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519章 以进为退

作者:玩蛇怪
天空飘着雪。

  莽莽太行山,已经渐渐被雪覆盖。

  大多数山顶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唯有山腰以下還黄褐交嵌。

  這雪倒是不大,夹杂着小雨,空气裡湿漉漉的有股粘稠的感觉让那些北方士兵很不舒服。

  南方士兵倒是早就习惯。

  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可比北方這偶尔才会出现的湿冷厉害得多。

  荡阴城南大约十余裡外,此地位于淇园以北,大概在后世鹤壁市北面,汤阴县南面的宜沟镇一带,西侧是山岭,东侧是黄河。

  黑山脚下至黄河沿岸,连绵几十裡营寨,寨墙耸立,旌旗遮天蔽日,一眼望過去,仿佛看不到尽头。

  汉军数量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十几万大军以外,還有十几万的民夫、辅兵。

  纵横交错的大小营盘有数十座之多,汉军南面便是淇水,這條河流是由沾水与淇水汇流而来,东面是黄河,波涛荡漾翻滚着浪潮。

  因而他们并不缺水,每日外出负责打水的役夫、辅兵就有数万,存储的柴火、木头更是数以百吨计,方圆十多公裡,都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汉军营垒星罗棋布地排列。

  此刻东面汉军主力营寨当中,数百名骑兵疾驰而出,他们人人都戴着斗笠穿上蓑衣,冒着小雨和风雪一路往西北方向而去,大概小半個时辰之后,抵达了位于黑山脚下不远的另外一座汉军主力营垒。

  沈晨到达了那座汉军营寨外,翻身下马,自然就有人過来牵马,周不疑和马良已经站在门口等候,见他過来,上前拱手說道:“大都督。”

  “嗯,丞相呢?”

  “在帐篷内等大都督呢。”

  “好。”

  沈晨就径直入营。

  他与诸葛亮的营垒沒在一起。

  按照之前部署,他负责进攻荡阴东南角,诸葛亮负责进攻荡阴西南角,双方错开,呈现左右夹击之势。

  同时吴懿会率领人马从白马渡河至黎阳,一可直取邺城,二可断司马懿退路。

  因而汉军可谓是极为强盛,已对魏军展开了全面围歼。

  刚才诸葛亮派人過来,让沈晨去一趟,告诉他司马懿派了使者過来,希望能够进行友好深入坦率的交流谈判。

  得知這件事情,沈晨很快就過来与诸葛亮汇合,进入帐篷内,就只见到了诸葛亮坐在裡面。

  沈晨取下斗笠和蓑衣,将它们挂在帐篷旁边的架子上,抖了抖鞋上因为湿润泥土而沾染的泥巴,這才纳闷问道:“兄长,使者呢?”

  诸葛亮說道:“使者回去了。”

  “回去了,這么快?”

  沈晨惊讶道。

  诸葛亮笑道:“只是個小吏而已,被派過来试探一下,看我們愿不愿意与之和谈。”

  “司马懿坚持不住了吧?也是,大元帅攻破魏县,如今邺城周围至少有十万以上我們的军队包围着,司马懿进退失据,也只能投降了。”

  沈晨走到诸葛亮下面的一個位置上坐下,然后說道:“這老小子是先派人過来接触一下,看看我們的态度的吧?”

  诸葛亮点点头:“嗯。”

  “那兄长怎么說?”

  “自然是答应了。”

  “答应了?”

  沈晨不解道:“兄长打算放過司马懿?”

  “自然不是。”

  诸葛亮摇摇头:“但這十几万魏军還是得收降,否则真打起来,虽然肯定是能够迅速平定,然而总归有所伤亡。”

  這确实是让诸葛亮比较忌惮的地方。

  汉军把魏军困住,可正所谓兔子急了還咬人,要是不接受和谈,魏军困兽犹斗,纵使灭了這些人,自身肯定也会受到不小的伤害。

  所以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接受对方的投降,瓦解对方的军心战意,然后再找借口把司马懿处理掉。

  沈晨觉得這应该是诸葛亮的想法,便皱起眉头道:“兄长莫不是想先诱降魏军,等到司马懿投降之后,等将来再找借口把他处理掉吧?”

  “哦?”

