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張寧被捉

作者:色如命,分類:軍事歷史,狀態:連載中,字數:2.99百萬字,
轉眼過了幾個月,劉楚所謂的遷走流民的事遲遲沒有動手,皇上都感到有點不對頭了。多次催促劉楚要快點進行,必須要在入冬前將流民遷走,因爲幾乎每天都有人在上奏洛陽城的流民越來越多,再不遷走,恐怕會影響到洛陽過冬的穩定。

  天下大亂在即,讓劉楚感到了有一種無形的壓迫感。許多美人兒沒有尋到,而尋到並和自己有關係的卻又一時帶不走,皇上要自己帶走流民,而太平道馬元義的一方則不停的派太平教衆扮成流民涌來洛陽。現在洛陽城的流民早就超過了十萬人,初步估計會有十二、三萬人。

  本來太平道和朝庭雙方的事跟自己沒有任何的關係,問題是自己做上了這個流民安置官,夾到了中間,變成了其中的一關鍵的人物。

  太平道的事自己可以不管,可以聽皇上的話帶流民一走了之,但問題是自己帶不動啊,除了兩、三萬個流民可以帶走外,還有十來萬的流民,這次若要帶走,不帶個七萬、八萬人恐怕是說不過去,皇上也不肯放過自己。

  那十來萬的流民,至少會有一、兩萬人是太平道的死忠。其他的都是教徒,特別是一些老弱病殘的流民,他們一直都是由太平道的人在私下救濟,他們在洛陽有喫有住的,又怎會無端端的跟劉楚到新民城去?再者,就算肯走恐怕也難走到遙遙幾千裏的吳郡去。

  但是劉楚現在被逼得沒有辦法了,只好大張旗鼓的準備遷徙流民到新民城去的事宜。

  這樣一來,安了朝庭上下的心,但卻觸動了太平道的神經。

  劉楚正在流民營裏想辦法要怎樣才能遷走大部份的流民時候,手下來報,馬元義求見。

  劉楚想起,在新民城時就答應過馬元義的請求,不遷走新民城的流民的,可能見到自己現在要遷走流民了,就來找自己說詞吧。

  在流民營地政事大廳。劉楚接見了馬元義。

  馬元義一見到劉楚,卻撲通的一聲跪下,神情凝重的道:“劉楚大人,馬某對不起你啊!”

  劉楚一時不知道他想說什麼事,有什麼事用得着給自己下跪的嗎?不由問道:“馬兄,有話起來說,不必要如此。”

  “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將張寧侄女在你新民城的事情告訴了大賢良師。”

  “這個我已經料到了,再說這事也是遲早要讓他知道的,算不了什麼。”劉楚見馬元義還不站起來,笑道:“起來吧,我也正想讓寧兒回去看看她爹的。”

  “可是……可是大賢良師卻、卻派人去誑張寧,說他快病得不行了,讓她帶孩兒回去讓他看看。”馬元義低着頭站了起來。

  “什麼?什麼時候地事?”劉楚的心裏一驚。張寧把自己的女兒也帶到太平道那兒去?

  “這個時候恐怕已經快到了。”馬元義的頭更低了。

  “這、這算什麼意思?怎麼我會不知道的?”劉楚心裏想到不會如此簡單。

  “張寧帶着孩兒纔出了吳郡,就讓大賢良師派人捉了起來,哦,對了,一起的還有一個女侍。這個你們的人恐怕都不知道,不過來報告她回孃家看望爹爹的報告應該也快到了。”

  啪!劉楚一掌拍到了案桌上,寧兒及女兒竟然被他們軟禁了起來送到太平道總部那兒去了。那個女侍應該是楊丹,這丫頭也跟去湊什麼地熱鬧?不由對馬元義怒道:“這算什麼?我不是答應過你嗎?我不管你們太平道的事,但你們也別讓我爲難。”

  “對不起。\\\\\\我馬元義對不起劉大人,現在我就是來請罪的,你想將我怎樣。任憑處置,唉,早知道會這樣我就不和大賢良師說了。”馬元義在這點上倒顯得有點光明磊落,很明顯是他私下來告訴劉楚的。

