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20、孙伯符大破祖郎(三)

作者:张良字子房
孙策记得歷史上征讨祖郎时,祖郎投降。而后孙策与袁术决裂时,祖郎又受到袁术蛊惑背叛孙策,這一次,孙策不愿意再放過祖郎。

  况且整個江东山越众多,若這些山越豪帅总是降而复叛,自然会影响江东向外扩张的步伐。三国志的记载中就曾多次提到山越叛乱,牵制了江东大量兵力,整個江东历时三代才基本解决了山越的問題。

  江东六郡不過约莫三百万人而已,而啸聚山中的山越部众据孙策估计至少在百万以上,若是能够掠山越部众出山,授田为民,取其精壮,便是十万精兵,有這十万精兵,则大事可期!

  孙策于江都守孝数年,除了练兵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制定江东发展战略。山越之事更是重中之重,想要使山越部众出山为民,第一要务便是荡平山越豪帅宗族,其余部众沒有领头之人,混乱之中便有可乘之机。再者,山中生活清苦,江东广大,地多民少,缺少开发,直至宋代才开发两湖地区,山越部众出山为民可以为江东提供大量民力,更可以开发江东,对于江东发展大有裨益。

  而孙策所设想的一切,就要从剿灭祖郎开始。

  午时,正待祖郎擂鼓,一千宗族兵已经蓄势而发要一举攻破北门之时。整個泾县城外的地面却震动起来,有黄巾溃兵经历過中原的混战,已经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只见正在攻城的黄巾渠帅带领着手下士兵如潮水般退下,一边跑,一边有黄巾军大喊着:“骑兵来了,骑兵来了!”

  江东马匹较少,很少能看到成建制的骑兵,而這一次孙策和吴景各自派出五百骑兵,总共一千骑兵,夹击之下,足以席卷泾县城外的這些祖郎贼军。

  看着溃逃的黄巾军,山越人也反应了過来,纷纷向后退去。数千宗族军也被溃逃的黄巾军和山越军冲乱。祖郎也是知兵之人,自然明白,如此阵势的骑兵完全能够碾杀自己几乎全是步兵的大军。面对骑兵,只能够结成大阵才能自保,如此混乱的溃败,自己中军都被冲乱,祖郎心中大怒,一口老血喷出。

  强忍着怒气,祖郎下令宗族军将溃逃的黄巾军和山越军就地斩杀,然而祖郎這次带出来的两千宗族军根本无法给溃兵们带来足够的震慑。刚刚還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此时却已经刀枪相向。而山越人的战斗力也在此刻完全体现出来,他们虽然大多沒有披甲,仅仅只靠一把环首刀便将全身皮甲的宗族军杀的溃乱。

  祖郎叹了口气,已经无力回天,即使结阵也已经来不及了。此时自东西两個方向而来的骑兵已经在百步之外。祖郎让亲兵给自己扶上马,以自己唯一的五十骑兵为首,向自己的大本营山寨逃去。

  眼看首领已经逃跑,宗族军士气大跌,也不与黄巾军山越军相斗,直接扔下兵器,跟着祖郎往回逃。更有不少宗族军为了减负直接将甲胄脱下扔掉。

  韩当手持混铁大枪,麾下五百骑兵紧紧跟随,朝祖郎溃兵掩杀而去,黄盖与程普各自领兵500紧跟在骑兵之后掩杀過去,孙策初临战场,也不怯阵,命恒阶和陈端领兵五百收拢降兵俘虏,收缴战利品,自己则率领一千前军冲杀而去。

  另一边,自东而来的吴景和孙贲也是不甘示弱,孙贲领着五百骑兵追杀祖郎而去。吴奋则带领步兵与黄盖程普等人合力掩杀。

  吴景领着千余人来到泾县城门外,看到正在收拢降兵俘虏的陈端,出声问道:“你们将军去哪裡了?”

  陈端上前一步說道:“回禀吴太守,主公率亲军追杀祖郎而去!”

  吴景微微皱了皱眉,有些不悦,心中想着,果然是文台的长子,父子两個性格都一样。

  看着陈端有些熟悉面目,吴景心中一动问道:“可是当年与秦文表一同被文台举为孝廉的陈子正?”

  陈端微微一笑,說道:“正是在下!”

  吴景摸了摸长须,点点头笑道:“文台果然沒有看错人!”

  “破虏将军有恩于我,可惜被奸人所害,主公承破虏将军遗志,我自当尽力报之!”陈端拱了拱手,正色說道。

  另一边,恒阶正指挥军士推着几大车战利品而来。

  恒阶曾为孙坚主簿,与吴景自然相识,却见吴景看着恒阶,笑道:“恒主簿,久违了!”

  恒阶拱拱手,說道:“吴太守,好久不见,我家主公起兵不久,這些东西就送给我等如何?”

  吴景笑着說道:“好你個恒伯诸,我這当舅舅的,怎么会与外甥抢东西!”摸了摸长须,吴景又說道:“不過你别急,我军中還带了3000套皮甲和长矛,一会儿我一并让人送来!”

  “好一個吴子高,果然是好舅舅!”恒阶拱拱手向吴景表达了谢意。

  约莫一個时辰之后孙策带领亲军返回泾县,韩当,程普,黄盖三人则继续率军收拢溃兵。

  泾县县令乃是吴郡陆氏族人陆航,为庐江太守陆康之侄。《三国志》记载,袁术向陆康讨三万斛粮食,陆康不允,袁术怒而遣孙策攻之,陆康守城两年余,城破月余后,陆康病死,陆氏族人死伤過半。可以說陆氏族人的這场灾难与孙策有着直接关系。

  然而,陆氏为吴郡四大家族之一,孙氏同为吴郡豪强,两家多有旧情。《吴录》曾记载,孙坚为长沙太守时,曾越境击贼,救過当时为宜春县长的陆氏族人陆航。

  而曾经的宜春县长陆航,就是现在的泾县县令。

  据《三国志》记载,孙策围攻庐江的其中一條原因是,“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孙策认为自己受到了轻视。

  从辈分来看,孙坚属于陆康的子侄辈,陆康庐江被围时,已经70多岁了,而孙策才刚刚20岁,孙策事实上属于陆康的孙辈。

  即使孙坚曾有恩于陆氏,陆康也不会因为孙坚对自己侄子的救命之恩而屈尊去见孙坚的儿子孙策!

  况且孙策当时只是白身,求见一郡太守,太守让自己主簿来接见他,已经算很给孙策面子了。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一個年轻人要求去见一個地级市的市委书记,而市委书记派自己的秘书去接待,根本算不上轻视。何况,孙策只是陆康的孙辈。

  孙策当然不会让歷史的悲剧重演,三国志中,袁术以庐江太守之位相许,請孙策围攻庐江,而事后,袁术却把庐江太守的之位给了自己部下刘勋。刘勋此人与孙策也多有仇怨。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第一》记载,“后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策,庐江太守刘勋要击,悉掳之,收其珍宝已归。”杨弘和张勋都是孙策的好朋友,在投奔孙策之时,被刘勋掳走。因此,刘勋与孙策之间,本有旧恨,又添新仇!

  所以,孙策围攻庐江,逼死陆康,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件事。清楚歷史轨迹的孙策早已清楚,自然不会再去做這种蠢事。

  (今日第三更,求收藏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