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快穿] 第30节 作者:未知 火车哐哐往前走,午餐時間到的时候瑞和就见郑宁等学生去找乘务员沟通,陆续搬回来二十七份午饭。瑞和去领了两份,還到水房打了热水来。 周教授喝了两口热水润喉,這才开始吃饭。 火车上的伙食并不美味,米饭蒸得太硬,白菜炖得烂烂的沒有油水,唯一一個肉菜是豆腐肉末,裡面也尝不出什么肉味,還齁咸。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抵达洛川,瑞和跟着老师们先到招待所,稍微休息之后就直接出门了。 瑞和听郑宁介绍說,洛川新挖出来一個古墓,不過似乎已经被盗墓贼洗劫過几次,留存的东西不多,似乎是唐墓,具体是唐代哪個時間的何人的墓,到现在還沒有定论。柏杨大学争取到来考察的名额,就有帮着目前正在考古的团队挖掘出更多信息,以及带着本校考古学研究生来做实地考察的意思。 坐车到达地点时已经又過去一個小时,瑞和完全沒有這方面的经验,看着郑宁等人随身携带的工具包十分好奇。周教授见他很感兴趣的样子,就說:“這次带你来就是让你开拓一下眼界,考古学注重实践,你现在学的都是理论,這次要睁大眼睛好好看,多加思考。也不要干看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拿着笔记本多写多记,听到了嗎?” 瑞和应下,更加用心地看、听。 這次考察持续了六天,第七天早上他们就坐火车回到京都,下午就到。瑞和回来后立刻整理笔记,還要写周教授布置下来的作业,而第二天就是周一,学校的课程再次开始,十月份上旬瑞和很是忙碌了一番,直到下旬才终于得空。 十月十三,瑞和接到了家乡的来信,李大水在信纸上龙飞凤舞地写:小山!我有儿子啦!七斤二两! 瑞和露出喜悦的笑容,立刻去百货大楼买奶粉和麦乳精等礼物,在附寄的信上說:“听到這個消息我很为你高兴,等我寒假回家一定要好好抱抱我大侄子……” 新生儿的出世总是让人高兴,它代表着希望的延续。 同时也是一种敦促前进的动力。 瑞和再一次思考起今后要走的路来。周教授在考察队返程的火车上问他对今后打算。 “你有沒有读研究生的计划?” 那天,周教授這么问。 第48章 穿越1972(二更) 周兴桂這么问并不是兴之所至,他已经考虑過一段時間了。他觉得瑞和是個好苗子,年纪不大性子沉稳,虽然不是他教過最聪明的学生,却是他见過最勤勉的学生之一,周身带着一种“岿然不动”的淳朴气质,這样的人才其实很适合走歷史学這條路。 歷史学相比其他专业是枯燥的,那些浩瀚的史学资料是日常最普通的工作,如果想要持续不断的鲜花和掌声,不可能。 周兴桂看重瑞和的脾性和品行,觉得這样的学生很适合走深入研究歷史学的道路,一定能在歷史学上有建树。 本来,考研的時間還早,数一数還有三年多的光景,不過周兴桂觉得如果对方有這個想法的话,从现在开始他就能开始进行相应的引导,有方向地学习会更加事半功倍。 瑞和不知道周老师心理的想法,听周老师问他有沒有考研的想法,如果有的话可以考虑一下跟着他学中国古代史时他還有些受宠若惊。 “我明年就不带本科生了,如果你以后想考研可以来找我。” 自己一直尊敬的老师其实对自己也有几分肯定——如果看不上自己,怎么会提出让自己做他的学生呢? 对瑞和来說,先涌上心头的是惊喜,然后是迷茫。 床上,瑞和翻了個身,在脑子裡问系统460:“系统,你說我要读研嗎?”他的上大学计划裡沒有读研,他本来是计划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分配的工作岗位的。 系统460回答說:“宿主可以综合考虑一下,看看哪种選擇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瑞和不太喜“收益”這個词。在学术气氛浓郁的柏杨大学裡呆久了,他似乎也染上了清高的味道。 学习就是学习,怎么能用收益来估量呢? 可是现实還是将他从不切实际的幻想拉回来,他确实应该综合考虑一下。他对研究生不太了解,觉得自己应该先去打听一下。 