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
大本堂的先生们,都对楚王殿下赞不绝口,夸他上课终于不睡觉了,也不用宣纸擦鼻涕了。亦不随意对老师施展‘王之蔑视’了……
虽然他背书還是磕磕绊绊,字也写得像抽了羊癫疯……但已经让先生们满足的高呼‘孺子可教’了。
不然要是从大本堂出来的学生,一個個都像秦王燕王那样不学无术,他们這些先生脸都要丢光了。
這說明只要早救治,就会有疗效!像秦王燕王那种,纯属来的太晚,无可救药了……
但刘先生是個例外。两人好像结下了梁子,只要他上课,楚王就故态复萌,抬杠顶嘴搭下岔接话把,四件套给刘伯温伺候上。
刘伯温也不跟他客气了,报之以罚站、抄书、找家长,還害他被父皇揍了两回……
這要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楚王殿下牺牲可够大的。
但太子殿下素来看大面,对弟弟的表现還是挺满意,觉得他真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至于朱桢跟刘伯温的矛盾,朱标并不在意。王爷嘛,哪個還沒点儿脾气?何况還是個孩子……
朱标不知道,自己那番深谈,并非弟弟改变的主因。
能让人改变的主因,永远是他自己内心的变化……
其实朱桢仔细考虑過自己這一生,应该怎样度過的。
思来想去就是俩字——‘躺平’。
因为一個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歷史的进程。
選擇有的时候,比努力更加重要……
后世不都說,在大明,躺平了就是好藩王嗎?
以他浅薄的歷史知识,也知道别看父皇现在给藩王极大的权力,但未来会渐渐削减的。
且将来不管谁做了皇帝,都免不了走削藩這條路。既然早晚都要被削,干嘛不早点儿躺平,享受下生活呢?
像季老先生的日记写的那样,‘我今生沒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同几個女人,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估计有人要问了,干嘛不自己争一下那個位子?削别人不比被人削舒服嗎?朱桢就压根沒想過這茬。人啊,贵有自知之明。
他可看過好几個版本的靖难影视剧。不管怎么编剧怎么编,无一例外,大侄子都是飞龙骑脸怎么输的局面。
四哥能在必输无疑的劣势下极限翻盘、丝血反杀,打出‘happyforever’的结局来,只能說是强无敌加位面之子。
自己小鼻子小眼小模样,完全就是個普通人,怎么去跟气运加身的永乐大帝斗?還是抱紧四哥的大腿来的容易些。将来子孙也能跟着享福,還不是美滋滋?
這就是他最初的想法。
所以学习什么的,根本无所谓好嗎?老子已经是亲王了,学得再好,最多也就是個……有文化的亲王。
难道你不知道痛苦来源于知识嗎?无知也是一种幸福嗎?
做一個无知的亲王,绝对比一個有文化的亲王,要幸福的多。
可是四哥之外,還有一個亦兄亦父的大哥,让他很难沒心沒肺下去啊。
大哥是最好的太子,最好的大哥。可惜不知道,他是不是最好的皇帝……
如果能设法避免大哥英年早逝,才是最好的结局吧?
至少不会有瓦剌留学生上位,也就能避免土木堡之变了。
而且父皇晚年,也不会因为担心不成器的皇孙而大开杀戒,使大明菁英毁于一旦。
退一万步說,大哥就算要削藩,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手段肯定也更高明。断不会像大侄子那样,逼得亲叔叔自焚,把江山都搞丢。
那样四哥也能快快乐乐当一辈子征北大将军,不用再走一遍父皇的血腥之路了……
這個未曾出现過的新结局,看上去是那样的美好,让朱桢忍不住蠢蠢欲动。
虽然他知道想要改变歷史,肯定很难很难,而且很可能会出现辛苦半生,结果不過是螳臂当车的结局。
但随着他跟哥哥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就越按捺不住,想试一试的冲动。
让朱桢最终下定决心的,是一個孩子的降生。
当然不是他的孩子,而是他大哥的……洪武七年十月廿七,大明太子妃常氏要临盆了。
为了消除蒙元遗毒,恢复汉家正统,朱元璋早早就定下了‘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铁律,所以這個孩子的降生,将意味着大明皇位的传承,延续到了第三代!
对朱元璋和大明朝来說,意义可能仅次于朱标出生了。
其实马皇后提前回京,也有为了迎接這個孩子出生的原因。
太子妃临盆這天,皇室倾巢出动。朱元璋破天荒的放了一天假,早早就和马皇后一起,守在了春和宫的寝殿外。
朱老板背着手,在殿中来回踱步,寝殿裡一有点动静,他就翘脚探头,忍不住想要瞅一瞅。
“你這老头子,比自己儿子出生還着急!”自然都被马皇后给阻止了。
“那当然,君子抱孙不抱儿,隔辈亲懂嗎?”朱元璋理所当然道:“而且那還是皇长孙,未来的大明皇帝呀!咱能不急嗎?”
“你就那么确定是個孙子啊?”马皇后白他一眼。
“那肯定错不了,咱每天晚上都梦见是個带把的。”朱元璋毫不犹豫道。
“咱可說好了,万一,我是說万一,要是沒遂你的愿,可不许拉個驴脸给人看!”马皇后给他提個醒道。
“啊,好說好說。儿媳妇還那么年轻,继续生就是了。”朱元璋话虽如此,却不淡定了。一個人走到祖宗的排位前,默默祷告起来。
“爹,娘,千万保佑是個带把的……”
就這样煎熬的等了大半天,傍晚时分,一声婴儿的啼哭,响彻了春和殿内外。
這一声啼哭仿佛有法力一般,一下子让马皇后和嫔妃们全都站起来了。
被撵到外头的皇子皇女们,也呼啦一下全都涌进来。
朱元璋更是紧张的两手冒汗,上次他這么紧张還是上次,鄱阳湖之战时了。
帘子掀开,负责接生的女医官满脸喜色出来,奔到皇帝面前,双手奉上一块玉璋!
“哈哈哈哈哈!”朱元璋的大笑声响彻云霄。
“咱說什么来着?哈哈哈!咱果然是金口玉牙啊!”
ps.求一下龙套吧,本书急需大量龙套。請有兴趣的朋友在這段留下章评,還是老规矩,设定越详细的越有采用可能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