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六年,长平之战的开端 作者:麻辣涮牛肚 麻辣涮牛肚:、、、、、、、、、 时光飞逝。 六年的時間很快過去。 這六年裡,发生了不少大事。 先是花费了一年的時間,秦霄重新扶植起韩、魏两国。 两国都紧急征调了一批壮丁,训练成军。 虽然军队的战斗力要打上一個很大的问号,但至少是各自凑出了二十万大军。 当然,为了凑出這支勉强足以自保的大军来,韩、魏两国付出的代价是极为惨重的。 平民百姓本就困顿的生活,直接跌落地狱。 几乎每一個村子的壮丁都被抽调一空,生产力大幅度降低的同时,要缴纳的粮贡却翻了几倍。 但,也正是這种穷兵黩武式的发展,让韩、魏两国在短短一年時間裡,便不可思议地重新拥有了自保的力量。 当然,只是表面上。 這二十万大军的战斗力還是有很大的水分的。 但不真正打一场,谁也不知道這水分有多大。 光看两国的兵力规模,秦、赵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這之后,秦霄就退出中原,迁都齐国,控制了齐国南部、宋国、鲁国,還有楚国东部的地盘。 不過,秦霄并未称王,依旧以“秦国少良造”的身份自居。 這倒沒有什么特别的原因,纯粹就是懒得搞事。 顺便低调一点,免得将秦国的注意力吸引得太多。 在迁居齐国之后,秦霄直接和赵国开战,并让苏秦出使秦国,配合郭嘉的天妒能力,挑拨秦、赵开战。 秦霄這边,也是直接按着赵国往死裡打。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就攻占原属于齐国北部,以及燕国的土地。 秦国那边,也夺回了被赵国占领的河东之地。 赵国之前捞到的好处,一下子全部吐了出来,還搭上了不少兵力的损失。 之后,秦霄再次借助郭嘉的天妒,“计谋成功率100”的這個“设定”,挑拨秦、赵、韩、魏四国之间的关系。 为了最大限度确保“华阳之战”不出意外,郭嘉足足死了两次! 都是因为天妒的即死判定而死亡。 所幸還有复活术可以复活。 复活术和天妒的搭配,堪称是一個Bug。 在天妒的作用下,一個原本成功概率无限接近于零的计谋,都可以百分之百成功。 而复活术则可以无视天妒最大的负面效果:即死判定。 這样的组合下,郭嘉实际发挥出来的价值,绝不是简单的阶位可以衡量的。 靠着郭嘉付出两條命的“代价”,华阳之战如原本的歷史上一样展开。 当然,细节有了不小的变化。 不過大的方向沒有任何变化。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魏、赵联合攻韩,合计出兵三十三万。 不得不說,赵国虽然這两年被秦霄和秦国打得很惨,但实力還是有的。 韩国的二十万大军,在赵、魏联手之下节节败退,沒有任何抵抗之力。 只是两個多月,赵、魏联军就打到了华阳。 韩国不敌,只能向秦霄求助。 秦霄置之不理,韩国又向秦国求助。 秦昭襄王在召见了樗裡疾、甘茂问策之后,决定派司马错、王龁,出兵十五万救援韩国。 秦军长途奔袭,以每日百裡的速度急行军,极为突然地出现在华阳战场上,突袭赵、魏联军后方。 赵、魏联军压根沒想到秦军会来得這么快,猝不及防之下,当场溃败。 从這之后,战局的细节就和歷史上不同了。 這一战,赵、魏联军伤亡十三万,略低于歷史上的数字。 但赵将贾偃被俘,魏国宰相芒卯当场阵亡。 赵国想派赵奢救援,被秦霄及时横插一杠,岳飞、吕蒙、马超率领三路大军总计四十万,兵分三路,直逼HD。 赵王生怕出事,连忙撤回赵奢。 而另一面,白起和张郃分兵两路,分别从定陶、陈城进兵,攻向魏国腹地。 华阳战场,失去了后援,又失了先机,赵、魏联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 司马错率军追杀至黄河沿岸,再次大败赵、魏联军。 残兵好不容易逃出战场,又遭到了王龁的伏击。 死者的鲜血,直接将黄河水都染成了红色。 数以万计的尸体被沉入黄河,浮尸足足漂出去好几裡。 