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6999-2010《人民幣鑑別儀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簡介

作者:滴水成冰(http: 20827 eduol cn inde
打開文本圖片集

  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和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全國防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於2010年7月組織、完成了“GB16999-2010《人民幣鑑別儀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修訂報批工作。

  2010年9月26日,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頒佈了該標準,自2011年5月1日實施。

  GB16999-2010《人民幣鑑別儀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爲強制性的,即全文強制。其技術要求遵循“以真鑑假,以假鑑假”的技術原理而制定。

  可以說,標準的出臺,“十年磨一劍”!爲產業界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爲貨幣鑑別技術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平臺,爲提高鑑別儀防僞識別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一、標準制定及實施的意義

  1.修訂的背景

  GB16999-1997《人民幣僞鈔鑑別儀》國家標準,自1997年10月5日被批准發佈,於1998年7月1日實施以來,爲規範“人民幣鑑別儀”研發、生產和市場秩序,防範金融風險,打擊假幣犯罪行爲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着人民幣防僞技術和防僞鑑別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發展,原有的國家標準已不適合新形勢的需要。

  1)GB16999-1997《人民幣僞鈔鑑別儀》是針對第四套人民幣防僞技術而制訂的。時至今日,人民幣版本及防僞技術已經歷了自1999年10月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和2005年新增強版本的兩次防僞技術升級,它的整體防僞技術水平較第四套人民幣有了質的提高和飛躍。

  2)隨着犯罪分子或犯罪集團僞造貨幣(僞造幣、變造幣等)技術的提高,出現了HD90等假幣猖狂矇騙低端點鈔機或矇騙羣衆事件的時有發生,給人民幣信譽、國家金融和羣衆經濟財產造成損失,也給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帶來巨大危害。

  3)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國際地位的提升,國際經濟交往的日益頻繁,對人民幣安全、鑑僞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爲了有效打擊制、販假人民幣活動,保障人民幣正常流通,維護人民幣信譽,保護國家和人民羣衆的利益,維護鑑別儀產品市場的健康發展,針對現行流通的人民幣,亟待對GB16999-1997《人民幣僞鈔鑑別儀》國家標準進行修訂,提供滿足市場和形勢需要的鑑別儀。

  2003年6月7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下達《2003年制修訂國家標準項目計劃》的通知”立項批准,下達了《人民幣僞鈔鑑別儀》國家標準的修訂任務,計劃編號:20030673-Q-469,由全國防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防僞標委會)歸口,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司(原)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等單位負責起草。

  2006年6月30日,爲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標準的急需,在完成國家標準清理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重新下達了2006年第一批制修訂國家標準項目計劃,進一步明確、落實了該項國標的修訂任務,要求三年內完成。

  2.修訂依據

  “標準”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每一次的修訂都需要滿足特定歷史時期的需求。

  1)標準實施後需要複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13條和《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第20條要求,需要對標準進行復審,複審週期一般不超過5年。截至目前,“GB16999-1997《人民幣僞鈔鑑別儀》”國家標準已經貫徹實施十二年了,從複審角度看,該標準需要修訂了。

  2)人民幣防僞技術及印製技術的發展需要完善標準

  現行流通的1999和2005年版人民幣,由於採用了新的防僞技術和印製技術,1997年版標準規定的技術內容已不適宜,需要修訂、完善。

  3)制修訂國家標準計劃要求

  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下達2006年第一批制修訂國家標準項目計劃的通知”中,已批准立項對該標準進行修訂,要求三年內完成。

  3.修訂與實施的意義

  新版國家標準GB16999-2010《人民幣鑑別儀通用技術條件》的頒佈、實施意義重大。

  1)爲提高貨幣鑑別儀防僞識別能力提供銳利武器和基礎保障——提升鑑別儀產品鑑別技術和鑑別能力(核心質量)爲銀行、商業網點等現金收付場所選擇質優技高鑑別儀產品提供可能;

  2)引領和規範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明確該系列產品所必須達到的技術和鑑別性能、質量標準的要求,供生產方提高產品質量和鑑別能力;

  3)安全防範,維護人民幣信譽,爲社會穩定,促進貿易和經濟發展,保護消費者和國家利益做出防僞標準化貢獻。

  新版國家標準的頒佈、實施,爲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技術依據,對於構築牢固的、不可逾越的貨幣真僞識別防線,具有深遠意義。

