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大結局(下)——萬里江山一人

作者:煮小酒
而緊跟在後的,是張郃、沙摩柯、甘寧、徐盛幾人。

  他們同時走出,卻也登了第六層。

  其中張郃同樣資格極老,這些年逢戰必有,功勞卓著。

  甘寧、徐盛是水上大將,又有破國之功。

  再之後,則是臧霸、魏延、關羽、王平、徐晃、程普、于禁、陳到、高覽等人。

  這裏面,關羽憑的不是打曹操時的幫場,而是之前的徵羌之功。

  王平年少登位,年齡不大,但資歷很深。

  功勞沒少立,官位沒怎麼升過。

  前番生擒曹操,拿下了自戰亂以來最值錢的一顆人頭,終於讓他榮耀加身。

  這當中,最意外的當屬臧霸。

  感到意外的不止別人,還包括他自己。

  “爲成大事,臧宣高經刺殺七十一次,負傷十五,身據前線而不退,獨當一面,以身鎮守前塞,實爲軍中楷模。”

  聽到諸葛亮唸到這時,臧霸這的劇情跟其他人不一樣了。

  別人都是笑哈哈,他嗚的一聲險些哭了出來。

  委屈啊!

  這些年老臧心裏苦,只是不說罷了。

  終於,苦盡甘來,大王還是沒有虧待他。

  他一直守在沛國,多次吸引曹操東面火力,立下的功跟其他人是沒法比的。

  所以,臧霸這時候露臉,許多人是不服氣的。

  直到聽到這,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照這樣說,他這個位置也是該得的。”

  “應該的,應該的!”

  衆人連連點頭。

  再之後,如郝昭、王凌、蔣欽、馬岱、寇封、郭蘊、李典、孟達,值得一提,這裏還包括一人——韓浩!

  而後,便是成廉、高雅、朱符這樣的中流砥柱,關平被安排在此。

  最後,方是廖化、甘雄、徐祚這樣的年輕一輩。

  前前後後,有百餘人上臺,其中第二等位人數有近三十。

  但凡立在臺上者,無不滿臉興奮。

  雖然具體封賞還沒下來,但大家心裏還是有個大概的:能登臺者,少說也是侯爵!

  侯爵,超品啊!金印紫綬啊!

  甭管官職多大,哪怕對方是朝中巨擘,見了自己等人也得持禮。

  哪怕是站在最下面的,也算是咬到了亂世的尾巴。

  到了太平盛世,能拿爵位的那更是鳳毛麟角。

  等到武人結束後,方纔到了文人頭上。

  這一邊,能登六層的文臣謀士有這幾人:

  荀彧、郭嘉、賈詡、諸葛亮、戲志才、法正。

  爵位是很喫戰功的,荀彧郭嘉戲志纔是幾乎沒有疑問的。

  首先他們是最早加入的謀士,而荀彧、戲志纔多在幕後工作。

  早年,周野在外征戰,後方全靠這兩人託着,足兵足食。

  郭嘉常年隨行,出謀劃策,從大漢到大漠,又從中原到南蠻。

  周野去哪,他就跟着去哪。

  諸葛亮不必說,哪裏需要他就往哪裏派。

  賈詡是拿戰功說話的,幷州、涼州、司州之戰,伐袁紹滅烏桓抗曹操,那都是實打實的硬戰績。

  法正有什麼?

  謀劃益州之功!

  天下總共才幾個州?益州地盤何其之大,民衆何其之多,又有傲視天下的天險,卻在周野手中堅持了最少的時間。

  也就是從益州崩盤開始,所謂的諸王聯軍開始迅速坍塌垮臺,幾乎一掃而盡。

  而周野拿下益州,完全是出自於法正一手謀劃。

  第二梯隊,便是龐統、荀諶、沮授幾人,

  文人謀士,哪怕是朝中大員,要拿爵位本來就是極難的。

  第三梯隊,秦宓,賈逵、王昶、諸葛玄、馬騰、劉巴等。

  值得一提,這裏面領銜的是秦宓這個嘴皮子。

  秦宓雖然是嘴皮子,但數次冒險出入生死之境,而且博下了極大的收益。

  他站在這個位置,衆人無異議。

  在文武皆上臺之後,便是一些明顯介於文武之間,不好界定的人員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周瑜、陸遜兩人。

