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成就的是什么佛?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也经常引起误解,我們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說: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說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即名四智。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說,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說菩提。
法报化三身,是我們总的目标,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清净法身,汝之性也。我們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圆满报身,汝之智也。打开菩提自性,彻悟自性的,即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利益的菩萨行,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們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若离本性,别說三身,即名有身无智。如果离开本性說三身,那么三身就沒有智,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也就是沒有遍计所执自性,那么就了四智。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這样理解:报身有两种,一個是他受用,一個是自受用。前面讲的圆满报身,汝之智也是自受用报身,是证悟法身的智慧;菩萨的色身,是他受用报身,不同的福德,感得不同,与众生的缘不同,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千百亿化身,指的是我們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所以叫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是自性三身。直接发明自性,然后打开四智。诸佛所具有的四智,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它对应我們凡夫的。以肉身直入佛智,這叫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這是禅宗顿悟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說: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大圆镜智是指我們清净的本心;平等性智心无病,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那么妙观察智呢?第六转变为妙观察智,它清净无染,观察一切事物沒有执取,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在千人万人中,不背一人,不向一人,這才能称为禅师。
摘自文章:《》中的修行智慧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赵州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