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快穿] 第33节 作者:未知 他点头:“卢同志。” 卢培音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汹涌澎湃。說实话,她讨厌那個地方,讨厌那裡的人,唯一喜歡的人考上大学后背弃承诺离她而去之后,那個公社裡就沒有一丝能让她留恋的东西了。 在她看来,穷乡恶水刁民,那样地方的人能有什么出息。 可她先后被自己說的话打脸了。那些刁民考上了大学,而她,一個堂堂城裡姑娘,打小接受教育,高中毕业,竟然沒考上大学? 她不愿意相信是自己心太杂,分心导致高考落榜,而是觉得果然是這片山旮旯的破地方克她。既然在這裡考不上,在她妈平反后得到单位补偿之后,她就顶她妈的职位回城了。 后来又经历了种种,总之她也费劲心思才得以跳槽到国营饭店来。那個小破厂子有什么好待的,還是国营饭店好,能来国营饭点吃饭,无一不是家底殷实的。而且,来国营饭店吃饭有面子,一些层次较高的比如教授啊主任啊干部等等,也会選擇来饭店吃饭,這不就是多认识人的好机会嘛。 但是,她真沒想到在這個地方会遇见张小山。卢培音是怨恨张小山的,恨他的喜歡太短太浅,她为了进厂不得已接受了前未婚夫的殷勤。可好处不是那么好拿的,一步错步步错,她又不得已和对方定亲,害得她之后的道路充满泥泞坎坷,损害了自己的名声。虽然回到自己家乡之后,沒有人知道她在河寮公社发生的事情,可对于追求完美的她来說,那到底是一個污点。 卢培音见瑞和对她淡淡的,心裡再次涌起一股怒火,可是她认出老教授和他的弟子,這是常客,是旁边大学的洪教授。再看向周教授,若无意外也是一個教授了。 這是一桌文化人。 卢培音露出笑容,带着三分惊喜两分热情地招呼瑞和:“真的是你啊小山,好几年沒见了,你過得還好嗎?” 她笑得再温柔,瑞和都觉得后脖子凉飕飕阴测测的,這是一條美女蛇。 他說:“還好,麻烦帮我們收拾一下桌子,然后再点餐。” “好的,稍等。”卢培音对着周教授等人露出微笑,可是利索地擦桌子。 周教授看了瑞和一眼,沒說什么。老教授倒是问:“小山啊,你认识這位同志?” “卢同志以前下乡到我的老家。”瑞和解释。 老教授笑着說:“原来是這样的缘分啊。” 卢培音收拾好桌子,热情地开始介绍今天的菜式,還說:“洪老师,今天有您喜歡的红烧肉,要来一份嗎?” “哟,你记得我?” “当然记得了,洪教授常過来,最喜歡红烧肉和炖猪蹄,不過今天沒有炖猪蹄。” 洪教授很高兴,连连夸卢培音细心。 瑞和冷眼看着卢培音左右逢源,洪教授和他的学生都觉得如沐春风,只說這国营饭店的服务员处事妥帖,让人舒心。 周教授拦住洪教授:“不要那么多菜,真不要,以前那是嘴馋,现在不是以前日子苦的时候,点两道菜就够了。” “不行!”洪教授抢過菜单,“听我的,最少点五個。”转头对卢培音說:“最后加一個小笼包。” 周教授无奈,只好由他了。 卢培音收好钱和票,笑着說:“很快就上,你们稍等。”說完转身就走。饭菜确实很快就做好了,窗口开始喊名字,瑞和便和洪教授的学生一起去取。苏省的食物确实美味,瑞和对小笼包的印象最为深刻,皮薄汁多味道鲜甜,洪教授教他们:“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注1]。” 周教授感叹:“你来苏省十几年,看着已经是個老道的苏省人了。” 洪教授很得意:“那是,我就是一根杂草,往哪儿都能扎根。” 两個年级加起来超過一百岁的人对视一笑,都有些感慨。 吃完饭,瑞和跟着周教授等人离开,刚出国营饭店大门,卢培音追上来,洪教授笑呵呵地說:“你们叙叙旧,我带你老师到前面公园走一走,一会儿你過来就行。” 瑞和并不觉得自己和卢培音有什么好說的,不過既然洪教授开口了他就应下来,不然還得多费口舌解释。 等周教授三人走远,卢培音說:“小山——” 瑞和退后三步:“有事嗎卢同志?” 卢培音愣怔了一下,眼底浮起水雾,如同清晨沾着露水的花蕊,看起来楚楚可怜。“你,就這么不愿意和我說话嗎?你這几年過得好不好?”她擦擦眼睛,露出明媚的笑容,“知道你考上柏杨大学我很替你高兴,不過你第二天就走了,也沒来得及和你告别,后来……后来我也回家了,沒想到会在這裡遇见你。” “谢谢关心,我過得挺好的。” “你就真的要這么和我說话嗎?”卢培音眼睛雾蒙蒙地看着瑞和,“我們到底认识一场,那些年月裡我刚下乡不久,你经常帮我做农活,鼓励我,我以为我們算是朋友的。” “我們也不是很熟悉。”瑞和再次后退一步,“你還有别的事情嗎?” 看出瑞和确实沒有心思,卢培音便收起脸上的表情,轻声问:“你怎么会来苏省,什么时候走?” “和我老师一起来苏大开学术会议,過几天就走。” “那,我以后能和你联系嗎?”卢培音咬唇,“你学习很好,我想和你学习学习,今年高考我又沒考上,打算明年再考。” 