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523章 曹魏灭国,曹植之死

作者:玩蛇怪
建兴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河内荡阴一带驻扎的魏军,正式向大汉投降。

  在投降仪式上,诸葛亮夸赞了司马懿与诸多魏军将领识时务、明天时的机智精神,也表达了对司马懿仪式前忽然病发的惋惜。

  一系列祭祀、发誓、禀报上苍等活动结束之后,诸葛亮当场宣布,将向天子上表,为诸多投降的曹魏将领請封。

  請封名单自然是事后由王凌上书提供,秘密参与处死司马懿的人,基本都会得到一個正四品职务。

  其余被蒙在鼓裡,直到司马懿死了才醒悟的将领们,不由得纷纷埋怨起王凌。早說诸葛亮想让司马懿死,那他们也個個都会踊跃参加啊。

  不過为了堵住悠悠之口,王凌事后也承诺,只要大家守口如瓶,统一口径說司马懿是暴毙而亡,那么将来大家一起进了汉朝,就抱团取暖,一定会为大家争取利益。

  一番安抚之后,這件事情也算是随着司马懿的死而结束。十多万魏军就地投降,接受汉军的整编,老弱病残该放回就放回,青壮之时临时整编成军队北上。

  然而這個时候再北上其实已经沒多大意义,因为早在十一月中旬,還在涉国的曹植听說夏侯渊自杀,关羽击破东线曹军的消息,就连忙退兵回邺城。

  同时襄国的兵马也全都撤了回来,他希望能集结一些部队,在邺城与汉军打一场最后的防守战役。

  可曹植還在路上,兵马就散了大半。

  曹魏如今的兵马多是世家兵马,汉军现在都快打到邺城城外,司马懿那边也已经接受投降,消息迅速传遍整個河北,诸多世家再蠢也知道,已经沒有任何希望了。

  所以带队的世家将领纷纷带着各自手下逃跑,曹植能带回邺城的,就只剩下几千死忠。

  而关羽、沈晨、诸葛亮那边,每日世家送来的书信更是数以百计,大量河北世家纷纷上表請降,表示愿意归顺大汉。

  此刻曹魏彻底沒有了翻盘的可能,曹植回到邺城之后,基本上就只剩下不到三四千人。现在整個邺城都兵荒马乱,大量的世家权贵逃离,百姓也疯狂离开,邺城乱作一团。

  曹植沒有阻止百姓的离去,曹家有一些人逃跑了,也有一些人自杀了,他這個皇帝现在变成了孤家寡人,皇宫内很多人都在逃离,混乱充斥了整個城市。

  到十一月下旬的时候,赵云、马超以及关羽的军队就包围了邺城,邺城城门紧闭,该跑的人也跑得差不多,整個城池变得空荡荡起来。

  “丞相、晓卿(骠骑将军)!”

  “大元帅,车骑将军,卫将军,子龙(叔)。”

  邺城南门外,距离城池大概十余裡的乡间道上,正有车队缓缓而来。

  关羽带着张飞马超和赵云就在道边的亭舍下等候。

  待车队抵达之后,诸葛亮下了马车,旁边骑马的沈晨也翻身下马。

  六人互相见礼。

  张飞之前一直是在诸葛亮那边为大将,是诸葛亮手下头号猛将,在与司马懿颍川对峙时,屡次率领大军前去挑战。

  這次诸葛亮和沈晨收降十二万魏军的时候,他听說关羽已经打到邺城,便急急忙忙先行過来。

  在收降了十二万魏军之后,因大军臃肿,又有很多善后的事情要处理,诸葛亮便打算先处理這些事情,让关羽那边先攻下邺城,再北上横扫河北、幽州,直取辽东。

  结果沒想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寺发来了刘禅的诏书,要他去一趟邺城。

  如今刘禅已经到了洛阳亲自督战,虽然還未迁都洛阳,但三省部台也已经跟着天子銮驾抵达了东汉旧都,因此消息传输速度還是非常快,几乎三天就能送個来回。

  得到刘禅的诏书之后,诸葛亮便令吴懿暂为主将,留下周不疑、马良、黄权、蔡笃等人辅佐,自己和沈晨只带了几千人马不停蹄地前往邺城。

  之所以這么急,是因为曹植给刘禅上了表,愿意投降归顺,這也是为什么关羽马超赵云他们围而不攻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刻众人汇聚。

