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
可現在就不用擔心了,目前國庫的錢財,真就多到不知道怎麼去花。
去年的歲入都沒用完呢,今年的歲入就已經是過來了。
打安南這麼一個小國,對於國庫來說完全不是什麼負擔。
此刻朝廷上,是一片聲討安南的聲音。
大家都不是傻子。
不管是陛下也好,太孫殿下也罷,都是屬於極爲強勢的君王。
搞什麼特立獨行,完全是沒有必要。
別說是現在的大明瞭。
即便是朱允婀先前,又或者是歷史上靖難的朱棣,又什麼時候忌憚過安南。
朱元璋曾經是有不征討安南的想法,可那只是覺得打下來沒什麼用處罷了。
正要有什麼事情觸犯大明,自然還是要打的。
“傳咱諭旨,着雲南布政司備軍十萬,入廣西布政司於安南邊關。”
“着廣西布政司備軍下轄十二府,立即備軍二十萬。”
“封靖寧侯葉升爲徵南大將軍,節制大軍,封普定侯
陳桓爲征討副將軍。”
“整軍三月,拿下安南。”
洪武時期和永樂時期,最大的差別在於哪裏?
並非是兵多,而是將多。
此時的大明,出色的將領簡直可以說如過江之鯽,羣星璀璨。
歷經元末亂世,一個個都累積了極爲豐富的戰爭經驗。
靖寧侯葉升早期就是攻蜀地,討西番,而後又是在雲南定邊、姚安總制諸軍,設立軍營屯田,治理畢節衛。
常遇春是大明前最強先鋒的將領,而在常遇春的下面,普定侯陳桓的名氣也很是響亮。
譬如現在的南京城,當年在攻打的時候,普定侯陳桓就是第一個登城的。
其在攻城戰和山地戰中,普定侯陳桓尤爲擅長。
勇氣、智慧、武藝他全都具備,在和傅友德、藍玉平定雲南的過程中,無論那麼艱險的城池,有他在,無城不克。
真要遍數大明如今的優秀將領,真的是太多太多,尤其是在戰爭這塊,閉着眼睛隨便挑就是了。
如果歷史上不是因爲藍玉案株連全死了,朱棣哪裏能打到南京城下。
怕是還沒出北平,就已經落敗被擒。
這回指定將帥,還真就不是朱允婀定下的,是朱元璋隨手指定。
畢竟平個安南,算不得什麼大事。
再過三月剛好是十月。
安南那邊朱元璋雖然沒有去過,也不知曉什麼叫熱帶雨林氣候,但也知道安南地區常年炎熱,臨冬時節正是作戰的好時候。
恰好在那個時候,廣西地區的農田也已經收割完成,士兵們作戰也可一心一意。
“安南不是啥問題,就咱現在的將士們來說,半年左右當可全部拿下。”
“現在咱所想的是,這安南拿下之後,到底是該如何。”
“大孫你怎麼看。”
華蓋殿中,朱元璋對朱允婀說道。
很顯然,朱元璋現在也是多了幾分心思。
雖然對於安南關注不多,可以往的一些情報表明,安南並非是他想象中的那般貧瘠,反而是屬於較爲肥沃之地。
如今恰好是碰到了這個事情,當然要籌謀一下。
朱允婀回道:“安南的造反,有些太急切了一點,且事發前沒有透露出什麼風聲,顯然準備的時間不夠長。”
“孫兒若是沒猜錯的話,極有可能是先前陳慕月回安南省親,給的壓力太大,讓他們覺得如果在這個時候再不反的話,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現在的情況對於我們大明來說,其實並不是很好,平定安南容易,但是想要收歸安南,就沒那麼簡單了。”
歷史上朱棣之所以能夠收歸安南,是因爲安南王室的後人全部死絕了,沒有辦法去擇定一個新王人選。
所以安南遺留的大臣們,都想着加入到大明這個大家庭裏面來,獲取一些好處。
只是可惜最後土著這塊沒能很好的進行一個安撫,大概也是因爲大明對此不上心導致,這纔有了後面安南再度叛亂分裂出去的事情。
可現在不同,安南王室都還在呢。
按照正常的情況上來說,即便平定了安南,最後也只能重新把安南交還給安南王室手裏。
如果說要強行奪取,其實也不是不行。
可這裏頭還是同樣的問題,就是大明對其直接管轄的能力薄弱,別看安南王室好像被人架空了,可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安南人,還是有着忠誠。
一時的佔據簡單,想要徹底的併入,就比較複雜了。
這也是爲什麼
朱允婀派出五萬精銳駐紮安南,然後又去了劉勝,李秀才爲主的一些曾經弟子,對於安南進行教化。
併入這等事情,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利益最大化。
強行佔據只會看到層出不窮的起義,這將會消耗大明許多國力。
朱允婀雖然沒有正面回答老爺子的話,但朱元璋也明白了箇中意思。
“那便等到平定之後,再度交給安南王吧。”
“不過到時候可以像是倭國一樣,讓咱們大明的百姓,商人多多過去支持一些好處。”
“咱三十萬大軍消耗的糧草,必然是要安南王承擔。”
要是換作以前,朱元璋可不會這般說,反而會因爲彰顯大明天朝上國的威嚴,直接負擔大軍消耗,而不是要安南承擔。
不得不說在朱允婀入宮之後的這些時日裏,朱元璋於各方面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尤其是在錢財上面,變化尤爲明顯。
大孫這裏打仗,那裏打仗,總是會從各方面撈到好處,總不能自己安排打仗的時候,不僅半點好處沒有,還給搭出去一些。
而倭國的戰爭賠償,也讓朱元璋看到了一個新的方向。
這意味着打仗對於大明來說,極有可能不再是負擔,而是把所消耗的東西,加倍的放到別人的頭上去。
安南王宮,大牢。
這裏的大牢環境還算是不錯,可以看出在此之前有過簡單的清理和改善。
只是味道方面,可就沒有那麼容易散去了。
本來就是熱帶氣候,在這種不通風的環境裏,更容易臭味熏天。
不過劉勝等人也沒有什麼好的選擇了。
“我說劉老爺子,你好歹是個監軍,咱們可是有五萬精銳呢,怎麼就讓人弄到這地步了。”
“我當時還在那裏好生教書,莫名其妙一下子就給抓了過來,連情況都不清楚。”
“難道就沒一點提前發現的可能嗎,這比咱們在西域的那個時候還要不如。”
“西域當時可沒這般好吧,也沒淪落到當今這個囚犯的局面。”
相鄰的牢房中,李秀才不斷的吐槽。
哪怕是在這陰暗潮溼的地牢裏,李秀才還是一身青色長袍,帶着幾分文人氣質。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