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二姨的情緣旅程:教壇與愛的交響(二十六)
在休假的那段日子裏,二姨努力忘掉過去的痛苦,精心琢磨着各科教案,苦苦思索着如何能讓教學更有意思、更有效果。如今,她將這些想法分享給其他老師,幫助他們更好地設計課程。
語文課上,講解古詩時,由一位年輕的語文老師組織同學們進行角色扮演。上課那天,這位老師穿着整潔大方,微笑着走進教室,眼神中充滿期待。有的同學扮演李白,身着長袍,頭戴髮髻,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揮舞着,大聲吟誦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時,二姨在教室的一角,微笑着看着同學們的表演,當扮演李白的同學氣勢不夠豪邁時,
二姨悄悄走到語文老師身邊,輕聲提醒道:“可以引導扮演李白的同學再放開一些,展現出詩人的氣魄。”語文老師點點頭,立刻走到“李白”身邊給予指導。碰到散文時,語文老師引導同學們分組繪製思維導圖,大家圍坐在一起,熱烈地討論着文章的內容,手中的筆不停滑動。二姨則在各個小組之間緩緩走動,觀察同學們的討論情況,偶爾輕聲給同學們一些建議,比如“這個地方可以再展開一下,把作者的情感脈絡梳理得更清晰。”
不久數學課堂上,另一位數學老師巧妙引入遊戲競賽,同學們一個個勁頭十足,爭着解題,思維的火花四濺。數學老師還鼓勵大家實際測量,計算校園裏各種物體的面積和體積。老師們也加入其中,和同學們一起拿着尺子在校園裏認真測量。有的老師帶着同學們測量花壇,小心翼翼地量長寬,再認真算面積;有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測籃球架高度,仰着頭琢磨怎麼用學過的知識來量
二姨在旁邊看着同學們積極參與的樣子,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當同學們遇到難題時,二姨會輕聲提醒數學老師如何引導學生思考,比如“可以讓同學們回憶一下之前學過的相似圖形知識,看看能不能找到測量籃球架高度的方法。”
二姨特別重視培養同學們的團隊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週末,一位老師組織小組項目,讓大家一起完成課題研究再展示成果。爲了完成任務,同學們分工幹活,有的收集資料,有的整理分析,有的製作展示海報。
二姨和這位老師一起指導同學們如何更好地分工合作,提高效率。“你們這個小組可以這樣分工,小王負責收集資料,小李負責整理分析,小張負責製作海報。大家要互相配合,發揮自己的優勢。”老師細心地爲同學們安排任務,二姨在一旁補充道:“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要注意資料的可靠性和多樣性哦。”
一位老師先給老師們示範講課。她精心準備,在不同科目的課堂上展現獨特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她有時幽默得讓同學們大笑,有時嚴肅得讓大家陷入思考。
二姨坐在後面,眼睛緊緊盯着講課的老師,感受着新的教學思路。課後,二姨積極和這位老師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比如“這節課的互動環節非常好,同學們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但是在講解某個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再深入一些。”這位老師認真地聽着,不時點頭。
不久,老師們互相聽課。一位老師在課堂上授課,二姨走進教室,有時在旁邊觀察學生的反應,有時在課後和授課老師探討課程內容,講解教學方法,讓老師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新方法。同時,也從師生那裏收集意見,不斷完善教學方案。“今天這節課,同學們的反應很積極,但是在時間把控上還需要注意一下。”二姨在課後和授課老師交流着。老師們紛紛表示會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老師們出色的教學讓同學們不僅學習進步大,還深深地喜歡上了學習。家長們對老師們讚不絕口,常有家長特意來學校,緊緊握住老師們的手,眼裏滿是感激。二姨在旁邊看着,心裏也充滿了喜悅。
因爲老師們教得好,其他學校的老師也紛紛來學習。二姨和老師們一起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心得,常說:“教育是一場接力賽,咱們一起加油,讓孩子們跑得更快、更遠。”老師們也積極參與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學感悟。
在老師們的努力下,這所原本不出名的偏遠學校漸漸有了名氣。優秀的老師來了,活潑的學生也多了。二姨就像一面堅實的後盾,在這片教育的土地上默默支持着老師們。