  “哼,就算我殺了你又有什麼用?能讓張角送回張寧及我女兒回來嗎?”劉楚的心裏大感不妙。

  “她們的安全應該沒有問題,只是、只是……”馬元義此時有點吞吞吐吐的道。

  “只是想我也加入你們地太平道是吧?”劉楚冷笑一聲,其實一早就想到自己現在是奇貨可居了,對於有野心的人。誰不想將自己收爲己用?至少自己現在是皇上的駙馬。如果能夠加入太平道地陣營,等他們起事的時候。自己再來一個裏應外合……他們想得倒美。黃巾軍良莠不齊,加入去就等於是給自己戴上了一頂黃巾賊的帽子了。

  倒不是劉楚看不起黃巾軍,只是自己知道黃巾起義是必定會失敗地,他們只是想着推翻漢室,打擊官府,喊的口號很響亮,但是實質卻沒有一點實際可行的方法,幹***去打官府了,誰來搞生產,誰來搞建設?

  “這是大賢良師的意思,不過,我想,就算你不答應,張寧她們應該也沒有安全上的問題。”馬元義說道。

  “哼!我再次聲明一下,回去告訴大賢良師,要我加入你們的太平道是絕對不可能的,不過,我也絕對不會將你們太平道地事上報朝庭。至於你們想做什麼地事,則與我無關,我會盡快離開洛陽回新民城去,希望他不要爲難寧兒等人。”劉楚態度堅決的道。

  “這個我可以用人頭保證寧兒等人地安全。”馬元義拍着胸膛道,他雖然有點想不明白,同是爲大漢百姓着想的劉楚,爲什麼會對太平道這麼的拒絕,每次都是想也不想的就說得那麼的肯定。

  “那好,沒事就不送了。”劉楚不想和馬元義多說,張角應該也不會蠢到拿自己的女兒、外孫女來威脅自己爲他辦事。

  “行,可是……”馬元義有點不好意思的撓頭道:“那麼大人你這次遷走流民的事?”

  劉楚不耐煩的道:“皇上下旨,讓我必須在入冬前將流民遷走,你叫我如何?”

  “這個……但我們不是說好了嗎?”這纔是馬元義這次來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劉楚說話算數,不要將流民遷走這麼快。

  “遷走是必須的,洛陽一下子來了太多流民了,裏面的真正情形相信你要比我清楚,再說,我遷走的只是其中一部份,你想想,要是不想跟我到新民城去的,我能帶走嗎?”劉楚暗示着他。

  馬元義想了一下就明白,劉楚說的也對,要是流民自己不想跟劉楚走的,劉楚能帶走嗎?

  想明白了這點,馬元義纔開懷的道:“好,我會將你的話轉告大賢良師,我也絕不會再和你提加入太平道的事。告辭!”

  劉楚見馬元義出到了門口,在他背後說道:“回去告訴他,我會去找他的。”

  “好!”馬元義頭也不回的走了。

  劉楚坐回椅子上,心想還好,張角只是誑走了自己的女兒,要是被他捉了其他的女人去就麻煩了。可能是馬元義去和張角說了自己曾暗示過知道他們太平道的真正目的,讓張角知道自己是一個危險人物,所以纔想將女兒騙回他那兒,好控制一下自己,讓自己不要和太平道作對。

  經過籌備,劉楚決定只遷走三萬流民,諸事已經辦妥,就等要怎樣弄走陽安公主、長社公主和皇后婉兒了。

  當然,劉楚上報皇上的是帶走五、六萬的流民,並讓馬元義做點配合,做了手腳,讓他弄來兩、三萬的流民加入劉楚的隊伍,等離開洛陽再回來。也只有這樣,皇上纔會讓劉楚離開洛陽,這樣等於遷走了一大半流民了,洛陽城的壓力也驟減,讓劉宏也沒話可說。