  周瑜無需質疑,也是從北打到南,又從東干到西的主,兼有宗室身份。

  他除了自己之外,手裏還牽着一個小孩:孫紹。

  孫紹是代替父親孫策來的。

  而孫策,是嚴格意義上,第一個全面投入周野麾下的諸侯。

  在孫權背刺之前,孫策的揚州徐州地盤全部歸屬於周野統屬之下,這在當時是最大筆的加入,沒有之一。

  以至於即便孫權背刺之後,程普韓當等孫氏舊將投靠周野也是迅速派上用場,並沒有出現太多的派系問題。

  這個半大的孩子左顧右盼,享受着四處的歡呼聲,滿臉興奮的跟着周瑜一塊走到第六層停下。

  陸遜略遜一籌。

  陸遜的主要功績還是擊劉備,但只有司州這一場大戰。

  等到佔領整個涼州,是合馬超、趙雲等多人之力的。

  而劉備在司隸大戰之前,先在漢中遭趙雲沮授重創,又在益州讓周瑜攆着跑。

  再加上,他還極年輕,將來的路還很長。

  出於君王的考慮,周野不會將這樣的年輕一輩一封到底,以至於將來自己的子嗣賞無可賞。

  在這些人之後,便是域外各國國王。

  區別於國之大小,有的立足於七層,有的立足於八層。

  北國王和玉、晉王劉協,都在第八層。

  “恭迎漢帝!”

  劉辨和何後至第九層。

  劉辨滿面紅光。

  終於到了今日,他只覺一身輕。

  揹負的巨大包袱和心理壓力,終於可以甩下來了。

  諸葛亮彎腰躬身,奉上早已準備好的詔書。

  劉辨接過,在此當衆宣讀:

  其一,自黃巾以來,天下紛亂,今日天下大定;

  其二,周王率領諸將士南征北討,方有今日;漢土之功,尚可封賞;域外之績,非朕能爲,當有天賜;

  其三,原漢家之臣所立功績,他以天子身份予以賞賜。

  讀到這裏,劉辨頗爲意外,隨後是感激,手微微發抖。

  對於這亂世,他什麼也沒做。

  早年在弘農過安逸日子,然後在洛陽南陽一線打醬油。

  他做的最大的貢獻就是不給周野惹事,樂呵呵的當皇帝,以至於朝野和民間沒有人抓住周野半點把柄,詆譭他欺辱君王。

  可週野給了他賞賜漢家舊臣的權力。

  這等於承認他天子的身份!

  此舉,是讓劉辨向受封賞的臣子施恩,彰顯自己身爲漢帝的身份。

  每唸到一人,下面必有人應:“謝陛下隆恩!”

  曹操在下方看着,張了張,嘆了一口氣:“格局確實大。”

  “是因爲實力太強,天下再無人能對他構成威脅。”劉備輕輕搖頭。

  “曹孟德!”

  “劉玄德!”

  忽然,高臺之上,劉辨突然點中二人的名字。

  兩人是毫無準備的,以至於一時手足無措,在反應過來後,連忙走出,拜倒在高臺之下。

  劉辨先陳述二人之罪,最後又以進西域、定東夷的功績,抹除二人過往所犯下的錯誤。

  “其罪雖大,其功更高。”

  劉辨用八個字做了解釋,豁免全部罪行,賜亭侯。

  兩人都是一等一的聰明人,知道周野這是借題發揮,用劉辨的嘴來行事,堵住任何一絲可能冒出的聲音。

  “謝陛下!”

  接着,劉辨又一一點出夏侯惇、夏侯淵、曹仁、簡雍等人。

  同樣豁免其罪,賜爵關內侯。

  到這,所有人都鬆下了一口氣。

  還有與曹操有間隙的人,也只能搖搖頭,輕聲一嘆。

  這時,除劉協之外,八層的諸國國王依照安排,各自取出上表文書,齊聲高頌:

  “願奉至尊爲帝主!”

  “諸國以臣事之,諸君以孝事之!”

  劉辨大聲應答:“當如此!恭請至尊!”

  玄甲開道,周野金冕、玄袍、赤袖、黃線、青靴,身着五色,五色合一,區別於五行更替之說——意爲包攬五行,開創古來未有之功,而非繼承漢業。

  冕服上的十二章紋也改成了象徵各國的簡化標緻,意爲諸國共君、衆王之王。

  在他身後,緊跟着

  周野步登青雲,登臺之前,騎士們齊聲大呼:“萬民見禮!”

  南陽城,觀禮的百姓連忙跪下。

  周野沿臺直上。

  “諸臣見禮!”