他心裡是想继续学习的,按照目前的学习进度,他觉得本科四年的時間并不够。若是還能多读几年,他心裡愿意。 瑞和打听了两天,询问了上基础课程的几個研究生。歷史系的课程并不是只有本班同学,本系的研究生有的是跨专业過来的,所以需要修习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瑞和认得几個,向他们咨询后得知,研究生读三年,享受教师待遇,能够直接进入图书馆的书库,一次性能借好几十本书。除此之外和本科生一样免学费免住宿费,也有生活费补贴,也就是助学金。 “這么算来和读本科差别不大。”瑞和松了一口气,他是万万不想从姐姐那裡拿钱读书的,既然读研究生国家也有扶持补贴,他自己再继续勤工俭学一些,生活费肯定够用,自己就能全部料理了。 沒有了后顾之忧,瑞和再考虑了两天之后去找周教授给出自己的答复,拿回来了两大张的书单。 周教授說:“你先看书吧,打好基础。” 日子過得飞快,大学的第一個寒假到来,瑞和买好火车票带上行囊,踏上了回家的旅途。這次回家他将生活用品再次带了回来,沒办法,家裡就他一個人,再置办多一套太浪费了。這一次他特地买了一個大大的帆布袋子,袋子裡装满了送给家人朋友的京都特产。 這一次回家坐火车比上一回艰难多了,火车上都是人,瑞和一直沒机会补到硬卧票,就這么从头站到尾,到家时觉得双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火车站人流涌动,抬眼望去密密麻麻都是人。自从年前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大学裡对此也颇有讨论,直到這一次搭火车回家瑞和才真切地意识到,真的不一样了。 每一处停靠的站台都有小贩在叫卖着货物,早已不像年初那样偷偷摸摸,遇见工商局的人就慌张逃窜。 瑞和买了一些特色小食打算回家给家人好友尝一尝。 下车出客运站后,瑞和拽着两個帆布袋艰难地挤出人群,還沒過马路就听见有人在大声喊他:“小山!小山!這裡!”他一回头就看见一個陌生的女同志在向他招手,他有些困惑刚想开口询问,他身边有一個青年就高声应:“妈!我在這!” 瑞和挠挠头继续往外走。 客运站外面围了许多人,都是在接自己的亲朋的。他沒给家裡人說自己的归期,于是打算自己走回家去。 沒想到走出五百米他竟然看到一座簇新的公交站,他新奇地坐過去,见上面沒有线路牌,就问正在排队的其他人:“公交车站是什么时候建的啊?” “就国庆节那会儿!” 瑞和又问:“车往哪裡去?有沒有去上美村的?” “上美村?哟那你得坐9路车,第一次坐是吧?有沒有散票子?两分钱坐一次,你先把钱准备好。” 瑞和谢過好心和他介绍的婶子,赶紧先掏出两分钱。等了快一個小时沒等到,瑞和有些着急,一旁同样在等九路车的小孩老神在在地說:“别着急,习惯了就好。”把瑞和逗笑了。 五点半的时候才来了一辆,裡面已经有满满的乘客,司机喊:“往裡面挤一挤!挤一挤!嘿你這個包别拿上来,占地方,绑车顶上去!” 家乡的公交车比京都的小一些,可坐车的人可不少,瑞和被挤成肉夹馍裡那片薄薄的肉,下车的时候左脚拌右脚,晕乎乎地差点把自己绊倒。 他站在国道路口,看着周围熟悉的景物不由得有些感慨。提上行李他往上美村的方向走,走了十来分钟开始遇到熟悉的乡邻,這個问: “我們大学生回来啦!” “从京都来?是不是坐飞机来的?” “提這么大的包,京都的包都比咱们這裡的好看哩!” 一传十十传百,瑞和身边围了更多的人。好像他上京都读了一年书也变成了“稀有物件”,都争相来看热闹。瑞和的脸都要笑僵了,边打招呼边說: “不用不重我自己提。” “小六也要高考了?那可得好好努力,行,回头他有問題可以来问我。” “沒有,真沒对象!” 就在瑞和艰难地在热情的乡邻包围中前进,尴尬地回答自己终身大事的問題时,他的救星终于到了。 李大水一声大喊:“小山!”然后将自行车一放就冲了进来,一把将瑞和抱住:“你可回来啦!怎么沒先告诉我我去车站接你啊!”然后咻咻地将瑞和的行李接過去,“走!回家!你家我前天刚给你大扫除,打扫得可干净了!” “哎哎大水啊我們還沒问完呢,你怎么就把人拉走了——” 李大水嘿嘿地笑:“婶子,我們小山坐车要坐八天八夜呢,现在肯定累了,改天聊改天聊哈。”