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24章 甲字卷 找路

作者:冯紫英
第24章甲字卷找路

  這一番话听得冯紫英胆战心惊之余又是越发震撼。

  文禄庆长之役?這就是壬辰倭乱了。

  难道這段歷史也沒有改变,丰臣秀吉最终還是启动了他的大陆战役?碧蹄馆之战?蔚山之战?

  碧蹄馆之战那不是李如柏和小早川隆景的一场胜败难论的恶战么?蔚山之战冯紫英也知道,杨镐、麻贵加上朝鲜的柳如龙恶战日本方面的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悍将,也是打得尸山血海。

  這么說壬辰倭乱已经结束了,在冯紫英印象中,壬辰倭乱之后,由于丰臣秀吉的死去,丰臣秀赖的无能,加上德川家康实力丝毫未损,所以德川迅速成为日本的新领袖。

  虽然遭到石田三成的反对,但是這沒有影响到德川家康迅速向日本第一人地位的攀登,而這個时候的德川家康现在差不多应该既沒有精力,也沒有意愿来過问中国之事吧?

  中国之事也轮不到他德川家康来過问才对,但這只是建立在前世的歷史前提下,今世歷史大变,大明已经变成了大周,而壬辰倭乱虽然结束,但是情况還是不是像前世那样,其中有沒有一些不一样的变化,就真的不好說了。

  而一旦有变化,以倭人的野心,未尝不会再度把魔爪伸向大陆,嗯,当然更大可能性应该是伸向朝鲜半岛。

  联想到现在关外正在迅速崛起的女真人和塞外仍然不断袭扰大周九边的蒙古人,冯紫英真的有些头皮发麻,這個世道真的和前世完全不一样了。

  “利吉,中国太大了,這几年我等四处游历刺探,虽說中国兵事虚弱不堪,但是太大了,一旦他们动员起来,我們沒有希望的,……”

  “哼,你以为将军他们不清楚這一点?”被叫做“利吉”的男子轻哼了一声,似乎已经从先前的激动情绪中慢慢恢复過来了。

  “可若无中国之支持,几年前我們就该在平壤城裡耀武了,或许将军他们只希望让中国无暇他顾,我們才能重新进军朝鲜,……,好了這不是我們考虑的事情,我們只需要按照秀次课下的要求完成我們的任务就行了,比你這样在中国游荡,我宁肯回到军中,但秀次阁下也告诉我,我們在中国的任务比我們自身的生死更重要,……”

  “但秀次阁下的设想太遥远,呃,太宏大了,我觉得……”那個叫做“健次郎”的家伙被对方打断,“你不需要你觉得,你只需要服从命令,你以为你比秀次阁下更聪明?”

  “嘿!”

  健次郎不再言语,而另外一人似乎也陷入了沉思。

  冯紫英和左良玉都屏住呼吸,双方相距的距离实在太近了,隔着假山的一個斜弯处,由于天色太黑,這個斜弯正好如同一個拱形把冯紫英和左良玉二人遮掩住,两人都尽可能的把身体贴紧假山石,虽然硌得人难受,但此时却是半点儿声音都不敢发出。

  “走吧,咱们是客人,還是要讲规矩的,也顺便再了解一下他们京畿那边来观摩的人,正好可以接触一下,……”

  两個身影慢慢伴随着脚步声慢慢消失,冯紫英只觉得自己全身都已经湿透了,如果被对方发现,他相信自己和左良玉二人立时就得要变成两具尸体,也幸亏這二人应该不是什么文学小說中传說的伊贺或者甲贺忍者,否则只怕早就察觉自己二人藏身之所了。

  一直看到两個身影消失在池塘对岸的灯影中,左良玉才松了一口大气道:“冯大哥,這两個人像是倭人啊。”

  “你也知道倭人?”冯紫英颇感吃惊,若是南直隶和闽浙那边知道倭人不足为奇,但是這临清地处山东内陆,左良玉居然也知道倭人,就让他大为惊讶了。

  “冯大哥,這临清码头上啥人沒见過,還有那红眉绿目的西夷,漆黑的昆仑奴,我都见過,何况這倭人也不新鲜,早些年我听我叔父說,咱们临清卫的卫兵也曾经在那朝鲜和倭人打過仗,也沒见什么大不了,說他们就是关起门来逞威风,其实也就那样,……”

  冯紫英再度吃了一惊,临清卫的兵都能去参加壬辰之战?這么牛?

