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待价而沽,彻底完蛋
不過河内地区倒是還沒有下雪,除了远处太行山深处偶尔能见到白头的雪山以及环绕在云雾薄暮当中的寒气以外,就只剩下天地间的萧瑟。
河内郡的荡阴县,十月初的时候汉军主力抵达了朝歌,为了防止朝歌的魏军被包围,司马懿就令王凌撤了回去,退到了荡阴。
荡阴以西是太行山余脉的山岭,东面和南面都是黄河,唯有西南方有道路過来,因此魏军主力便在荡阴西南结寨。
十多万大军结寨的营垒足足有十多裡地,从西北方到东南方,横在了山河之间,斩断汉军前进的道路。
沈晨和诸葛亮合兵之后,足足有二十多万人,這么多人马反而不太好施展,因此诸葛亮和沈晨分别安营,于荡阴的西南以及东南方,驻守于黑山和黄河边。
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方便进攻魏军的薄弱点,司马懿的魏军营寨连绵十多裡,若是两端任何一方遭到攻击,想迅速支援都非常困难。
因而可以說這样的进攻方式,還是很适合那种军队极为冗长,情况极为复杂的战斗。甚至诸葛亮和沈晨都各自只带了七八万人,吴懿還带着本部五万人绕過荡阴,从黄河回河南,然后攻打黎阳去了。
现在是打富裕仗,在主力方面汉军比魏军多了十多万,正需要這样迂回进攻,对前线的魏军造成巨大的压迫感。
荡阴城县衙府邸内,司马懿愁眉苦脸地坐在席上,刚刚后方发来公文,现在整個河北都已经乱套,各地起义不断,流民四起,而且其中還有不少世家决定投了,也加入到了其中。
很多世家大族都已经快撑不住了,他们全力支持曹魏是想保住自己的人口和土地,但现在曹魏节节败退,他们的人口和土地也不断在消耗,那他们還继续支持曹魏的意义在哪裡?還不如献给大汉,至少能换個官职。
所以随着汉军全面入侵河北,整個河北如今都乱成了一锅粥,听說邺城那边甚至都有守军叛变,要不是留守的陈群辛毗等人反应迅速,马上镇压住,恐怕曹魏帝都已经被乱军自己给攻陷了。
“大都督,這可如何是好啊。”
府衙厅堂内,郭淮贾逵王凌等人分列而坐,每個人脸上都露出愁苦的表情。
现在這局势,可以說是已经到了绝境,翻盘可能几近于无。
司马懿将手中的公文扔下,然后用手肘撑在桌案上,用两只手不断地揉搓太阳穴,双目紧闭显然也觉得很头痛。
“要不,還是投降汉军吧?”
有人小心翼翼地說道。
若是以前,敢有人說這样的话,大抵就逃不過推出去斩了的命运。
但现在那人說這话的时候,场内众人却是互相对视,十多個人谁也沒有說什么,大厅之中异常的安静。
就连司马懿都只是揉搓着太阳穴,闭口不谈。
他要是想顽抗到底,树立威信,顺势把那人推出去斩掉,必然可以震慑所有人。
可他偏偏沒有這么做。
因为司马懿知道,如果這么做了的话,基本跟自断后路沒什么区别。
将来一旦打了败仗,再想投降的时候,有人就会告诉汉军,說原本司马懿的部将想投降,但司马懿却把那人斩杀,与汉军顽抗到底。
汉军得知這件事情,必然会不接受他的投降。
毕竟原本可以不用打仗顺利解决,司马懿却负隅顽抗,导致汉军又增加了那么多牺牲,诸葛亮和沈晨能饶過他才怪。
所以以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就要为自己留下退路,绝不可能做出這种自掘坟墓的事情。
场间安静了许多,气氛也变得非常糟糕。
過了好一会儿司马懿才淡淡地說道:“现在谈投降,是不是为时尚早了些?”
這句话說完,全场原本凝固的气氛才算是解冻。
聪明人已经听出了他话裡的意思——大都督并不反对投降,只是现在谈投降,還有点早。
贾逵忙问道:“大都督莫非也有意?”