說着将行李一边一個挂在车把上,招呼瑞和上车。 “走咯!” 瑞和看着车轮滚過的地面,问:“铺路了?” “对啊,夏天修的,不過就這一截,到前面大榕树下就沒了。” 果然到大榕树之后,后面的路還是颠簸的土路,车子滑過去卷起漫天的尘土。 家乡尘土的味道也有一种熟悉感。 瑞和在心裡笑自己突然文艺的情绪,期待地问李大水:“我侄子起什么名字?” “我爸起的,說叫李伟军,小名儿叫土土。”李大水压低声音微微转头說,“他悄悄去找老瞎子算命,老瞎子說我儿子命裡缺土。” 瑞和笑了:“這名字听起来也挺好的。” “嗨!随便喊,我們平时都喊他狗蛋蛋。” 两人许久沒见,彼此都有很多话要說,李大水将自行车蹬得飞快,很快就到瑞和的家。 招弟正在院子裡洗菜,听见声响抬起头来,有些陌生地看着瑞和。不過她认得李大水,脆生生地喊:“大水叔叔。” “哎,招弟啊,這是你小叔,不认识啦?” 瑞和对招弟笑了笑,招弟有些怯怯地低头,抱着铝盆跑回家。 “這丫头肯定是忘了你了,我看也是,你现在可比上学之前瘦多了,不是写信說学校生活很好嗎?怎么瘦了這么多?” “是我长高了,也沒瘦多少。” 李大水帮着将东西收拾出来,有些埋怨地說:“不是叫你不要带被子,這么远的路来回带多麻烦,来我家睡就好。” “我要在家住一個多月呢,一直住你家多不方便。” 李大水家也不宽敞,他的哥哥已经结婚,他也已经结婚,自己一個外人住进去着实不方便。 “這是我给你带的礼物。”瑞和拿出一個木制盒子,盒子呈圆形,直径二十五厘米,高十厘米,上面绘着彩色的七仙女图,看起来别致又高档。 李大水惊奇地說:“這是什么?真好看。” “是京都小八件点心盒子。”瑞和笑着打开,“這是年尾百货大楼新进的一种点心盒子,总共有八种点心,福字饼、太师饼、寿桃饼、喜字饼、银锭饼、卷酥饼、鸡油饼、枣花饼[注1]。這种点心盒子在京都特别有名,我一直想带回来给你们尝一尝,你一件,我姐姐她们一人一件。” 李大水看着稀奇极了:“京都就是不一样,连点心都這么好看,闻起来真香!贵不贵?多少钱一盒?” “不贵。還有這個是给我侄子的玩具,拿去给他玩。” “不行啊小山,你這到底花了多少钱?你正读书呢,可不能乱花钱。”李大水不愿意收,瑞和笑着說:“别担心,上次写信我不是跟你說我给中学生补课嘛,我有钱的。好了你先回家去吧,我收拾好东西就去你家坐坐。” “现在就走吧,正好吃晚饭,吃完再回来收拾。” 热情难却,又是最最亲近的好朋友,瑞和便沒有再客气跟着李大水回家。等进李家门的时候,李大水似乎看到了什么脸色忽然就变了,拉住瑞和低声說:“好兄弟我得跟你說一声,我有一亲戚想给你做媒,你不愿意就直接拒绝不用给我面子。” 瑞和一惊,還待說些什么,屋裡就有人喊:“小山来啦?快进来快进来!” 第49章 穿越1972 秀娥婶子很热情地将瑞和迎进来,关怀地询问了许多,一会儿說他瘦了一会儿說他长得更俊了。瑞和从一进门就看见客厅裡坐着一個中年女人,秀娥婶子說那是她的娘家的朋友,让他喊华婶子就行。 相互打過招呼之后,秀娥就和瑞和唠起嗑来,過程中那位女同志一直盯着他看,那眼神让他有种毛毛的感觉,一听秀娥婶子說他“更俊了”“有出息”“今年二十三了吧,是個大人了”等,立刻就有些警觉。 “我在京都上学的时候,我的室友们都說我才二十一岁呢。”瑞和笑着說,“外面都算周岁,咱老家却算虚岁,我一回家就长大两岁,凭白变老了。” 一下子把秀娥婶子逗笑了:“你這孩子,說来也是,你是被欺岁了,我记得你是农历十二月底出生的吧?過了除夕就两岁,哎呀算周岁你现在還沒過生日,确实才二十一周岁呢。不過咱们现在是在老家,肯定要用当地的算法来算嘛。”她的脸上满是笑意,看向李大水,“你看我們大水,前年就结婚了,今年又抱上儿子。真要算起来,你才比大水小半岁,你就沒考虑過终身大事?” 還是說到结婚這事儿上来,瑞和不愿意谈這個话题。 他完全沒有结婚的打算,每天的精力都被书本和生活挤满,充实又满足,如果结婚的话……会有一個陌生的女同志进入他的生活,一想就很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