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倾囊相授 作者:未知 万事开头难。 請教武学也是一样,只要有了一個开始,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秦至庸心中有了什么疑惑,就大胆提出来。他不怕东厂的三位高手藏私,万一要是他们为自己解惑了呢。 他们的每一句话,秦至庸都会写在纸上。 秦至庸经過大半個月练习毛笔字,他的字写得一般,真的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說很差。但是他一笔一划写得很用心。字迹還算端正。 金镶玉给的基础内功,秦至庸早已背熟,只是還沒有练出内劲来。秦至庸請教的問題,不是什么高深的内功心法,而是他们的武学心得。 有时候,往往是那一点心得,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就像是读书,有的人读数十遍,都记不住书中的內容。可是先贤们总结出来读书的心得。心、口、眼,都要用到,要专注,读书才能沉入其中。 若是达到了這样的状态,做到“過目不忘”,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天下间的道理,都是相通。 武学同样如此。 贾廷和曹添回答秦至庸的問題,要多一些,陆小川說话最少。有时候,他们的一句话,能令秦至庸茅塞顿开。 秦至庸請教問題,不正式,反而像是在聊天。气氛比较轻松。這一聊,就是一個多时辰。 秦至庸记录的心得和经验,很零散,有些话逻辑上還有点混乱,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毕竟,三個人的练武心得,肯定不会完全一样。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是正常现象。 稍后秦至庸慢慢整理,专心研究便是。 记录下了最后一個問題。 秦至庸小心的收拾纸张,說道:“三位前辈,感谢你们的解惑。此刻,我对武学,终于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 秦至庸抱拳,向三人行礼。 秦至庸语气温和,眼神纯净,礼数周全,就算是陆小川這种心思阴暗的人,都不会对他心生厌恶。 贾廷忽然說道:“秦小哥,你是個人才。不知你对东厂和锦衣卫怎么看?” 东厂裡面多数都是太监和武夫番子。读书人,是不会进入东厂。這就导致东厂做事不知轻重,把握不住分寸。 锦衣卫,就更是沒有几個读书人。 秦至庸說道:“其他人对东厂和锦衣卫是谈之色变,可是我对东厂和锦衣卫沒什么偏见。皇上设立东厂和锦衣卫,用其监察天下百官,自然是有道理。天下官员,沒几個是干净的,要是沒有东厂和锦衣卫的监督,還不知道那些心术不正的官员,会把百姓祸害成什么样子。” “不過,东厂和锦衣卫之中,同样有少数人仗着权利为非作歹,排除异己,谋害良臣。這样才让天下人对东厂和锦衣卫有了误解。” 秦至庸的话,比较中肯,沒有恭维东厂和锦衣卫,同样沒有把东厂和锦衣卫贬成魔窟。 贾廷、曹添、陆小川,都相信秦至庸,认为他的确对东厂沒有偏见。 “秦小哥,要是天下人都像你這样理智地看待东厂就好了。”贾廷說道,“实不相瞒,我們三人,就是东厂的官员。此次来龙门客栈,我們是为了抓博朝廷叛逆。我說過,秦小哥你是個人才。不如你加入我們东厂如何?” 秦至庸一愣,沒想到贾廷竟然会邀請自己加入东厂。 “加入东厂?”秦至庸說道,“我现在還不能做决定。還是等离开了龙门客栈,回到了大明之后再說吧。小子告辞。” 秦至庸走出了房间。 曹添冷笑道:“秦至庸這小子,真是不知好歹。东厂邀請他,是给了他脸。他竟然還敢拒绝?真是岂有此理。我刚才真是恨不得一刀杀了他。” 陆小川冷哼一声,沒有說话,显然对秦至庸沒有同意加入东厂,不是很满意。 贾廷說道:“秦至庸是一個真正的读书人。他和其他的读书人不一样。要是他畏惧东厂,我也不会邀請他加入东厂。以我們督公的性子,龙门客栈的老板娘和伙计,還有周淮安一干人等,怕是都活不了。为东厂效力,是秦至庸唯一可以活命的出路。到时候,我相信他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選擇。” 贾廷觉得,不加入东厂,秦至庸就死定了。秦至庸這個人很不错,要是死了,那就太可惜。