  曹操劉備等人,連忙下跪。

  “諸侯見禮!”

  等待封賞進爵的侯爺們下跪。

  “諸公見禮!”

  到魏延王平這一層了。

  兩人同時對視,激動的手腳發抖。

  “豬公是什麼?”丁奉嘀咕着問道。

  王平踹了他一腳,連忙跪下。

  周野又往上走。

  “諸王見禮!”

  “子龍!”

  許褚差點大聲叫了出來。

  “快跪下,別多話!”

  趙雲壓住喜色,急喝了一聲。

  再往上,依舊是諸王見禮。

  扶南王柳爵、林邑王熊璇,這些是老熟人了,爸爸都喊熟練了的角色,跪的也是最快的。

  直到第九層,劉辨何後亦下拜時,周野隔空輕託,讓對方只行躬身禮。

  同時,他在此還禮。

  “孤借漢家之恩,今日方得尊位。”

  “昔爲漢家之臣,陛下爲孤主君。”

  “如今奉蒼生意、應諸王之請,代天牧守乾坤,創古皇未創之基,虛位於陛下之上。”

  “恕罪。”

  至強者的謙卑。

  在這裏,周野沒有任何遮掩,他清楚的道出了自己是漢家故臣的身份。

  不過,他沒有奪漢家的寶位。

  而是他走的程度太高,已是漢家不曾有過的基業,所以是開創之君,絕非竊位之君。

  地位超於前朝皇帝,又談何竊取呢?

  世間會有人說始皇帝竊周朝王位麼?

  劉辨聽得愈發歡喜。

  何後打開成熟酥軟的嗓音:“能出至尊,漢家與有榮焉。”

  劉辨這才反應過來:“至尊大德!”

  周野頷首,一路向上,直登頂部。

  等他坐穩高臺之後,由漢帝劉協領頭,再是貴霜、北國、康居這樣的大國,接着便是諸多中等國家,而後再是小國。

  共同請命,上表於天,奏請周野登帝主之位。

  過去的那些年,各地諸侯想要給下面的人封官,都是玩‘表奏’這一套。

  因爲漢帝不在身邊,所以要封官只能隔空上表,然後刻個大印丟給下屬就行了。

  這上表就像是開光,反正幾千裏外的劉協也不知道,知道也拒絕不了,直接就成了。

  如今周野登的位比漢帝本人還高,禪讓沒法禪,上表也只能跟老天爺表了。周野當即應諾,宣佈立國上之國,以周爲國號,以漢爲基,共稱周漢。

  帝主,又可號爲天牧,稱則用至尊。

  無論是帝國皇帝級,如大漢、貴霜之主,還是各國之王,如康居、北國、扶南之王,覷見帝主,都得持臣禮。

  諸國之主與帝主是父子關係。

  諸國之主登位,需得帝主冊封。

  漢家現任漢帝爲特例,因曾爲帝主主君,所以可以兄事事之。

  設帝母,稱後,無前綴,爲萬國之母——萬年繼承此位。

  設帝妃三十二人,稱號各有特賜,地位等同於漢家皇后——

  設帝夫人六十四人,尚有空缺,各國已有美人上供等待挑選——這是接下來周野需要費心工作的地方,就很煩。

  設相府十一席,其中首席者爲太相,爲二十三國政事之首,第一任太相爲荀彧。

  這讓老勞模激動的腿都站不穩。

  設軍府九席,參二十三國軍事,爲天下九將,這一任太將由帝主本人擔任。

  其餘各處,亦有新制,多是將周野原先的地方之政,推行到所控制範圍內。

  對於那些距離極遠的國家,難以有效控制之地,周野還是通過扶持當地進行遙管。

  抓死人才產出和重要官員任命,例如各國每年需要在他的主持下進行應試,通過應試的人才選拔入南陽進行學習,爲帝主門生。

  畢業之後,纔可回原籍出任要職。

  這是含金量最高的學歷,也是走到高處必備的出身……

  帝主登位,新制宣佈後,則是開始實質性的封賞:

  首先是將漢帝、貴霜國、北國等大國主先封上一遍。

  他們從周野這領了印綬之後,纔算‘合法’的該國君主了。

  再到了次一等的國家,在這裏,馬超被提前點了出來。

  也就是說,他既是內臣,又屬於實權君主,跟其他王爵還是有區分的。

  在這些人之後,纔是封賞的王爵。

  其中第一等的王是以州爲單位的一字王,功臣中只有一人:楚王周瑜。

  天親地親,血緣最親,這是亙古不變的法理,沒有人會去反對。

  別說周瑜有能力,哪怕他是個草包,周野要封其他人也沒意見可提。

  周瑜之外,如劉協的晉王,還有公子定的越王,都不屬於功臣範疇。

  這樣的一字王不可能封太多,否則地盤全勻出去了。

  值得一提,諸王在封地的好處是按比例拿的,不可能全取。

  而且還有一項規定:稱號世襲,封地必須推恩!