爲了讓教學更好,二姨精心準備開了全體老師的會。那是個陽光很好的上午,會議室裏,陽光灑進來,溫暖又明亮,好像給每個人都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二姨站在講臺前,目光堅定又熱情,聲音清脆又有力:“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滋養和品格的培養。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種子,只要給對了陽光、雨水和土壤,一定能開出漂亮的花。希望大家一起,用心呵護孩子們的心靈,用愛引導他們前進,讓孩子們勇敢地走,不怕風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老師們紛紛點頭,眼裏閃着認同和堅定的光。最後,大家一致同意引入小組合作學習,還根據學生的性格和學習情況仔細分了組。二姨在會議中也積極發言,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
月底,老師們組織學校成立各年級小組討論,教室裏氣氛熱烈。向來內向的小明,這會兒就像只受驚的小兔子,縮在角落裏,嘴巴緊閉,雙手緊緊揪着衣角,讓人看着心疼。一位老師很快發現了小明的不安,輕輕走到他身邊,臉上露出溫暖的笑,眼裏滿是鼓勵和信任:“小明呀,別怕,勇敢說出你的想法,就算錯了,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二姨也走過來,微笑着對小明說:“小明,老師相信你可以的。”在老師們溫柔期待的目光中,小明紅了臉,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聲音雖然抖但很堅定地說了自己的看法。同學們熱烈鼓掌,小明的眼裏閃着驚喜和自信,好像照亮了心裏黑暗的角落。
陽光柔柔地照在課桌上,一位老師動情地講着優美的詩歌。有學生皺着眉頭,一臉困惑。這位老師馬上停下,快步走到他身邊,蹲下身子,目光溫柔又專注,耐心地一句句解釋詩歌的意思。
二姨也圍過來,和老師一起討論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詩歌,比如“這首詩的意境可以這樣理解,大家想象一下自己置身於那個畫面中。”直到學生恍然大悟,臉上笑得像春天的花。
在天氣晴朗的季節,學校組織戶外寫生,天空藍得像寶石,微風帶着花香,讓人陶醉。有學生對着畫紙發呆,不敢下筆。
一位老師慢慢走過去,輕輕地坐在他旁邊,目光柔和,輕聲說:“先看看周圍好看的景色,比如那些五顏六色的花,說不定能給你靈感。”二姨也在旁邊引導其他學生觀察周圍的景色,尋找靈感。“大家看,那朵花的顏色多麼鮮豔,可以把它畫進自己的畫裏。”一位老師指着一朵花說道。在老師們的鼓勵下,學生深吸一口氣,大膽地拿起筆,畫出了心裏的畫。
燈光溫柔地照着教室的作文課上,女生聲音發顫,眼裏滿是迷茫:“我想當作家,可總覺得自己寫得不好。”一位老師的眼神立刻充滿了肯定和鼓勵,嘴角上揚,笑着說:“夢想是最寶貴的,只要堅持寫,一定能實現。”二姨也鼓勵女生,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你可以多觀察生活中的細節,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會更生動。”
後來,二姨經常和這位老師一起單獨指導這個女生,從構思、修辭到立意、情感表達,都仔細教。在老師們的幫助下,女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對寫作也有了信心。每次說起寫作,她的眼裏都閃着興奮的光,像夜空中閃亮的星星。
班級開展辯論會,教室裏熱鬧得像燃燒的火。正反兩方爭得厲害,誰也不讓誰。一位老師微微皺了皺眉,想了想,巧妙地引導大家換個角度想。她的話就像黑夜裏的燈,讓辯論更深入、更有意義。二姨也在旁邊觀察同學們的表現,適時地給予指導和點評。“大家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也許會有新的發現。”一位老師說道。
期末考試前,教室裏緊張得讓人喘不過氣,學生們埋頭複習。一位老師面帶微笑,像春天的花一樣,從容地走進來。她臉上很親切、很淡定,慢慢開口,說起自己學生時代的事。她的聲音溫和又堅定,好像有種神奇的力量:“孩子們,保持好心態,相信付出就有收穫。”二姨也在教室裏走動,給同學們加油打氣,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大家不要緊張,就把這次考試當成一次檢驗自己的機會。”一位老師說道。
