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打着驅趕大明,恢復安南王室統治的

作者:哎話
第358章打着驅趕大明,恢復安南王室統治的噱頭

  大面積的風熱感冒,是對大軍的一種極大傷害。

  當年,二三十萬的蒙古騎兵是個什麼情況。

  還沒到安南的王都下邊呢,就有一大羣人患病了。

  本來跟這的行軍醫生就不多,風熱感冒的相互傳染,直接就滋生了大量病毒,從而導致小規模瘟疫的爆發。

  不說打仗了,能回去都算是個不錯的事情。

  在草原上生活的戰馬,更加不耐受這邊的氣候,一大羣的騎兵過來,都不說打仗了,隨時都是處於折磨之中。

  這樣的情況,以後世的眼光來看,似乎有些不理解。

  畢竟一般到熱帶季風氣候誰會帶着戰馬行軍呀,或者直接上騎兵。

  但在如今這樣的環境下,對於世界的認知程度較低,多數也不會考慮這些因素,文化方面也沒有關於這方面的教學。

  更別提幾乎全是文盲的蒙古人了。

  再者說,上位者哪裏又會在乎到這些關乎底層士兵的生活問題。

  一道命令下達,那就是幹。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好在大明這邊多數都是廣西兵,雲南兵,雖然有些不適應,但還可以承受下去。

  “集結一下軍隊的輔兵,讓他們給醫生們打個下手,把後勤問題解決好,尤其是要注意到避免瘟疫的發生。”

  “打這個安南,我看打仗這塊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麼走過去。”

  靖寧侯葉升看了看茂林的叢林,還有頭頂上的烈日,微微有些嘆息的說道。

  只有身處這樣的環境下,才知道遇到的問題有多麼的棘手。

  安南人的戰鬥力就那麼點,完全算是戰五渣,只是這四處叢林的,找個人都不容易了。

  對於大明這邊,現在的胡季犛可以說非常的不好過。

  邊境的情況正在不斷的彙報過來,讓胡季犛的頭頂上生出一層陰影。

  氣候是安南天然的屏障,尤其是在這個時代。

  對於大明的火器,更是沒有半點的畏懼,大量的雨水和潮溼的環境,註定於行軍上會受到極大程度的影響。

  這一點從駐紮到安南的五萬精兵就非常清楚。

  最初的大明駐軍,也是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纔是慢慢的適應下來。

  因爲有着足夠的瞭解,胡季犛纔敢如此肆無忌憚的反出大明。

  只是現在一旦是穩打穩紮,胡季犛就感覺到有些束手無策了。

  和曾經的蒙元不同,大明的

  軍隊有着強大的後勤保障。

  不管是糧食還是藥材等各方面,都不會有什麼缺乏。

  也就是說,大明大軍抵達河內的王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從現在的情況來說,一個月之內就能抵達河內安南王都的城樓之下了。

  前邊的那些城鎮之類的,對於大明軍隊構不成任何的危險。

  安南的兵員主要是兩個方向。

  一個是安南朝廷的禁軍,還有就是地方軍了。

  目前安南的禁軍數量大概有十多萬人,這些算是安南軍隊的中堅力量,每一個禁軍都是真正的戰兵,而並非是輔兵。

  地方軍跟安南的中央禁軍就有很大的不同。

  此時的安南共計有十九路,每個路編製成一軍和二十個鋒團都,以便維護治安和抓捕盜匪,俗稱路軍。

  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山南路轄四個軍,海東路轄兩個軍,每路的指揮稱作總管。

  其中還有王侯軍。

  王侯軍是從家奴和王侯家童發展出來,從某個層面上來說,地位比之普通的路軍要高上許多。

  正常情況下編制不多,在戰爭時期,大量的貴族家奴護衛就會加入進去。

  安南地區土司衆多,基層主要是以村社爲結構,戰時召集起來的兵種便叫做鄉兵了。

  鄉兵的地位最爲低下,不僅是需要打仗,還要作爲輔兵使用。

  跟大明的衛所差不多,打仗完事後就回去務農進行生產。

  大明軍隊一路過來,已經破了安南三路軍隊。

  而這三路軍,完全沒有給大明帶來多大的傷亡,倒是多了幾萬的俘虜。

  現在這些俘虜就被用來給軍隊搬運後勤物資,嚮導作用。

  在茂林的叢林裏,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走失和迷路的。

  安南的軍閥歌劇,其實就是地方軍對於安南中央朝廷的不聽從。

  胡季犛是趁着大明給壓力的情況下,把地方軍全部進行了一個拉攏。

  這些地方軍的總管們其實也不傻,多數都是不想跟大明對着幹的。

  可是現在大明的教化,對於他們本身有了很大的影響。

  比如其中勢力較大的一族,安南人口比例較大的岱依族,就對大明現在很是反感。

  岱依族算是安南土族,本地土著。

  這反感的原因說起來,還是因爲五萬精兵駐紮安南。

  因爲駐紮的關係,所以按照大明的要求,大明兵的口糧都是需要安南進行供給的。

  安南王室沒有辦法,自然就只能加大稅收,這就給安南百姓增加了很多負擔。

  有心之人就利用這一點,挑起安南百姓跟大明的仇視。

  這就導致目前一部分安南地區的百姓,對於大明並不怎麼友好。

  現在安南的各路總管,基本上都是集中到王都來了。

  王都的附近,也累計了將近有四十多萬的安南大軍。

  這幾乎是安南全境八成多的兵力。

  聽上去好像還要比大明軍隊多出十多萬,還是安南的主場作戰。

  可這並沒有給胡季犛還有這些地方軍閥總管們任何安全感。

  士兵跟士兵,是完全不一樣的。

  四十多萬的安南軍隊裏,一大半都是水貨,瘦骨嶙峋的,飽飯都不上,武器軍備這些就更加不用說了。

  能有把好刀在手的,恐怕都沒一半。

  安南的中央禁軍這裏還有十多萬,也就堪堪達到大明軍比肩的水準了。

  關鍵問題是,大明的將領,可不是他們這小地方能夠比擬的。

  武器裝備更是碾壓級別。

  戰場上,可不是算多少人能打。

  除開武器還有士氣,軍隊紀律,後勤物資等等綜合戰鬥力的加持。

  正面交戰的情況下,不會有任何的意外發生,必然是安南完敗的局面。

  這一點,不管是安南和大明,都有着很清晰的認知。

  目前安南唯一的依託,就是對於氣候了。

  寄託於跟曾經的蒙元一樣,待大明軍隊過來的時候,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可言。

  只是現在的情報表明,這個可能性或許很小。

  大明的領兵將軍很是穩健,完全沒有急於求成的意思。

  安南宰相府中。

  胡季犛跟地方總管們匯聚一堂。

  自從大明進軍開始,這樣的會議幾乎每天都在召開。

  胡季犛也沒說到王宮去。

  對於目前的安南王宮,實行的是一個軟禁的狀態。

  他這次的造反,是打着驅趕大明,恢復安南王室統治的噱頭,不是說自己要造反當個皇帝。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