经此一战,秦国三战三胜,赵、魏三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沒,一個都沒有逃掉。 秦霄虽然沒有参与华阳主战场的争斗,却通過入侵赵、魏,间接地参与到华阳之战中。 大部分主力在华阳战场全军覆沒,魏国内部虚弱之下,白起、张郃两路并进,仅仅三個多月,就兵临大梁城下。 又花费了一個多月時間,大军攻破大梁。 在大军的围困下,魏国高层沒办法逃出去,直接团灭,全部被俘。 魏国的领土,秦霄却是沒有吞并,而是直接转手“送”给了韩国。 這是在为下一场大战做铺垫。 韩国太弱了,急需补强。 不過,虽然沒有得到任何的领土、城池,但秦霄的收获依然很大。 首先是军功。 這是最小的收获。 魏国的军队毕竟不强,而且大部分都在华阳战场上,死在了秦国的手下。 但秦霄依然得到了一百多万点军功。 這是很大一笔收入。 其次,便是魏国的人才。 宁死不降的当然有,但愿意投降的也有不少。 大部分都是A级或者A级以下,S级以上的只有两個。 S级统帅段子干,這是魏国這個阶段最为出色的将领。 但在整個战国年代来說,就排不上号了。 战国时期人才辈出,再加上時間跨度长,竞争激烈程度要远远超過后世的任何一個时代。 S级统帅,在战国期间,也就勉强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不会有過多的笔墨描述。 另一人,却是让秦霄期待已久的顶尖人才之一。 SSS级文臣范雎。 范雎现在還只是一個“舍人”,大致类似于某位高官的秘书,不算正式的官员,只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的门客而已。 但,须贾只是A级文臣,而范雎,却达到了SSS级的程度。 按照原本的歷史轨迹,在未来,须贾出使齐国的时候,怀疑范雎和齐国有染,将此事上报给魏国宰相魏齐。 魏齐大怒,对范雎用重刑,范雎靠着装死逃過一劫,然后在将军郑安平的帮助下逃到秦国,拜为相国。 在原本的歷史轨迹当中,秦昭襄王横扫六合,范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沒有范雎,秦昭襄王别說打赢长平之战,說不定還要屈从于宣太后的威势之下。 ——当然,因为秦霄造成的蝴蝶效应,秦国比歷史上更强,宣太后和她的党羽也早早地团灭,即便失去了范雎,依然是现今第一强国。 对于這样一位人才,秦霄当然是非常看重,当场便给予范雎极高的待遇,甚至对他透露了不少自己的秘密,以表示诚意。 不但如此,秦霄直接将自己的地盘交给范雎来打理,同时還承诺,回到主世界之后,除了已经有了人选的几個高位之外,其余空置的官位,任由范雎挑选。 对秦霄的重视,范雎非常的感动,当场便表态效忠,而且忠诚度一上来就高达89点,距离90大关只有一步之遥。 這個时代的顶尖文臣,大多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态度。 只要你重视我,我便誓死以报。 但偏偏,许多君王却会以“功高震主”的理由,而对這些顶尖文臣报以忌惮之心。 往往在一开始合作的时候非常的融洽,但到了后面,就会鸟尽弓藏,让他们的晚年非常的落魄,甚至是凄惨。 单說秦国,在原本的歷史上,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无一不是如此。 不過,秦霄却敢保证,自己不会像历代秦王那样,对功劳過高的手下怀有忌惮之心。 倒不是秦霄的气度能超過历代秦王。 单纯是因为情况不同。 秦霄要征战的,是无数世界,并不仅仅只局限于一时一地。 目标更大,自然有无数的功劳去让手下人分享。 若是立功太高就要被忌惮,就要杀死。那一個個世界打下去,不用外敌来打,秦霄自己就要把手下人杀光了。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哪怕秦霄心眼再小,也只能从平衡的角度出发,多扶持不同派系的人互相制衡,而不是谁功高震主就杀谁。 何况,秦霄也不是一個会忌惮手下功劳的人。 