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小姨 的婚姻旅程:孤獨與憂鬱協奏曲(十三)

作者:百捷
大家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過程。一到晚上,整個教室就開始喧鬧起來。六家三十多口人,那可真是熱鬧非凡。小孩子們在屋裏的通道上歡快地奔跑嬉鬧,大人們則忙碌地準備着飯菜,幾家還相互交換飯菜,我們這些半大的學生孩子,也幫着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太陽的餘光宛如孔雀美麗的鳳尾,在地面上展現出最後的絢麗光彩。逐漸升起的月光給天空染上了一幅水墨畫,大自然此時似乎忘卻了自己在地下的翻江倒海,安靜地將月光的清輝灑向人間。

  幾家各自品嚐着別人家的飯菜,相互客氣地稱讚,打聽着做飯的方法。飯後,便逐漸進入了每晚的聊天話題。

  大家談論的主要話題是地震的情況。小姨夫消息靈通些,他那爽朗的聲音在教室裏迴響:“地震前幾天,打魚的朋友突然發現,魚兒極其容易捕捉。有些釣友傳說,離唐山不遠的沿海漁場,梭魚、鮎魚、鱸板魚紛紛上浮、翻白。”幾家男人紛紛議論起來:“我們在湖南普及地震防範知識時就告誡過,如果動物出現異常行爲就是地震的前兆,可惜大家都沒有意識到。現在大家分析,動物可比人更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預兆。”

  隔壁那個小個子、眼睛閃着精光的宋叔叔,摸着下巴說道:“在唐山地震前一天,當地有人看見棉花地裏成羣的老鼠在倉皇奔竄,大老鼠帶着小老鼠跑,小老鼠則互相咬着尾巴,連成一串。其實這就是老鼠們感知到地下動靜的反應!”小孩子們一聽,哈哈大笑,問道:“宋叔叔,是不是像糖葫蘆呀?”宋叔叔詫異道:“這可不是糖葫蘆,它們能跑能跳的,是一羣小禍害!它們能察覺到危險降臨而拼命逃命!”

  三姨夫那張微黑的面孔帶着嚴肅:“天津市人口密集,房屋老舊,工業化集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這次地震波及天津,我們衛生部門忙得不可開交!正在開展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災後疫情。我們醫院也做出了安排,向重災區派遣醫療救護隊、設置醫療救護點,全力搶救傷員。”

  父親濃眉皺起,雙眼中間形成“川”字:“我去採購物資,到市裏看到,地震導致建築物大面積倒塌,鐵路多處路基下沉,鋼軌彎曲;供電、供水、供熱、供氣等工程遭到嚴重破壞。現在各部門組織各方力量在公園、體育場等安全地帶搭建簡易棚舍,爲災民解決臨時住所。”

  聽完這些,大家都深感情況的嚴重,同時也爲有國家和政府的多方幫助而感到高興,相信這些問題遲早都會解決。

  忙碌、驚喜又害怕的一天過去了,人們在夜色中沉睡。不知過了多久,突然人們又被突發的搖晃驚醒,人們被來回的擺動嚇得驚叫起來。大人緊緊摟抱着孩子,我們這些半大的孩子也在搖擺中,椅子散開,掉落地下。好在椅子不高,下面還有褥子墊着,只是被墩了一下,就驚醒了。

  父親高聲喊道:“大家起來靠板房牆邊,不要亂動,也不要出去了。”人們一琢磨,覺得父親說得有道理,往外跑的話,門不好開,而且門小,人多容易擠踩,板房相對來說還算安全。大家安慰着孩子,安靜地靠在牆體上。

  半個多小時後,餘震停息,人們陸續起來收拾桌椅拼成的牀。看看還能睡兩個小時,趕緊哄勸孩子睡覺,有人低聲嘆息:“這什麼時候能結束,回家呀!”是啊,回家!這裏沒有做飯的地方,太不方便了。一天兩天還能對付,時間長了可怎麼辦!

