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673章

作者:高天流云《如果這是宋史》讲述了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歷史,本就是真
元军多是小船,宋军的战舰既高且重,双方数千艘战船混战,胜负绝不会在短時間内产生。

  可是夏贵還在抑郁中,高职官员的情绪是很重要的,沒有任何事情能让他们带着情绪工作。夏贵同样跳上一支小船开始了逃跑。

  夏贵身边一名老水兵,船划得非常快,抢在敌我双方的前面最先到达了鲁港,途经贾似道的坐舰,夏水兵向上面高喊——“敌众我寡,势不支矣!”

  贾似道非常感谢提醒,立即鸣金收兵准备后撤。现场一片忙乱,沒有任何人想着迎敌,而元军的战船紧跟着就到了。

  局面是灾难性的,13万宋军狼奔豕突各自逃命,军械辎重全都扔掉,当天长江的水都是红的,飘满了尸体。贾似道本人亡命逃跑,100多裡之后才终于脱险。

  夏贵随后赶到,贾似道连忙召上船来议事,沒說几句,孙虎臣也到了,這人捶胸顿足大哭大叫——“我军无一人用命抵敌!”

  王八蛋,好像他怎么玩命厮杀了。

  夏贵见状哈哈大笑,心情变好:“我可是血战了一场打了好大一会儿。”

  贾似道此时再沒了权威感,甚至不敢责问两人的战败责任,只是连连发问,此后怎么办。夏贵哈哈一笑,军队都這样了還打什么,您召集溃兵退守扬州,保着皇上去海上避难吧,俺去死守淮西。說完扬长而去。贾、孙两人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只好驾船去扬州。

  第二天,上游的溃兵沿江而下。贾似道大喜,连忙派人举旗去召集。不料沒一個人响应,溃兵们指着船破口大骂,要不是贾似道跑得快,很可能会被自己人干掉。

  丁家洲之战结束,南宋输掉了所有,连最后一张安慰牌贾似道也失效了。神圣无比的师相成了江南笑柄,有人還特意做了首诗。

  ——丁家洲上一声锣,惊走当年贾八哥。寄语满朝谀佞者,周公今变作周婆。

  失败使人失去一些东西,比如权势、地位;失败也会失人得到一些东西,比如理智、清醒。贾似道战败,他的官途之路是断了,临安城裡一片喊打喊杀声,以他的亲信,曾经对抗丁大全的太学生领袖陈宜中上书谢道清,要求杀贾似道以正其误国之罪。

  谢道清拒绝,她认为一场战争的失败就杀了大臣,是宋朝所沒有過的事,太血腥、太過分了,“失待大臣礼”。同时,她也拒绝了贾似道从前线费尽了周折传回来的信。

  贾似道建议她立即解散临安朝廷,马上坐船出海,在海上重新建立政权。他的大脑重新恢复了些许的理智,经過亲身接战,确信南宋再也沒法挺過這次劫难。

  谢道清再次拒绝。

  這個老妇人的心理是绝对传统的,之前沒有发生過的事,她绝对不去做,更从心裡往外地认定绝对不会发生。不杀贾似道如此,不迁都海上亦如此。

  做出下面這個决定,還是如此——传诏天下兵马勤王。

  多么的传统啊,谢道清仍然還认为這是从前的世界,甚至是北宋灭亡时的世界。很快,现实让她震惊到呆滞,拥有半壁江山的南宋,居然只有三支部队应诏。

  一支是郢州张世杰;一支是湖南提刑李芾,兵很少,只有3000多;一支来自赣州,应诏者名叫文天祥,带来了近10000名士兵。

  文天祥,公元1236年生人,时年38岁。初名云孙,字履善。进士出身,中状元之后,改名天祥,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顶级履历表并沒能让他仕途顺畅,這人与每個时期的权臣作对,一次次地贬官、罢免、致仕,元军渡江,临安勤王时,他任赣州知州。

  回到现实,发明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正确最伟大的理学,并贯彻执行了几十年的南宋,比起北宋末年时都可怜,太皇太后亲自下诏喊救命,全国只有3個人伸手。可悲乎,可怜乎,可笑乎?

  与之对应的是,读圣贤书满口仁义道德的各级官员们纷纷降元,广德军、岳州、滁州、宁国府等州军皆降,最终连坐镇江陵府的南宋京湖宣抚使朱禩、湖北制置副使高达也投降了。方面大员、京湖重镇,不战而降,有他们带头,江南几乎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全倒。

  大江南北,只有一個地方還在坚持。李庭芝、姜才,扬州。

  贾似道、孙虎臣早就离开了扬州,這座陷在元军汪洋中的孤城,将是宋人最后仅存的两座象征式存在的标志。

  贾似道被贬去了婺州安置。婺州的百姓听說他要来,贴出了好多的大字报来驱逐。這一次民众的意愿被满足了,陈宜中借题发挥,极力要求重处贾似道,不杀也要贬得远远的。谢道清焦头烂额之余再不愿为這件事折腾,同意了。