  二、與1997版標準相比,具有兩個標誌、7個突破

  新版國家標準與1997版標準相比,繼承、發展了老版標準的技術內涵,以1997版標準爲基礎框架,吸收近幾年國內外防僞技術及人民幣防僞先進技術內容,進一步豐富、提升了鑑別儀的鑑別技術和鑑別能力等主要性能的質量要求。

  1997版到2010版標準,其主要變化表現爲:“兩個標誌”、“七個突破”。

  1.兩個標誌

  從1997版標準發展到2010版標準,在制修訂、編制過程中,標準經歷了以下兩個標誌性的基準點。

  第一個標誌是,“手點”到“機點”——“手工點鈔”向“機器自動化點鈔”轉化

  1997版標準顯著特點是爲“手點”方式轉變爲“機點”方式、或手-機結合方式做基礎。爲實現鈔票自動化處理,提供了規範和物質基礎(機具)。在機具管理上,是一次質的飛躍。

  第二個標誌是,“機點”到“機點驗”——由低級向高級演化

  隨着防僞技術的發展,鑑別技術的提高,以及不法分子造假手段翻新,對機具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新版標準制訂中需要研究的首要需求。2010版標準在制定時,增加了對鑑別方式及技術的調研與分析,在提高鑑別能力上,做深入、重點研究,注重機具“驗鈔、鑑僞功能”的技術要求和能力提升,爲實現機具鈔票“點鈔、驗鈔”自動化處理再次新飛躍——又好又快的發展奠定基礎。

  2.七個突破

  老版標準在實現“手點”到“機點”轉變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新版標準如何在這一已突破、逐步走向成熟的機具方面,再有所作爲,在“質”的方面有所新突破——除在“機點”功能上下功夫外,更需在“驗”上做功夫,增加機具核心鑑別技術,提高鑑別能力。2010版標準在以下七個方面有了突破。

  1)理念突破

  “以真鑑假,以假鑑假”的技術原理,奠定了標準理論基礎,爲打、防假貨幣實踐(或反假貨幣活動)提供了理論指導,標準文本中的技術要求,皆是圍繞這一核心展開。

  通常,爲反假貨幣,老版本的人民幣僞鈔鑑別儀工作理念是“以假鑑假”,這僅是權宜之計,其帶來的不足是:與真鈔採用的新防僞技術、措施和印製技術聯繫得不夠緊密。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不法分子僞造假幣採用的手段不同,其假幣表現的形式千差萬別。這樣造成鑑別儀反假幣工作總是處於被動追蹤、破譯和封堵的不利局面。

  現在“以真鑑假”,就是憑藉本能的主動防僞措施內定方案,設計機器的運行程序、對鈔票進行實物比對檢測,做出鑑別。新版標準研製中,密切聯繫新版人民幣的新防僞措施及印製技術,研究鑑別儀反假貨幣機理,以查驗貨幣上的防僞特性作爲設計鑑別儀反假幣的(主)思路,將查驗到的防僞特性是否與真幣防僞特性相符合作爲判斷真假貨幣的首要條件——即實現對人民幣“真”或“僞”的唯一性判別。

  可以說,查驗貨幣上的防僞特性,是本次標準編制、研究的一項重要技術內容。

  2)功能突破

  在新版標準研製過程中,突出“驗”的功能研究,爲實現機具質的提升、號準脈。標準在起草、編制中,對鑑別儀的技術要求進行科學分類,篩選產品特性及技術指標,在分析清楚產品質量特性之間關係的基礎上,突出真正重要的特性,將鑑別儀產品特性分爲:鑑別性能和常規性能要求。目的就是將研究、修訂重點放在鑑別功能上,突出鑑別“驗”的管理需求。做到“主次分明”、“寬嚴適度”。標準起草工作重點圍繞這一主線展開,併爲之服務,科學、合理地將涌現出的高新技術引入標準。

  “鑑別儀產品特性分:鑑別性能和常規性能要求”——這一思路的出現,也是目前先進的“模塊化”管理思想在標準中的體現;爲未來標準進行“模塊化”管理、編制提供了條件和可能,爲永葆標準水平不落伍,打下基礎。