  沈晨抬起头看了眼一年多未见的关羽。

  他看关羽真的需要抬起头,因为关羽身高是两米零七,而他的身高则在一米八六,跟诸葛亮差不多,人家高了他一個头。

  然而以前的时候,关羽站在沈晨面前,沈晨就会觉得对方像是一個巨人一般,充满了压迫感。

  如今却完全沒有了這样的感觉,关羽头发和胡须发白了,皱纹爬满了脸,原本挺拔的身躯和腰杆,不自觉竟有些佝偻,让他两米多高的身躯,似是矮了那么几公分。

  岁月不饶人,時間会冲淡一切,也会改变一切。即便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最后,也不過是一捧黄土,不会与别人有任何区别。

  “云长叔。”

  沈晨看着关羽,說话有些迟疑。

  关羽笑了笑,同样拍了拍沈晨的肩膀,沒有說话。

  他已经六十七岁了,就连张飞都六十三岁,到了他们這個年纪,很多事情,其实早就已经看得开。

  “走吧。”

  关羽說道。

  一行人便沿着道路,向营寨方向而去。

  汉军此时在邺城外的人马十多接近二十万,营寨连绵,旌旗遮天蔽日,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到了主帅营帐内后,众人分列而坐,沒有人坐主位,這裡全是巨头,就连小一号的马超和赵云都一個是卫将军,一個是前将军。

  理论上来說,关羽虽然是大元帅,但這個职务是荣誉职,实际上他的职务還是大将军,也就是大元帅兼大将军,在汉朝的官员品秩裡,這两個职务都是正一品。

  而诸葛亮的丞相职务也是正一品,两個人应该是平级关系。

  然而丞相是百官之首,拥有全国的政务和军事权力,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說,关羽還要受到诸葛亮的调遣。

  只不過诸葛亮比较谦让,因而就沒有设主座,大家依照位置的高低顺序互相对坐着,汉朝以右为尊,诸葛亮坐在右边第一個位置,其次是沈晨,他的对面是关羽,沈晨对面则是张飞,接着是马超和赵云。

  众人坐好之后,诸葛亮才开口问道:“大元帅,如今邺城已经变成如何?”

  关羽就說道:“曹植逃回邺城,偌大城池百姓纷纷逃跑,我們并沒有阻拦,也沒有伤及百姓,现在城内变成了如何,我們倒還不知晓,一些逃出来的官员說曹植人就在皇宫,各城门也并沒有人把守。”

  “是啊,陛下非让我們先围住城池,不然按俺的意思,直接杀进城裡,把那曹植小儿绑了送去洛阳,哪還需要這么大费周章做什么,直接就能收复天下了。”

  张飞双手一摊,嚷嚷着道:“现在咱们還在城外等着,搞得好像那曹植小儿還是什么大魏皇帝似的,要這么麻烦嗎?”

  诸葛亮笑道:“翼德毋须急躁,该有的流程還是要有。”

  虽然曹植上表愿意投降,但古代皇帝投降都有一套流程,就像歷史上刘禅和孙皓被灭国的时候,都有一番表示。

  首先是要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率领亲族降臣出城。接受投降的人要過来亲解其缚,接受宝璧,焚烧棺榇,這一套仪式才会结束。

  诸葛亮现在就是代表了刘禅過来接受曹植的投降仪式。

  当下诸葛亮就派人前往邺城向曹植发出通知,而此刻邺城当中,曹植依旧一個人坐在皇宫大殿之中,下面有三十多名大臣,以及他的妻子妾室儿女,总共五十余人。

  過了片刻,一個小黄门急匆匆地进来,向他禀报道:“陛下,诸葛丞相带着汉天子的诏书到了城外。”

  曹植长叹了一口气,站起身道:“走吧。”

  外面用于仪式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曹植本应该脱下衣服,双手捆绑着,嘴裡叼着玉佩,然后牵羊,但他却并沒有這么做,而是让一個少年代替他。