瑞和說:“我给你介绍《数理化自学丛书》這套书,只要這本书吃透,高考沒問題的。” 這种套话不是卢培音想要的,可她知道分寸,于是柔声道谢:“好的,我记下来了,回头就去找這套书。那我以后有学习上的問題,能写信问你嗎?” “我沒什么空,可能沒法回你信。” “那我给你打电话?你宿舍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卢培音退而求其次,其实写信是效果最好的,鸿雁传书,其中的浪漫缱绻不是打电话能弥补的。 “不好意思,我的宿舍楼沒有电话。”瑞和回头看了一下公园的方向,“卢同志我得走了。”說完点点头转身就走,连再见都不敢說。 卢培音有些恼怒地看着瑞和的背影,身后有人喊她:“小卢,来收拾桌子了!” “哎!来了!”她忙脆声应,赶忙进去。 瑞和沒将卢培音放在心裡,当天晚上在招待所睡觉前,周兴桂教授還问:“我看你好像对那個小卢同志不太亲近?”他也不是八卦的人,而是他已经将這個准弟子的性格摸清楚,小山是很有礼貌的孩子,平时对待不熟悉的同学也进退有度,今天怎么瞅着像是对那個女同志避之不及的样子,怪奇怪的。 “沒什么。”瑞和不想說卢培音的是非,沒必要,便說,“少时对卢同志有一些好感,后来她与他人定亲了,過年时回老家過年,听說她退亲后回了城。我对她早就沒有那种心思,就是觉得和她相处有些别扭。” 周教授了然:“原来如此。”沒再多问。 三天后,瑞和随同学校歷史系团队回校,回校的几天時間裡他一直在整理這一次实习的笔记,還要写一篇周教授布置的论文,忙得不可开交。因此等到开学时生活委员开信箱拿出两张来自苏省的信给他时,他還有些愣。 “我在苏省沒有朋友啊。”他想了想,李小美和许蔡恒也不是在苏省读书。然后他看见信封上写着的寄信人名字:卢培音。 字迹婉约柔美,似乎含着少女最细腻的心思。 瑞和皱眉,谢過苏胜凡后将信拿走。晚上马成功回来,一进门就嗅着鼻子问:“什么东西烧着了?” “沒有啊。” 第53章 穿越1972(二更) 以后的日子裡,卢培音還时常写信来,瑞和一封都沒看,全部烧掉了。在收到第九封信之后,苏省就不再有信過来。 其实他有些佩服這样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停尝试的人,虽然說手段不太光明,可那份韧性和抓取时机的能力值得学习。瑞和辩证地学习了卢培音身上的优点之后,彻底将她抛在脑后。 時間飞快,很快瑞和就本科毕业了,他的毕业论文写《论近代西方文化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虽然周兴桂老师觉得他适合学中国古代史,也给他指导了几個不错的毕业论文选题,但瑞和因为私人原因有一点执念,最后還是确定了這個题目。 西方入侵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壁垒,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更是强势入侵。文化渗透固然需要警惕,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时一些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潮解放了国人的思想。 到了今天,买人去做奴仆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法律也不会允许。 臣服?卑微?奴隶? 不。 人是自由的,是平等的。 在這個任务世界令瑞和感触最深的,便是社会的大环境给予人发展的空间。勤奋努力的人必定不会被辜负,每個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這难道不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嗎? 本科毕业之后,他继续读周教授的研究生,在一九八四年开始做兼职助教,一個月能拿七十七块钱工资,除此之外,他在周末的家教也办得更好了,每天忙得陀螺转。 周教授是個有些清高的知识分子,刚开始的时候還有些不高兴,觉得他放在钱物上的精力太多了,后来见他于学习上的投入沒有因此而削减,便不再念叨他。 忙碌的日子裡他收获极多。可他前几年就有一种认知,好像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等读到研究生毕业,這种想法仍然沒有改变。 一九八五年,瑞和研究生毕业,留校做了一名普通助教,协助导师周教授开展课程。前些年周教授說自己不再带本科生,想要专注做研究,不過学校方面不允许,只削减了周教授的课程数量。 周教授鼓励瑞和继续往上考,将来也在教书育人這一行发光发热。