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9章

作者:高天流云《如果這是宋史》讲述了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歷史,本就是真
人心已经在片刻之间,就在赵匡胤和小孩子柴宗训之间做出了選擇。真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裡,“点检作天子”的谶言终于還是应验了,只不過晚了两天而已!当时的人对改朝换代是多么的熟悉啊,谁都知道该怎么办,尤其是素以“拥戴”见功的军队。让他怎么還能有办法力挽狂澜?

  但是现实要求他,必须得在极短的時間内想出应变对敌的办法!

  韩通不愧老将,他迅速地作出了一個决定,把目标缩小,具体到造反者赵匡胤本人的身上——去捉拿他的家人,来以此作为阻止兵变的筹码!

  這已经是当时所能想到的唯一可行,并且也唯此一招的办法了。

  他分兵两路,其中一路由他本人率领,杀向赵匡胤在左掖门附近的殿前司官署,希望能在那儿抓到赵家老小;另一路奔向开封城内的定力寺,有人报告,赵匡胤的家人在這一天去了那裡上香。

  左掖门,殿前司……歷史记载,那天迎接韩通的是一阵空前密集的乱箭。

  而就在這时,开封城北陈桥门外,率领大军兵临城下的赵匡胤也同样在郁闷着。眼前就是开封城的大门了,可他就是进不去!

  城上守城的官兵无论如何都不给他开门,不管他是以新任皇帝的名义,還是以前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身份,那一样都不好使,不开就是不开。而且這些守门的大兵還明目张胆地叫出了自己的姓氏——一個姓陆,一個姓乔。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爱咋咋地了。

  出行不利,赵匡胤强压着心头怒火,更强压着一直隐藏着的极度不安,他扭头去看身边的总导演赵普。這时他的疑问完全可以用眼神就表现清楚——這是怎么回事?难道石守信和王审琦沒有接到通知?還是城裡边天翻地覆了,他们都被韩通给干掉了?而现在更要怎么办?强攻嗎?還是要继续封官许诺,哪怕给個王爷也得先进城再說?

  赵普不动声色,数万大军就堵在他身后,僵持在城下,他的主人更加焦躁不安,可他就是不急。歷史证明,他真的是一点都不急,因为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更像是一道搞笑的脑筋急转弯,实在是必须得有一颗时刻活泼灵动的心灵才能想得出来——正对着陈桥驿方向的陈桥门不通,那么我們为什么一定要从這個门进去?开封难道只有這么一座门嗎?

  我們换一個就是了。

  于是歷史记载,当天赵匡胤的造反大军是在开封城外小转了一弯,到了旁边的封丘门,才进去的开封城。

  进城之后,大队人马立即分散,按照主次之分以及危险系数的不同,各自奔向自己分片包干的责任地点。這时候,歷史把一個本来很平凡的任务交给了一個名不见经传的人身上。他叫王彦升,是当时禁军殿前司系统裡的一员战将。接到的具体任务是先回赵匡胤的老巢殿前司官署,给新任皇帝清清路障。

  很简单的任务吧?但是要看由谁来办。這一天裡的王彦升不知是亢奋過度,還是有什么内幕隐情,他把這样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小任务办得震惊当时、流传千古,让人实在是沒法不佩服。

  殿前司的人回殿前司官署,那是熟门熟路,王彦升带着大兵一路狂奔,很快就到了,他正撞上了败退下来的韩通。

  不走运的韩通,他不知道当天驻守在殿前司官署裡的人居然是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本人。這下好了,他正中铁板,但是好在石守信充分领会了赵匡胤以和为贵的工作原则,不和他短兵相接,始终只是弓箭招呼,但就是這样也足以让韩通绝望了。時間,都消耗在挡箭躲箭,步步为营上了。赵匡胤的家人连個影子都沒有见到,可赵匡胤的军队却已经杀到了身边!

  歷史记载,当天王彦升看到韩通之后,突然变得无法克制,他带人就冲了過去,杀散了韩通的部下,杀得韩通上马逃跑,然后一路追杀,直接杀进韩家大门,把韩通本人、他的妻子、长子、次子、三子全部杀害,乱兵之中仅有韩通的幼子韩守琼以及四個女儿活了下来。

  如此赶尽杀绝,毫不留情,我不知道王彦升是過去和韩通有什么私人恩怨,還是他接受了什么特殊的指令,比如满城权贵,除韩通之外一律保全……至于理由,是多么的简单,因为只有韩通才有能力在這时或者将来造反。

  面对残暴的灭门杀戮,赵匡胤在陈桥驿郑重立誓的允诺言犹在耳——不杀后周大臣,不惊犯宫阙府库……可韩通就被杀死在自己的家裡。而且更加令人寒心的是,由宋人编撰的史书中,记载的却是地兵变当日,韩通从皇宫中“惶遽而归”,直接回家,在半道上遇到了王彦升,从而被杀。

  也就是說,从来都沒有韩通为后周的尽忠行为,开封城裡更加沒有過任何的敌对抵抗——一切都是和平进行的,都是绝对符合仁义道德的,赵匡胤的行为是所有人一致拥护赞赏的。

  可是公道自在人心,想想潘美先期进城,韩通随后下殿,如果直接回家,怎么会在半路上遇到王彦升?是韩通在半路看见了個漂亮的MM,多聊了一会儿?還是王彦超会绝顶轻功,他紧跟着潘美就飞进了开封城,并且知道韩通正在哪條大街上,从而发生了這样令人极为遗憾的误会?