  緊接着,便是第二等的郡王:

  “趙雲常山王!”

  “許褚沛王!”

  “張飛燕山王!”

  “黃忠義陽王!”

  “張遼雁門王!”

  全在各自故鄉。

  其中黃忠的義陽王是將南陽分割出的一個郡。

  沒辦法,南陽太富了,人口已有近四百萬,比別人一個州還要多。

  總不能因爲黃忠是南陽人,就讓他撿走最大的便宜吧?

  所謂榮歸故里,榮耀之極致,莫過於能有今日了。

  “謝至尊天恩!”

  諸將拜謝,在禮官的知會下上樓,登了第七層。

  在他們之後,張郃、沙摩柯、甘寧、徐盛亦得封王,也是王爵中的第三等。

  所封之地,爲新設之郡或是小郡。

  低一級,但依舊爲王。

  如小娃娃孫紹,便被封爲新吳王。

  再往下,便是公爵了。

  公爵之下,便是侯中的頂級縣侯。

  同一層中,文武皆有所封。

  “謝至尊天恩!”

  “至尊天地同壽!”

  呼聲不止,震徹雲樓。

  到了最後,曹操、劉備並兩人部下諸將,也被在原有基礎上往上拔了一兩層。

  曹劉爲鄉侯,原先只有名頭沒有實際好處的關內侯也被賜亭侯、都亭侯。

  除此之外,周野不吝賜給他們一些將軍號以爲尊貴,如曹操受封徵西將軍,算是圓了他年輕時的夢了。

  雲臺上北風驟起,周野每一次開口猶如天憲,詔書如雲,敕封天下。

  終於,一切皆畢,羣臣再次謝禮。

  諸位帝妃亦被請上高臺。

  或粉或綠,或雅緻或驚豔,點綴的雲臺之頂,天香國色。

  周野一襲帝主袍端坐中央,伴隨着輕掃北風,和身後的絢麗相融,宛如仙子陪伴天人,同將雲臺,坐觀人間。

  “叮——”

  “恭喜宿主,以前所未有、超出系統理解的方式達成稱帝成就——不,是帝中之帝!”

  “【江山一統,唯我獨尊】任務超階段完成。”

  “宿主獲得武力值兩點,當前武力值爲109,超出歷史最高值,獲得壽命五百年……”

  “【帝宮】、【天地奇觀】、【將相封壇】、【萬後宮】建築已解鎖。”

  “【帝宮】:一、通過帝宮培訓,可使官員誓死效忠宿主;二、彙總天下,使宿主掌控領地更爲容易。”

  “【天地奇觀】:奇觀匯聚,科技加成,幫助宿主掌握時代最高科技。”

  “【將相封壇】:可將文武大臣封印其中,他們的壽命會隨之沉睡,在需要時喚醒便可,宿主可通過此觀察剩餘壽命,併爲其注入陽壽。”

  這是個好處極大的建築。

  否則,周野壽命再多,均攤一下,還能活幾年?

  “【萬後宮】:與美雙修,彼此共壽。”

  “宿主剩餘陽壽:五千六百年……”

  破國、新制,種種成就,給周野附加了太多太多。

  周野臉上,由衷的浮現一抹笑容:“所以,接下來可以鹹魚了?”

  “怎麼着,還沒打夠?”

  “想什麼呢,有歇誰不願歇着。”

  周野搖頭。

  將校封壇他得設置在南陽,後來人有危機將他們喚醒便是,犯不着事事驚擾自己救火。

  最好能找幾個隱居之地,用來藏嬌最是合適。

  何後早想退休,從臺前消失了。

  這時,兩騎馬來到了騎隊之外。

  “有急事求見周王!”

  “如今當稱至尊!”一個騎兵頭領喝道。

  通報之後,兩人跪在雲臺之下,通報要事。

  一者自東北而來:“倭國女王邪馬臺遣使者至南陽,請求以父事至尊。”

  另一人是從南邊來的:“鞏志已尋得武陵太守金旋,並發現一桃源之地!”