  3)思路突破(創新)

  思路即出路。觀念決定行動,沒有觀念的轉變就不會有新思路的突破,就不可能在技術要求上取得這樣較大的進步。

  爲持續提升機具鑑別能力,爲機具不斷引入新技術創造條件,促進技術進步。在判別機具鑑別能力時,引用“動態評價,動態管理”考量思路。即引用“測試樣張”作首要評價基礎,並隨着防僞新技術發展、不同時期、仿真程度不同的假貨幣顯現,提升“測試樣張”難度,發揮“水漲船高”效應。通過嚴格“測試樣張(即動態數據庫)”樣本技術要求,完善測試方法,保證試驗中測得的“漏辨率”和“誤辨率”指標數據準確、科學,保證產品鑑別能力的時效性和權威性。從而促進機具鑑別技術持續改進、不斷提高。

  “測試樣張(即動態數據庫)”樣本對評判“鑑別儀”鑑別質量優劣,有着直接影響。有什麼樣的測試樣張,就會有的什麼樣的“漏辨率”和“誤辨率”數據,就能評判出具備什麼樣技術水平的“鑑別儀”產品。“漏辨率”和“誤辨率”這兩項技術指標,是考覈鑑別儀鑑僞能力的核心指標,也是鑑別儀鑑別(查驗)人民幣防僞技術重要指標的體現。一定意義上,無論鑑別儀具備多少種鑑別技術,最終皆可從這兩項指標上得以檢驗和反映。

  標準這一管理思路的轉變,也是機具設計、生產理念創新的體現——圍繞真的貨幣做文章,將高新技術的設計放在先,避免盲目性,增加主動性,使機具的生產更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

  “測試樣張(即動態數據庫)”引入標準(應用),是2010版標準的第三個突破。

  4)考評突破(創新)

  在新標準中,根據機具產品特點和市場需求,提出機具產品分級考覈、評定要求,爲充分滿足市場用戶及生產企業需求,提供可能。標準中按鑑別性能將鑑別儀產品分爲A級、B級和C級三個級別,A級爲最高級。產品考評的這一要求,帶來如下四大優勢:

  一是明確界定低端和高端產品的技術要求;二是爲用戶或消費者正確選購產品提供參考依據;三是爲真正具有技術實力和良好服務的產品發展,實現優質優價留下空間;四是爲規範市場秩序提供評判的技術依據。

  5)識別技術突破(創新)

  將人民幣上的“冠字號碼”識別作爲標準的一條技術要求提出,這還是我國國家標準和鑑別儀機具行業首次,具有重要意義。

  “冠字號碼”是人民幣的“身份證號”,在現鈔流通、運行管理和公共安全等日常生產、生活經濟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冠字號碼識別技術”引入標準(應用),必將對鑑別儀機具技術發展及應用、現鈔運行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和保護銀行、商業及消費者合法權益,產生深遠影響。

  6)“發展”定標準——爲新技術的誕生預留髮展空間

  爲解釋“發展”定標準這一觀點,在此引用恩格斯說的一段話。1893年恩格斯在回答法國《費加羅報》記者提問時說:“對未來社會的描述,我們沒有最終目標。我們是不斷髮展者,我們不打算把什麼最終規律強加給人類。關於未來社會組織方面的詳細情況的預定看法,您在我們這裏連它們的影子也找不到。”。這就告訴我們,標準的確立,沒有一勞永逸的現成方案,要從發展的角度審視、總結標準。可以這樣說,“是從歷史事實和發展過程中得出的確切結論。不結合這些事實和過程去加以闡述,就沒有理論價值和實際價值”。標準的修訂、確立過程,也正是遵循馬克思恩格斯總結的人類認識規律,歷練、提高、總結的結果。

