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趙雲也是覺得劉封和孟達並不一樣,劉封不管手指,接着說道“待我擒回孟達之後,自然會返回雲南。如若有背誓言,如同此指。”
趙雲也是被劉封的舉動所動容,心中也是想到“主公只是讓自己讓劉封奉命回去,可沒說讓士兵壓着其回去,可見劉備心中還是顧念這份父子之情的。要是自己做的過分,恐怕會有不妥。”
“快帶少將軍包紮。”趙雲對着身後的侍衛說道。
看到了劉封堅毅的表情,趙雲也是說道“給少將軍一萬人馬可夠”
劉封見到趙雲同意,也不猶豫,撕下身上的布條隨便包紮,然後就像趙雲辭行,點兵前去追孟達。
劉封點齊了一萬人馬之後,劉封頭都不回的變向孟達撤退的方向而去,而孟達在即將抵達張飛營地之前,需要穿過一條古道,而這條路則是隻能一人通過,即便是這樣,這條路也是最近的路線。
孟達的部隊還沒有抵達之時,劉封的部隊已經追了上來,而孟達無奈只能列開陣勢準備應戰。
劉封看到孟達列陣也是放下心來,劉封現在雖然對孟達恨之入骨,但是卻是沒有亂了心智,也是害怕會有埋伏。
劉封對於路線也是有所研究,最容易被埋伏的地點就是這身後的峽谷,而現在劉封已經敢在孟達入谷之前就截住了孟達。便也放下了心來。
劉封出馬之後,手提長槍,立馬大聲呵斥“孟達何在,速速出來見我”
孟達沒有辦法,只得硬着頭皮出陣,劉封見到孟達之後則是破口大罵,孟達也是讓其罵的臉色輕一陣白一陣的,最後劉封說道“現在和我回去,我保證付網吧不會追究的。”
而孟達卻是死活不肯,劉封一氣之下便下令出兵,孟達也是不在乎,準備率軍反擊,就這樣三天前還在一起共同抗擊敵人的兄弟,此時已經混戰到了一起。
孟達理虧,加上兵馬不如劉封,不多時便處於了下風,可是就在此時,四周槍炮聲起,周圍突然殺出了無數的華夏大軍,其中爲首的將領,正是張飛,張飛手持丈八蛇矛,一馬當先,直奔劉封而來,劉封見到此人如此英勇,也是不敢大意,捨棄了孟達,便準備應戰張飛。
孟達見到了劉封不和自己再糾纏,也就沒有了自己再應戰的準備,心中也是暗罵張飛,明明已經埋伏好了,卻遲遲不肯相救。
張飛自然是要等待着雙方開戰之後,纔會出擊,一是要確定孟達的投降是不是真的,再有就是此時出兵,才能讓敵軍得到最致命的一擊,自己的勝算纔是最大。
張飛的預計沒有錯,自己不到三個回合便槍挑了劉封,劉封被殺之後,手下的士兵該降的降,該逃的逃,孟達也是順利的歸降了華夏。
孟達歸降之後便向張飛提出了討要劉封的屍體,張飛也是看出了孟達雖然是降將但是仍然念及舊情,也是將劉封屍體給了孟達,孟達派人好生處置之後,就送回了趙雲營中。
趙雲在營中也是收到了劉封遇伏兵戰敗的消息,也是大驚失色,多不時便有人將劉封的屍體送了回來,趙雲也是急忙讓人將劉封的屍體送回雲南,同時書信一封,請求撤軍。
趙雲心中寫到“現在我軍兵困馬乏,且二將軍和少將近均已陣亡,士氣低落,據探報,鄧艾也是已經率領大軍前來,成都城破不過是幾日內之事,倒是如若敵軍反攻,則我軍處境更加艱難。”
劉備接到書信之後,看到孟達叛逃,劉封爲追擊孟達,遇伏身亡,心中頓時一股火涌上來,然後便暈了過去,然後便一病不起,並常和衆人說是自己害死了劉封,無顏面對劉封死去的生父,而劉備已經無力在管理朝中的事情,一切大事小情全部交給諸葛亮亮處理決斷。
諸葛亮也是決定讓趙雲撤軍,放棄成都的攻略,固守雲南,等到天下大變之時,再尋找時機。
而就在趙雲接到命令,準備撤軍的時候,張飛文鴦二人終於攻破了成都的大門,韓信被俘,成都終於歸屬了吳範。
而對於韓信的處理,張飛和文鴦不知道該如何,請示完鄧艾之後,鄧艾也是不敢輕易處置,只好將其押解到了琅琊,交於吳範。
吳範對於韓信重用是不太可能了,即便你韓信再有統兵的才能,這人性吳範是不敢再用,更何況自己手下的大將多的是,又何必給自己找麻煩,於是變把韓信關了起來。
而成都攻陷之後,葭萌關前的李左車和陳賀二人顯得就尤其尷尬,主公被抓,手下再僵持又有什麼用啊,但是兩人身後的巴中土地卻是十分重要,現在的孫堅也是虎視眈眈而面前的王基更是勢在必得。
堅持是堅持不住了,就看是歸屬誰的選擇了,最終還是王基夜訪李左車,兩個前一日還是敵對勢力的主帥,卻是因爲成都的變故,關係也是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沒有人知道二人的這次交談,甚至只有很少人知道二人當晚的會面。
只是第二日的時候,李左車和陳賀向華夏投誠,並獻出了綿竹關此時的鄧艾大軍已經抵達,正式的接收了巴西巴東兩地,川蜀正式化爲了華夏的版圖,北部以漢中爲界,北抗孫堅,南方則是以雲南爲界於劉備對峙。
至此,吳範經歷了十數年的戰爭,終於統一了除雲南之外的南方地區,吳範此時也是已經三十多歲了,華夏國也是成爲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但是現在吳範的征途卻是遠遠沒有結束。
北方的呂布,章邯,關中的孫堅,中原的劉邦以及雲南的劉備都是自己的敵人,雖然吳範現在正是壯年,但是也是感到了歲月的蹉跎,只想更快的統一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