司马懿摇摇头道:“若是到了已经完全不可挽回的地步,自然還是降为上策。若我等能带着十多万将士投降,想来诸葛亮和沈晨也不会为难于我們,只是不战而降,也令人瞧不起,何况若是现在投降,也确实是早了些。”
“那按照大都督的意思,什么时候投降比较合适呢?”
郭淮问道。
司马懿环顾众人說道:“尔等想想,不到万不得已,你们愿意投降過去嗎?家族土地人口,现在拥有的权势,全都化为乌有。”
“自然是不愿意的。”
“是啊,若沒到万不得已,谁愿意把家族人口土地交上去?”
“现在我們在大魏是将军,是列侯,去了南方大汉,谁知道他们怎么安排我們這群降将?說不好就得被削为民。”
“削为民都算好的,你们知道那沈晨与太祖仇怨,万一他发怒,要把我們杀光可怎么办?”
“唉”
下方众人议论纷纷,一個個都唉声叹气。
他们在北方曹魏的地盘,有人口土地,有宗族和权势,投降到了大汉,人口和土地铁定是沒了,权势說不好也基本沒了,谁希望落魄成那样呢?
所以众人都不太想投降,只是现在的形势比人强而已,如果不投降的话,未来的日子会更惨,說不好连命都保不住。
司马懿见到自己三言两语调动起了情绪,就继续說道:“所以能坚守,還是尽量要坚守为好。”
“可是继续坚守下去,還有什么意义呢?据說汉军已经快打到邺城了.”
有人不解问道。
司马懿就說道:“现在大将军還在东面,陛下在北面,若是大将军或者陛下任何一方被消灭,邺城就守不住了,我們到时候顺势投降,也是情理之中。若是万一他们都守住了,還击退了敌人.”
這话一出,众人就互相对视,都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
如今汉军三面进攻魏郡,汉军的主力与魏军的主力现在就在河内郡对峙,而东线夏侯渊与关羽交战,北面则是曹植带着一部分魏军去阻拦从太行山裡出来的汉军。
三路的情况肯定是河内這边稍微好一点,毕竟司马懿带的军队一是精锐,二是物资還算充沛,三是提前安营扎寨,修筑好了营垒不容易攻破。
所以他们這边可以先观望局势。
一旦汉军攻破了东线或者北线,就意味着邺城守不住了,曹魏灭亡,那他们自然也就沒必要再战斗,投降算了。
可如果东线和北线守住了,并且還击退了汉军,那么他们就能够继续做曹魏将领和列侯,自然也就不需要再上缴土地和人口,也不会失去现在的权势。
哪怕這种希望十分渺茫,几乎不太可能出现。
但项羽都有三万人破釜沉舟击败二十万秦军的事情,万一就发生了奇迹呢?
因此正如司马懿所說,先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办法。
“大都督所言,确实有道理。”
“幸好能够跟随大都督,否则的话還真有可能犯错。”
“還是大都督英明。”
众人一听觉得太对了,他们现在掌握的军队很多,完全可以待价而沽,何必太早做决定呢?
司马懿就說道:“那就先如此,若是汉军来攻,就击退他们。”
說着散了军议,自己回后院去了。
.
.
十月二十九日,上午食时三刻,汉军再一次从斥丘清水河畔的曹营外退军。
关平那边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是有内应的帮助。
但這一次就沒那么简单,由于地形的特殊性加上曹军营寨布置得极为合理,廖化一直沒找到什么好机会得手。
蒋济似乎也料到了汉军会使用攻心的计谋,虽然强杀到魏军营寨外,向裡头射箭,但魏军都会第一時間撤到中营,等汉军进营寨再用弓弩以及其它器械防御。
因营寨大门比较狭窄,汉军沒办法一次性大量进入营寨内列阵,导致弓弩手被对方的弓弩手压制,很难把需要用的家书信件投敌過去。
等到汉军一撤,蒋济和胡质也不允许普通士兵去打扫战场,而是命令他们信得過的亲卫去,将所有书信都收缴了回来。
因此一连数日,廖化都沒有能够成功瓦解掉魏军的军心。
這一日廖化再次败退之后,回到营中,却发现营寨内陆逊已经坐在那裡,他大喜上去拱手說道:“参军,你终于来了!”