二姨很注重實踐和理論結合。天氣好的時候,她和老師們一起帶着學生去公園,耐心講植物動物的習性。孩子們聽得入神,眼裏滿是好奇和渴望。她還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和歷史遺蹟,在珍貴文物前,老師們用好聽的話講背後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和現實的聯繫。二姨也在旁邊補充講解,回答同學們的問題。“大家看,這個文物是古代人們用來做什麼的呢?”一位老師指着一個文物問道。同學們紛紛猜測,在老師們的引導下,對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公園,學生們對一棵奇怪的大樹感興趣,七嘴八舌地猜品種和年齡。一位老師笑着,讓大家觀察大樹的特點,一起查資料。知道答案後,孩子們高興得又蹦又跳,二姨臉上露出欣慰滿足的笑,像陽光一樣燦爛。老師們也和同學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學生小花課後像快樂的小鹿,跑到一位二姨面前,眼裏閃着崇拜的光,激動地說:“老師,您的教學就像神奇的魔法,讓我對學習充滿熱情。”二姨溫柔地摸摸她的頭,臉上洋溢着溫暖的笑。老師們看到這一幕,也爲自己感到驕傲。
爲了提高教學質量,老師們互相提了新要求,比如增加互動環節、靈活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二姨自己帶頭,走進班級輔助教學。老師們也積極響應,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爲了提高教學質量,老師們互相提了新要求,比如增加互動環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二姨自己帶頭,走進班級輔助教學。老師們也積極響應,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語文老師們也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在講解古詩詞時,他們不再是逐字逐句地翻譯,而是讓學生通過朗誦、繪畫等方式來感受詩詞的意境。一位語文老師讓學生們根據一首古詩畫出自己心中的畫面,然後在課堂上展示並分享自己的理解。二姨看到學生們充滿創意的作品,不禁讚歎道:“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對古詩詞有更深刻的理解。”
爲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們佈置了一些探究性的作業。例如,在科學課上,老師讓學生們觀察身邊的自然現象,提出問題並嘗試自己尋找答案。二姨和老師們一起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觀察和思考,如何收集資料和分析問題。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然而,平靜的日子被文化大革命打亂了。那是個動盪的時期,整個社會都亂了套。學校也不能倖免,開始背毛主席語錄,搞勞動。學校的作文評改,讓沒文化的工人農民和解放軍給臺上讀作文的打分,分優良中下。二姨努力壓着不搞鬥爭,想給學生留個能學習的地方。
可是,亂子越來越大,沒個安靜的地方。一些高中的紅衛兵衝進學校,到處翻找,挑毛病。一年級有個韓老師佈置作業,寫第七課生字,第七課課文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每個字寫一排。可是“不”字不是生字,前面學過,那學生寫的就是“千萬要忘記階級鬥爭”,被紅衛兵在一年二班的老師講桌上翻到這篇作業,馬上把韓老師揪到學校操場上批鬥。
那是個可怕的日子,操場上擠滿了憤怒的紅衛兵和害怕的師生。韓老師被推到臺上,臉色蒼白,眼神充滿恐懼和無助。紅衛兵們大聲喊着口號,指責韓老師的“錯誤”。臺下的學生們嚇得不敢出聲,有的偷偷掉眼淚。二姨站在人羣裏,緊緊握着拳頭,心裏又氣又無奈。她想幫韓老師說話,可在這混亂的局面前,覺得自己力量太小。老師們也都面露擔憂,卻不敢輕舉妄動。
這場批鬥持續了一個多星期,最後學校和教育局給韓老師處分,讓她去後勤幹活。從這以後,學校裏的老師都不敢說話,低調做事。原來的學習氣氛沒了,大家都在這亂局裏小心地活着。
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學校才恢復正常教學。二姨又充滿了幹勁和激情,全心投入輔助老師們的教育工作。她的努力得到認可,後來被評爲系統勞模,還當了學校的校長和書記。
大舅看到二姨工作順利,但家裏冷清,想了想,決定把小兒子過繼給二姨。二姨高興地接受了,把孩子當成親生的,細心照顧和培養。
十年後的一個溫馨傍晚,我懷着期待和想念去大慶看二姨。走進溫馨的小屋,牆上都是珍貴的照片。客廳裏,二姨和孩子專心做手工,笑聲像好聽的音樂。廚房裏,二姨夫忙着準備豐盛的晚餐,香味飄滿整個房間。這幸福的場景深深感染了我,讓我好像在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家裏。
喜歡親緣時光:母親與姨舅的歲月之歌請大家收藏:親緣時光:母親與姨舅的歲月之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