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恍然大悟的使者以十万火急的速度赶回了开封,把已经准备亲征的郭威拦住,悄悄地报告了王峻的回答。郭威吓出了一身冷汗,一時間变得非常失态,所有人都看见皇帝突然狠狠地抓住自己的耳朵上下乱提,嘴裡喃喃自语:“几败吾事!”
就這样,后面发生的事几乎完全按照王峻的预判在进行。十几天后,突然间天气大变,风雪交加,北汉和辽国联军迫不得己开始撤退,王峻乘势追击,不仅北汉人损失惨重,就连辽国人也死伤大半。从此之后刘崇再也沒有胆量,也更加沒有力量再进犯后周。
最大的危机渡過了,每一個人包括郭威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气,王峻以個人的聪明才智让新建的王国顺利地熬過了最初的艰难阶段,紧跟着他又带领兵马跟着郭威去讨伐公然叛变的慕容彦超。這一次他身先士卒,率众先登,干脆利落地把這個非凡的节度使干掉,去外侮之后更除了内患。一时之间后周迅速地变得国泰民安,人人都觉得安定和平的好日子已经到来了。
但就是這样,动乱的种子已经深深地埋下了。沒有人意识到,這时的后周已经应该准备一個继承人了,事实证明,就连郭威都沒有意识到這個巨大的危机,他一直都沒有给自己的继承者任何展示能力的机会。相反,王峻却已经走得太高太远。
柴荣,這位后来的周世宗变得越来越尴尬,他此时拥有的资历让人非常的鄙视。請看:郭威做后汉的枢密使时,他是左监门卫大将军;郭威驻防边境时,他是贵州刺史、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等郭威起兵造反时,他留守后方;等刘崇进犯时,由于前线总指挥是王峻,他更加只能在澶州远远观望。
也就是說他从来都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军功,其表现只能让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吃祖宗饭的富家废物。這直接造成了柴荣在执政初期的艰难局面,文官敢于当众向他顶撞,而武将则在战阵之上公然叛变投敌。在目前的郭威朝,则更加助涨了一些权臣的非份之想。就像王峻,他敢于制造出一些事端,向柴荣、更向郭威叫板,来希求更大的权势和富贵。
這样,就沒有了退让,只剩下了胜负,再一次的流血在所难免了。
一個员工是怎样折磨自己老板的(1)
這是個非常实际的命题,相信无论是员工還是老板都会强烈关注,但是细想這也沒有什么,人生不就是在你折磨我,或者我折磨你的過程中度過的嗎?
但是身为当事人,他们的切身感受就会大不相同了。沒有什么折磨是可以不付出代价的,就像王峻与郭威。
刘崇败退,慕容彦超覆灭,這让王峻的声望如日中天,這些都是在他的英明策划和亲自指挥下完成的,所以公平的人民也把這一切的功劳都记在了他的名下。一时之间好评如潮,歌颂不断,王峻成了后周国内人见人爱的大英雄,而王大英雄在飘飘然之际回头看了看,也发现人民的眼睛的确是雪亮的,說的都沒错啊!
于是他就又顺势向旁边看了看,就发现他的顶头上司郭威在這段時間裡的表现可真是够低的,矬得让人不忍目睹。
郭威都干了些什么呢?他在王峻大展雄才,叱咤风云的时候,像是无事可做,非常无聊似的,勉强做了几件婆婆妈妈的小事情。而這些事情之小,之无关紧要,都是自朱温以下无论是后梁、后唐、后晋或者后汉的诸朝诸帝都不屑一做的。
比如說当年终结者朱温先生曾经在攻打淮南的时候,顺手抢了一万多头耕牛,在以往来說這些牛毫无疑问马上就会变成军粮了,可是不知为什么朱温一反常态,千裡迢迢地居然把這些牛都赶回了自己的地盘,還更加变态一般地把牛都分给了当时的农民。农民们惊喜之余才听到了朱温的附加條件,当然看上去是很公平的——从此每家每户要上缴一定的牛租。
但要命的是几十年過去了,這些牛還有這些牛的儿子们都早就死得干干净净了,可每一個朝代的每一個皇帝却都清清楚楚地记着他们当初和朱温签下的租牛合同,牛租一直交到了郭威当选。
要說郭威這人可真是沒劲,他居然觉得都执行了几十年的老政策有問題,而且還无條件地刪除了。
再比如還是牛,相信朋友们還有些印象,我在小文开头处曾经写過,五代十一国时牛皮因为军需必须全部归为国有,如果有人胆敢私藏一寸或者贩卖一寸,就会被处死。而对于养牛的农民呢?他们的任务就更苛刻了,他们要负责上缴牛皮,每年都有定额,达不到的就会被处死。
想想看吧,那個饿得人吃人的年月,你還能养着一头牛,等着它一年两年从小长大,然后再顺利平安地剥下它的皮来上缴国家?!