  離開洛陽的日子也都定好了,十一月初一,在這日劉楚必須要走了。

  還有三天就是十一月初一了,劉楚此時感到了頭痛。

  長社公主被皇上因爲她駙馬的事而被看守着,幾乎是不能出城,當然,在城裏活動倒是可以的。

  要弄公主出城倒不是說沒有辦法,而是萬一長社公主不見了,皇上肯定是第一時間懷疑自己,誰叫自己和長社公主的事讓皇上知道了?還有,自己應該是在和流民隊伍一起趕去吳郡,皇上要追上自己那是隨時都可以,一道聖旨送到那些關卡處,自己就難走了。就算皇上不降罪自己拐帶長社公主,但也會讓長社公主回京去。

  皇上留着長社公主,主要是想牽制一下長社公主的駙馬耿家,所以萬萬不能讓長社公主走的,還有,長社公主移情別戀的事也不能讓人知道。如果讓耿家知道長社公主居然和別的男人私奔,那麼耿家不當場反臉,馬上造反纔怪。

  聯家不像陽安公主的駙馬,伏家的家業都是在洛陽的,所以伏家纔不敢亂來。不過,如果陽安公主不見了,可能也會引發起一點地震,但只要沒有人懷疑到劉楚的頭上來就可以了。

  最關鍵的莫過於是弄走皇后,這可是要非常保密的,一但走漏了風聲,讓皇上知道自己戴了綠帽,肯定會非常震怒,想他也不會再管什麼的女婿、皇弟情誼,也要將自己置於死地了。現在得罪皇上似乎並不是一件好事來。

  轉眼過了幾個月,劉楚所謂的遷走流民的事遲遲沒有動手,皇上都感到有點不對頭了。多次催促劉楚要快點進行,必須要在入冬前將流民遷走,因爲幾乎每天都有人在上奏洛陽城的流民越來越多,再不遷走,恐怕會影響到洛陽過冬的穩定。

  天下大亂在即,讓劉楚感到了有一種無形的壓迫感。許多美人兒沒有尋到,而尋到並和自己有關係的卻又一時帶不走,皇上要自己帶走流民,而太平道馬元義的一方則不停的派太平教衆扮成流民涌來洛陽。現在洛陽城的流民早就超過了十萬人,初步估計會有十二、三萬人。

  本來太平道和朝庭雙方的事跟自己沒有任何的關係,問題是自己做上了這個流民安置官,夾到了中間,變成了其中的一關鍵的人物。

  太平道的事自己可以不管,可以聽皇上的話帶流民一走了之,但問題是自己帶不動啊,除了兩、三萬個流民可以帶走外,還有十來萬的流民,這次若要帶走,不帶個七萬、八萬人恐怕是說不過去,皇上也不肯放過自己。

  那十來萬的流民,至少會有一、兩萬人是太平道的死忠。其他的都是教徒,特別是一些老弱病殘的流民,他們一直都是由太平道的人在私下救濟,他們在洛陽有喫有住的,又怎會無端端的跟劉楚到新民城去?再者,就算肯走恐怕也難走到遙遙幾千裏的吳郡去。

  但是劉楚現在被逼得沒有辦法了,只好大張旗鼓的準備遷徙流民到新民城去的事宜。

  這樣一來,安了朝庭上下的心,但卻觸動了太平道的神經。

  劉楚正在流民營裏想辦法要怎樣才能遷走大部份的流民時候,手下來報,馬元義求見。

  劉楚想起,在新民城時就答應過馬元義的請求,不遷走新民城的流民的,可能見到自己現在要遷走流民了,就來找自己說詞吧。

  在流民營地政事大廳。劉楚接見了馬元義。

  馬元義一見到劉楚,卻撲通的一聲跪下,神情凝重的道:“劉楚大人,馬某對不起你啊!”

  劉楚一時不知道他想說什麼事,有什麼事用得着給自己下跪的嗎?不由問道:“馬兄,有話起來說,不必要如此。”

  “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將張寧侄女在你新民城的事情告訴了大賢良師。”

  “這個我已經料到了,再說這事也是遲早要讓他知道的,算不了什麼。”劉楚見馬元義還不站起來,笑道:“起來吧,我也正想讓寧兒回去看看她爹的。”

  “可是……可是大賢良師卻、卻派人去誑張寧,說他快病得不行了,讓她帶孩兒回去讓他看看。”馬元義低着頭站了起來。

  “什麼?什麼時候地事?”劉楚的心裏一驚。張寧把自己的女兒也帶到太平道那兒去?