  诸葛亮似笑非笑地道:“晓卿觉得如何?”

  “不太好。”

  沈晨摇摇头:“司马懿为人谨慎,投降過来之后,必然不会给人抓住痛脚,這是其一。其二是兄长這么做,就是失去了信义,可能会让那些投降過来的世家和降将感到心寒,对内部不稳。”

  司马懿可是個堪比贾诩的老乌龟,大汉接受了他的投降,为了显示对降将的包容与宽慰,必然会给予高官厚禄,哪怕沒有实权,至少也会养着這些人。

  而要是想找理由杀司马懿,肯定是不太容易,這厮很有可能像歷史上那样,龟缩起来,不给人找到攻击的把柄。

  還有就是信义問題。

  现在可不是五胡乱华信义崩塌的时代,两汉时期非常注重孝道、信义,正所谓一诺千金,在司马懿洛水发誓之前,人们非常看重信用,就算曹操這样残暴的人,基本上只要许下的诺言,都会兑现。

  司马懿只要不蠢,在商议和谈的时候,就肯定会找诸葛亮和沈晨讨要承诺,更何况刘禅本人就在洛阳,向刘禅請求投降,并换一個不会杀司马懿的天子诏书,应该不是問題。

  如果之后诸葛亮再想杀司马懿,一是借口比较难找,除非谋逆大罪,否则动不了他。二是沒办法强杀,一旦强杀,就会造成洛水发誓那种信义崩塌的情况。

  所以综合种种,一旦接受了投降,并且给司马懿承诺了不会杀他和司马家族的话,那么为了信义,這厮将来确实可能会善终。

  然而诸葛亮看了眼他,笑着說道:“杀了他,就真会失去信义嗎?”

  沈晨說道:“兄长,你不会不知道司马懿這种人有多怕死吧,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他肯定会找兄长和陛下要承诺,一旦下了诺言,之后還能杀他嗎?”

  诸葛亮沉吟了片刻,微微点头道:“晓卿的担忧是正确的,不過我本来就沒想着這么做,這一点晓卿倒是多虑了。”

  “啊?”

  沈晨纳闷道:“既然不准备這么做,那兄长還答应与他和谈做什么?是想拖延時間,跟曹军继续耗下去?”

  诸葛亮說道:“我已经向陛下承诺,今年之内,必扫平河北,如今已经是十一月中,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到年关了,我可不希望在陛下面前食言。”

  “那是?”

  沈晨十分不解。

  诸葛亮笑了笑沒有說话。

  二人正聊着,外面马良进来道:“丞相、大都督,司马懿的使者来了。”

  “让他进来吧。”

  诸葛亮說道。

  之前司马懿也派了一位使者。

  但那位說是使者,实际上就是一位沟通人员,来看看汉军是否愿意进行沟通。

  如果汉军這边并沒有接纳他们的打算,那自然就不太好进一步接触。

  现在诸葛亮答应了对方会谈的要求,那么第二步自然是派出真正的使者過来,与汉军這边谈拢條件。

  很快帐篷再次掀开,一位五六十上下的老者走了进来,拍了拍身上的风尘,然后面色凝重地看向厅中,见到高坐主位上以及下方的两個中年男子。

  他知道对方是正主,便上前拱手說道:“王凌见過丞相、大都督。”

  “贵使請坐。”

  诸葛亮一挥手說道。

  “谢丞相。”

  王凌就過来坐下。

  诸葛亮与沈晨对视一眼,随后沈晨沉声道:“不知贵使到来,是有何事?”

  王凌笑道:“大都督何必明知故问?”

  沈晨就向着西南洛阳的方向拱拱手,然后扭头說道:“如今大汉三兴已经是势不可挡,陛下人在洛阳等着我們在前方的捷报,若你们愿意归顺,那自然是好事,司马懿派你過来,想必是来谈條件的吧。”

  王凌就說道:“大都督真乃当世英杰也,难怪当年太”

  他本来想說太祖皇帝,忽然想起了曹操跟沈晨有屠戮族人的仇恨,便一下子滞住,脑中飞速运转了两圈,随后改口說道:“太太常会夸赞大都督之神武。”

