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甲字卷 救命稻草,义不容辞
“漕兵怕是沒啥用处,我不知道山东這边情况如何,但我知道這倭寇一度闯入嘉兴一带,把那水次仓洗劫一空,那一千多漕兵面对不到三百倭寇便仓皇逃跑,后来那名卫指挥使被军法处置,但也有人說进了大监之后便被换了人头,可见這漕兵的情形。”贾雨村连连摇头,“這临清砖城裡也有漕兵吧,外城乱成這样,也沒见他们有啥动静。沒用。”
三年前他便是嘉兴知府,那漕军的表现让他简直难以忍受,甚至自己被弹劾免官固然有言官攻讦自己为官贪苛的缘故,但也未尝沒有這件事情的影响。
当时自己也就是低估了漕兵的孱弱到了這种地步,才会沒有来得及及时组织起巡检司和乡兵阻截,酿成大祸,最终被人拿住了把柄。
一帮子言官御史借势把自己给掀翻了,否则以自己作为三甲进士,怎么也不可能因为些许钱银常例上的事情就把自己免官了。
冯紫英见冯佑毫无表情,估摸着贾雨村所言属实,也有些失望,倒是那薛峻脸色有些异样,被冯紫英看在眼裡,“薛先生可是有话要說?”
“呃,若是寻常漕军倒也罢了,和贾先生所言无异,不過我从清江浦過来时,听闻漕运总督李督帅正好启程从淮安北返,我二人先李督帅一步北上,若是论時間,李督帅此时怕是也已经過了济宁才对。”薛峻见冯紫英似乎還有些不解,便进一步道:“那李督帅随身带有一营亲军,想必是和寻常漕军不一样的。”
冯紫英這才明白過来,原来薛峻的意思竟然是去向那漕运总督求救。
贾雨村也有些意动,若是能借此机会博得漕运总督青睐,那倒也是一個机遇。
且不說漕运总督這一职务炙手可热,按照大周惯例,漕运总督历来都是由都察院要员兼任。
都察院历来是阁臣磨砺之地,一般說来翰林出身的阁臣都会在六部中尤其是上三部和都察院以及六科中打磨一番,方能有资格入围内阁,而漕运总督所兼任的左右佥都御史便是其中最佳的锻炼岗位。
当然贾雨村這也只能是幻想一下罢了,這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管漕运是何等人物,岂是自己這等被免官的角色能轻易攀附上的?
冯佑迟疑了一下,“且不說我們现在如何能出得城去,便是能出得城去,如何能见到,在哪裡能见到那李督帅?就算是能见到那李督帅,李督帅又如何会相信我等言辞?”
三個問題,冯佑都问到了点子上。
出城是第一道难题,现在整個临清城已经被乱匪所占,要想出城,只怕就要冒着被乱匪捕杀的风险,以這群人中,只怕除了冯佑一人敢說可以在面对贼匪是可以侥幸脱身,其他人都只有束手待毙的份儿。
第二就是要想见到那李督帅也不容易。
李督帅现在在哪裡不知道,是不是已经過了济宁也只是薛峻的估计,万一那李督帅就在济宁城裡逗留呢?
从临清到济宁,再从济宁引兵来临清,這一来一往,得多少時間?只怕不比向那都司求援来的快。
可以說只有李督帅過了济宁到了东昌府聊城這一线,這個设想才算是有价值。
而且李督帅是正四品大员,二甲进士出身,岂是寻常人可以见得的?
以在座這群人裡,怕是沒有人有资格能一见对方,贾雨村是個被免官的妄人,薛峻不過是一商人,而冯佑更不過是一介武夫,如何能让对方一见?
第三就是如何能說服对方了,哪怕是真的能见到那李督帅,如何能說服对方相信临清危局?
而且這漕运总督只负责漕运安全,并不承担地方治安,只要临清内城不失,三仓不丢,便与他无关,他又如何肯来冒险一搏?
贾雨村和薛峻都未曾想到這冯佑居然有如此清晰的分析判断,大为讶异。
之前他们虽然见识過冯佑的勇武,但是這年头偃武修文的风气在大周上下都是如此,文人对武夫素来看不上,所以先前虽然表面客气,但是内裡贾雨村是看不上对方的。
而且对方不過是冯家亲随家仆类的人物,更是不放在眼裡,但這当口的一席话,倒是让人刮目相看。
贾雨村沉吟了一下,才缓缓道:“李督帅此人我倒是听闻過其风评甚好,勇于任事,胆魄极高,若是能面见阐明原委,未尝不能博得对方信任,……”
贾雨村也說得很委婉,成功几率的确太小,但若是不這样一說,岂不是在這裡坐以待毙?