反而有些甩手掌柜的性子,手下的人能做的事情越多越好,最好除了大方向上的决策,其它的琐事都别来烦自己才好。 這种性格下,秦霄反而可以和那些能力强、野心大的手下配合得亲密无间。 花费足足四年時間,秦霄完成了华阳之战。 虽然参与度不高,但也总算是将“歷史”拉回到原本的轨迹上,参与到這场大战之中去。 后面的两年,秦霄一直在为最后的长平之战布局。 這是最难的事情。 难点不在于长平之战本身,有郭嘉的天妒,挑拨秦、赵在长平开战,虽然操作起来复杂了些,但难度并不算大。 真正困难的在于,要削弱秦国的国力,确保长平之战后,秦国无法顺势直接吞并赵国。 這是为了下一次副本的布局。 按照秦霄的猜测,若是這次副本顺利的话,下次副本,要么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大战,要么就直接跳到泰山封禅剧情。 但不管是哪一种,秦霄都必须确保,秦国不能在秦昭襄王嬴稷這一代,就直接统一天下。 要是天下统一得太早,秦昭襄王嬴稷直接开启泰山封禅怎么办? 以嬴稷对秦霄的忌惮,秦霄很难在這個大剧情中和秦国彼此信任,配合无间。 必须要将剧情的時間往后推。 秦昭襄王的儿子秦孝文王是個短命鬼,暂且不提。 后面的秦庄襄王嬴异人或者秦始皇嬴政,都是不错的選擇。 十几岁,是一個人成长最重要的阶段。 在這几年裡,秦霄通過手下,成功给嬴异人灌输了“秦霄非常可信,是秦国人永远的盟友”這样的概念。 当然,吕不韦不是很相信這一套。 但秦霄相信,等到自己离开這個副本世界的那一天,吕不韦自然而然会“明白一切”,从而给嬴异人鼓吹秦霄的好处。 在這方面,秦霄花费的精力甚至還要超過嬴异人本人。 只要泰山封禅這個剧情的時間拖到秦庄襄王嬴异人,或者秦始皇嬴政的时代,秦霄就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得到秦国的完全信任。 最大的难点,還是在于确保秦昭襄王无法在在位期间统一六国。 如今還剩下的国家有三,秦、赵、韩。 秦霄考虑了很多方案,關於是让三国互相制衡,還是灭韩,留下秦赵相争。 最后,秦霄决定選擇前者。 毕竟,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态嘛。 只有秦赵争霸,未免不稳,万一出现一個什么意外,赵国可能就沒了。 三方互相制衡,韩、赵可以联合抗衡秦国,反而更加稳定可靠。 基于這一点,秦霄联系上韩国,让韩国东迁,以原本的齐国、宋国、鲁国为根基,再加上大半個楚国。 在秦霄的“威胁”下,韩王不敢反抗,只能乖乖将国都迁到原本宋国的重要城池定陶。 此后,秦霄以三十座城池为筹码,向赵王索取“和氏璧”。 和氏璧只是一個借口,真正的目的在于送给赵国三十座城池,补充赵国的国力。 這三十座城池都属于燕国旧地,和赵国接壤。 赵王很干脆地同意了秦霄的交换要求,派蔺相如出使,完成交易。 和歷史上的“完璧归赵”故事不同,這次交易沒有出任何幺蛾子,秦霄本来就是想要给赵国送好处,自然不会临时反悔。 蔺相如留下和氏璧,带上割让城池的文书返回赵国。 得到三十座北方城池,赵国的国力又增强了几分。 原本被秦国按在地上揍,现在倒是勉强能够抗衡了。 又花费了一些時間布局,甚至還让郭嘉触发了两次天妒,挑拨秦、韩之间的关系。 秦霄沒有出兵,韩国当然挡不住秦国的兵锋,被攻占了数十座城池。 韩王在苏秦的劝說下,决定割让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给秦国,换取罢兵的机会。 能够不费一兵一族得到大片土地,秦昭襄王沒有任何理由不同意。 但在郭嘉的天妒计谋之下,上党郡守冯亭如原本歷史上一样,不愿意向秦国归顺,转投赵国的怀抱之中。 蔺相如劝說赵王不要接受上党的土地,但同样是在天妒的效果下,赵王十分罕见地沒有采纳蔺相如的意见,一意孤行,冒着与秦国开战的风险接收了冯亭的投靠。 秦昭襄王大怒,一面谴责赵国,一面派来使者会见秦霄。 来人是已经垂垂老矣的甘茂。 他见了秦霄,开口第一句话便是:“秦国想要攻赵,秦霄是否愿意两不相帮?” 