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1章

作者:高天流云《如果這是宋史》讲述了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歷史,本就是真
但是不知为什么,胜利后的柴荣闷闷不乐,整天把自己单独关起来,不知他在想什么。

  其实柴荣在后怕。不错,這次他是赢了,赢得非常的漂亮,当时的惊险和绝望,在胜利后就都变本加厉地变成了传奇,让人们更加的对他崇敬,认为他不仅高明而且神勇,简直就是奇迹。但是他自己知道,這次战争之险,险過剃头,他一次次站在了生死边缘,可以說每一次都是他必输必死的绝境……這样下去绝对不行,不是要他每一次打仗都要自己亲自当突击队去玩命吧?!

  那么到底差在了哪裡?

  他冷静地分析,首先是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当时虽然刘崇已经进了后周的国境,而且节节胜利,但是他完全還可以再等一下,尽量多带些军队去迎战。但是他太急于把刘崇赶走了,才有了后来以后周雄厚得多的国力,而且還在自己的国境内,却要以少得多的兵力和刘崇决战的劣势。想一想真是后怕,如果刘词再晚到一天,其实只要让刘崇熬過那一晚,第二天的北汉人就可能会反败为胜。

  更何况刘词還面临過同样逃跑的机会。

  想到這一点,柴荣就又恨又怒。他把自己关起来,主要的問題就是要想清楚,为什么他的部队竟然敢于這样公开地叛变他,這件事弄不明白,他所有的一切就都是假的。那么是因为他的军队本身就不行?不,柴荣随即就否认了這点。還是這些军队,在父亲郭威還有前辈王峻的手裡,就指哪儿打哪儿,绝无折扣,能把刘崇打得透不過气来。那么为什么换了他就這么费劲呢?

  原因就只剩下一点了,就是他自己不能服众。

  意识到這一点,柴荣非常痛苦。他知道自己先天不足,首先沒有战功;二来当王储的時間太短,满打满算不過半年;而最重要的,還是他姓柴而不姓郭(這一点真是无可奈何,虽然歷史上也有称他为郭荣的,但是在人们的心中,他始终不像刘承佑接刘知远的班那样理直气壮)。可這能怪他嗎?他出生在邢州龙冈,本是個庄园主的儿子,只因为他姑姑嫁给了郭威,而且长年沒有生育,才把他過继了過去。那时候郭威正处在人生谷底,别說荣华富贵,就连一日三餐都成問題。而年纪幼小的柴荣就见识非凡,他虽在穷困中,但并沒有嫌弃郭家,相反他动用一切脑筋想办法,居然让郭家能收支平衡,不那么拮据了。当然這中间免不了柴荣日夜操劳,甚至孤身外出和一些商人搭伙,在乱世飘摇中做些小本生意。就這样,柴荣既从小就识得了人间疾苦,又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和郭威结成了真正性质的父子之盟。這种本真的至亲至爱让郭威和柴荣在這一生一世裡都沒有過互相猜疑,所以郭威才会在临终前越過了血亲李重进,把皇位传给了他。

  但是這些能說给什么人听呢?就算說出去又有什么用呢?只会适得其反,人们会更加认为他懦弱,他矫情,他无可救药。

  所以出身啊,是多么的重要……永远都别說什么英雄不问出身低,除非你已经成为了英雄!

  当柴荣把自己关起来,不断沉思冥想的时候,有人报告了一個让他怎么也意想不到的消息。這消息之古怪,让柴荣着实地眨了一会儿眼睛。

  报告說樊爱能和何徽回来了。

  是真的嗎?這两個人居然回来了?柴荣真是纳了闷了,他不明白,這两位高官到底還是不是地球人?做出了阵前叛变,带兵私逃,杀了皇帝的信使,還阻碍了救皇帝的后援部队的事儿之后居然還敢回来!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身边的张永德给了他答案——其实很简单,兵家自古多胜负,打输打赢有什么大不了?谁沒有追過敌人,谁沒逃過跑?而且以后的仗還多着呢,不還得用他们這些人嗎?所以樊爱能和何徽才敢于回来。

  最后张永德面无表情地强调說,這样的事真的沒什么大不了,常有,几十年来一直就是這样的。

  但是柴荣受不了,他想,人就怕转念一想。柴荣在转念之后突然间勃然大怒——与其說之前樊爱能和何徽敢于叛变他,是对他的不忠和蔑视的话,那么這时候還敢再回来,就是对他加倍的侮辱!难道說他柴荣怯懦得连人都不敢杀了嗎?他真的還得依赖這样的混账东西,忍受着虚假的忠诚之后对他冷嘲热讽的嘴脸嗎?!