  一千多年以后,一個叫海明威的美国老头儿曾经說過,你尽可以杀死一個人,可是你就是沒法击败他。可是在当天的开封,赵匡胤和他的谋臣以及勇士们說,我們尽可以杀死每一個人,而且会让他死得默默无闻,从容平淡。

  那天的开封城终于逐渐地安静了下来,赵匡胤在诸将簇拥中缓缓地登上了明德门。登高望远,只见街市繁华,屋宇林立。

  多么的熟悉……這就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真的属于我了嗎?

  沒有人会再有疑问,這已经是不需要回答的問題。只是在一瞬间,34岁的赵匡胤会在恍惚间觉得时光以及时空的不真实,在他年青时,具体地說在他20岁时,也曾亲眼看见過有一個人登上了开封的城头,微笑着向惊慌奔逃的开封百姓们說:“我也是人,你们不要害怕,我来当你们的皇帝,让你们休养生息。”

  那是曾经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

  不论是汉人還是夷人,赵匡胤都在一瞬间和耶律德光心意相通——多好的一片江山!怎能不让人心动……更怎能让它荒废残败!

  他下决心,要让這片江山更加的繁华昌盛……在他的治理之下。

  這时赵匡胤看到了自己的士兵分布开封城内各处,市面安定如旧,史称“市不易肆”。之后他沒有在城头上再作停留,他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做。因为在总导演赵普先生的笔记本裡早就规定好了一切的行程安排。

  下一步,先回殿前司官署。

  這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皇宫已经近在咫尺,那個高高在上,可以统治万民的至尊宝座已经触手可及,为什么不直接去得到它?這时大局初定,不怕夜长梦多嗎?

  赵普对所有热切期盼的眼神统统视而不见,在他冷漠的表情下,他的心更加的沉静。在他看来,這些人迫不及待的样子真是低劣,人世间有很多需要积极进取的东西,却要用另一种看似羞怯的状态才能完美地获得。尤其在当时的中国。

  就這样,当天赵匡胤就像還在后周上班时那样,直接回到了自己工作生活的老地方,殿前司官署。不仅如此,他還当众脱下了进城时還穿着的黄袍。時間還来得及,他坐下来歇了歇,因为一会儿之后,他需要体力,更需要情绪。

  史称“有顷”之后,三位大宰相范质、王浦、魏仁浦以及一些重臣都被迫主动来见赵匡胤(诸将拥范质等至)。這就是赵普的计划,要赵匡胤等朝臣来觐见,而且這给以后的记史者留下了绝大的发挥空间,因为可怜的赵匡胤在同一天裡,又要被人第二次强暴了。

  好了,我的宰相,我的大人们,你们终于来了……你们可算是来了!受尽了委屈的赵匡胤突然间痛哭流涕,泣不成声,說出了他满腹的不得己,以及……惭愧——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

  請留意,“将若之何?”我现在怎么办?赵匡胤已经六神无主,什么都不知道了。可是沒等范质等大佬說话(质等未及对),那些要命的强暴者突然间爆发,散指挥都虞候太原罗彦环挺身而出,按剑厉声喊出了這几天以来听得叫人腻烦了的行动口号——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

  刀将出鞘,剑甲林立,周围都是杀气腾腾的叛兵,這时候,所有的人都原形毕露了,包括对富贵权力红了眼的大兵们,也包括常年一脸道学,满腔正气的高官宰相们。

  第一個屈服的是王浦,他率先走下台阶,向赵匡胤跪拜,施以臣子大礼。然后谁也沒有料到,第二個就是以骄傲执拗著称的范质(质不得已亦拜)。

  无意笑话他,或许真的是不得己吧,在歷史中,有多少曾经的坚贞,事到临头,比不了冰冷的刀剑。說到底,并不是每個人都会有韩通的勇气。而刚刚在两個月以前才被葬入坟墓的柴荣,你也不要沮丧悲伤了,为了你的后周,已经有了一位死难者。而這时篡夺你江山的赵匡胤,当他的北宋灭亡时,也同样不過只有一位以身殉国的人而已,只不過那位高洁的尽忠死难者姓李。

  這时,终于轮到去做最重要的事了。去皇宫,去做真正的皇帝!

  赵匡胤在新老臣子集体的簇拥中,走出了后周的殿前司官署。這时黄袍又穿在了他的身上,想必這一次可以穿得熟练以及规整些了吧,毕竟不会再有人强制性地摆布他。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