秦霄给出答复,向秦国索取蒙骜、蒙武父子,以此條件保持中立。 秦昭襄王考虑了许久之后,同意了秦霄的要求。 蒙骜、蒙武,并非特别出色的将领。 在系统的评价之中,蒙骜只有A级武将的水准,蒙武要高一些,有S级武将S级统帅的双职业。 但,在人才济济的秦国,也只能称得上不错,离顶尖還差很多。 不過,秦霄重视的也不是這两人,而是蒙武的儿子。 蒙毅、蒙恬這对兄弟,任何熟悉秦国歷史的人都不可能不了解這两人的名字。 不過這时候,蒙恬還只是個几岁大的孩子,蒙毅甚至還沒出生。 “投资”蒙武父子,目的在于未来,而不是现在。 就像是秦霄拉拢韩国相国张平一样,为的是他那還沒出世的儿子张良。 得到秦霄的承诺,秦昭襄王立即出动倾国之力,派兵四十万,以司马错、王龁为帅,攻打上党。 上党郡刚刚投靠赵国,還沒来得及完成内部的整合,根本无力面对秦国大军。 王龁曾是白起的副将,在白起投靠秦霄,在秦霄麾下打出名头之后,因为曾和白起共事的缘故而受到提拔,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受到重用。 他的用兵风格上,也继承了白起一贯的风格,快、准、狠。 一旦找到机会,便穷追猛打,不给对手丝毫喘息的空间。 仅仅两個多月,秦军便攻占了上党。 赵国立即派出廉颇,率兵五十万,一面阻拦秦军继续进攻,一面接应上党的百姓撤离。 双方在长平对峙。 這看似玄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上党本来就和长平紧挨着,秦国攻占上党,上党的百姓要逃到赵国去,只能从长平走。 而赵国为了接应這些人,必然要在长平布置重重防线。 秦国若是不肯這么撤退,還想继续打下去,也沒有别的選擇。 秦昭襄王二十四年,秦、赵双方在长平一带,展开了“漫长”的对峙和交锋。 廉颇自知,這些年赵国连番大战,损失惨重。 虽然還能凑出五十余万大军来,但其中的主力部队所占的比例仅有五分之一出头,绝大多数都是二线,乃至凑数的杂牌部队。 而秦国,在這些年的战争中,虽然也有不小的折损,但收获却也不小,整体实力削减的并不多。 這种情况下,正面打,赵国是很难打得過秦国的,只能稳扎稳打,以防御为主。 赵国毕竟以逸待劳,秦国劳师远征,后勤方面的压力要远远大于赵国。 就算秦国一开始能占一些便宜,只要不能迅速扩大优势,秦国消耗不起,最后必然還是要退兵的。 廉颇对局势看的清楚,采取的也是這种消耗的办法。 他命令大军建造堡垒、挖掘沟渠,试图将长平打造成一座庞大的战争要塞。 一年時間裡,双方爆发了超過一百场大大小小的战斗。 当然,其中以数千到一两万人的小规模战斗为主,甚至還有不少次,只是几百人的试探性战斗。 赵国损失不小,丢掉了三十多处营地,上百处据点,伤亡超過八万人。 所幸,在這种漫长的消耗战中,再大的伤亡,只要后方国力跟得上,都能得到补充。 只要不是一次性的大量伤亡,基本上死伤多少就能补充多少,赵军依然维持在五十万這個数字上。 秦国的损失也不小。 廉颇毕竟是当世名将。 甚至是战国四大军神之一,能力绝对不可小觑。 虽然秦国的整体实力更强,但廉颇却是以一己之力,挽回了赵国的颜面。 秦国并非每一次进攻都能占到便宜。 反而,绝大多数的攻击都被廉颇完美地化解,只是偶尔才会因为战略需要而放弃一些营地或者据点。 而廉颇的反击,则更加凶狠。 沒有白起這個同等级的对手,司马错和王龁虽强,却比廉颇差了一筹。 在赵国的反击之下,秦军的死伤比赵国還要惨重,伤亡高达十三万之多。 其中,甚至包含了一万多名秦之锐士。 某一场大战中,廉颇以五万多名杂牌军队为诱饵,将秦国的一支主力部队引入陷阱,随后以赵国的王牌骑兵设伏,一举歼灭五万秦军。 五万人的伤亡,不至于让秦国伤筋动骨。 但若是裡边包含了一万秦之锐士,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這一仗,据說气得秦昭襄王砸碎了一件心爱的玉瓶。 暴怒之下,秦昭襄王派使者来找秦霄,請秦霄联合出兵。 咨询了手下谋士的意见之后,秦霄以“不干涉秦、赵之争”为理由拒绝。 