陆逊正在看书,见廖化回来,便笑着說道:“君侯收到了你的公文,便派我過来看看,情况如何?”
廖化叹了口气,過来坐在陆逊旁边,把事情的情况跟他說了一下。
末了他又道:“那蒋济和胡质确实有几分手段,我在外面对他们营寨裡射箭,他们就退到中营去,把箭支都派人收走了,根本不给魏军士卒们看。若是继续强攻营寨,他们则用弓弩還击,虽然我派的全都是刀盾手加弓弩手,用于防护和送信,但也死伤了不少人。”
听到廖化的话,陆逊稍微思考了一会儿,倏地笑道:“這事儿倒也简单,問題是出在将军每次出军,都過于集中力量。這样魏军那边也能集中力量应付,若是化繁为简,将兵力分散出去,他们就不好对付了。”
“哦?”
廖化忙追问道:“不知道参军有何妙计?”
陆逊就把办法告知给了他。
廖化听后大喜。
很快晌午過后,到了下午,汉军再次出发。
這一次汉军人数显然比之前少了许多,不過对于魏军来說,還是一股劲敌。
毕竟魏军只有一万多人,而汉军却有两万,哪怕是一半人马出击,剩余一半留在营中,他们的人数也能和魏军相当。
魏军那边见到远处汉军再次袭来,不敢怠慢,继续从前营又撤回中营,利用复杂交错的营盘进行防御。
汉军杀到营前,却并沒有急着攻打寨门,而是就在寨外列阵,似乎是在酝酿着什么东西。
大概過了小半個时辰,外面都沒有什么动静,裡面集中兵力想要抵御,却发现对方迟迟沒有进攻,一時間也变得心烦意乱了起来。
胡质和蒋济在中营的高橹上观望着,远远的能看到营外汉军在列阵,却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而就在這個时候,却有大量小股汉军从魏军营寨的东西两侧靠近過去,开始对两边的营盘不断放箭,至少有上万支箭射入了裡面。
魏营分品字形排列,外面是一個大营寨,裡面分三個小营盘,每個小营盘又有前中后三营的区别。
胡质和蒋济为了抵御汉军,是把兵力集中在前面的那個营盘当中,他们驻守的地方是在前面营盘的中营,而他们的左右還有两处营盘,却遭到了汉军的进攻。
几轮箭雨過后,汉军便撤离,胡质和蒋济都在前面,自然沒办法约束左右两处营盘的那两三千士兵,很快他们就好奇地出来捡取书信。
前几天他们也看到了汉军射来的箭上有书信,但却因为被胡质和蒋济控制着不允许他们去捡,所以一直不知道书信內容。
现在他们很想去看看。
“這是.”
“是家书,是阿泽的信,阿泽,你父母来信了。”
“我的信,有我的信嗎?”
“大家帮忙找找,我想知道父母和家人怎么样了。”
“我找到我家人给我的书信了。”
魏军左右两侧营寨内顿时乱成一锅粥,大量士兵无心作战,纷纷去捡信件。
而且很多人看完信后,与自己队伍的人商量了一下,竟然有不少人聚集在一起,从两处营盘的营门方向要冲出去。
一時間整個魏营乱作一团。
中间前面的营盘内,胡质和蒋济迅速发现了两翼营盘的情况有些不对劲,连忙派人去查看原因。
等片刻后,過去的亲卫满头大汗急匆匆地跑回来,对他们說道:“汉军射入营中的信件已经被将士们捡到了,他们很多人都要冲出营去,不想打仗了。”
“完了,完了。”
听到這個消息,胡质和蒋济已是呆若木鸡。
他们知道,彻底完蛋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