薛峻见贾雨村這般一說,也捋须道:“我也听闻李督帅和那巡漕御史乔应甲同行,乔御史亦是一位嫉恶如仇之人,若是……”
冯紫英也一直考虑。
若是要独自逃生,难度不小,但是却未尝不行,問題是却多了這么些人的拖累,而且你還真的无法丢弃,所以這條路行不通,那么就只能死中求活了。
坐以待毙不行,就得要找援兵,临清卫的兵被调动出城,這边匪乱便起,按照冯紫英的猜测,這裡边有猫腻,所以不敢再指望卫所兵能在两三天之内赶回来,而且纵然能赶回来,也未必能抵挡得住這帮乱匪。
驻镇营兵倒是够分量,但德州、济宁和济南都距离太远,且需要向都司报告,由都司作出决定之后行文,最后還要看驻镇营兵的参将游击们是否接受。
中间哪怕完全一路顺风,時間都非常紧,稍有差池,而且按照冯紫英对当下大周這种上下规制的理解,這個差池是肯定有,所以无论如何時間都会来不及。
漕兵,先前也說了,寻常漕兵连卫所兵都不如,所以算来算去希望竟然還只有放在這個看似有些碰巧北上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管漕运的李督帅及其率领的亲军身上了。
救命稻草。
见冯佑的表情,冯紫英就知道在這种事情上他沒有多少发言权,也无法拿主意,這是对方身份所限,倒非冯佑无能。
不過冯紫英倒是高看了贾雨村和薛峻几分,不愧是《红楼梦》书中的三四号男主角,還是有几分真才实学的,当然人品問題不提。
這薛峻么,能养出薛蝌薛宝琴這等聪慧机巧的人物,多少也還是有几分遗传基因問題,看样子各方面能耐也都不差。
确定了必须要去抓這根救命稻草,冯紫英的心思也慢慢就清晰起来了。
既然要去,那么现在首要問題是谁去?
冯佑无疑是最合适的,武技在身,真要碰上三五個匪类,也能对付脱身,但是他的最大問題就是就算他出了城,见到李督帅,如何說服对方,這是最大問題,甚至李督帅连见都不会见他,一個四品武将且是被解职的四品武将的长随要见一名正四品文官,這在這個时代是不可想象的,除非這名两名官员有私交,但很不幸,冯唐和這位李督帅毫无瓜葛。
一個勋贵之后,一個是二甲进士出身的文臣,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
而且冯紫英也不认为冯佑见到李督帅就能說服对方。
贾雨村倒是一個不错的人选,也是进士出身,当過一任知府,但他的問題也不少,一是因贪苛被免,李三才又是素重风评之人,怕是根本不会见对方,另外贾雨村如何出城更是一道难题。
薛峻也是一個人选,口才不错,但是商人历来被文臣所鄙视,要想见到李督帅更难。
算来算去,竟然沒有一個合适的人选,似乎還只有自己才勉强合适一些,好歹自己也是国子监贡生。
“佑叔,贾夫子,薛先生,依我之见,再拖下去恐怕于事无补,我不清楚這帮教匪为何迟迟不攻打内城,但观其行迹,怕是会在這临清城逗留,所以若要寻援,今夜便得要出城。”冯紫英目光在几人身上逡巡了一圈,最终收回,沉声道。
“那便由我去,铿哥儿你们就在這裡藏匿不出,我力争三日之内便回。”冯佑略加思索便道。
“不,佑叔,你不合适,即便是你冲出去,见到那李督帅,也未必能取信于他。”冯紫英摇头。
“那铿哥儿的意思是……”冯佑有些疑惑,目光落在贾雨村和薛峻身上,倒是把二人吓一大跳,倒不是怕去见李督帅,而是怕出不了城就被贼匪拿住,那就真的是自投罗網了。
富贵险中求,一瞬间贾雨村也還是有些动心的,若是因此能攀上李三才,那真的是比找王家更靠谱,毕竟王家也是勋贵,而李督帅则是文臣,天生就和进士出身的自己亲近,而且据他所知,李三才也不是那种古板拘泥之人,钱财上那点儿事情并不太在意,但是贾雨村很快就知道這不可行,
“贾夫子和薛先生也不合适,他们這样出不了城,一旦被拿住,……”冯紫英可以断言這二人一旦被贼匪拿住,只怕只需要一番威胁,就得要把自己几人给供出来。
“那谁去?”冯佑意识到冯紫英的想法,连连摇头,“不行,铿哥儿,不行,你不能去,那太危险了,……”
“佑叔,难道留在這裡就不危险?我們都出不去,那才最危险。”冯紫英自顾自的道:“我打算混出城去,让左良玉跟我一块儿出去,他地头熟,人也机敏,我和他一起混出去,另外我是国子监贡生,想必我的言语李督帅或许能入耳一二。”
贾雨村和薛峻都微微点头,不得不承认冯紫英的话有道理。
努力存稿,认真码字,用心写书!求各类支持!
本书是官场养成文,主角需要一個从心理到社会圈层的日渐融入、成长和适应過程,确保其后能大杀四方,所以請兄弟们耐心一些,下一节开始就会加快进度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