  但是激动之后,他终究還是有些犹豫,因为无论如何张永德刚才說的都对,他還是得要打仗的,杀人容易,可是杀完之后呢?這样的事是不是真的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這时候有必要說一下张永德了,這個人不久之后就是后周军队中军衔第一的人,为禁军殿前都点检(就是赵匡胤后来的官),他是郭威的女婿,是柴荣的表姐夫,是后周国裡真正的皇亲国戚,所以他对后周的兴衰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他对柴荣是敢于也勇于說话的。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张永德宽厚有量、识人重人,是個难得的好下属更是個难得的好上司。

  敢說话的张永德在柴荣犹豫的时候說了下面這一段话,這段话当时就极为重要,直接改变了后周军队的素质。但是无论是他還是柴荣,都绝不会想到,這段话居然成了歷史转变的一個根本性的契机,给中原汉人的复兴和后周的亡国都同时埋下了伏笔。

  他說——陛下,如果你只想维持现状,那么一切很容易。可是如果你想削平四海,抚有华夏,那么军法不立,纵然有百万勇猛之士,又怎么能为陛下所用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柴荣马上知道了应该怎么办。樊爱能、何徽以及他们部下军使以上七十余人,全部就地斩首,虽然以往有功,但是概不赦免。而且就此通告全军,這就是临阵脱逃,不尊皇命的下场,再有所犯,一律处置。

  从此之后,后周的军纪开始真正的严明了,柴荣用自己的战功和铁腕让每一個人都知道了必须百分之百地服从他。但是他還是有所担忧,那就是吐故之后如何纳新。你杀了那些沒用的,可是有用的在哪儿?

  别忙,张永德的话還沒有說完,他清楚明白地把一個人的名字告诉了柴荣,說就是這個人在柴荣亲自冲锋之后,挽回了后周当时的战局。

  他說——陛下,你应该重赏而且提拔他。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宋史称,高平之战,乃太祖皇帝肇基之始。从此之后,赵匡胤成为了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心腹爱将,在不久之后的后周反攻太原之战中,赵匡胤突然拔升,成为了后周军中一颗迅速升起的新星。

  柴荣在公元954年五月三日来到了北汉都城太原城下,而在此之前,四月中旬,后周的前锋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已经率军先期到达,把太原城围得水泄不通。也就是說,在三月刚刚结束的高平之战后,柴荣根本就沒给刘崇丝毫的喘息之机,立即就着手了反攻倒算。

  可怜的刘崇,他刚刚给“自在将军”建好了新家,自己的家就面临了被抄的危险。于是他選擇了一個非常积极的应对办法,這办法之好,让赵匡胤的子孙们在一百多年以后也同样地效仿。那就是他把皇位马上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刘承钧,所有的国防任务一样不留,全都交了出去,然后彻底休息。

  真是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或许他以为這样柴荣就不会恨他了吧?然后就此退兵?当然,为了活命,他也沒有忘记最最关键的那一线生机。他给他的叔叔,当时的辽国国王耶律述律写了信,信裡不管怎样追忆以前的美好亲情,和以后他会怎样的加倍孝敬,其主要的內容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快来救我——!

  耶律述律真的派兵了,他当然不想让汉人统一做大。可他沒有想到,柴荣不是其他的什么人,你可以让柴荣后退当然也杀了他,但是前提必须是你已经击败了他!柴荣立即分兵,命大将史彦超阻击契丹。他本人命令抓紧時間立即攻城,他的计划很明确,只要能迅速攻破太原,契丹自然绝望退去,而且北汉的其他州镇也会不战而降。

  但是攻破太原,真是谈何容易。歷史证明,不仅柴荣,就连后来的赵匡胤都沒有在有生之年亲身搞定。当然原因多多,但是最主要的還是太原城墙又高又厚,本来就是历朝历代为了国防才修的边境堡垒,哪那么容易說破就破?

  而最重要的一点,還是柴荣刚强峻急的性格让這次战役无法全胜——他太急了,虽然携高平之胜,他衔尾急追,沒给刘崇喘息之机,但也同时沒给他自己准备的机会。以国伐国,怎能如此轻易?

  于是战斗只进行了近一個月,后周的士兵们就战力衰竭了。更要命的是,由于苍促出征,围城不下,粮草已经供应不足。柴荣严禁士兵抢劫,可是五代十一国裡的大兵们一但饿了,就是皇帝的饭碗他们都敢端,何况是北汉境内的老百姓?于是群众基础一落千丈,他们不仅得对付北汉的正规军,還得应付更加玩命的北汉民间游击队。

  形式就此直转急下,這时雪上加霜,一個决定性的噩耗传来,后周大将史彦超在忻口抵挡契丹时不敌阵亡。契丹军团已经突破了防御,正在步步逼近。

  于是不管柴荣再怎样心比天高,他所能做的都剩下一個了,那就是立即退兵。柴荣退了,虽然沒能就此攻破太原,把北汉灭掉,但已经让北汉心惊胆战,从此再也不敢也沒能力主动进攻后周。

  這样根本性的转变,就发生在柴荣即位不到半年的時間之内。在回兵的路上,他還不知道只要再過上一段時間,到這一年的十一月,他此战的另一個战果就将显露。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