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农民就此死在了混账的牛皮上。
而特别沒有规矩的郭威居然置军队的迫切需求于不顾,下了這样的一條命令——以后每年民间应交的牛皮,三分减二。而且实在沒有的,可以把牛皮税分摊到田亩上,每10顷地捐牛皮一张,然后剩下的牛皮可以人民自用或者自由买卖。不仅如此,郭威還把盐、酒這些利税大项都开了禁,随便人民做生意,甚至可以和后周国境之外的人做生意,這可真是冒了天下之大不纬,這在军事安全第一的当时,不是鼓励人民裡通外国嗎?而且這些都让国家原有的税收在一定的時間范围内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当时很有一些人冤声载道。
你說郭威這么反常地乱搞,他的国家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正常世界嗎??
而最最让人看不過眼的是,郭威居然把五国十一国裡最最基本的一條国策给改动了。一时之间上层社会人人恐慌,都說国本一动,国将不国,后周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
原来在郭威之前,所有的皇帝都特别地注重国计民生,尤其是粮食是否稳定地高产。为此,所有的皇帝都把劳动力固定,让农民在规定好的土地上耕种,谁也不许跑,跑了就杀头,而且什么都统统是国家的,土地、耕具、牛马、還有你的妻子和儿女,当然也包括你,都是国家的,就算死了也得埋在這块规定好的土地上,以便使之更加肥沃。
而郭威却把一切都无偿地分给了农民,上述的土地耕具等都成了农民们私有的家产,而且還大面积地减免了农业税,把实惠還给了农民。
這些都让后周的官员们看傻了眼,他们不理解郭威這是怎么了,为什么一定要和自己還有国家過不去?而百官之首的王峻在惊讶之余,不禁对之斥之以鼻,郭威何其短智!虎狼屯于四野,国家内忧外患,连后汉原有的国土都被分出去了一個北汉,這样的局势下不去思考怎样收地破敌,却终日理会這些婆妈索事,郭威,你真的让我失望!
由此,一些以前从沒有想過的,也不会出现的想法,渐渐地在王峻的心裡生成了。虽然他永远都不会承认他对郭威有過篡逆之心,但是這都不防碍他开始了对郭威的折磨。
一個员工是怎样折磨自己老板的(2)
话說王峻作为后周领袖郭威的亲密战友,以及后周权力集团的二当家,是每天都要和郭威见面的。两個人见面的程序一般是這样的。
先是王峻必须按照传统向郭威致敬,而郭威的反应总是满脸堆笑,双手相搀,并且這样說:“呵呵呵,王哥,不要這样嘛,你真是太客气了……”(峻年长于太祖二岁,往往呼峻为兄,或称其字)然后两個人就谈起了每天多种多样,但又千篇一律的话题。
谈话的主要內容如下:
某某日,王峻說:“陛下,郑仁诲很让人讨厌,此人绝不可重用。”
郭威:“……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王峻:“我是說绝不可重用……也就是說永远都不能重用。”
郭威:“……啊,這样啊……那好吧。”
某某日,王峻說:“陛下,李重进很让人讨厌,此人绝对不可重用。”
郭威:“……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王峻:“我是說绝不可重用……也就是說永远都不能重用。”
郭威:“……啊,這样啊……那好吧。”
某某日,王峻說:“陛下,向训也很让人讨厌……啊,对,我承认了,其实就是非常让我讨厌,所以此人永远不可重用。”
郭威:“……啊,這样啊……那好吧,既然你都這样說了,那就不重用他……不過我還是要重申一下,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于是谈话就這样每天多种多样,但又千篇一律地进行着。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郑仁诲還是李重进或者是向训,都是一直追随郭威,比王峻资历還要早的郭威嫡系,王峻压制他们也就是在销减着郭威的羽翼。当然,這還不算他在同時間内进行的压制柴荣的行动。
日升月落,长此以往,王峻和郭威的谈话每天都在继续,不管别人怎么看,郭威总是答应着王峻的所有請求。直到有一天,王峻的谈话內容终于有了次前所未有的新鲜创意。
這一天,王峻說:“陛下,王峻也很让人讨厌,把他的枢密使职务撤消了吧。”
郭威:“……啊,這样啊……那好吧。等等!”郭威突然间回過味来,“你說什么?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