嬴稷怒极,却拿秦霄沒什么办法,只能严令司马错、王龁大举进兵,尽快拿下赵国。 事实上,打了一年,秦国的后勤压力已经很大了。 出兵数十万劳师远征,意味着单单只是运送补给,就需要出动上百万的劳力。 一百多万人的吃喝拉撒,光是粮食就是一笔海量的支出。 更不要說,少了這些壮丁劳作,粮食等物资的产出也大幅度的下降。 再拖下去,秦国真的拖不起太长時間了。 暴怒只是表象,真正让嬴稷担心的,是后勤的压力。 总之,不论如何,在嬴稷的压力下,司马错和王龁加快了进攻的节奏。 虽然廉颇很强,但毕竟只是一個人。 司马错和王龁直接分兵,司马错负责拖住廉颇,王龁则绕路进军,试图打赵国一個措手不及。 這個战术确实是好用。 短短一個月内,秦、赵之间就爆发了三场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战,双方互有胜负。 规模最大的一场,秦国出动了三十五万大军,赵国则出动了四十万大军应对。 但总体来說,還是秦国的伤亡更大一些,高达二十六万,其中包括三万秦之锐士。 反观赵国,只有二十一万的伤亡,其中最核心的骑兵部队伤亡只有两万多,還保留下来了十五万人。 在通過后方补充之后,秦国总兵力来到二十五万人,其中包括五万秦之锐士。 赵国则将兵力补充到了四十万,并且后方還在源源不断地征调壮丁、训练新军,似乎是打算将拖延战术进行到底。 从兵力上来看,依靠着廉颇的個人能力,挽回了整体国力上的劣势,甚至让赵国的兵力反超了秦国。 然而,就在這個时候,秦霄的使者,抵达了咸阳。 “苏秦,拜见秦王!” 苏秦向秦昭襄王嬴稷行礼,道出来意:“主公有意助秦攻赵,不知秦王是否愿意为此付出些许酬劳?” “酬劳?!” 秦昭襄王见到苏秦,就感觉气不打一处来。 要不是秦霄挖走了白起,秦国至于有這么大的损失嗎?! 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三战下来,嬴稷早就知道自己看走眼了。 這白起,绝对是不输于当初魏国吴起的顶尖名将。 当初仅仅只为了解武关之围,就放走白起,秦国的损失太大了! 甚至于在秦霄索要蒙骜、蒙武父子的时候,嬴稷都有些担心,這俩人该不会是和白起一样吧? 结果反复测试了许久,又請甘茂、楼缓、司马错、王龁等人仔细参详,最终確認這两人水平是有的,但最出色的蒙武,也要比司马错差了不少,這才選擇了放人。 但,這仍然不能掩盖嬴稷对秦霄的憎恨。 沒错,就是憎恨。 在嬴稷看来,秦霄确实帮了秦国不少忙,但也沒少坑秦国。 别的不說,就這长平之战,要是有白起在,哪還会让廉颇把秦国压制成這样? 以两国国力的差距,早就打赢了! 就是因为沒了白起,在将领的個人能力上有了差距,秦国才被赵国反败为胜,落得现在骑虎难下的局面。 但,嬴稷毕竟是一代雄主,很快就控制住脾气,一边压抑着火气,還不得不挂上笑脸,温和道:“寡人要付出什么酬劳,贵方才肯出兵相助?先說好了,這出兵,可不能应付,最少得……” 嬴稷本想說最少得出兵二十万。 但想到秦霄的实力,话到嘴边,直接改口道:“最少得出兵三十万,還必须由顶级名将统领,白起或者那個岳飞,否则寡人可不答应!” 听了嬴稷的话,苏秦当即毫不犹豫道:“主公愿出兵五十万,由白起、岳飞、张郃、张辽、马超五位将军统领,与秦国共击赵国。” “出兵五十万?!” “五位将军?!” 苏秦這话,立即让秦国朝堂上下哗然。 這些年,秦霄的存在感很强。 岳飞、张辽等将领,早就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从嬴稷刚才的要求就可以看出来,在他心裡,白起、岳飞,是同一档次的名将。 能和廉颇掰掰手腕的那种。 其它人都要差一些。 事实上,在秦霄的判断中也差不多。 秦霄麾下的将领,单论统兵能力,白起和岳飞确实是最强,其余人都要差一档。 但张辽、张郃、马超等人的优势在于,他们不但统兵能力出色,同时個人武力也很强大。 在某些需要主帅亲自上阵的环境下,他们发挥出的能力或许還要超過白起。 至于岳飞……這家伙是個Bug,完全沒必要和他去比。 