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詔封吳王 曹魏來犯

作者:白衣赤驊
呼!終於回來了!傳令,給所有新兵准假一天,若不遵軍法者嚴懲不殆。.明日午時於校場集合,到時依軍師命令調派各地。

  是!那些親兵領了將令後便去傳令了,而薛冰則去見漢中王。

  子寒回來了,今晚就留在這裏喫飯吧!有很多話要和你說呢!看到薛冰回來,漢中王真的是心情好哇。而薛冰則是諾諾說道:王上,此次練兵,無一人落隊,可見他們實力非凡,定會是我軍最堅毅的磬石砥柱。說完自己的彙報,薛冰突然想到了什麼說道:王上,冰打算再招募一批軍隊,利用半年的時間訓練,到時又可以擴大我軍實力,在與曹魏的爭鋒上增加點勝算。

  好,孤同意你的看法,這點軍師早以說明,那就有勞子寒了。二人說完,薛冰就留下在王宮喫過晚飯,自回住處不提。卻說這諸葛軍師把這新兵就屯於長安城外,命名曰:禁衛軍,暫由薛兵統轄,職管長安安全。而此時薛冰忙於練兵授課,而其他各路守軍也是無是。至此多過四月左右,大事正要發生。

  時建安二十一年十月,天微冷。

  許都曹操頭疼病日漸見好,這日曹操在上會百官於新殿之中。華歆奏道:大王頭疼病以好,此時正值北方天高氣爽,然劉備還在治理雍涼內部,又各地兵強馬壯,可出兵討伐劉備。不然日後其羽翼豐滿我軍必失其主動,到時恐就危矣。同班賈詡亦奏道:華子魚所言極是,只是真要起兵伐劉備必須先安東吳。

  你二人所說正是孤召汝等之意。只是,真東吳與劉備結盟天下皆知,如何安撫的東吳。曹操賞識的看了一眼華歆和賈詡,面上頗有喜色。

  看到曹操贊同,賈詡繼續說道:臣斗膽,若以月餘之前的東吳只要以孫劉之間利害說之,則可使孫權不助劉備。如今孫劉新達成盟約,要想阻止孫權助劉備,需以一高官顯職才能收用,在借天子之名令其與大王共同伐劉備,如此則可助我等伐劉也。賈詡話還未說完,同班一人說道:若東吳不受官卻是如何?衆人視之乃中庶子司馬孚也,曹操一聲長喝,喝退此人,命賈詡繼續說。

  然詡所說之官,孫權定然會接受的。詡強調道。曹操驚問道:前些日子已經加孫權爲驃騎將軍,南昌侯。在加行封爵豈不是要與孤同列?

  正如大王所言,封孫權爲王,如此彼定會欣然受之,受之定不會騷我州郡,不騷擾州郡這便是一有用之處,若其能奉詔幫伐劉備,那我大軍收復失地就不遠了。賈詡說出自己的想法,勢有此番定會成功的豪氣。

  曹操坐視良久,心中不能定奪。這時華歆奏道:此事就交於歆去辦,定能討的天子明詔。而賈詡則說道:大王不必顧慮,今天下只分與曹、劉、孫三大諸侯,到時真正三家爭天下之時,必定自封爲王,如今只是賣孫權一個人情,還能利用他一下豈不美哉。曹操轉換視角向其他人問道:此事諸位如何看待?衆多文武卻是齊齊回道:謹尊王命。

  好,此事就着華子魚着辦,其他人各回本部聽命。曹操大喜,自回後殿不提。

  卻說這華歆接了魏王命,帶着從人數百直奔帝宮。時早朝早退,獻帝早回後宮。於是令宦官請出獻帝,奏道:江東孫權,孫堅之次子,曾隨其父有功於國家,今擁兵百萬,坐領江東八十一州,東吳民心歸附,爲陛下保的一方平安,功不可沒,因此臣等特請陛下封其爲吳王,以助魏王共同討伐劉備。

  獻帝聞言大驚道:華卿家難道不知高祖曾殺白馬爲誓,外貿姓之家不可封王嗎?

  華歆怒道:天下諸侯林立,東吳孫權於魏公一起平掃天下,而劉備尚可自領稱王,而東吳孫權如何不能。現今陛下敗壞朝綱,天下動亂,先祖法紀早以不存。況魏王也已經封了,再封一王又有何難哉。歆受魏王之命前來索詔,難道陛下真要等魏王親來才與詔書?聽的華歆嘴裏魏王不斷的提到,獻帝早以汗流夾背,只的命人撰寫詔書。

  華歆喊道:詔書寫完,只親陛下蓋上璽印便可。說完便是早取出詔書放於龍案之上,獻帝只的命符寶朗取了玉璽,就於詔書上按了。華歆接過詔書喜笑數聲退了出去,只留的獻帝在後怒視良久。