  见冯紫英意似不信,左良玉赶紧解释道:“咱们临清卫的兵也有被德州和济宁抽去轮值为营兵的,听說当年正好赶上了去朝鲜打仗,……”

  冯紫英這才反应過来,這驻镇营兵都是从各卫所精锐中抽调,這也是为啥卫所兵现在也发孱弱凋落的缘故。

  隔上几年,各军都督府的调令就要来割一茬韭菜,要么到边镇上去戍边,要么就到各镇营兵,前者随时都可能上战场和蒙古人或者女真人交锋,后者则是一旦有大的战事,立马就要抽调上前线,不管天南海北,都得要去。

  二人一边說一边沿着围墙继续前行,很快来到了任园的东墙耳房旁。

  耳房旁边的门廊下一個抱着一支竹竿枪的贼匪正在打着哈欠昏昏欲睡,很显然一天的兴奋之后還是让這些远道而来的农夫或者窑工们有些吃不消了,再加上這一日裡无比顺利也让他们放松了许多。

  二人不敢太靠近,但是东墙這边找不到合适的可以依托上墙的地方,好在旁边有一堆废置的石头,二人想要去搬過来却又怕弄出声响,只能悄悄的等待着那個一直在不停打着呵欠的家伙看看是否会入睡或者离开。

  天从人愿,那家伙最终還是沒能熬住困顿,找了個合适的门柱背后靠着睡觉去了,二人這才赶紧搬起几块石头小心叠好,悄悄爬出墙外。

  一翻出门,沿着横巷悄悄溜出去,对着就是石牌坊斜对面,這個时候石牌坊那般已经开始有人影在走动了。

  左良玉对這一片情况太熟悉了,从永清大街到板井街,只是两個躲闪,绕過了在石牌坊已经开始布防的贼匪,便钻进了板井街后面的破烂胡同堆子裡。

  从对方开始在石牌坊布防也能看得出来,贼匪中還是有些懂军事的人才,如果自己二人再慢一步,只怕石牌坊那裡就绕不過了,而且贼匪虽然也对板井街那一片的穷人街区不感兴趣,但是却也知道那裡是一個不安全的所在。

  城内情况并未完全肃清,尤其是内城還在卫军手中的情况下,一旦卫军潜处藏匿于板井街内,随时都可能给驻扎在石牌坊和永清街這一线的贼军以突袭,所以他们迅速在石牌坊到板井街這一线布设哨卡。

  终于钻进了板井街背后的胡同裡,二人才可以终于松一口气了。

  到了這裡,起码相对安全许多了,贼匪也不会轻易进入這一类道路复杂、情况不明的区域。

  說句不客气的话,三五個人进来真要遇上什么事情,被人堵在裡边被闷死了估计都未必能有人发现,而且這一片都知道是穷人居住区,沒有油水,谁愿意来?

  “冯大哥,這边是魏家胡同,我一個朋友就在這裡住着,要不……”

  冯紫英摇摇头:“二郎,不用了,我們要急着出城,還是不要去拖累别人了,再說了,你现在找你那位朋友干什么?”

  “嘿嘿,冯大哥,那可有大用,从這一路到慈育庵他路况最熟悉,而且沿着慈育庵走外城墙内,我估摸着他肯定知道這一路哪些地方有贼匪,我們得想办法避過贼匪,走东水门溜出去。”

  左良玉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冯紫英也沒想到這家伙這么多幺蛾子,但是自己人生地不熟,還真的不敢冒险,想了想道:“你這位兄弟可靠么?”

  “绝对可靠,王和尚他爹去年殁了,他娘慈育庵当了姑子,他就跟着他大伯生活,他大伯王朝佐可是咱们這边最有名的柳條筐编制匠,這边的编织户都奉他为尊,……”

  左良玉话语裡沒有半点儿难受或者痛苦,或许是多年這样的生活,或者周围太多這样的情形让早熟的他对此已经熟视无睹了。

  冯紫英觉得王朝佐這個名字也有些耳熟,但是却想不起来了,或许自己是真的有些敏感了,随便听到一個人名字都觉得是歷史上的名人,沒准儿其实就是自己前世中遇到的一個普通人名字。

  “嗯,你觉得沒問題那就去找一找,不過這個时候都子时了,你能喊得应?”冯紫英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别把他家大人给惊动了。”

  “這几天他那個大伯好像不在家,在外边儿忙乎着什么,我和他有暗号,……”左良玉兴冲冲的带着冯紫英在小巷裡穿行着,很快就到了一处破败不堪的矮围墙外。

  一個轻盈的翻身就进了院子,把冯紫英就丢在了外边儿。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