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天下英傑
考覈內容包括:戶籍財政、治獄懲盜、宗室名籍、邊戍狀況、地理行政、勸課農桑等,基本囊括了施政的方方面面。
程序上,由郡縣上計、督郵巡計、丞相受計、御史覈計、皇帝主計構成,又分爲冬課、秋課兩類。
每年秋季,郡縣內部會進行上計彙總,即爲秋課。
中央則在年末考覈各郡上計情況,在年初的會課中評定名次,予以升降賞罰,不少上計吏會被留任爲郎官,是入仕爲郎的又一種途徑。
而今年的受計之人正是當朝司徒、尚書令王允。
王司徒獨自坐在上首,一眼望去,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滿意——來的人太少了。
十一年前,當時的司徒袁逢受計時,庭下拜倒着烏泱烏泱數百號上計吏,輪到他王子師受計,居然只有這麼幾十號人,少了接近一半!
(“光和元年,(壹)舉郡上計到京師,是時司徒袁逢受計,計吏數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視,壹獨長揖而已。”——《後漢書·文苑傳·趙壹傳》)
一想到東面那羣亂臣賊子,連上計吏都敢不往雒陽派了,王司徒就一陣惱怒——滑頭一點的太守推脫說路上羣盜橫行,耿直一點的乾脆就當沒這回事。
這羣混賬,把天子和漢家制度置於何地?
董賊固然可恨,聯軍也盡是可殺之人!
好在也不全是反賊,人家廬江太守陸康就是個大大的忠臣,除了規定的賬簿之外,連額外的特產上貢都一點沒少,屬實難得!
王允看了眼案几上的橘子,打定主意要好好賞一賞這個陸季寧。
“公達,元常”,他招呼着一旁侍立的兩位黃門侍郎,“廬江太守忠心可嘉,還請把此事上報天子,不能寒了天下忠臣之心。”
黃門侍郎與侍中近似,都是清貴權重的天子近侍,也都是六個人的員額,不過等級比侍中低一些。如果說侍中是天子的高級顧問,那黃門侍郎大部分時候是在尚書檯和天子之間跑腿傳信的。
上計這種國家大事,兩名黃門侍郎荀攸和鍾繇當然要在一旁候命。
聞言,年長一些的鐘繇聞言贊同:“國家危難之際,確實要行千金買馬骨之事。”
木訥寡言的荀攸則只在一旁點點頭,眼裏掃過庭中諸人。
與王司徒的意興闌珊不同,荀攸感覺堂下上計吏中,有幾位屬實讓他很感興趣。
比如那位巴郡派來的上計吏,名叫甘寧的。
此人相貌陰鷙狠厲,在一衆誠惶誠恐的地方掾吏中間格格不入,居然敢在兼任了尚書令的司徒王允面前依舊神色傲然,行禮時頗爲敷衍。
如此舉止,說句膽大包天也絲毫不爲過,若不是王司徒沒有計較這些的心情,說不得甘寧馬上到手的郎官就要飛了,不過看他的樣子,也不像會在乎這些。
還有潁川郡的郭圖,作爲同鄉,荀攸很清楚潁川郡的競爭有多激烈。當地每年孝廉和上計吏的名額歸屬,都要經過一番龍爭虎鬥才能決出,非家世學問俱佳之人不能服衆,這位郭圖絕對不是什麼簡單的人物。
只是荀攸在一旁觀察了郭圖良久,發現不知道爲什麼,這位同鄉看起來有點心不在焉
除甘寧、郭圖之外,還有楚國蔣濟、北海國彭璆、吳郡高岱,都是一時之選,這還是很多郡的太守都心懷鬼胎,沒有派人的情況。
天下英傑,真如過江之鯽也。
徐嘉樹踏入了尚書檯。
這個地方本來隸屬於少府,與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稱六尚,因其在殿中主管收發(或啓發)文書並保管圖籍,故稱尚書,一開始只是皇帝的私人祕書。
權力是磁場,距離越近,分享的權力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