  卻說這華歆取了詔書,去見曹操,曹命華歆爲天使,持詔書往東吳而去。而其自下命從各州徵調大軍三十萬準備伐劉備。而華歆這一班則是以到了東吳邊界。而其他原來幾路人馬不在此人數當中。

  這東吳自與劉備重定盟約之後,凡北來之人皆是嚴加盤問。忽一日看到大部人馬而來,細問知原來是天使駕到,早早的報於吳侯知道,而這邊天使慢慢的來到了建業。這華歆被迎入吳侯府後,孫權並衆文武早以聚於屋內。

  恭喜啊,天子將詔封吳侯爲吳王了。衆官聞言俱是一喜,唯有孫權、周瑜、魯肅不露形於外,看着眼前這位曹操的犬牙。

  看到衆人沒有跪拜的意思,華歆就地取出詔書聖旨就要開讀。看到聖旨衆官都跪了下來,此時因周瑜先前提醒不讓孫權跪接聖旨,孫權只的站着。而華歆也不敢強求,只的讀起了詔書聖旨。待其讀完,交過聖旨,也沒有厚臉留下來,只的自己一行人,慌慌而回。

  接過聖旨的孫權坐於上座問道:列位,如此奈何?孫權之意在明顯不過了,那便是華歆剛讀的聖旨裏面便是,要孫權與曹操一起討伐劉備,否則就無法稱王。

  主公不必擔憂,此只是曹操的權宜之計,不久曹操必定出兵伐劉備。所以主公就受了這封爵,到時只提出其他原因,不幫他曹操伐劉,也不失了前日之盟約,而且主公即爲吳王豈不兩全其美。

  孫權聽的周瑜之話,高興至極,開口說道:公瑾之言正合孤意。聽的孫權改口,坐中之人齊道:恭賀大王進封王爵。說完衆多文武皆是大笑。於是東吳會文武共樂此事,東吳皆歡。

  卻說這東吳高興了,就使的劉備這方有點坐立不安了。待的接到情報,劉備慌請諸葛亮、龐統等人議事,細言此事。

  坐中諸葛亮聽的劉備所說之事,驚道:如此,我等將勢危也!劉備驚問道:危從何來?

  王上有所不知,這是曹操安東政策,目的是安撫東吳好出全力出兵討伐我們。所以我們有危險,需早做準備。

  孔明所言極是,看來曹操真準備來個大手筆了。一旁的龐統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真若如此,東吳豈不是也要來兵犯我疆界,如此孤豈不是分兵無援了?劉備那個急啊!諸葛亮出班奏道:王上勿驚,東吳新與我們相盟定不會毀約,唯今之計,須分兵而防守,時久曹兵退。

  如此,軍師當可如何分兵而守?聽的諸葛亮又給自己了安心的話,就問起了具具體之法。可先把子寒新練之兵分派至潼關、青泥隘口。再派人取孟起回來,在這北原之騎兵是必不可少。其餘細節等曹兵具體而來在定,到時亮親自統兵。劉備聞言點頭稱善,卻說此事暫且不提。

  話說那華歆回的許昌,俱言孫權受了詔書之事,曹操大喜,重賞華歆等人。而曹操收聚的三十萬人馬,分別來自於幷州騎兵五萬,幽州兵馬十萬,青州兵馬十萬,兗州兵五萬。聚於洛陽。另起其他幾州兵馬十萬入豫州與曹彰、曹丕處。以防荊州、揚州兩地。發兵三路而來,一路以曹真爲都督,司馬懿副都督,過黃河,進攻馮翊等地。一路曹操自領,提兵二十萬扣關潼關、青泥隘口。最後一路主以曹彰夏侯敦爲主,主要牽制荊州軍防其北上進攻。

  待探子探的曹兵動向後,早報於劉備處,劉備早命人先從荊州取回張飛。而諸葛亮也說出了自己的對策。諸葛軍師與薛冰一路,起兵五萬守馮翊這路曹軍,而龐統與張飛支援青泥隘口和潼關,荊州方面自有關羽、徐庶等人應付。

  時建安二十一年十月中旬,魏都督曹真、副都督司馬懿率兵先過黃河,於馮翊城十里下寨,此時諸葛軍師與薛大將軍也趕到了馮翊城,兩家暫掛免戰牌,約定次日便戰。而曹操大軍亦是到了潼關之外,分一半兵馬去了青泥隘口,只以關口爲界,戰鬥只在眼前,隨時都有可能暴發。此中最爲平靜的只有曹彰夏侯敦這路兵,因爲他們和荊州兵相持半年多,似此大戰前夕還和往常一般無二,所以還沒有大戰到來的感覺。

  而獨獨江東孫權似乎還沉浸在被封爲吳王的喜悅中,並不見調兵遣將的舉動,似乎根本不管這即將打起來的曹劉兩家一般。/p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