  父親工作忙,時間緊,任務重,回家還要負責三家十四口人的一日三餐。還要用簡單的鐵爐子做飯,這可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小姨常常會在一旁指導我學習,當我在學習中遇到難題時,她總是耐心地爲我解答。“這道題呀,你看,要這樣去思考……”小姨溫柔的聲音如同春風拂面,讓我焦躁的心漸漸平靜下來。我皺着眉頭,認真地聽着小姨的講解,心中的困惑也一點點消散。小姨看着我,眼神中滿是鼓勵和期待,“你很聰明,只要多思考,一定能把這些難題都攻克。”

  在小姨的幫助下,我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前進。

  那時的我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對學習也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小姨看出了我的心思,輕聲對我說:“孩子,雖然現在條件艱苦,但學習是很重要的。你看,等以後一切都好了,有了知識才能有更好的未來呀。而且,你可以把學習當成一種挑戰,每解開一道難題,就像打了一場勝仗。”

  我聽了小姨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小姨又說:“你不是喜歡跳舞嗎?其實學習和跳舞一樣,都需要付出努力纔能有收穫。你可以把學習當成你的另一個愛好,這樣就不會覺得枯燥了。”在小姨的勸說下,我開始嘗試着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漸漸地,我發現學習也並不是那麼無趣。剛開始表哥表姐還幫忙我,後來就膩歪了。

  地震過後,生活的艱難如同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壓在人們的肩頭。學校的院子裏,我們雖然有旱廁、有電,但也只是最基本的保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而那些在馬路邊用籬笆條和油紙搭建的房子,在風中瑟瑟發抖,彷彿隨時都會被狂風捲走。那薄薄的油紙根本無法抵擋風雨的侵襲,一旦下起雨來,裏面就會滴滴答答地漏個不停。

  住在裏面的人,只能找來各種容器接着雨水,小心翼翼地躲避着那些漏雨的地方。而用木板條和蘆葦搭建的房子,雖然能稍微阻擋一下風雨,可卻十分簡陋。木板條之間的縫隙大得能伸進手指,蘆葦也並不密實,風還是會從各個角落鑽進來。到了冬天,寒風就像無孔不入的魔鬼,讓人凍得直打哆嗦。

  更有甚者,用鐵皮搭建的房子,夏天悶熱無比,太陽一曬,裏面就像一個巨大的蒸籠,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冬天又寒冷刺骨,那冰冷的鐵皮彷彿能把人的體溫瞬間吸走。而那些簡易的搭建房子裏沒有水,人們只能去遠處挑水回來用。

  每天,人們都要早早地起牀,拿着水桶,走在崎嶇的小路上,去尋找水源。一趟又一趟,累得腰痠背痛,可卻不得不堅持,因爲水是生活的必需品。有些人爲了能有點光亮,自己拉電線,可這又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那些簡陋的電線隨意地拉在房子之間,隨時都有可能引發火災。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頑強地生活着,沒有抱怨,只有默默的堅持和努力。他們知道,生活雖然艱難,但只要不放棄,就一定能度過難關。

  衛生、安全、食品物資等剛好是三姨夫小姨夫父親負責的,他們經常加班,要解決這些問題工作上可見比以前忙碌。

  小姨夫和三姨夫經常中午不回來,只有我一人在幫父親忙碌,洗菜、燒火、加煤。把做好的飯菜放在大竹籃裏,蒙上白布,還有一些碗筷用布袋裝好,拎到教室,有時是孟華表哥過來幫忙取。等幾家的人都喫完,再拎回來在房頭的水管處洗刷。

  父親一下班就回來做飯。光主食烙餅就得烙一大洗面盆,做稀飯要用大蒸鍋。做菜就考慮燉菜,方便夠喫,再就是拌一大盆涼菜,像粉條黃瓜絲豆皮拌在一起,或者西紅柿拌白糖之類的。一頓兩頓沒問題,可整整三個月,天氣炎熱,爐子烤人,主要是採購食材和不知道做什麼喫,很是讓人發愁。父親從不敷衍,但也爲怎樣讓大家喫得好而發愁。三姨和小姨對父親沒有任何挑剔,三姨總是誇讚父親能幹、真誠。