  宋廷贬贾似道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今广东龙川)安置,籍沒家财,克日出发。這個处罚从表面上看仍然太轻了,可押送贾似道上路的人很有内幕。

  会稽县尉郑虎臣。

  郑县尉的父亲曾经因罪被贾似道发配充军,早就有心报复,這次心想事成,临安居然点名把這件事交给他做,真是太高兴了。

  郑虎臣欣欣然赶去押运,先把贾似道的家人驱逐一空,再把贾似道坐的轿子去了上盖,南方秋天的毒太阳顿时直射贾似道的脑袋。就這样一路晒着向广东进发。一路上,轿夫杂役们“唱杭州歌谑之,每名斥似道,窘辱倍至”。

  贾似道不为所动,坚持着不死。

  行至南剑州(今福建南平)黯淡滩,郑虎臣說,此处水甚清,何不自投其中以死?贾似道摇头,太皇太后许我不死。

  這就难办了,违圣杀命官,是犯死罪的。可是郑虎臣不管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贾似道死,不惜任何代价。

  当走到了漳州木棉庵时,贾似道得了痢疾,一日大泄数十次,搞得奄奄一息,可仍然不死。郑虎臣火了,他闯进了茅房,抓住在虎子(坐便器)上的贾似道一顿拳打脚踢,好一番运动之后,发现贾似道還是沒死……奇怪加郁闷,郑虎臣举起贾似道狠狠地往上砸了下去,這一次,他的愿望终于达到了。

  贾似道死了,他是死在国家大义上,還是死在私仇报复上呢?這個有目共睹,顺便說一下,不久后郑虎臣也死了,被真正的幕后黑手陈宜中杀了灭口。

  当此存亡之际,杀奸佞都暗箱操作,比北宋灭亡时杀六贼的闹剧都低劣。

  很多人把南宋的灭亡归结于贾似道,更多的人举手赞同,认为再对也沒有了。贾似道专权误国,贾似道置襄阳于不顾,贾似道……等等等等。

  到底怎样,用敌人的话来驗證吧。

  南宋灭亡一段時間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在元大都(今北京)召见原南宋的一些降元的重要将领,问一個他不解,歷史也不解的大問題。

  ——你们为什么這么容易就投降了?

  诸将气愤填膺,集体怒骂——贾似道专国,礼优文士而轻慢我辈,臣等久积不平,故而望风降附。

  忽必烈何等样人,英明神勇绝不在中原历代开国明君之下,岂难被几计常规级马屁放倒。他哈哈一笑——贾似道确实是看不起汝辈,就算這样,也只是他一人之過。宋国主可曾亏欠過汝辈?何以如此轻易辜负宋恩?依我之见,贾似道看不起汝辈,实在应该!

  一语道破根底,贾似道有千百般不好,既不能掩盖抹杀他早年的功绩,更不能为其他汉奸卖国贼王八蛋们买单。各說各的事,贾似道一人怎么会导致整個民族的沦丧?!

  元军继续南下,在焦山南北宽阔的江面上遇到了强大的抵抗。张世杰率领平江都统刘师勇、知寿州孙虎臣以万余艘战船横遮江面,并且约李庭芝出瓜洲,张彦出常州趋京口,三路夹击元军。

  种种原因,张、李皆失约不到,张世杰以一旅孤军,与南侵元军的水师对决。张世杰久在军旅,心怀忠义,有着第一流战将的某些素质,可是致命的弱点同样让人无语。

  他是陆军,水战是彻底的外行。

  此战他以必死的决心出击,下令把战船以10艘为一個单位用铁链拴在一起,为了平稳,再集体下锚,非有军令严禁起锚,违令者斩。

  ……他一定沒读過罗贯中的小說。

  罗贯中是明朝人,《三国演义》成书要在125年左右之后,要张世杰临战穿越取经,着实地不近人情了。可偏偏对面的纯陆地生动物蒙古人瞬间就看出了门道。

  元军水师主帅阿术哈哈大笑,“彼可烧而走之也!”

  当年曹操的军队是怎么死的,這时南宋的水军就是怎么完蛋的。元军善射者乘巨舰抵近,火矢雨发,宋军“篷樯俱焚,烟焰蔽江”,想战无从战起,想逃,张世杰牌铁链、铁锚稳如泰山,除了部分及时跳水,水性高强的,都被烧死在江心裡。

  张世杰大败逃走。

  此战過后,战争的态势明朗了,南宋再沒有成建制的机动力量阻止元军。元军再次分工,伯颜率主力直扑临安,阿裡海涯攻湖南,宋都带攻江西,一举断绝南宋东西纽带,阿术折返向北攻扬州,阻止宋军从淮东方向援救临安。

  重点永远在临安。

  伯颜的主力大军风卷残云般掠過江南大地,一路上攻无不克,招无不降,见证了传說中天堂一样美丽富饶的桃花石世界,更陶醉于砍瓜切菜一样轻松愉快的进攻之中。忽必烈要他慎杀,還杀什么嘛,這回可真是我来、我见、我征服了。

  直到临近常州城。

  常州知州姚訔、通判陈炤、都统王安节死守常州,宁死不降。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