  標準中“鑑別技術種類劃分”的修訂、確立過程,就是上述思想的集中體現。“鑑別技術種類的劃分”是提高“鑑別儀”鑑別能力的基礎,也是鑑別能力考覈的依據。它是按照聲、光、機、電、磁等技術分類,結合貨幣上(設計的)機讀特點和機具設備識讀實現能力而篩選確定的。是目前技術發展水平的體現(總結),也是未來技術發展的基礎。標準修訂中首先對成熟技術進行總結;還要對未來發展空間做出預留的安排。如標準表1“序號12其他鑑別技術”的規定,不僅僅是標準技術分類思維上的一個看似簡單週密考慮,而是要爲未來新誕生的技術,預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根據人民幣防僞技術屬於國家機密這一行業的特殊性,標準修訂、編制時,要從識別、鑑別人民幣防僞特徵及其屬性的通用性等方面多下功夫,把握標準技術內容和水平,設計考覈指標與評價方法。爲鑑別儀的應用和管理提供科學、合理的技術依據。同時,也爲新涌現或可能出現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留有發展餘地,鼓勵創新和產品升級,保證標準技術指標的可擴展性。

  7)“科學”定標準——爲鑑別儀新產品的誕生進行科學、超前佈局

  標準名稱的命名,要着眼於爲鑑別儀新產品的誕生進行科學管理,超前佈局,要具有一定高度的概括——“通用性”的技術要求。標準名稱由原《人民幣僞鈔鑑別儀》修訂爲《人民幣鑑別儀通用技術條件》。刪除過去不科學的“僞鈔”稱謂,增加“通用技術條件”的內容;明確、建立“鑑別儀”機具設備是成體系配套的,爲金融機具管理與研究工作提早佈局。目前由兩級構成,第一級(層)爲:鑑別儀;第二級(層)分:點驗鈔機和驗鈔儀。

  同時,本標準是鑑別儀的通用技術條件,用統一的原則分類產品,對鑑別儀的共性指標和防僞特性提出要求,做好產品通用性技術條件的規定。同時兼容由於鑑別儀在品種、規格、使用場合的多樣性,導致市場對其特性指標需求及檔次差異較大,對於具體產品的個性化指標,允許其在產品標準及供貨合同中另行規定。即人民幣鑑別儀標準將由以下方面系列標準構成:第一層爲人民幣鑑別儀通用技術要求;第二層包含a)點驗鈔機特殊要求;b)驗鈔儀特殊要求等;第三層,在第二層的分類基礎上,再分各具體技術產品鑑別儀標準。這樣,按產品內在聯繫儘可能地成套編制標準,保證鑑別儀機具系統完整和協調,發揮整體效能,提高整個社會反假幣鑑別儀的技術水平。

  核心理念是,該管的一定要有要求——管住!該放的也要有體現——靈活(規定)!這也算是2010版標準的第七個突破吧!

  三、展望

  標準是多年行業技術成果積累、科技智慧的結晶;也是現階段技術發展的總結和多方協商結果;其實施的效果必將與日顯現,產生顯著作用,爲淨化市場,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維護國家貨幣信譽,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貢獻。

  ——使整個機具行業朝更良性方向發展;

  ——會滿足更大部分消費者的利益及需求;

  ——促使行業重新洗牌。一些運作不規範、無力提供優質產品的企業會被淘汰。

  同時,隨着標準的實施,標準也必將會不斷接受檢驗,促進標準的改進,從而進一步推進標準水平的提高。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假幣鬥爭的過程,就是假幣形式不斷多樣化和反假幣手段不斷完善這樣一個拉鋸式的對抗過程。”新版標準的頒佈實施,必將發揮作用,產生深遠影響。

  最後,請允許我引用一位長期從事國家貨幣發行、反僞造貨幣、金融機具管理與研究等工作的現鈔貨幣專家的話來做結束語。

  ——“我國居世界現鈔發行之最!假幣案發就像大米生蛾蟲一樣,只要有現鈔貨幣存在,即有假幣滋生;在價值規律作用下且體現着長期的特點。”

  ——“無知和不學是前行和功成名就的天敵。”

  讓我們爲“中國金融機具的市場走向世界去,創造奇蹟”而努力!

  讓我們爲“人在旅途(職場),把握自己;有的放矢,改寫自己;燦爛明天,加入自己;成就事業,多靠自己”共勉吧!

  注:本文作者爲全國防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祕書長、全國第二屆註冊防僞技術專家、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國家註冊審查員。多年從事標準化工作,參與了“GB16999-2010《人民幣鑑別儀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修訂、編制、報批等全過程起草工作,是該項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之一。本標準由全國防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18)提出並歸口。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