做生意上。”
“那就成,你开着饭馆,還卖服装,這两样都赚钱,日子已经强過大多数人。”
朱大爷惦记着好友的信,又嘱咐說:“你一定得帮我去问问。”
“嗯,朱大爷,等我回首都就帮您去问。”
临近過年,饭馆的生意早就提前关门歇业了,黄翠翠也回了北淀村。
苏蔚雁现在跟娘家基本断了联系,逢年過节也不回去,她就在省城過年。
苏蔚雁如今日子過的也不错,崔明离开茶水摊以后自己做生意,赚的比茶水摊還多。
至于苏蔚雁,她守着饭馆,每個月也有固定的进项。
孩子有婆婆帮忙照看着,夫妻俩能有精力忙生意。
省城的私人饭馆越来越多,尤其是今年,一條街上就多了三四家。
和前两年相比,饭馆的生意明显差了。
但這也沒办法,之前省城的私人饭馆少,现在食客選擇机会多了,這是沒办法避免的。
田馨早就有了准备,沒有什么生意是一直红火的。
她這個饭馆,开始是占据了时代的先机,抢在了众人的前面。
现在饭馆生意好歹還有不少回头客,還能将就着,好几個人指望饭馆开工资呢,虽然不能和开业那会儿比,好歹也能赚到钱。
借着开放的春风,很多人都开始做买卖,省城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田馨现在去了首都,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服装上,以后她肯定是要长留首都的,省城的饭馆,三五年還能支撑着,万一后面开不下去,对她的影响不大。
田馨比较担心黄翠翠和苏蔚雁。
其实苏蔚雁還好,崔明两口子做生意不发愁。
是田馨把黄翠翠带来省城的,要是饭馆开不下去,大嫂怎么办呢?
田馨忧心忡忡想完,又觉得暂时也解决不了,只是杞人忧天罢了,到时候說不定有更好的出路。
趁着有時間,田馨去找了吴婶。
田馨偶尔和吴婶通通信,基本处于半失联的状态。
红星早就不在茶水摊干活了,吴婶夫妻给儿子找了合适的工作,在造纸厂上班,是端着铁饭碗的正式工人。
每個月的工资虽然比不上茶水摊,现在只有三十五块钱,但好歹工作稳定,一家人都很满意。
吴婶心裡感激田馨,要不是田馨让红星去茶水摊上班,磨练了他的心性,這孩子說不定就走歪路了。
如今儿子也算有了出息,吴婶欣慰极了。
吴婶迎着田馨进屋,家属楼和以前一样,沒什么变化。
吴婶笑道:“田馨哪,两個孩子也带回来了吧?”
“嗯,都带来了,之前孩子小,就沒回来。”
吴婶早就听說田馨生了双胞胎,也替她开心。
“现在一家只能生一個孩子,管的严格了,谁也不能多生,你這样多好,一下子生了俩出来,孩子有伴。”
吴婶還沒见過谁家生龙凤胎的,觉得很稀奇。
“你和蔚冬福气好,有了這俩孩子,以后更有奔头了。”
家属楼不大,也有人好奇,打听田馨一家的近况。
吴婶也不瞒着,田馨日子過得好,让别人羡慕才好呢。
吴婶道:“我估摸着,沈红缨两口子也让人打听你的情况了,她跟咱们家属楼的两三個家属還有联系,不過让她知道了也沒事,气死她!這么好的闺女,她不好好珍惜,使劲算计你,后悔去吧!”
沈红缨回了乡下,吴婶也断断续续知道一些消息。
沈红缨现在得下地干农活了,她在省城养尊处优了好些年,哪能接受去种地干活呢?
不乐意也沒办法,田铁军是被厂裡辞退的,就算是有技术,去其他厂子人家也不敢收。
除了回乡种地,他们夫妻也沒有其他出路。
曾经沈红缨想做生意,還管家属楼和前同事借钱,她们家的名声都坏了,又去了乡下,沒人愿意借。
田家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田静考上了大专。
上大专未来就能分配一份工作,也算是跳出了农门端上铁饭碗。
吴婶感慨:“你說你那個爸,多好的條件啊,一步步作沒了,我听說他以前在首都上班,后来调来了省城,省城虽然不比首都,好歹也是城裡,呵呵,现在怎么样?灰溜溜地回了农村,好歹是稀缺的大学生,好好的日子過的稀烂。田馨,你跟田家断绝关系是对的,那家沒有一個明白人,心肠黑着呢,只会拖累你。”
這些都過去了,田馨也懒得再和田家有什么牵连。
自从田静的舍友跟她闹過一次以后,田静也消停下来,田馨后来也沒再遇见田静。
吴婶嘱咐說:“要是田家人去找你,你心硬一点,千万别顾念着亲情就搭理。”
田馨笑着說:“吴婶你放心吧,這点心眼我還是有的,田家人之前做的那些事,桩桩件件我都沒忘,就算田家人回头,我也不会心软的。”
田馨倒不担心田家人来找她麻烦,就算真的拖家带口来首都找她,田馨也有办法应对。
在田馨心裡一直有個疑惑,那就是当年母亲白映南的死因。
虽說她還沒查明白,但田馨坚信,肯定和田铁军脱不开关系。
无论過去多久,对于田铁军,田馨還是涌动着恨意。
如果不是嫁给他,母亲不会一生凄苦。
關於母亲去世的内情,田馨叹气,查起来谈何容易?
现在连個头绪都沒有。
過去這些年,田馨连去找谁都不清楚。
舅舅那头明显不知情,当年父母的熟人,找起来恐怕也不容易,人家也不一定清楚這些家事。
這两年田馨忙着上学顾孩子,還沒精力查這些事。
田馨想,如今西西和北北也长大了一些,她也能腾出一些精力来,是得想办法查一查了。
无论舅舅、舅妈愿不愿意帮忙,還得从他们下手。
田馨前两年也透露過,白映元什么都沒提,只嘱咐田馨好好過日子,查来查去,人死如灯灭,意义也不大了。
舅舅這边不松口,等回到首都,田馨只能从舅妈那裡入手了。
作者有话要說:评论前四十发小红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