  自家有這個條件,就應該付出一些。都是親戚,大人們都要上班,只有孩子們在家,大的照顧小的,住在教室裏沒有任何娛樂。每天晚上月上中天,教室裏點上蚊香,大家躺在牀上,實在無聊。教室裏三十多人,每家都有些小爭吵。尤其是小孩子,條件不好就愛哭。天一黑就得點蚊香,人多進出門頻繁,蒼蠅蚊子都往屋子裏鑽。

  有些孩子調皮,大人就拿小姨夫嚇唬孩子,說不聽話就讓帶槍的叔叔抓走管教。有些人家冒險跑回去取蚊帳,整個教室各家沒有祕密。有些家裏鬧矛盾,大家全都知道,所以有矛盾都得忍着,怕被人看笑話。小姨夫有時興致高的時候,我們幾個小孩子纏着他講故事,他就講些破案的故事。其他小孩子聽到小姨夫的大嗓門,整個教室都安靜下來,就這樣度過漫長的黑夜。

  三個月後,餘震減少,大家慢慢看情況穩定了,就開始回去了。學校也開學了,我們又搬了一次家,從原來借住的大平房搬到父親分的兩間平房。

  11月15號,又發生了一場地震,大家都有些習以爲常了,跑出來後,到晚上都回去了,但都做好了準備,夜裏不脫衣服,把一些常用的東西打好包裹放在身邊,一旦有震感就立即拿東西往外跑。不長時間又開始有餘震了,這樣反反覆覆一段時間,終於安靜下來不再發作。

  我就開始按照自己的計劃學習看書。新的房子和原來一樣大,好在前面地震時搭建的簡易房給我們使用。父親把寄放在別人那裏的箱子取回來,餘下的地方我用最小的包裝箱作爲學習的書桌,我也算有了自己的小空間!我和弟弟提議讓父親把不常用的裝東西的包裝箱堆列起來,騰出空間讓我們在這裏學習玩耍。

  大約一年的時間,我在這裏組建了學習小組。我在班級裏依然是學習委員,輔導大家學習,還組建了舞蹈小組,排練節目,練習書法,寫家庭作業。大家做完作業,有不會的我就輔導,都不會就幾個學習好的一起研究。這裏有班長王潔,數學課代表林蘭,基本上都是從湖南遷過來的,大家都認識,也基本上都是原來一個班級的。

  我們寫完作業,看時間我挑選出個頭差不多高、愛好舞蹈的同學,組織排練,有《北京金山上》,迎接黨十一大的節目,還排練了一些民族舞蹈。有些動作我自己也反覆琢磨,排扇子、三角、菱形、圓形等隊形,排高低波浪起伏,中間高四周圍繞,排一直行蹲起、旋轉轉圈,對開對移動等造型,大家都很配合。那時的我積極又努力,喜歡這些能帶來愉悅心情的活動!大家也相處得其樂融融!

  有時還沒排練完,就有同學進來通知,買菜開始了,大家一窩蜂地跑出去,排隊買菜。這是家裏大人交代必須完成的任務。大人們都在工作,孩子成了買菜的主力。剛開始排隊還有秩序,一會兒就亂套了,這個要這個,那個要那個,有時還要限量,主要是菜少人多。有些瘦小的擠不上,林蘭發揮人高力氣大的優勢,能買到一箱西紅柿、辣椒、黃瓜等,再和同學分配。好在我母親在商店,我不用去擠隊買菜,我可以繼續構思自己要排練的節目。

  喜歡親緣時光:母親與姨舅的歲月之歌請大家收藏:親緣時光:母親與姨舅的歲月之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