  “這個時候恐怕已經快到了。”馬元義的頭更低了。

  “這、這算什麼意思?怎麼我會不知道的?”劉楚心裏想到不會如此簡單。

  “張寧帶着孩兒纔出了吳郡,就讓大賢良師派人捉了起來,哦,對了,一起的還有一個女侍。這個你們的人恐怕都不知道,不過來報告她回孃家看望爹爹的報告應該也快到了。”

  啪!劉楚一掌拍到了案桌上,寧兒及女兒竟然被他們軟禁了起來送到太平道總部那兒去了。那個女侍應該是楊丹,這丫頭也跟去湊什麼地熱鬧?不由對馬元義怒道:“這算什麼?我不是答應過你嗎?我不管你們太平道的事,但你們也別讓我爲難。”

  “對不起。\\\\\\我馬元義對不起劉大人,現在我就是來請罪的,你想將我怎樣。任憑處置,唉,早知道會這樣我就不和大賢良師說了。”馬元義在這點上倒顯得有點光明磊落,很明顯是他私下來告訴劉楚的。

  “哼,就算我殺了你又有什麼用?能讓張角送回張寧及我女兒回來嗎?”劉楚的心裏大感不妙。

  “她們的安全應該沒有問題,只是、只是……”馬元義此時有點吞吞吐吐的道。

  “只是想我也加入你們地太平道是吧?”劉楚冷笑一聲,其實一早就想到自己現在是奇貨可居了,對於有野心的人。誰不想將自己收爲己用?至少自己現在是皇上的駙馬。如果能夠加入太平道地陣營,等他們起事的時候。自己再來一個裏應外合……他們想得倒美。黃巾軍良莠不齊,加入去就等於是給自己戴上了一頂黃巾賊的帽子了。

  倒不是劉楚看不起黃巾軍,只是自己知道黃巾起義是必定會失敗地,他們只是想着推翻漢室,打擊官府,喊的口號很響亮,但是實質卻沒有一點實際可行的方法,幹***去打官府了,誰來搞生產,誰來搞建設?

  “這是大賢良師的意思,不過,我想,就算你不答應,張寧她們應該也沒有安全上的問題。”馬元義說道。

  “哼!我再次聲明一下,回去告訴大賢良師,要我加入你們的太平道是絕對不可能的,不過,我也絕對不會將你們太平道地事上報朝庭。至於你們想做什麼地事,則與我無關,我會盡快離開洛陽回新民城去,希望他不要爲難寧兒等人。”劉楚態度堅決的道。

  “這個我可以用人頭保證寧兒等人地安全。”馬元義拍着胸膛道,他雖然有點想不明白,同是爲大漢百姓着想的劉楚,爲什麼會對太平道這麼的拒絕,每次都是想也不想的就說得那麼的肯定。

  “那好,沒事就不送了。”劉楚不想和馬元義多說,張角應該也不會蠢到拿自己的女兒、外孫女來威脅自己爲他辦事。

  “行,可是……”馬元義有點不好意思的撓頭道:“那麼大人你這次遷走流民的事?”

  劉楚不耐煩的道:“皇上下旨,讓我必須在入冬前將流民遷走,你叫我如何?”

  “這個……但我們不是說好了嗎?”這纔是馬元義這次來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劉楚說話算數,不要將流民遷走這麼快。

  “遷走是必須的,洛陽一下子來了太多流民了,裏面的真正情形相信你要比我清楚,再說,我遷走的只是其中一部份,你想想,要是不想跟我到新民城去的,我能帶走嗎?”劉楚暗示着他。

  馬元義想了一下就明白,劉楚說的也對,要是流民自己不想跟劉楚走的,劉楚能帶走嗎?

