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闞澤向北求援,暗子原是張昭
雖然他有獻書之功,但是不爭不搶,在擊敗曹操之後,也沒有表現得很活躍,而是很冷靜的選擇了蟄伏。
只有當東吳再度遇到危難之時,他纔再次站了出來。
由此可見,這個闞澤,也是一個很有品德的忠義之人。
闞澤當仁不讓的向前一步,向孫匡拱手,說道:
“屬下願往。”
孫匡見是闞澤,頓時大喜,說道:
“德潤有獻詐降書之功,此番也定能求得援軍,救我東吳危難。”
“那好,我便拜德潤爲使者,前往荊州搬請救兵,事不宜遲,還請德潤速速動身。”
闞澤道:“闞澤定爲將軍求得援兵。”
說完朝着孫匡一拱手,便轉身出去。
闞澤前腳剛剛出去,外面就有一個小兵跑了進來,單膝跪地稟報:
“啓稟主公,廬陵郡被唐劍麾下大將魏延攻破,桂陽、零陵、長沙三郡皆被唐劍麾下謀士劉巴策反,已經舉旗響應魏延。”
“江南九郡,已經全部落入唐劍之手!”
“什麼!!!?”
衆人聽到這個消息,頓時都炸開了鍋!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唐劍竟然如此老謀深算,竟然早就提前將荊南三郡都算計在內了!
原本,孫匡還打算調荊南三郡的兵力,在柴桑死守,這樣一來還有迴轉的餘地。
可是如今,江南九郡之地,只剩下柴桑一個孤城,這讓他還怎麼跟唐劍對抗?
孫匡被驚得站了起來!
震驚的看着那報信的小兵。
他自從被扶上江東之主以來,每天都在失地陷城。
他無論做出什麼樣的舉措,對於唐劍的攻勢來說,都起不到任何阻撓的作用。
彷彿是一個三歲孩童,對上了一個壯年人。
他無法想象,自己要怎麼跟這樣的敵人去對抗。
想到這裏,孫匡又頹然的坐倒下去,口中喃喃道:
“江南九郡……皆已落入敵手……”
“我就算讓闞澤去求得援兵……又有什麼用處?”
魯肅連忙上前勸說:“將軍,遙想當年,劉玄德窮客孤軍,身邊兵不滿千,將領只有關羽、張飛、趙雲而已,另有簡雍孫乾等輩相隨。後派諸葛孔明過江,求救於我東吳,當時吳侯答應與劉備聯盟,最終擊敗曹操,劉玄德才佔有了荊州、益州之地。”
“如今將軍尚有柴桑大城,城中兵馬不下兩萬,更有黃公覆、丁奉、韓當、蔣欽等忠心之將,比當初劉備強上十倍。再派一軍救出陸遜,屯於江上。只等荊州援兵到來,未嘗不可收復失地。”
“那劉玄德都能置之死地而後生,爲何將軍卻不能耶?”
魯肅這話,雖然是鼓舞孫匡的話語。
但是孫匡並沒有劉備那樣的鬥志,他是個比較暴躁且沒有分寸的人,遇到這種情況,早就心態爆炸,恨不得帶着兵衝出去戰死算了。
所以,並不是什麼人都有成爲梟雄的潛質。
只有那些註定會成爲梟雄的人,纔會叱吒風雲。
周圍人見到孫匡情緒低落,如黃蓋、丁奉等,都紛紛出來勸說孫匡。
說只要固守待援,等關羽兵到,唐劍就只能退兵,到時候就是收復江東的絕佳時機。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即便是關羽來了,也不一定就能真的達成什麼戰果。
而且關羽的兵力本就不多,還要防備曹操出兵偷襲,所以能夠給予的援助也極其有限。
所以,也怪不得孫匡會沒有信心,要怪就怪孫權,把這麼個爛攤子留給了他。
“將軍,當務之急,是要救出陸遜,否則陸遜若敗,柴桑危矣。”
張昭又上前勸說。
孫匡一個熱血青年,這幾天下來就被折騰的有心無力。
這讓他不禁懷疑,這吳侯,真的好當嗎?
如果當了吳侯,就要天天面臨這些問題。
那麼他寧願不要這個爵位。
衆人也紛紛上前建議,派兵支援陸遜。
孫匡也只得啓用張昭提出的方案。
只見他擺了擺手,有氣無力的說了一句:
“子布,去獄中提甘寧出來,並扣押他的家小,讓他帶一軍出城去救陸遜。”
“若有不從,就地殺之!此事,全權交給你去辦。”
張昭低下頭,眼珠在眼中滾了兩下,臉上露出一絲得逞的表情,一閃而逝。口中說道:“是,屬下這就去辦!”
隨即,張昭轉身退出。
孫匡擺了擺手,對衆人說:“都散了吧。”
然後起身按劍返回後堂去了。
他這一點倒是跟孫權很像。
一急眼,就動不動丟下幕僚和文武羣臣,自己站起來轉身回去了。
衆人也都各自退出,該佈置城防的佈置城防,該幹嘛幹嘛去了。
張昭回到家中,召來兒子張承、張休。
二人皆身穿盔甲,帶劍走了進來,對着張昭行禮道:“父親!您急召我們來,有什麼事情嗎?”
張昭看了一眼自己的兩個兒子,點了點頭,對二人說道:
“我叫你們來,有件重要的事。”
兩個兒子說道:“請父親明示。”
張昭便揹着手,一面說話,一面走到窗前,看着遠處城牆上用於報警的烽煙,說道:
“如今唐建明已經奪取了江南九郡,橫跨揚州、荊州。”
“孫家已經是強弩之末,孫匡也是個挑不起大梁的人,孫吳政權,即將徹底覆滅。”
“我意轉投唐侯,縱然孫家覆滅,但是我張家,仍然在江東佔有一席之地。”
張承聽完,不由得驚訝的問道:
“父親,您是說,我們要背叛孫家,轉投唐劍?”
張休也道:“父親,要是這樣的話,那我張家豈不是成了背主投敵之人,難道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張昭聽完後,怒斥張休道:
“糊塗!”
然後開始訓斥起來:
“當今亂世,諸侯爭霸,天下紛紛,江山自然是有能者居之,此乃不變之常理也。”
“而我等身爲士族,也應該遵循此理,找出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
“孫權昏庸無能,致使孫家三世基業敗亡,爲唐劍所取;孫匡平庸短智,不堪大用,絕非是能成大事的人。”
“你們難道認爲,我張家要爲了這麼一個平庸之主,將整個張家的子弟都斷送掉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