  “善!”

  周野含笑點頭,蒼茫的聲音從高空落下。

  “衆生皆起,與本尊同享盛世。”

  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在地面拔起。

  雲臺上,小喬最是膽大,扯着周野的袖子,嘟着小嘴:“終於不用打仗了,以後可以天天陪我玩了!”

  “好的。”

  周野拍了拍她挺翹的臀兒:“今夜灌飽你。”

  “不知羞!”

  大喬瞪了她一眼,隨即道:“哪有妹妹搶在姐姐前頭的?”

  一時間,雲臺頂鶯鶯燕燕,笑聲如鈴。

  一直候在宮中,因周野忙於政事軍事未曾實納的如樊素和幾個上供來的絕色美人。

  因未經人事,聽得如此熱切之語,又心懷期待,以至於嬌顏豔麗,通紅如血。

  立身公爵那一檔的蔣義渠看着眼前光景,又聽着上方浩蕩之聲。

  跟隨衆人下了雲臺,瞧見上方的至尊之影,更想起他一步步走來,又踏碎的那些屍骨。

  世人皆見今日今人,又有多少人會記得他腳下那些碎裂的故事呢?

  念及此,心頭一震,不由出聲:“可有筆墨?”

  諸葛亮笑着看來:“義渠有感?”

  “是也。”蔣義渠頷首。

  諸葛亮一招手,即刻有人取來筆墨。

  如此盛事,提詩之人極多,如王璨、宋忠、禰衡等人正在奮筆。

  蔣義渠區區一武人,竟在這時弄墨,難免讓人驚訝。

  詩性大發的曹操都移步過來。

  但見蔣義渠略作思索,提筆寫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好!”

  稱讚驚呼之聲四起。

  這詩詞於他們而言極爲獨特,但依舊能瞧出過人之處。

  “我來加一筆,如何?”曹操搓了搓手。

  “請!”蔣義渠立即將筆遞了過去。

  “如此新意的詞體未曾見過,某勉強模仿,諸位勿笑。”

  說完,曹操亦提筆:

  江山千萬裏,幾多英雄魂?天地獨一人。

  見此,衆人下意識的擡頭,恰好看見周野自雲臺上,步步而下。

  冕服赤袖翻飛,揹負雲海,偉岸的矗立於一片蒼茫。

  pa:

  1、曹操是大文學家,我不可能寫出他的水平,就隨便看看了。(其實本來打算結尾給重要人員配詩,但水平不足,怕畫蛇添足,徒添笑話,又有水字之嫌)

  2、番外和完結會放在後面,今天先把主要劇情給完結了。

  3、本來前幾天就可以完結的,直接寫個稱帝就完事了。但是看了評論區有不少讀者表示想我多寫一點,所以就增加了一些劇情,叫好的讀者有,但認爲我水字故意拖延的也有。

  所以先在這裏把結尾丟了,以便急着看結尾的可以先走,免得他們憋得難受,對前列腺不要,影響幸福生活。

  4、這本書寫到這主要劇情已經結尾了,這是我第一次寫歷史文,也是第一次寫這種風格的爽文,有諸多遺憾和錯誤出現:例如前文爲了貼合爽點篡改大量史實,例如人格塑造過於片面話化——我是喜歡三國的,但這本三國我寫的並不是很滿意。

  我認爲看故事主要是看人,通過故事去看人,所以我總有一個想法:從一個新的角度,一個方法,重新卻寫一個漢末三國的故事,盡力去寫好每一個人。

  例如袁紹不只是草包,他還是一手謀劃東漢皇權崩潰的政治陰謀家,是藏在幕後的強大黑手,不過是遇上了更強的曹操……而即便是更強的曹操,在基本上沒有菜雞的三國,也難以橫掃……

  但如果再寫三國,又難免主線還是打仗打仗……然後我由封神演義,想到了大家說的神話三國,我還去拜讀了一番,emmm……人家是大神,成績很好,我沒資格點評什麼,只能說跟我想的出入很大。

  所以,新書主線是:歷史、高武、戰爭、儒道四者合一。

  我希望能寫出一個不一樣的三國,從更具體的角度去表現統帥、謀士、政客、武將的能力和爭鋒,以及三國的江湖俠骨、美人柔情、忠臣義士,還有反賊的正義。

  新書預定名爲吞漢,具體要等到發書確定,也有可能會叫‘三國:我要造反了,美女師父抱緊我大腿’之類o(∩_∩)o哈哈~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