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焚香祭酒 完結+番外_357 作者:未知 曹操根據改進的情報系統,辛苦辨識了許久,把兩邊奸細放在一塊,來了把借刀殺人。 完事後,他假裝不知道另一半被殺之人的真實身份,命令衛兵們收拾遺骸,拉回去厚葬。 這樣的曹操,確實與當年初見時以誠待人的曹老闆不同,更像後世史書中記載的梟雄。 因而崔頌雖未改曾經親近、玩笑的模樣,卻已在心中衡量了分寸,決不允許自己過界。 別人常說伴君如伴虎,曹操雖未稱帝,如今平定北方的他,權勢已差之不離。 崔頌心中微嘆,再次想起荀彧。 他的局已經佈下,哪怕未有萬全的把握,也有七八分的成算。剩下二三分,全賴荀彧的一念之差。 崔頌猶想着心中之事,未過多久,前線傳來大獲全勝的捷報。 有中軍師荀攸監軍,敵將的幾個單于、袁家殘部均已伏誅。 至此,曹軍未有太大的傷亡便平定了烏桓。 在此戰當中,排兵佈陣、籌措布畫方面,張遼、荀攸居功甚高,但要論奇策、攻防乃至軍械、軍需等,唯崔頌功不可沒。 曹操本欲回去後大封功臣,但想到出征前崔頌與他說過的那番話,他的狂喜與興致立即去了一半,只在心中微微嘆氣。 回程初啓,崔頌便已歸心似箭。 雖然郭嘉身邊有醫術高超的貂蟬每日診脈,但郭嘉的病與歷史的陰影還是時刻蓋在他的心頭,讓他心悸難安。 行至半程,曹操收到一封密報。 那是關於某人死訊的訃告。 曹操讀完信,沉鬱的目光看向崔頌,欲言又止。 崔頌深感不安,腦中有一個念頭呼之欲出,幾乎令他頭暈目眩。可他死死撐着,舔了舔乾澀的脣,艱難地開口: “主公?” 曹操沉聲道: “華佗死了。” 崔頌愣在原地。 冷風穿透衣甲,吹過冰涼的脊背,他才驚覺自己出了一聲冷汗。 “華神醫?!” “他突然服藥而亡……誰也不曾料到。” “怎會……!?” 忽然,崔頌想起出徵前收集到的種種線索,立時有了猜測。 這個猜測,直到回城見到朝他擠眉弄眼的任父,才變作了定論。 華佗受到曹操猜忌不假,可他到底是一代名醫,在民間頗有聲譽。由於華佗死時曹軍尚在返程途中,哪怕最快的信,一來一回也要月餘——曹操的夫人丁氏(由於曹昂未亡,其嫡母丁氏並未歸家)來不及問詢曹操,便自己做了主,將華佗厚葬。 曹操雖然煩憂於自己的頭風病,但他如今有任父這位“不遜於”華佗的名醫,對華佗的死並無特別大的感慨。因爲華佗在民間的作爲,他讓陳琳寫了一篇懸壺濟世的碑文,立在華佗墳前。 等到任父替曹操看完病,又被崔頌“借”回去給同樣回到冀州的郭嘉診脈的時候,他才被任父小聲地告知了真相。 原來,華佗新研究了一個假死的藥方,喫下去會全身發白發青,呼吸、心跳變得微弱,近乎於無,看上去就同死了一般。 既然知道曹操對自己的猜忌與不滿,又不喜歡爲曹操賣命,爲了金蟬脫殼,華佗想也未想便拜託任父爲他遮掩,自己服下假死藥,倒地而亡。 在外人看來,就像是華佗因爲悒悒不樂,服藥自殺了。 問詢趕來的丁氏倒不怕死人,拉了許多醫丞,都說華佗已經死了,回天乏術。 丁氏不願信,又等了一日,見華佗仍是這副模樣,只得送華佗下葬。 “崔侯放心,郭侯之病,神醫時刻惦記着,只待崔侯得了空,去益州尋他。” 益州,劉璋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