总之,不论如何,秦国上下,对秦霄手下這些出名的将领的能力,都是十分认可的。 听到苏秦的话,嬴稷目光一闪,下意识道:“阁下此言当真?!” 不怪他着急,实在是秦国现在太需要一场大胜了。 司马错、王龁,其实都不弱。 按照系统的评价,也都达到了SS级统帅的水准。 但无奈,他们的对手太强。 廉颇的用兵能力,基本上可以达到SSS级的天花板。 甚至有极为微小的概率突破EX级。 ——事实上,白起就是這样,SSS级统帅的天花板,若是完成了人屠特性的要求,杀敌数量超過一亿,便能突破阶位限制,达到EX级。 司马错、王龁,在面对其它几個国家的时候,都完全够用。 但对上廉颇,就显得不够看了。 甚至,一年多打下来,靠着廉颇的個人能力,赵国的兵力已经超過了秦国。 其实這也是一种必然。 赵国這個时期本身就很强。 胡服骑射的改革成功,让赵国在军事上的短板被彻底弥补。 蔺相如在内政上的能力,让赵国不怕打拉锯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赵国的战争潜力。 廉颇、赵奢等名将,也使得赵国的兵力能够发挥最大的威力。 而反观秦国,樗裡疾年迈去世,甘茂垂垂老矣,范雎又被秦霄截胡。 军事方面,也失去了白起這個“杀神”。 军、政两方面,都因为秦霄的挖角而衰弱,再加上在战争中的损失,拖不過赵国虽然是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偏偏,为了维持一個强势的姿态,嬴稷還沒办法這么灰溜溜地退兵。 若是退兵,赵国看出了秦国的疲软、虚弱,借机挑衅,秦国该怎么办? 打?未必打得過。 忍让?那得割让多少利益出去? 沒有谁比秦昭襄王嬴稷更加明白,维持一個强势、无敌的姿态,有多么的重要。 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下,秦霄愿意作为秦国的盟友参战,不說是救命稻草,最起码也是在危难之际,拉了秦国一把。 但同时,嬴稷也很清楚,沒有人会做亏本的买卖。 他更加沒有忘记,正是秦霄,从秦国手上夺走了白起這個顶尖的统帅。 也不知道秦霄给白起灌了什么迷魂汤,他私底下派去接触白起,试图拉拢白起归秦的“间谍”,竟是连說服的机会都沒有,一表明身份,直接就被白起给举报到秦霄那去了。 “妈的……” 嬴稷心裡暗骂一句,堆起笑脸看向苏秦,问道:“請问,秦国要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嬴稷這话一出,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不妙。 請“外人”出手,這可是要付出实打实的利益的啊! 虽然秦霄還挂着秦国少良造的名头。 但除了垂垂老矣的甘茂之外,沒有人会认为他是秦国的自己人。 自己人会下手這么黑?! 连秦国的“军神”都挖走了?! 此时,包括嬴稷在内,秦国上下,全然忘记了,正是秦霄,将大量的土地送给了秦国。 虽然這些土地,也是从别的国家手裡夺来的。 他们当即用期待的眼神看向苏秦,希望他能够嘴下留情,不要索取太多的利益。 至少,别大到让秦国承受不起。 “秦王,诸位,請放心。” 苏秦注意到众人的目光,当即笑道:“主公是秦人,自然要为秦国的利益谋划,不会提太過分的要求的。” 沒有人信苏秦這屁话,但這并不妨碍众人期待苏秦能提出什么條件来。 略微停顿了片刻,苏秦开口道:“主公說了,一不要土地,二不要城池,三不要人口,四不要加官进爵,五不要钱财粮草。” 他沒說秦霄要什么,只說了“五不要”。 這五不要說出来,朝堂中再次哗然。 “不要土地城池人口钱粮,甚至不要加官进爵,嘶,這少良造,莫非真的良心发现了不成?!” 一人倒吸凉气,为全球变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這些都不要,只能說他要的更狠啊!” 一名官员一副“我已经看穿了一切”的模样,信誓旦旦,咬牙切齿。 “可他還能要些什么呢?” 有人疑惑,秦霄到底是想要什么。 “莫非……少良造想要求亲?