  五十多人缓缓走出了皇宫,大街上空荡荡的,一個人也沒有,唯有远处城门口的方向,站着排列成两行的汉军士兵。

  一個汉朝中年官员在士兵们簇拥下走了過来,先向曹植行礼,然后引领着他们走出了城去。

  城外诸葛亮等人已经立于北风当中,最近這段時間雪停了,但天气還是十分寒冷,那個代替曹植脱下衣服的少年才十多岁,冻得瑟瑟发抖,曹植见状,叹息了一声,将他搂在怀裡,继续向前。

  很快他们就到了近前,那個中年官员指着曹植对诸葛亮道:“丞相,這位就是魏天子。”

  诸葛亮有些疑惑地看了眼曹植,问道:“公這是何意?”

  曹植凌然而立道:“大汉三兴,天命也。魏不得天命,灭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這皇位,是曹叡临死之前逼着我做的,要我做亡国之君,但我并不欠曹丕父子,所以今日我已将皇位传给我侄儿曹霖,希望你们能善待他。”

  诸葛亮皱起眉头。

  他觉得曹植的人品有些問題,灭国之前把皇位传给侄儿,显然是不想当亡国之君,這么做似乎有些不厚道。

  然而沈晨却比较理解曹植,他在诸葛亮耳边說道:“曹丕父子对曹植颇为苛刻,不仅严防死守,還屡次打压,差点要他性命。七步成诗之事,兄长有所耳闻否?”

  “原来如此。”

  诸葛亮這才明白曹植为什么這么做。

  曹丕父子对曹植這么差,曹叡即将灭国了,還想着迫害自己這皇叔,把皇位传给他当亡国之君,曹植虽然碍于曹操的情分勉强接受了,但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他可不想继续当怨种给曹丕父子背锅。

  所以這么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不過原本应该曹丕曹叡父子承担的责任,却被迫摁在了曹丕的幼子,曹叡的弟弟曹霖身上,也确实是有些可怜。

  本来正常情况下是要先宣读刘禅的诏书,然后再继续流程。见此情形,诸葛亮就上去帮曹霖解开捆绑的绳索,接受了玉玺,让人给曹霖穿上衣服,焚烧掉棺材,這才宣读诏书。

  诏书的內容很简单,首先是說大汉受命于天,是为天命所归,曹操谋逆,曹丕篡汉,罪不容诛。但正所谓天命归有德,有德者不降罪于愿意投降者,且曹操曹丕等首恶已死,所以不会降罪于曹植,封其为归命侯云云。

  曹植代曹霖接受了這個诏书,曹家以及诸多降臣跪地叩谢,仪式结束。

  诸葛亮正准备命人将他们送往洛阳,曹植看着他腰间的佩剑說道:“丞相,植有一事相求。”

  “归命侯何事?”

  诸葛亮问。

  曹植苦笑着,抬起头看着天空,轻声說道:“曹丕是我一母同胞的兄长,但我這一辈子为他所忌,過得如履薄冰,如今大魏灭亡,我反倒是轻松了许多,這归命侯,就請封给我那侄儿吧,子嗣无辜,請丞相善待。”

  诸葛亮沉声道:“汉乃仁义礼仪之国,既然接受了你们的投降,那自然不会害他们,請归命侯安心。”

  “如此,我就沒有什么好留恋的了。”

  曹植走到诸葛亮身前,整理好了衣冠,向他拱手一礼,說道:“丞相,請借我腰间的剑,允许我自裁。我父亲食汉禄,却对不起大汉。我兄长受父亲遗馈,对不起万民百姓。他们都死了,那自该我来承担這個罪责,以谢天下。”

  诸葛亮惊讶道:“公何至于此?”

  曹植摇摇头,坚决道:“植死意已决,纵使丞相不答应,我也会走上那城楼跳下去,請丞相借剑一用。”

  “唉。”

  诸葛亮长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一心求死的人怎么劝都沒有用,便解下腰间的佩剑,双手递了過去,也算是对曹植的尊敬。

  一旁沈晨看着曹植,曹植也看向他,眼眸当中满是死志。

  他随后双手捧剑,向沈晨弯腰行礼道:“骠骑将军,曹家对不起你们邓沈二氏。那年我虽才两岁,但后来也听說了父亲屠杀徐州之事,曹家能有今日,這是上天对我們的惩罚,希望骠骑将军能看在植自裁以抵罪的份上,莫要为难其余曹氏子孙。”

  沈晨冷冷地道:“你们曹家人我杀得够多了,唯一可惜的是沒有亲手斩了曹操老贼的头颅。你觉得你這脑袋,能抵得過我缯阳聚百余乡亲,以及徐州数十万百姓的血债嗎?”