  想明白了這點,馬元義纔開懷的道:“好,我會將你的話轉告大賢良師,我也絕不會再和你提加入太平道的事。告辭!”

  劉楚見馬元義出到了門口,在他背後說道:“回去告訴他,我會去找他的。”

  “好!”馬元義頭也不回的走了。

  劉楚坐回椅子上,心想還好,張角只是誑走了自己的女兒,要是被他捉了其他的女人去就麻煩了。可能是馬元義去和張角說了自己曾暗示過知道他們太平道的真正目的,讓張角知道自己是一個危險人物,所以纔想將女兒騙回他那兒,好控制一下自己,讓自己不要和太平道作對。

  經過籌備,劉楚決定只遷走三萬流民,諸事已經辦妥,就等要怎樣弄走陽安公主、長社公主和皇后婉兒了。

  當然,劉楚上報皇上的是帶走五、六萬的流民,並讓馬元義做點配合,做了手腳,讓他弄來兩、三萬的流民加入劉楚的隊伍,等離開洛陽再回來。也只有這樣,皇上纔會讓劉楚離開洛陽,這樣等於遷走了一大半流民了,洛陽城的壓力也驟減,讓劉宏也沒話可說。

  離開洛陽的日子也都定好了,十一月初一,在這日劉楚必須要走了。

  還有三天就是十一月初一了,劉楚此時感到了頭痛。

  長社公主被皇上因爲她駙馬的事而被看守着,幾乎是不能出城,當然,在城裏活動倒是可以的。

  要弄公主出城倒不是說沒有辦法,而是萬一長社公主不見了,皇上肯定是第一時間懷疑自己,誰叫自己和長社公主的事讓皇上知道了?還有,自己應該是在和流民隊伍一起趕去吳郡,皇上要追上自己那是隨時都可以,一道聖旨送到那些關卡處,自己就難走了。就算皇上不降罪自己拐帶長社公主,但也會讓長社公主回京去。

  皇上留着長社公主,主要是想牽制一下長社公主的駙馬耿家,所以萬萬不能讓長社公主走的,還有,長社公主移情別戀的事也不能讓人知道。如果讓耿家知道長社公主居然和別的男人私奔,那麼耿家不當場反臉,馬上造反纔怪。

  聯家不像陽安公主的駙馬,伏家的家業都是在洛陽的,所以伏家纔不敢亂來。不過,如果陽安公主不見了,可能也會引發起一點地震,但只要沒有人懷疑到劉楚的頭上來就可以了。

  最關鍵的莫過於是弄走皇后,這可是要非常保密的,一但走漏了風聲,讓皇上知道自己戴了綠帽,肯定會非常震怒,想他也不會再管什麼的女婿、皇弟情誼,也要將自己置於死地了。現在得罪皇上似乎並不是一件好事來。

  轉眼過了幾個月,劉楚所謂的遷走流民的事遲遲沒有動手,皇上都感到有點不對頭了。多次催促劉楚要快點進行,必須要在入冬前將流民遷走,因爲幾乎每天都有人在上奏洛陽城的流民越來越多,再不遷走,恐怕會影響到洛陽過冬的穩定。

  天下大亂在即,讓劉楚感到了有一種無形的壓迫感。許多美人兒沒有尋到,而尋到並和自己有關係的卻又一時帶不走,皇上要自己帶走流民,而太平道馬元義的一方則不停的派太平教衆扮成流民涌來洛陽。現在洛陽城的流民早就超過了十萬人,初步估計會有十二、三萬人。

  本來太平道和朝庭雙方的事跟自己沒有任何的關係,問題是自己做上了這個流民安置官,夾到了中間,變成了其中的一關鍵的人物。

  太平道的事自己可以不管,可以聽皇上的話帶流民一走了之,但問題是自己帶不動啊,除了兩、三萬個流民可以帶走外,還有十來萬的流民,這次若要帶走,不帶個七萬、八萬人恐怕是說不過去,皇上也不肯放過自己。

