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焚香祭酒 完結+番外_343

作者:未知
第156章舉薦 見到曹操的時候,曹操正跪坐在堂內批改文牘,頭上包着一條絳色繡鶴紋擋風抹額,眉峯緊皺,一副難以忍受的模樣。 崔頌上前行禮: “司空身體不適,可叫醫丞看過了?” 曹操見崔頌來謁,神情放鬆了一些,緩聲道:“老毛病了。已叫僕從熬了藥,等會兒喫一劑便好。” 說完請崔頌入座,又見崔頌身後跟着一個陌生人,淡笑着詢問, “此乃何人?” 崔頌並未入座,而是再行一禮,不露聲色地道: “此乃任公,精通望診之術,與我稍有淵源。聽聞主公偶感不適,頌特請任公前來,薦於主公。” 這話倒不是臨時搪塞之語。遊歷尋藥的這幾年,成長的不止是貂蟬,還有昔日全靠一雙利眼與小手段混上“神醫”之名的任父。或許也是因爲女兒的成長所帶來的激勵,任父這幾年刻苦學習岐黃之術,雖還挨不上神醫之列,但也比一般的醫工好上太多。 來司空府之前,任父就與崔頌對好了“口供”。等到崔頌“引薦”完畢,任父摸了摸被理得齊整無比的鬍子,努力散發着仙風道骨的高人氣派,朝曹操行了個俗禮,不卑不亢道: “任某對司空的諸多事蹟略有耳聞,深感高義。故而不請自來,還望司空勿要見怪。” 不得不說,任父的裝X技能幾近滿點,與崔頌不相上下。當年在一個小破房子裏,任父就能擺出高人風範,騙過周邊的無數百姓,如今經過幾年的歷練與沉澱,他的裝X水平更是坐着火箭直線上升,就算左慈在場,也得甘拜下風。 曹操不知任父底細,見是崔頌推薦,任父本身又氣質卓然,與一般的醫工不同,已先入爲主地起了幾分好感。 他站起身,邀任父入座,請他替自己診脈。 任父又說了幾句場面話,與曹操客氣了一番,還沒把脈,就對曹操道: “司空這頭風,時好時壞,已有十餘年。近日連番發作,最早一次當可追溯到二十五天前,可對?” 曹操大驚。 他這頭風病雖然不是什麼祕密,但二十五天前發作的時候——因爲情況並不嚴重,又是行軍的緊要關頭,他便不曾聲張,只一個人默默忍耐,直到挨不住了才找了醫丞。 周圍親近的人都以爲他是三天前犯的頭風病,沒人知道他忍了二十餘天。 沒想到這個未曾聞名的神醫,竟然連把脈都不用,只一眼就看出了始末,還精確說出他最初的犯病時間,怎麼能不叫曹操驚訝? 曹操收起了試探之心,對任父愈加尊敬。 他讓人取來木牘筆墨,請任父開藥方,任父二話未說,張口即念。 崔頌主動拿起筆,按照任父說的寫下藥方。 曹操見此,暗道這任氏或許真乃神人也。 任父開完藥方,也不接崔頌手中的木牘,讓司空府的僕侍帶他去收藏藥材的庫房,他要親自挑選藥材。 曹操心中生疑,看向崔頌。見崔頌暗中朝他點頭,而任父一派從容自安、問心無愧的模樣,終究揮手,讓僕從領他前去。 任父走後,曹操讓崔頌坐自己身邊,肅聲詢問: “子琮且告訴我,這位任公,是否就是這些年在民間聲名鵲起的神醫‘任昌’——華佗的親傳弟子?” “任公並非任昌。頌對任昌之名亦有耳聞,聽聞任昌不到而立,英俊文雅,時常引得女眷面紅耳赤。任公雖有威儀,卻是知天命之年,更稱不上英俊。” 曹操也想起了關於任昌的“風流韻事”,實在與任父那張蒼老的正經臉搭不上邊,遂放下心來。 崔頌明知故問:“主公爲何想到任昌?” 曹操吐出一口鬱氣:“早些年,孤便暗中讓人請來華佗,爲孤診治這頭風之病……哪知華佗待價而沽,留下幾貼藥,便以‘家中有事’爲由,跑了。孤吃了這幾貼藥,初時頗見效用,可過了月餘,頭風復發,再使這個藥方,效果寥寥。無法,孤派人再請華佗,幾次無功而返。親自去信,亦無迴音……” 歷史上關於曹操殺華佗的理由衆說紛紜,有人說是疑心病,有人說是華佗自恃才能,不把曹操放在眼裏,還幾次欺騙,這才招來殺身之禍。 崔頌與華佗的相處過,知道華佗確實有些左性,不收拘束……甚至可以說得上不畏強權。 時人把岐黃之道視爲方技,再加上部分行醫之人庸碌卑劣,昧心斂財,敗壞醫者風評。很多人對專門從事醫道的人,都是表面上尊敬,實則不太看得起。除了張機這類帶着出生光環、以醫行志的大家子弟,其餘的醫者都或多或少遭過白眼。 華佗醫術高超,治好的人不知凡幾,比起入朝爲官,他更樂意四處遊歷,治病救人。 但他的脾性實在有些左,又很少主動與病者交代病理,時常留下一個方子,把病治了一個療程,就揮一揮衣袖走人。這在很多人看來,很有幾分“仗着醫術精湛,吊着病人,讓病人百般相求”的意味。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