  曹植叹了口气道:“那将军如何才能放過曹氏子孙?”

  “.”

  沈晨被他反问一时犹豫,不知道說什么。

  屠杀徐州的直接仇人基本死光了,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乐进等人,其中有好几個都是被他亲手处死,曹家的二代也被他杀了不少,仔细想想,或许也的确沒什么仇人了。

  在庞会开灭门复仇先河之前,当时的风气上如果是诸侯交战或者国家交战,基本不太流行赶尽杀绝。即便是袁绍的子孙后代也沒有被曹操杀光,袁谭袁尚袁熙等人子孙后代有不少存活了下来,如后来唐朝宰相袁恕己就是袁熙的后代。

  所以如果在直接仇人已经杀光,還迁怒于仇人子孙的话,在后世可能被人诟病斩草不除根,但至少在汉代這属于滥杀无辜,毕竟当时除非谋逆大罪要被灭族,否则基本上不会祸及家人。

  想到這裡,沈晨叹息了一声道:“我终究不是如曹贼那般残暴之人,屠戮徐州的主谋和实行者基本上都已死了,我不会为难曹家子孙后代,但你必须把曹贼的墓告诉我。”

  曹植惊讶道:“将军打算剖棺戮尸嗎?”

  “這是曹贼欠我的。”

  沈晨冷漠地看着他,自己不一定剖棺戮尸,但凭什么曹操可以风光大葬,徐州几十万百姓就得当泗水浮尸?

  至少也得把他的尸骨扔出去,丢在路边让他成为自己诗中的“白骨露於野”方消心头之恨。

  曹植面如死灰,最终還是說道:“好,我告诉你。”

  說着他就把地址告知了沈晨。

  最后他退后几步,对沈晨說道:“希望将军能够信守承诺。”

  “嗯。”

  沈晨点点头。

  曹植便双手举剑,走到了邺城南门外,仰着头,看着這座曹魏都城。

  忽然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许多感慨。

  這座城市曾经是袁家的治所,后来被曹家霸占,成为魏国首都。如今,又到了该它谢幕的时候。

  自己,从未亏欠過曹氏。

  曹植回過头看了眼妻子,略微有些不舍,但他死志已生,這些事情早就告诉過妻儿,让他们别伤心,用自己一條命换曹家子孙后代安宁,也是值得的事情。

  可惜啊。

  明明自己什么都沒做错過,最终還是要替父亲和那個处处迫害自己的兄长還债,這世上,真沒什么天理。

  曹植毫不犹豫地拔出了剑,对准自己的脖子重重地抹了過去,沒有任何犹豫。

  “噗嗤!”

  這柄刘备赐给诸葛亮的利剑瞬间划开了他的喉咙,割破了他的颈部动脉,鲜血喷涌而出。

  “夫君!”

  曹植的妻子虽然早知道夫君要自杀,可见到這一幕,還是伤心欲绝,冲了過去扑倒在曹植的身上。

  曹植倒在地上,還未气绝,双眼柔柔地看了眼哭嚎的妻儿,片刻后就沒有了声息。

  “我走了,兄长帮忙善后吧。”

  沈晨看到這一幕,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索然无味,有些兴致阑珊的感觉。

  曹家這笔血债,就這样一笔勾销似乎有些便宜曹操。

  但抬起头看着這天地。

  這世上已经沒有跟他有仇的人了,基本上全死光,甚至還有很多跟他的仇怨无关,只是姓曹的人遭殃。

  在這一瞬间,沈晨颇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不知道要向谁复仇的感觉。

  难怪当年伍子胥要剖棺戮尸。

  只有一部分仇人死在自己手裡,首恶曹操却自然病死的那种感觉,确实不好受。

  可這就是人生,不是嗎?

  沈晨踩在湿润的泥地裡,向着营寨的方向而去。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