  那十來萬的流民,至少會有一、兩萬人是太平道的死忠。其他的都是教徒,特別是一些老弱病殘的流民,他們一直都是由太平道的人在私下救濟,他們在洛陽有喫有住的,又怎會無端端的跟劉楚到新民城去?再者,就算肯走恐怕也難走到遙遙幾千裏的吳郡去。

  但是劉楚現在被逼得沒有辦法了,只好大張旗鼓的準備遷徙流民到新民城去的事宜。

  這樣一來,安了朝庭上下的心,但卻觸動了太平道的神經。

  劉楚正在流民營裏想辦法要怎樣才能遷走大部份的流民時候,手下來報,馬元義求見。

  劉楚想起,在新民城時就答應過馬元義的請求,不遷走新民城的流民的,可能見到自己現在要遷走流民了,就來找自己說詞吧。

  在流民營地政事大廳。劉楚接見了馬元義。

  馬元義一見到劉楚,卻撲通的一聲跪下,神情凝重的道:“劉楚大人,馬某對不起你啊!”

  劉楚一時不知道他想說什麼事,有什麼事用得着給自己下跪的嗎?不由問道:“馬兄,有話起來說,不必要如此。”

  “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將張寧侄女在你新民城的事情告訴了大賢良師。”

  “這個我已經料到了,再說這事也是遲早要讓他知道的,算不了什麼。”劉楚見馬元義還不站起來,笑道:“起來吧,我也正想讓寧兒回去看看她爹的。”

  “可是……可是大賢良師卻、卻派人去誑張寧,說他快病得不行了,讓她帶孩兒回去讓他看看。”馬元義低着頭站了起來。

  “什麼?什麼時候地事?”劉楚的心裏一驚。張寧把自己的女兒也帶到太平道那兒去?

  “這個時候恐怕已經快到了。”馬元義的頭更低了。

  “這、這算什麼意思?怎麼我會不知道的?”劉楚心裏想到不會如此簡單。

  “張寧帶着孩兒纔出了吳郡,就讓大賢良師派人捉了起來,哦,對了,一起的還有一個女侍。這個你們的人恐怕都不知道,不過來報告她回孃家看望爹爹的報告應該也快到了。”

  啪!劉楚一掌拍到了案桌上,寧兒及女兒竟然被他們軟禁了起來送到太平道總部那兒去了。那個女侍應該是楊丹,這丫頭也跟去湊什麼地熱鬧?不由對馬元義怒道:“這算什麼?我不是答應過你嗎?我不管你們太平道的事,但你們也別讓我爲難。”

  “對不起。\\\\\\我馬元義對不起劉大人,現在我就是來請罪的,你想將我怎樣。任憑處置,唉,早知道會這樣我就不和大賢良師說了。”馬元義在這點上倒顯得有點光明磊落,很明顯是他私下來告訴劉楚的。

  “哼,就算我殺了你又有什麼用?能讓張角送回張寧及我女兒回來嗎?”劉楚的心裏大感不妙。

  “她們的安全應該沒有問題,只是、只是……”馬元義此時有點吞吞吐吐的道。

  “只是想我也加入你們地太平道是吧?”劉楚冷笑一聲,其實一早就想到自己現在是奇貨可居了,對於有野心的人。誰不想將自己收爲己用?至少自己現在是皇上的駙馬。如果能夠加入太平道地陣營,等他們起事的時候。自己再來一個裏應外合……他們想得倒美。黃巾軍良莠不齊,加入去就等於是給自己戴上了一頂黃巾賊的帽子了。

  倒不是劉楚看不起黃巾軍,只是自己知道黃巾起義是必定會失敗地,他們只是想着推翻漢室,打擊官府,喊的口號很響亮,但是實質卻沒有一點實際可行的方法,幹***去打官府了,誰來搞生產,誰來搞建設?

