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儒表法裡,道本兵用 作者:未知 光和六年的大汉王朝风雨飘摇,张角的黄巾起义蓄势待发,整個汉家江山已经只剩下了最后的峥嵘。 大汉王朝的所有人,包括那些目光深远之辈,也是沒有料到,辉煌几百年的大汉王朝经此一难,便已经是日落西山了。 蔡府。 蔡邕的书房,两個人相对而坐。书房内竹简遍布,堆满了一座有一座書架。每一份竹简都被翻的光滑,這显示出蔡邕十分的爱看书,时常翻阅。 此刻。 徐庶被震撼了,他终于知道了为何自己老师声名著于四海,天下士人皆拜服的原因。這满满一屋子的书就是代价,古语有言学富五车当不得假。 “元直,汝之志向若何?”师徒两人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响之后,蔡邕思考了一下问道。 古人教导徒弟以兴趣为主,一年甚至于很长時間都专注于一门学科。时常有人一辈子专攻韩非,专攻儒家或专攻兵法。 经過几天的了解,蔡邕发现徐庶的天赋比自己猜想的還要好。這就导致蔡邕的想法有所改变,本来蔡邕只打算让徐庶学儒。但是這样一来就显得浪费徐庶的天赋了。 如此一块璞玉自然是要好好教导,决计不可以浪费了。蔡邕对于徐庶的期望值很高,因为对于衣钵弟子的選擇往往都是最慎重的。 听到蔡邕如此问,徐庶敏锐的领会了其中的意思。他的志向决定着蔡邕对于他教授何种知识,明白這一点的徐庶眸子闪了闪,脸色开始变得严肃。 “为帅为相!” 听到自己爱徒的回答蔡邕眸子裡露出一抹惊讶,迅速被惊喜替代。哪有什么比自己選擇的传人有上进心更让人喜悦的,蔡邕收敛了心中喜悦眸子动了动:“那你可知何为帅。” “回老师,斐弟曾言为帅者——儒表法裡,道本兵用。” “嘶!” 蔡邕倒吸一口冷气,止不住内心深处的震惊。深深的看了一眼徐庶,认真的问道:“元直,他還怎么說?” 一瞬间蔡邕有些迫切,为帅者儒表法裡,道本兵用這句话犹如暮鼓晨钟在蔡邕脑海敲响,让他看到了一個不一样的画面。 徐庶能够感受到蔡邕的急迫,回想了一下对着蔡邕道:“斐弟曾言为将者,执行军令,统领三军,攻城拔寨;为帅者,运筹帷幄,统筹全局,意在天下。作为一名元帅光靠勇武是不够的,智谋才是重中之重。” “嗯,嬴斐所言不差。昔日霸王之兵威,天下无人可以抵挡,却败于韩信之手就是這個道理。”一阵叹惋声传来。 蔡邕沒有說完的话,徐庶能够想的出来。一個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盖世霸王,一個甘受胯下之辱的书生,两者之间的对比明晃晃的耀眼。 “既然如此当学韩非,学孙吴,兼之儒道!”蔡邕在一瞬间便想到了徐庶应该学习的学說,眸子裡闪烁着精芒道。 “谢老师栽培!” “嗯,如此便先学韩非子!” 两個人交谈之间便是决定下了徐庶日后的发展方向,为相为帅。随后蔡邕给了一本有其注解的韩非子便是转身离开了。 对于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嬴斐剑指袁术事件,只字未提。蔡邕不愿意闲杂事干擾徐庶的学习,故而沒有告之選擇了隐瞒。 一心只读圣贤书,想着出将入相的徐庶自然也就不会知道嬴斐此刻面临的压力。于是乎,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可能安慰的人却不知情。 一切苦,一切难,都得嬴斐自己扛過去。 有时候事情就是如此突然,命运时常的作弄人。嬴斐只感觉洛阳城与自己八字不合,刚来沒几天就发生了這么多事。 连续几日嬴斐都沒有踏出天然居,他将自己关在房间,思考這段時間的得与失。 人总是在不断的磨砺与打击中成长,红尘万千事,就如同一把巨大的铁锤,不断的捶打,不断的淬炼你。 有的人在半道上崩溃,有的人则被淬炼成了一把绝世的剑,可以斩破天地间一切阻碍。而此刻嬴斐就是在被淬炼,精神上,身体上的压力接踵而至。 绝世神锋虽然可以斩破天地,但是淬炼是一段令人难忘的過程。正如此刻的嬴斐一样,痛苦的令人要崩溃。 与袁术对立,与谋主王佐分道,這样的结果对于一個矢志天下的人,太過于痛苦了。所幸此刻的嬴斐虽然還稚嫩,但是带着后世记忆的他還不会崩溃。 用過餐,嬴斐三天裡第一次踏出了房间。感受着天然居的生意火爆,嘴角不由的露出了微笑。直面袁术并非沒有好处,怀有感激之心的孙德仁等,确实也尽心尽力。 “公子!” “嗯!” …… 随意的点了点头,算是答应。嬴斐独自一個人走了出去,這是嬴斐第一次认真的打量天然居。 楼高三层,一副当前建筑模式仔细看去,较之钢筋混凝土多了一份自然美。嬴斐不得不承认,古代中国人对于建筑美,发展到了一种顶峰。 太阳中天,普照四野。 大汉王朝的国都繁华不减当年,這裡是大汉王朝的最后一丝繁华,一旦落尽就是最后的谢幕。洛阳城這种病态一般的繁荣,犹如病重之人的回光返照,会很快榨干大汉王朝的气运。 太阳光有些刺眼,嬴斐闪了闪眼睛继续行走在街道,体会着大汉王朝最后的荣光。想通了一些事情的嬴斐,明白自己待在洛阳的日子不多了。 光和七年就在前头,嬴斐不得不赶紧筹谋出路。時間紧迫,错過了這個村就沒有了這個店。這個时候脑海裡突然闪现出了徐庶的影子,嬴斐无奈的笑了笑。 他知道此刻的徐庶一定被竹简包围,在蔡邕严厉的双眸下,爽的发呆。对于蔡邕這种人来說,短時間是不可能放徐庶出来的。 学不成,则不出师! 每一個出师者,都是有真本事的。出师之时,他的老师会按照個人情况出题考核,唯有通過者才可以出师。 這是一個潜规则,严厉无比,从来沒有任何一個人去打破或者去践踏。這是所有士人都致力于维护的准则,事关每一個的切身利益,谁也不能无动于衷。