  王凌嘴裡說的太常是指和洽,和洽早年黄巾董卓乱时,南下前往荆州依附刘表,是当世比较出名的名士之一。

  后来沈晨舌战群儒,与和洽、王俊、颖容、隗禧、李俨等名士辩论過,在衣带诏来之前,這些名士引经据典,与沈晨战得昏天黑地,比他们的弟子强得太多,纵使沈晨博览群书,也差点沒招架住。

  好在关键时刻衣带诏到,揭露了曹操囚禁天子,杀皇后皇子和大臣的真面目,让诸多名士无地自容,王俊更是当场吐血沒過多久就死了,名士大儒们便作鸟兽散。

  其中和洽并沒有因为衣带诏的事情对曹操有看法,官渡之战后他就北上依附曹操,被曹操任命为司空掾属,之后魏国建立后更是担任太常。

  不過他对于沈晨還是比较推崇,虽然双方立场不同,但对于沈晨的学說亦是十分感兴趣,时常夸赞沈晨非常厉害。

  听到王凌的话,沈晨淡淡一笑道:“贵使是想說曹操吧,老贼死都死了,但說无妨。”

  王凌笑了笑沒說话。

  诸葛亮就說道:“司马懿常与我通书信,他是一位经天纬地之才也,我知道他必然是有要求,既然派你過来,說說他想要什么?”

  王凌拱手說道:“司马都督愿意携十二万大军投降于丞相,他希望包括他在内,以及诸多将领保留家族土地和人口,投奔大汉以后,還希望大汉能够赐予正二品以上的爵位、散官和勋官。”

  “噗嗤。”

  沈晨顿时笑出了声,扭過头对诸葛亮道:“司马懿想得倒是挺美,连我都沒有散官之职,他還想要?”

  王凌略微尴尬,随后說道:“司马都督在大魏不论是家族亦或者身份,都是九品中上品上上,对应的应该是大汉的正一品,投奔大汉之后,品阶也不能太低,降至二品应该是很合理的事情。”

  沈晨摆摆手道:“别拿你们曹魏九品中正那一套和我們科举取士来比,你们知道现在整個大汉有多少散官、勋官和县侯嗎?就连我和丞相,现在都只是乡侯,我连散官都沒有,丞相的散官勋官都是只是正三品,司马懿想爬到我們头上去不成?”

  大汉的散官勋官以及封爵都不会世袭罔替,然而工资高、福利好、待遇强,還会门荫子孙后代。大汉打压世家的时候,這大抵是最后一條维持家族兴旺的道路,所以南方很多官员都对這三样看似沒有实权的官员趋之若鹜。

  但到现在为止,实权官员也仅仅只有少数得了這样的赏赐,更多的是三公九卿這些只有比较高的地位而无实权的荣誉官员,普通官员沒有天大的功劳几乎不可能得到三四品以上的散官勋官以及封侯。

  所以司马懿一开口就要二品以上,跟狮子大开口沒什么区别。

  王凌犹豫了一下,然后說道:“司马都督爬到丞相和大都督头上,自然是不敢的,那想来二品以上的爵位散官和勋官,大抵是不行。既然如此,那各大世家的人口和土地,大汉能否通融一二?”

  沈晨毫不犹豫地拒绝道:“這更不可能,南方世家全都交出了土地和人口,为此付出了不知道多少血与泪的代价,北方世家想保留人口和土地也简单,那就灭族!”

  這番话带着一股凌然的杀气,土地改革是大汉的国策,西汉末期王莽想对土地进行改制,东汉初期光武帝也想对土地改制,都失败了。

  如今只有季汉成功,而且還是经历了大量杀戮和鲜血才好不容易换回的胜利,怎么可能会为此而改变?

  要是司马懿坚持這個條件的话,那么沈晨和诸葛亮都会選擇最后的办法——杀光他们!

  听到沈晨的這番话,王凌狡黠地笑了笑:“大都督,我等诚心来投,司马都督可是带着十二万大军以及数万民夫辅兵向大都督請降,既然爵位、散官、勋官不能给,人口和土地也不能留,那投降又有何用?舟之侨降晋尚且能担任戎右,司马都督投汉,难道连舟之侨都比不過嗎?”

  一番话语,倒是颇有道理。

  沈晨和诸葛亮对视一眼,就已经明白了這大抵是司马懿的策略。

  這一招以进为退,倒是聪明得很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