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在君爲君,雲不復爲將軍死命
“啪!!!”的一聲,荀彧手中毛筆猛地按在了几案!
“當真?!!”
荀彧猝然擡頭,神色訝異。
荀諶剛張口欲言。
荀彧卻忽然揚了揚手,示意荀諶禁聲,而後站起身,在帳內踱起步來。
荀諶話到了嘴邊,見此馬閉嘴。
“曹孟德……
“曹孟德……
“他怎麼可能拿下了汜水關?
“他不過一萬人馬而已啊……
“不……
“不,有可能。
“有可能。”
荀彧自顧自地分析,點頭。
前幾天曹操在聯軍大帳中獻策討董時,荀彧便已經注意到了曹操。
有勇有謀,更有忠於漢室的一腔熱血。
雖然家世閹宦並不清白,但荀彧自己的老婆就是巨宦唐衡之女,也不清白。
缺點,過於剛烈,過於不計生死,過於赤膽忠心。
但這些缺點,正是謀大事之人所必須的素質。
而且,相比於袁紹,曹操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
他身邊沒有智謀之士,沒有治政之人,更沒有像袁紹一般的派系鬥爭。
荀彧來到袁紹這裏不到兩個月,袁紹屈節下士,對他很不錯。
但他已經有了十分清晰的預感:袁紹將來必將敗於派系鬥爭,必將敗於所謂的“優柔寡斷”。
袁紹對自己陣營中潁川,南陽,河北三派全都不捨得放棄,想一碗水端平,讓他們互相制衡。
而想一碗水端平,則必將導致各派系爭權奪利。
“寬而無斷,好謀而少決”,這是荀彧對袁紹的評價。
但他知道,這不是袁紹天生的性格。
這是袁紹想一碗水端平下,所必然產生的結果。
潁川是韓國故地,韓非子出於此,法家霸道之術也在這片土地生了根,發了芽。
而韓非子,是荀子的弟子。
李斯,也是荀子的弟子。
荀子曰:“人性本惡,人性惡,方有法度。”
荀彧家學,便是荀子之學。
荀彧學的,便是外儒內法,外王內霸之術。
亂世,當用霸道。
亂世,當用重典。
亂世,當用重臣。
百家皆欲爭鳴,帶來的就是思想和方針的極度不統一。
袁紹想要在亂世當扶危救亂的英雄,那他需要的不是百家爭鳴。
他需要的是一個商鞅,一個李斯。
自己這個所謂的“王佐之才”,在袁紹這做不了商鞅,也做不了李斯。
“既然汜水關已爲曹孟德所破,董卓應該會提前遷都長安了。
“離盟軍攻破虎牢關之日,也必然不遠了。
“不知道曹孟德還能不能有再讓我眼前爲之一亮的表現。
“今夜我要去拜會一下曹操。
“可能的話,或許就不回來了。
“你好好在袁紹這裏謀事。”
“是。”荀諶恭敬作答。
半晌後。
“兄長是說,再也不回……”
“嗯。”
……
……
……
黃昏。
酸棗中軍大帳。
兩騎在聯軍大寨之外翻身下馬,速速朝中軍大帳趕去。
帳內,諸侯觥籌交錯。
雖然探馬還未回來,但衆人此時都已經不得不承認,汜水關應該確實是被曹操攻下了。
畢竟曹操的描述,實在太過詳實了。
曹操實在沒有必要編造一個謊言,來此貽笑大方。
衆人一個個或真心或假意地朝曹操祝酒。
“如此說來,孟德能奪下汜水關,全仰賴身後這名後生之策?”
在曹操說了奪汜水關的經過後,袁紹眼睛便時不時地看向曹操身後。
他有些猜到了,曹操口中所說的軍師祭酒,便是曹操身後的年輕人。
那年輕人甫一入帳之時,其實便已經讓他多看了幾眼。
名士名士,長得帥也是名士的必要條件之一。
那年輕人俊逸非常,眉宇間英氣內斂,
雖然不想承認,但比之當年的自己,恐怕也不遑多讓,甚至說猶有過之。
曹操點了點頭:“正是。”
在座許多諸侯的眼睛早就已經在袁紹問話之前,便已經放在了陳玄身,暗自對他品頭論足了一番。
此時聽到爲曹操獻策奪關之人,竟然就是此人,不由有些震驚。
震驚之餘,又開始暗暗猜測,到底是哪家公卿子弟,居然會這麼不長眼,跟曹操這麼個濁流從事。
“陳留陳玄,陳太阿。”
陳玄拱手作揖,聲音中正平和,不卑不亢。
“可是陳留己吾,故司徒陳鹹子康族孫?”
袁紹聽到陳玄是陳留的,頓時想攀下關係,看看有沒有可能把他從曹操那裏挖過來。
陳玄淺笑搖頭。
“那可是陳留浚儀,太常陳修奉先族侄?”