  “這是大賢良師的意思,不過,我想,就算你不答應,張寧她們應該也沒有安全上的問題。”馬元義說道。

  “哼!我再次聲明一下,回去告訴大賢良師,要我加入你們的太平道是絕對不可能的,不過,我也絕對不會將你們太平道地事上報朝庭。至於你們想做什麼地事,則與我無關,我會盡快離開洛陽回新民城去,希望他不要爲難寧兒等人。”劉楚態度堅決的道。

  “這個我可以用人頭保證寧兒等人地安全。”馬元義拍着胸膛道,他雖然有點想不明白,同是爲大漢百姓着想的劉楚,爲什麼會對太平道這麼的拒絕,每次都是想也不想的就說得那麼的肯定。

  “那好,沒事就不送了。”劉楚不想和馬元義多說,張角應該也不會蠢到拿自己的女兒、外孫女來威脅自己爲他辦事。

  “行,可是……”馬元義有點不好意思的撓頭道:“那麼大人你這次遷走流民的事?”

  劉楚不耐煩的道:“皇上下旨,讓我必須在入冬前將流民遷走,你叫我如何?”

  “這個……但我們不是說好了嗎?”這纔是馬元義這次來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劉楚說話算數,不要將流民遷走這麼快。

  “遷走是必須的,洛陽一下子來了太多流民了,裏面的真正情形相信你要比我清楚,再說,我遷走的只是其中一部份,你想想,要是不想跟我到新民城去的,我能帶走嗎?”劉楚暗示着他。

  馬元義想了一下就明白,劉楚說的也對,要是流民自己不想跟劉楚走的,劉楚能帶走嗎?

  想明白了這點,馬元義纔開懷的道:“好,我會將你的話轉告大賢良師,我也絕不會再和你提加入太平道的事。告辭!”

  劉楚見馬元義出到了門口,在他背後說道:“回去告訴他,我會去找他的。”

  “好!”馬元義頭也不回的走了。

  劉楚坐回椅子上,心想還好,張角只是誑走了自己的女兒,要是被他捉了其他的女人去就麻煩了。可能是馬元義去和張角說了自己曾暗示過知道他們太平道的真正目的,讓張角知道自己是一個危險人物,所以纔想將女兒騙回他那兒,好控制一下自己,讓自己不要和太平道作對。

  經過籌備,劉楚決定只遷走三萬流民,諸事已經辦妥,就等要怎樣弄走陽安公主、長社公主和皇后婉兒了。

  當然,劉楚上報皇上的是帶走五、六萬的流民,並讓馬元義做點配合,做了手腳,讓他弄來兩、三萬的流民加入劉楚的隊伍,等離開洛陽再回來。也只有這樣,皇上纔會讓劉楚離開洛陽,這樣等於遷走了一大半流民了,洛陽城的壓力也驟減,讓劉宏也沒話可說。

  離開洛陽的日子也都定好了,十一月初一,在這日劉楚必須要走了。

  還有三天就是十一月初一了,劉楚此時感到了頭痛。

  長社公主被皇上因爲她駙馬的事而被看守着,幾乎是不能出城,當然,在城裏活動倒是可以的。

  要弄公主出城倒不是說沒有辦法,而是萬一長社公主不見了,皇上肯定是第一時間懷疑自己,誰叫自己和長社公主的事讓皇上知道了?還有,自己應該是在和流民隊伍一起趕去吳郡,皇上要追上自己那是隨時都可以,一道聖旨送到那些關卡處,自己就難走了。就算皇上不降罪自己拐帶長社公主,但也會讓長社公主回京去。

  皇上留着長社公主,主要是想牽制一下長社公主的駙馬耿家,所以萬萬不能讓長社公主走的,還有,長社公主移情別戀的事也不能讓人知道。如果讓耿家知道長社公主居然和別的男人私奔,那麼耿家不當場反臉,馬上造反纔怪。

  聯家不像陽安公主的駙馬,伏家的家業都是在洛陽的,所以伏家纔不敢亂來。不過,如果陽安公主不見了,可能也會引發起一點地震,但只要沒有人懷疑到劉楚的頭上來就可以了。

  最關鍵的莫過於是弄走皇后,這可是要非常保密的,一但走漏了風聲,讓皇上知道自己戴了綠帽,肯定會非常震怒,想他也不會再管什麼的女婿、皇弟情誼,也要將自己置於死地了。現在得罪皇上似乎並不是一件好事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