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_374
聽到聲音之後也是急忙穿上盔甲,顏良前幾日就接到了戰報,知道了黃忠率軍出擊,只是沒想到這華夏軍當真趕在現在就動手,斥候的報告是今天剛剛纔紮下營寨,這黃忠竟然當真敢發動夜襲。
顏良並不知道這是曹優的疑兵,也壓根沒有想到太史慈,曹優二人竟然會爲了祖茂的頭顱前來拼命。
顏良領三千人馬出城,卻是僅僅看到了東門外火光沖天,吶喊聲雖然巨大,但是仔細聽可以聽出大約也就百十號人,在這裏做疑兵。
顏良乃是久經沙場額老將,自然也是明白這其中的問題,顏良也沒有盲目的衝着喊殺聲出衝過去,而是勒住馬繮,稍微沉思片刻,便猜到了用意,這必然是衝着祖茂的頭顱而去,顏良也不遲疑,調轉馬頭直奔北門處。
曹優看到顏良出城以爲顏良中計,這準備和顏良決一死戰的時候,卻發現顏良停了下來,也是心裏十分忐忑,最後看到顏良調轉馬頭直奔北門,而按照約定的時間,此時的太史慈應該還沒有得手。
曹優也是想也不想,拍馬便衝了出去,此時的曹優左右費力的抓着馬繮,因爲之前的傷留下的後遺症,讓其左手已經不能用的十分自如,而右手提着槍直奔顏良。
顏良看到後面的敵軍衝了出來,便是猜到了自己的料想是正確的,在藉着火光看到衝出來的人直奔自己,便更加證實了自己猜測,只是憑藉着多年的經驗,顏良也看出此人的左手有些殘疾,便也沒當回事,把其當做前來送死的炮灰,看來大魚還是在北門。
顏良便分了一部分人馬留下了截住曹優,自己則是率領剩餘人馬直奔北門。
曹優雖然久別沙場,但是在此拿起長槍的曹優還是行雲流水一般,揮灑自如,殺的顏良的南越軍落荒而逃,憑藉區區一百人,竟然衝破了三千多人的防線。
滎陽老兵們更是將所有的仇恨全部轉移到了這些士兵的身上,雖然很久沒有何戰友一同作戰,但是彼此之間的默契還是一直存在,隨着曹優竟然撕出了一道口子,直奔顏良。
顏良也是沒有想到此人竟然還頗有些武藝,便也是回頭迎戰,曹優則是拍馬前來一邊喊道:“我乃華夏農部尚書曹優,敵將可是顏良?”
顏良一聽也是蒙了,農部尚書?文官?這華夏國是沒人了嗎。
當然顏良自然是不會知道曹優,作爲武將來講,顏良只關心天下武藝誰高強,加上曹優已經許久爲在沙場上出現,天下人只知道華夏國有一個武將最後做了文官,但是沒有人會刻意去記其名字。
顏良雖然好奇,但是也知道尚書也是個大官,要是能把此人生擒,必然是大功一件。
顏良提前手中大刀,也是向曹優衝去,曹優也不敢大意,舉槍格擋,只是顏良勢大力沉,再加上曹優乃是一手舉槍,自然便被顏良壓的十分難受。
顏良看到曹優也是不過如此,便又生起了想將其生擒的心裏,可是曹優也不是喫乾飯的,正是顏良的這個心思,卻是救了曹優一命。
再說太史慈此時見到西門已經開戰,注意力已經被吸引走,便帶領着幾十個滎陽老兵悄悄的溜到了城門下,太史慈本想用箭將繩索射斷,可是天實在是太黑,太史慈根本看不清又怕打草驚蛇,便放棄了這個念頭,退而求其,選擇射殺城上的守軍,太史慈一箭射出,正中城上守軍,然後緊接着又是一箭又射倒了一名守軍,可是在太史慈的第三發的時候。
已經被城上的守軍所注意,便有了防範,躲了起來,同時大聲呼喊有人搶人頭了。而此時北面城門之上也衝上了人,有人向收回祖茂的人頭,太史慈只能在下面射殺前來的敵軍。
而此時已經有滎陽老兵準備衝上城頭,雲梯不是被掀翻,就是被石頭砸死,雖然雙方的人都不多,但是確實十分慘烈。
最後還是太史慈的箭矢徹底震懾住了敵軍,而此時兩名滎陽老兵也衝上了城頭,一人抵抗敵軍,一人飛奔至祖茂頭顱懸掛處,正欲砍下繩索,卻不料一支飛來的利箭之中老兵面門,便跌落了下來,當場斃命。
太史慈此時心如刀絞,定睛看去竟然是顏良射的箭,原來此時的顏良已經捨棄了曹優,直奔太史慈而來。
太史慈頓時悲從心中起,也是揮舞這雙戟,直奔顏良,正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顏良接了太史慈一擊之後,便知道自己遇到對手了,此時顏良拿刀的雙手已經開始顫抖。
太史慈則是也不猶豫,緊接着又是一戟畫出,顏良還從未見過有拿雙戟的人物,而且看都太史慈武力高超,想必此人便是吳範手下的衛將軍。
只是顏良並沒有想到太史慈竟然親自出徵,而且武力遠比自己想的還可怕。
此時北門的城牆上,先衝上去的兩個士兵也已經被斬殺,雲梯只剩一架還立在牆頭,眼見拴着祖茂頭顱的繩索就要被收回,之前在琅琊最先出列的老兵也是在雲提上,心一橫自己用盡所有的力氣爬上了雲梯的頂端,而此時的他已經身中數箭,可是仍然是奮力攀爬,就在其爬到最上面的時候,等待他的是南越軍的屠刀,卻不料其並沒有登上城牆,而是用盡力氣,將雲梯向着祖茂頭顱的地方斜去。
這老兵是想利用慣性,然後一擊砍下繩索,此時畫面好像靜止了一般,那名老兵藉着雲梯的慣性,向祖茂處斜去,但距離還是差一點,最後這名老兵掙脫雲梯,在最高點奮力一跳,砍斷了連着的繩索,終於祖茂的頭顱掉落到了地上,而這名老兵也是瞬間從高空跌落,然後摔死在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