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士族自取其祸,唐剑展开布局
印象裡,自家這位主公从来都是运筹帷幄,仿佛沒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得倒他,似乎是不太容易发怒的样子。
以至于陈登根本就想象不到唐剑发起怒来,会是什么样子。
今天一看,這位年轻的雄主,也并不是一個只会笑脸迎人的年轻后辈。
如今的他,已经成了整個长江以南的主人。
人处在這样的高度,也许心性也就发生了变化吧?
唐剑两眼看向远方,似乎是在审视着百裡之外的那些士族集团。
一股霸主的雄浑气势从他的身上散发出来,透露着丝丝杀气!
似乎是要跟這個掌控着国家命运的集团掰一掰手腕!
“既然這些人不愿奉孤为江南之主,那么……”
唐剑转而看向陈登,语气有些冰冷的說道:
“咱们也就沒有必要留他们的命了。”
陈登听完唐剑這句话,顿时心裡咯噔一下!
隐隐感到有些不妙!
莫非——
主公這是要准备向全江南的士族开战?
陈登连忙劝說道:
“主公万万不可!士族乃国家之根基,若向士族开刀,只怕断了天下士人投奔主公之念!”
“况且主公麾下,也多有士族,各地郡守也均是士族出身,此事若不从长计议,只怕那些好不容易招降過来的士族郡守全都降而复叛,届时曹操若再发兵来攻,内外交困之下,主公基业难存!”
“此中利害,還望主公三思。”
陈登這一番话,也是比较客观的。
按照传统的思路,确实只有安抚士族,并让出一些利益,让士族得到比孙权时期更优厚的待遇,那么這些人才会拥立唐剑。
否则,如果唐剑不给他们让出利益,他们還会以为孙家报仇的名义,给唐剑制造乱子。
一般来說,在当今社会背景之下,是不会有诸侯敢于直接挑战整個士族阶层的。
但唐剑不一样。
他是来自后世的穿越人!
他有着和這個时代所有人都截然不同的思维体系!
如果自己也選擇向士族妥协,往后也必将被士族所掣肘。许多事都要经過那些士族的同意,就连出兵抗敌都不能自己說了算。
只有士族阶层认定他们会在战争中获得利益,战争才会被允许。
被士族支持,也被士族掣肘。
正如阚泽說的那句话一样,公以此兴,必以此亡。
几乎所有的帝王将相背后,都是這么過来的。
這是通向权力巅峰的潜规则。
只有玩转了這套潜规则,才能成为一個优秀的霸主,或者君王。
但唐剑不一样!
他痛恨這個该死的规则,也痛恨被人掣肘。
他创办自己的军校,在民间选拔人才,就是潜意识裡想要摆脱這個潜规则。
所幸他布局得比较早,目前也已经颇有成效。
麾下武将文臣基本上可以通過培训和选拔,实现自给自足。
所以,他有着足够的资本,将這些想要趁火打劫的士族一網打尽。
然后打造一個自己理想中的强大势力!
想到這裡。
唐剑的目光逐渐变得深沉。
然后他向后靠了靠,将账册扔在桌上,淡淡的說了一句:
“孤知道了,元龙你去忙吧。”
陈登终究是世家的人。
并且還是广陵陈氏的代表人物,所以,他也一定会潜意识裡去维护士族的利益,而劝自己让利给那些世家。
所以,接下来,就沒有跟他商量的必要了。
陈登见唐剑将怒气隐于无形,眼神变得深沉。
虽然不知道這位主子脑子裡在想什么,但是应该是被自己劝住了。
于是也就拱手告退。
陈登走后,唐剑又拿起桌上的账册,浏览一遍。
然后拿起笔来,写下了几個名字,唤来亲卫,让亲卫去传這些人来见自己。
…………
庐江。
自从唐剑成为了江南之主后,這裡就变成了唐剑军和曹军的缓冲区。
再加上董袭和一些孙家的残兵败将仍然在江上流窜,导致這裡变得更加混乱。
曹操便派于禁率一万军马进驻庐江,收复城池。
结果正遇上甘宁也派兵過来驻扎,两家大打出手,各自占据一些城池。
于禁占了北方的舒城,而甘宁则是占了皖县,双方围绕着舒县展开争夺。
山路上,一队二十多人的骑兵呼啸而過,路旁的人都吓得卧倒在草丛裡。
等骑兵過去,一個一脸污黑的书生才抱着包袱,从草丛中走出来,前后看了看确定在于骑兵之后,這才重新背起包袱,向北方走去。
此人正是偷走了孙权首级的李济!
由于甘宁和于禁正在争夺舒县,所以路上的关卡非常多。
走了不到三裡地,又有一個哨卡拦住去路。
哨卡大约有驻军五十人,防守严格。
许多人正在排着队等着過关,李济也背着包袱加入過关的队伍。
此时已经快要入冬,天气凉爽,但是仍然挡不住人们想要過关的迫切希望。
许多人挤上前去,嚷嚷着希望关卡上的兵卒能够开关放行。
终于,似乎是有人受不了這些人无休止的嚷嚷,哨卡的栅栏被人搬开了。
裡面走出来一個屯将装扮的人物,扎甲缨盔,赫然是讲武堂学员的制式装备!
众人见有人出来了,连忙嚷嚷着让這屯将放他们過关。
屯将见后,大喝一声:
“急什么?”
“前方正在打仗,你们這是着急赶着去送死嗎?”
那些人一听,更是心急如焚,纷纷诉說自己家人都在舒县,更加迫切的要求放他们過去。
屯将不紧不慢的扫了众人一眼,李济将身子一缩,隐藏在人群中。
然后屯将說道:
“好,本将這就开关让你们過去,但是话說在前头,過了這個关,就不归我們管辖了,到时候是死是活,全看你们自己的运气!”
說完让人搬开拦路的拒马栏杆,在一一挨個检查過后,才放人過去。
其中一個什长带着两名兵卒,手裡拿着一张画像,沿路走来将画像和所有人挨個对照。
然后,什长来到李济面前,将画像和李济做了一個对照,然后又反复確認了一下,问道:
“你是李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