陳玄再次搖頭。
袁紹沉默片刻,一時想不起來,陳留還有什麼陳姓的公卿、二千石與他袁氏有故舊。
“可是己吾陳伯壹家的?”張邈也好奇了起來。
陳玄搖頭自若,笑了笑:
“在下寒門單士,家祖陳留圉人,官至寧陵尉。
“先父無德早亡,一縣吏而已。”
袁紹聞言毫不掩飾地皺了皺眉頭,點了點頭,嗯了一聲不再說話。張邈則哦了一聲,心中有些爲陳玄惋惜了起來。
衆人繼續喝酒,只是朝曹操敬酒的人明顯少了起來。
偶有繼續誇曹操奪汜水計策之妙的,語氣間也能少了那麼一些真心實意。
方纔令衆人歎爲觀止連連稱絕的妙策,似乎因爲陳玄的自表出身,變得不太妙了起來。
“我道呢,原來是破落寒門,無怪乎能想出來如此陰險下流的詭計。”袁術躲在角落裏陰陽怪氣。
他此時已經移座到了公孫瓚身邊,似乎他們二人很合得來。
“此等微末伎倆,難登大雅之堂,傳出去恐惹天下人恥笑。
“現在探馬還沒回來,且不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不說,便是你真拿下了汜水關,也是……”
袁術忽然止住不言,撇了撇嘴。
兩名探馬從帳外直直走了進來,跪在了大帳中間。
“稟盟主,汜水關確實關門大開,關城插滿了孫字旗和曹字旗。”
衆人先是互相交換神色,而後點了點頭。
曹操果然沒有坑騙他們。
確實也沒有必要。
“哼,如此看來,西涼軍也不過如此嘛。”公孫瓚臉失了血色,有些慘白,但仍強作鎮定死鴨子嘴硬。
“被他曹孟德撿了個便宜。
“袁盟主,看來我們得快點拔軍去虎牢關了,不然這虎牢關的功勞,不知道有要被誰奪了去了。”
諸侯有人點頭贊同。
諸侯中的有些人,即使看不起公孫瓚,可卻也未必有多看得起曹操。
在知道了曹操用的是那個寒門想出來的歪門邪道取下了汜水關後,
他們不但看輕了曹操,同樣也看輕了西涼軍。
袁紹思忖片刻,道:
“想不到西涼軍如今已是外強中乾之勢,我們確實是該速速前往虎牢關了。
“請衆位三日之內整軍,出發。”
“遵盟主之令!”
“謹遵鈞令!”
諸侯紛紛應諾。
“伯圭兄,我要的人?”曹操玩味地笑道。
公孫瓚把嘴角扯了起來,嗤笑一聲,道:“說罷,你要什麼人?”
曹操此時已經忘記了陳玄說的那個名字,轉頭看向了陳玄,示意陳玄說話。
陳玄道:“趙雲,趙子龍。”
公孫瓚長舒一氣,臉恢復了些許血色。
他方纔真以爲曹操會要他老婆!
畢竟他自己話都放出去了,這曹操又最好人妻。
不過如果曹操真敢提這個,羞辱於他,他就敢跟曹操在此地見血。
“趙雲趙子龍?
“沒聽說過。”
公孫瓚皺眉想了好一陣後搖了搖頭,命人叫來了軍中主簿。
主簿查了下名單,說此人是隊率之職。
“無怪乎我沒有聽說過,不過一小小隊率而已,領的五十人也皆是他鄉中之人。
“莫非此人是你故舊不成?
“如果你真只要這個人的話,便讓他帶着他鄉中的五十人一起歸了你吧。”
公孫瓚故作大度。
“如此,多謝伯圭了。”曹操拱手言謝。
不多時,一員白袍小將走入帳來。
“見過盟主。”
“見過主公。”
“趙雲趙……趙雲是吧?”公孫瓚指了指曹操,“那人,曹操曹孟德。
“此次奪取汜水關的大英雄,點了名要你。
“看來你也是個大英雄,你跟了他建功立業去吧。”
公孫瓚冷笑着,話中帶刺揶揄了起來。
趙雲莫名其妙被羞辱了一番,一時間控制不住氣血涌。
不過馬,他便又冷靜了下來。
“主公此話當真?”
“自然。”公孫瓚毫不猶豫。
趙雲沉默片刻。
片刻後,趙雲對着公孫瓚拱手,深深一揖,提高了聲調:
“雲本一介布衣粗人,蒙幽州牧伯及主公信賴,才得以在主公帳下爲一隊率,是故日夜常思報牧伯與主公之恩。
“可如今大恩未報,主公便將在下交與曹將軍。
“雲有慚恨矣!
“屬下斗膽再問主公,主公當真要將雲放於曹將軍?”
趙雲絲毫沒有在意在座其他諸侯的想法,並沒有絲毫露怯,言語間不卑不亢。
公孫瓚根本不想聽一個小小隊率說這麼多,直接點頭擺手,示意趙雲趕緊滾到曹操旁邊去。
然而只見趙雲依然站在原處。
他擡起頭,臉通紅,眼中似有淚光閃爍。
“若雲至曹將軍帳下,曹將軍賜雲一職,則雲已爲曹將軍之臣,主公之故吏耳。
“到時候,在君爲君。
“雲,將不復爲主公死命,還望主公三思!”
趙雲言罷,單膝跪地。
“三思?
“我已經五思六思了!”公孫瓚不耐煩道。
趙雲一時間愣住。
他沒想到他說了這麼多,公孫瓚居然還是如此堅定決絕,沒有絲毫挽留之意。
也是,他不過是個率領五十人的隊率罷了。
“既如此,雲便與公孫將軍拜別。”
趙雲言罷,站起來再次深深一揖。
此時他心裏已然沒有了任何負擔,徑直走到了曹操跟前一禮:“見過曹將軍。”
曹操忍不住讚歎:“子龍方纔這番話,當真是令人感佩。
“在君則爲君,果然是忠臣義士。
“就憑這番話,我便已能看出來,子龍將來必能人如其名,似雲中之龍攪弄風雲。”
曹操笑着與趙雲寒暄了幾句,命人賜座趙雲。
“陳玄,陳太阿。”陳玄朝趙雲敬了一杯。
“趙雲,趙子龍。”
8萬字80個評價票,其中50個還是作者自己投的,作者心涼涼,這兩天也懶得給自己投了。求讀者大大送點溫暖,把小作者從自閉中解救出來吧!!!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點擊繼續閱讀本更多精彩內容,接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