正因为如此,贾廷才决定接受秦至庸的求教,对于武学上的問題,倾囊相授。 ……………… 秦至庸暗道:“加入东厂?东厂可不是一個好组织。裡面的人,生理有缺陷,思想都比较阴暗。我现在的心境,還不够,连儒家的‘定’之境界都沒有达到。若是进入东厂,用不了多久,我怕是就会和那些太监们同流合污。” “要是心境达到了‘定’之境界,那样就能做到不动如山,心性坚定,恪守心中的道。加入任何组织,都不会有問題。” 无论什么组织,都只是一個平台。 有了平台,做事当然会方便一些。可是,心境不够,会受到组织的影响,甚至忘记了初心,变成随波逐流。那样人就废了。 只有把心“定”住,才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点,做到不忘初心,稳步探索自己心中的“道”。 沒有钱财,沒有权利,不可怕。 内心迷失了方向,才是最可怕的。 好在秦至庸已经立志,心中有了目标,知道自己這一辈子要做什么。可惜,他的心境還不够,還沒有达到儒家“定”的层次。 想要保持心境,非常困难。 人的情绪,往往会一日三变。早上和中午的时候,人的想法不一样,中午和晚上,人的想法又不一样。 心灵境界一旦退转,将会非常麻烦。一切修行,就会清零。想要再次修行,就只能从头开始。 读了儒家经典,明白了這些道理。秦至庸才不会加入东厂。至少,他目前不会加入东厂。 秦至庸走到邱莫言的房间外,敲了敲门。他還要向邱莫言請教武学。 邱莫言和贾廷他们不一样。她是真正的江湖女侠,把武学功法看得比生命還要重。江湖中的武学想要传承下去,是非常不容易。 而东厂武库裡,收集了许多的武功秘籍。贾廷他们想要学什么武功,直接到武库裡去选就可以。所以,他们并沒有把自身的武学看得很重。 想要向邱莫言請教武学,很困难。 秦至庸沒有其他办法,只能以真诚心来說服她。最后,邱莫言感到了秦至庸的诚心,被他說服。 邱莫言說道:“秦至庸,你說得对。我的处境,非常凶险。我要是死了,這一身武功,就只能跟着我埋入地下,那样就太可惜了。把我的武功留一個传承在人间,不是坏事。你有什么想问,就问吧。我知无不言。” 秦至庸說道:“多谢女侠。不過,事情還沒有到最糟糕的地步。就算是真的到了绝境,我們也不应该放弃希望。說不定,下一刻,就有奇迹出现。” 邱莫言苦笑了一下。 无论是江湖,還是朝堂,都是讲究实力,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所为的奇迹上。反正邱莫言是不相信奇迹会出现。 邱莫言对武学的理解,和贾廷他们又不同。 她走的是飘逸轻灵的风格,剑术和轻功都将“轻灵”发挥到了极限。 打不過,就逃。 這是江湖人的生存法则。 和邱莫言這样的美女待在一起,记录她的武学心得,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秦至庸能顺利地向贾廷和邱莫言請教武学心得,是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因素造成的。要是换一個生存环境,沒有令人绝望的外在條件,人的心思沒有发生改变,秦至庸想要請教武学,肯定不会成功。 获得了贾廷和邱莫言等人的武学经验,秦至庸顿时觉得自己成为了武学大师。 当然,這是错觉。 他知道的,都是一些武学理论和他人的武学经验。可是這些理论和经验,未必正确,未必适合他秦至庸。 秦至庸這個“武学大师”,或许只会纸上谈兵。让他动手,保准露馅,立刻原形毕露。 秦至庸记录完了邱莫言的武学心得,抱拳道:“邱女侠,希望我們都能离开龙门客栈,活着回到大明。小子告辞。” 邱莫言点了点头,把秦至庸送出客房。 ……………… 秦至庸回到十八号客房,见到金镶玉坐在房间的凳子上。 “老板娘,你怎么在我房间裡?”秦至庸问道。 金镶玉盯着秦至庸手裡写满了字迹的纸张,說道:“闲来无事,過来看看。秦至庸,你和一般人真是不一样。见着谁,你都要去請教一番。你沒有被杀,居然成功了。你的面子可真够大。怎么样,四大一流高手的武功秘籍弄到手了?還要不要老娘的武功和暗器之术?” 秦至庸說道:“沒有武功秘籍。我只是随意請教了几位武学前辈的一点修炼心得。不是我的面子大,而是他们把我当成了将死之人。任何人,对待一個将死之人,都会心存那么一点善意。老板娘,你要是能把武学心得倾囊相授,我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