周教授认为:教学是为学术研究提供实践的摇篮,好的学问需要在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授课中不停地修正、完善,最后呈现出来的才是好学问,写出来传出去,才是值得其他人学习借鉴的好成果。 “我的教案每一年都在改。”周教授如此說。 瑞和深以为然,立下了新的学习目标。 留校之后,他的户口正式被柏杨大学接收,成为柏杨大学集体户口,他也终于买到属于自己的一间房。 這几年他一直沒有放松,学习之外的時間可以說沒有任何娱乐活动,不是在学校勤工俭学,就是在打工。而出身柏杨大学的大学生,无疑在课外补课方面有得天独厚的名声——人家家长一听他是柏杨大学的,心裡就肯了十分,价格开得也很不错。 最少一节课两個小时收一块钱,等到后来他辅导的学生裡有五個考上大学之后,他的教学名声在学生中传出去,从八零年开始,来找他给孩子补课的家长就更多了,有些大手笔的家庭一节课還出到五块钱,只要求周六周日两天一对一辅导。当然了,這是少数。 但积年累月下来,瑞和攒了一笔存款,這笔存款平时完全用不着,六七年下来,瑞和将存款单合起来算了一遍,竟然存了两千六百八十八块钱。加上兼职做助教两年的工资津贴存下的五百块,他也算小有资产了。 他一個月存一次,也沒想到会存到這么多钱。 于是打算干脆买房子。陈平安是当地土著,见识也多,宿舍裡就他和瑞和一样继续考研,只是两人跟的导师不一样,陈平安学的是世界史的研究生,不過二人一直有联系,关系很好,毕业后陈平安也留校任教,听說他的母亲以前也是柏杨大学的学生,现在就职于外交部,陈平安对這所学校有着两代人的情怀,几乎将這裡当做自己第二個家。 他给瑞和建议:“這么多钱就不要买那些普通的房子了,直接买四合院,這种院子的款式经久不衰,真要說還能說声古董呢。” “能买得着嗎?”京都的四合院瑞和也见過,郝老师家就是住四合院,都是以前的老房子了。 “我帮你打听打听。” 陈平安說打听,一個星期后就给瑞和寻摸出来一個了:“小,也旧,只有三间屋子,现在买就能立刻办過户。” 小、破倒是沒关系,瑞和只是想投资。“多少钱啊?” “户主說一口价三千块,你要的话我們再去砍价。” “真贵啊。”前几年他听学生家长說的,亲戚家的四合院卖了一千三百块钱,也是一個小院子,现在竟然涨价到三千块了,可以說翻了一倍不止,這才過去六年。 “你也說過去六年啦。”陈平安失笑,“這几年物价房价,不管什么价都在涨,我姑姑這些年一直在等单位分福利房,排啊排总是排不到。早些年平反时在市场上真的有许多流通买卖的房子,我爸就把家裡的积蓄拿出来去买,說是做房产投资。還跟她說自己买房子,结果我姑姑不肯,一家六口挤在四十平的房子裡,又堆满了东西,家裡什么都置办了,电视机收音机家裡一人一台自行车,去年還买了洗衣机,存不下钱,只盯着单位分房子。今年我表哥要结婚,抓瞎了!住不過来啊,這时候想买房子,那更买不着了。” 瑞和笑:“你爸真是高瞻远瞩。” 陈平安难得情绪外露:“我爸真的很厉害,我妈說如果他沒有进公安系统,可能会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他和陈平安找時間去看過,這院子是破旧,听說得有三四年沒住人了,到处都破,夏天漏水冬天进雪,沒法住人。修缮麻烦,推倒重建也得一大笔钱,户主自己另有几处房产,看不上這裡。正好家裡孩子想去做生意,就打算把這個院子卖了。 经過协商讲价,瑞和一口价两千八百五十块钱买了,签合同之后又花了几次周末假期,跑前跑后办好過户手续。 這样一来,他在京都就有了根。 知道他买了房子,李大水很快就写回信:“等我儿子去京都上大学,我再去看你的新家。”他在信中如此說,瑞和看了忍俊不禁,提笔写道:“你此时就可過来,我必定扫榻相迎。”又写,“狗蛋蛋年纪小坐不住,你不要打骂他,好生引导劝解,再過几年长些岁数,他就会自觉一些,学习這件事情,還是要自己喜歡才好。你当年也是不爱读书呐……” 写完信,瑞和将钢笔笔帽盖上,外面楼道已经传来锅碗瓢勺碰撞的声音,炒菜的油烟从门板下钻进来,间或有邻居喊:“阿莲你把你妹妹叫回来,吃饭啦!”“哎!” 被生活的气息围绕着,瑞和露出笑容,看向小窗外红艳的晚霞。 京都的晚霞和上美村相比,似乎也沒什么不同了。 瑞和将信件压在课本裡打算今晚去图书馆的时候再投递进邮筒裡。 忽然,系统460出声:“恭喜宿主完成任务,成功成为‘人生赢家’,委托人张小山给宿主送来感谢大礼包,大礼包包含以下谢礼:星币八千,感谢信一封,特级香水一瓶。人生赢家系统送你任务奖励礼包,礼包內容包括星币十万,子兑换系统免費开放权以及新用户前十件商品五折优惠,沒有时限。另外,截至任务完成這個時間点,直播礼物累计有星币四十万,将会一并发放到宿主账户。” 瑞和大吃一惊:“任务這就完成了?”听到系统肯定地回答,瑞和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