据說大王有几名待嫁的公主,其中小公主国色天香……” 有人自以为看穿了秦霄這個“lsp的真面目”。 “咳咳……” 嬴稷听着朝堂中的议论,脸色黑了下来。 讨论别的就算了,扯上寡人的女儿干什么?! 我那小女儿才八岁!你们這帮畜生! 不過…… 若不是最小的小女儿,换成其它女儿,這好像……不亏啊?! 嬴稷脑海中忽然冒出這样一個念头,甚至忍不住期待起来。 他不由看向苏秦,追问道:“還請苏先生明示,少良造想要什么?莫非真的是想要求亲不成?若是……” “秦王!” 苏秦连忙打断嬴稷的话,真要让他把赐婚的话說出来,這事可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除非秦霄想和秦国翻脸,否则這公主就必须得娶。 若是其它情况,倒也就罢了。 但苏秦可是知道,自己主公家裡那“母老虎”芙蕾尔有多可怕。 一拳下去山崩地裂。 苏秦可不想因为“给主公拉皮條”這個理由,挨上主母一拳头。 他被嬴稷吓得,顾不上铺垫,语速极快地說道:“主公正缺一件趁手的兵器,听闻新月剑不错……” “新月剑?” 听到這话,众大臣有的茫然,不知道新月剑到底是什么东西。 但地位高一点的,却是露出了然之色。 原来是想要新月剑,那就可以理解了。 甘茂、楼缓甚至還在交头接耳,讨论這事的可行性,两人都是一脸赞许的模样,认为自家大王绝对不会反对。 就算這剑再好,也不過是一件兵器罢了,如何能和国家大势相提并论? 谁知,两人還沒說几句,就听到嬴稷一声暴怒的大吼:“不行!” 众人脑门上冒出无数问号。 秦军主力被赵军大败,秦之锐士伤亡惨重的时候,也沒见嬴稷气成這样啊。 那新月剑,到底涉及了什么秘密?! 哪怕是不知情的,从嬴稷這反应,也看出来新月剑绝对不止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看着大殿中沉默的众人,嬴稷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有点太過火了。 稍微喘了几口气,调整了一下心态,嬴稷压抑着怒火道:“新月剑绝对不行!就算裂图封侯,都不是不可以谈,但新月剑绝对不行!” 苏秦傻眼。 秦国众大臣傻眼。 裂图封侯都可以谈,新月剑沒得谈? 秦国大臣還好說,保持沉默就行了。 苏秦却沒法保持沉默。 但,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办? 秦霄也沒提别的交换條件啊! 不過,秦霄却是說過一句,若是秦王不同意交易,依旧要派兵助秦,其它的,让苏秦自己看着发挥。 這“看着发挥”四個字,可就太有操作的余地了。 苏秦迟疑了片刻,试探着问道:“敢问秦王,新月剑……完全沒得谈?” “绝对沒得谈!” 嬴稷毫不犹豫,不给苏秦半点希望。 “既如此,苏秦明白了。” 苏秦点点头,說道:“那么新月剑就算了,就請秦王拿出宝库积累,出百万金,以充军资。” 這裡的“百万金”,单位是“斤”,而不是“两”。 一百万斤的黄金,价值相当于一亿两白银。 苏秦也知道,這么庞大的一笔现金,秦国未必拿得出来。 就算拿得出来,也会伤筋动骨,于是他又补充了一句:“可用各类物资折价。” 一听到這句话,嬴稷松了口气,像是生怕苏秦反悔一般,连声道:“就百万金,寡人答应了!具体的物资清单,就让左丞相与苏先生对接。” 這是让甘茂接手這件事。 甘茂当即从人群中走出,和苏秦打了個招呼。 苏秦对甘茂点头示意,然后又看向嬴稷:“另外,在攻赵完成之后,战利品分配方面,主公也有所要求。” “土地、城池、人口归秦所有,主公分毫不区。但除此之外,其余一切,尽归主公所有!” (PS:首先祝各位读者姥爷们新年快乐。 再PS:华阳之战沒啥好写的,直接跳了。长平之战写完后副本沒有结束,還要再进一次大秦副本,跳到秦始皇时期過泰山封禅剧情。泰山封禅是原创剧情,基本只借用個背景,算是比较重要的一個坑吧,跟后面要写的其它歷史副本会有关联,另外涉及部分神话內容,其它的先不剧透,大家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